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绍手下4位猛将,分别投靠谁了?

袁绍手下4位猛将,分别投靠谁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01 更新时间:2023/12/21 12:07:41

袁绍手下4位猛将,分别投靠谁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汉末三国群雄当中,就综合实力而论,袁绍绝对能跻身前三甲。在他的麾下,有颜良、张郃等4位能征善战的猛将,后世称之为“河北四庭柱”。那么,这4位猛将都有哪些过人之处?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

张郃字儁乂,河间国鄚县人,东汉末年应募从军以镇压黄巾军,后来出任冀州牧韩馥的军司马。初平二年(191年),袁绍夺取冀州后,张郃率众归顺,担任宁国中郎将。此后数年间,张郃追随袁绍征战,在平定麴义叛乱、消灭公孙瓒、夺取幽州等系列战事中立下赫赫战功,被袁绍视为左膀右臂。

张郃起初是袁绍部将,后来归顺曹操

官渡之战中,袁绍派遣大将淳于琼督粮草于乌巢,结果被曹操率军偷袭、击败。袁绍获悉后,拒绝张郃提出的派军援助淳于琼的建议,反而派他进攻曹操的大营,结果被曹洪击败。张郃进攻失败后,又遭到谋臣郭图等人诬陷,因为恐惧被杀,便与高览一起投降曹操。对于张郃的来投,曹操极其兴奋,称其为“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

作为“五子良将”之一,张郃以用兵巧变、善用地形著称,虽然加入曹操阵营的时间很晚,但在平定河北、袭破乌桓、征讨马超、降服张鲁等一系列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被晋升为征西车骑将军,封鄚侯。曹魏建国后,张郃曾参与征讨东吴、阻击蜀汉北伐等战事,并在街亭一战中击溃蜀将马谡,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以惨败告终。

张郃追击蜀军时,因中埋伏而被射杀

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魏明帝诏命司马懿、张郃统领众将到略阳迎击,诸葛亮闻讯后退还祁山。此时,司马懿命令张郃追击诸葛亮,张郃以“归军勿追”为由请求主帅收回成命,但被后者拒绝。在力争无果的情况下,张郃不得已率军追击蜀军,结果在木门谷中伏,被流箭射中膝盖而死。

颜良字公骥,安平郡堂阳县人,是袁绍手下头号猛将,与文丑齐名。汉末大名士孔融对颜良甚为推崇,曾在曹操面前夸奖他的勇猛,提醒后者要多加小心。但在大谋士荀彧看来,颜良性格促狭,虽骁勇而不可独任,不过是匹夫之勇,根本不足为虑(“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见《三国志·卷十》)。而事实证明,荀彧的分析非常精准。

颜良是袁绍手下头号猛将,后被关羽斩杀

官渡之战中,颜良奉命进攻守护白马的曹军将领刘延。曹操闻讯后,率军先佯装在延津渡河,做出袭击袁军后方的姿态,诱使袁绍分兵延津,然后率军奔袭白马。颜良发觉曹操派来的援军后甚是惊讶,结果在慌乱之中被当时依附于曹操的关羽斩杀(“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见《三国志·卷一》)。

文丑字叔恶,安平国南宫县人,与颜良一起俱为袁绍手下猛将,曾在平定麴义叛乱、消灭公孙瓒、夺取幽州等系列战事中立下奇功。建安四年(199年),袁绍在击灭公孙瓒后不久,便亲率精卒十万南下进攻曹操,并以颜良、文丑为前锋。曹、袁两军初战于白马时,曹操利用诱敌之计,分散了聚集在黎阳渡河攻白马的袁绍主力,在解除白马之围的同时,斩杀奉命进攻白马的颜良。

文丑与颜良齐名,但并非死于关羽之手

次年,袁绍渡河进驻延津,随即命文丑、刘备率军向驻守白马一带的曹军发动进攻。曹操在发觉文丑的军队后,采用军师荀攸的“饵敌”之计,故意将大批物资、骡马丢弃在原野上。等到袁军蜂拥而来并四处劫掠物资时,曹操果断率领600多名精锐骑兵发动进攻,一战便击败袁绍的军队并斩杀文丑。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文丑乃是被关羽斩杀的,此说并不可信。

高览字元伯,籍贯不详,与张郃、颜良、文丑俱为袁绍手下的猛将。由于史料的缺失,关于高览的记载很少,其早期的事迹我们无从得知,而他第一次出现在史书当中时,乃是在官渡之战中。当时,高览与张郃一起,奉命进攻曹操的大本营,结果被早有防备的曹洪击败。事后,高览因害怕回去后被袁绍处决,便与张郃一起投降了曹操。

高览投降曹操后屡立战功,但结局不详

高览归降曹操后,追随他征战多年并且屡立战功,由此被进拜为偏将军,封东莱侯,最终结局不详。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当初刘备从汝南败走荆州时,高览奉命追杀,仅用了三个会合便斩杀敌将刘辟。然而正当高览准备擒获刘备时,被赶来救主的赵云一枪刺死,但此说没有史料依据,或不足为信。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马宫:西汉时期大司徒,他为什么要辞官回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从,字游卿,本复姓马矢,后改姓马,西汉时期官员,官至大司徒。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宫初任侍郎,后历任楚长史、廷尉平、青州刺史,九江太守等,每到一处都能胜任官职,获得称赞。后入朝任职,历任詹事、光禄勋、右将军,代替孔光担任大司徒,封扶德侯。孔光死后,马宫接替孔光担任太师

  • 清朝最幸福的皇帝,一生顺风顺水活到89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清朝,风云人物

    说到乾隆皇帝,他的确是一位非常好命的皇帝,因为他的一生顺风顺水,也让很多人羡慕不已。乾隆登基时,在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的治理下,整个国家繁荣昌盛,也没有什么战争,百姓安居乐业。自他出生以来,他就生活在锦衣玉食中,在父亲的帮助下,当时的清朝确实非常强大。因此,乾隆接任后,仍然享有康熙盛世带来的好处。整个

  • 赵飞燕的舞技有多精湛?她对舞蹈艺术的发展做出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飞燕,西汉,风云人物

    赵飞燕是汉成帝刘骜的皇后,也是一位舞蹈艺术家,独创“掌上舞”、“踽步”。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飞燕在封建社会培养了舞蹈人才,加强了宫廷艺术与民间传说的融合与交流,为舞蹈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西汉王朝及后世艺术家赵飞燕瘦长英俊,凭借其卓越的舞蹈天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登上女

  • 历史上李严被贬后他的儿子是什么结局?诸葛亮是如何对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李严,曾与诸葛亮一同受遗诏辅佐刘禅,地位仅次于诸葛亮。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不过,虽然是刘备的托孤大臣,但是,在匡扶汉室上,李严反而不断阻挠诸葛亮北伐中原。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诬陷诸葛亮。等到事情的真相查明后,诸葛亮将李严废为平民

  • 刘禅的政治智慧到底有多不简单?了解之后你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禅,三国,风云人物

    刘禅在投降魏国后曾经说过一句话“此间乐,不思蜀”,就因为这句话,刘禅被后世嘲笑了几千年,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还成了昏庸之主的代表。但也有人认为“乐不思蜀”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是刘禅的自保之道。刘禅是典型的官二代、富二代,长在温室里的花朵。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刘禅登基,直到公元263年投降魏国,

  • 毕公高为什么会被选为周初四圣?他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毕公高,周朝,风云人物

    “周初四圣”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周公旦、召公奭、姜太公、太史佚;另一种说法是:周公旦、召公奭、毕公高、姜太公。我们不去研究这两种说法的出处,我们只来谈一谈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更合理。毋庸置疑的是:两种说法都有周公旦、召公奭和姜太公三人,证明这三人在人们心目中是公认的圣人,不用讨论了。唯一不同的是:太

  • 于禁败给关羽,司马懿和蒋济为什么会说不是他的错?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于禁,三国,风云人物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攻樊城,围困曹仁,曹操派于禁督七军救援樊城,结果,遇到连绵秋雨,汉水暴涨,水深数丈,于禁七军全军覆没,最终,于禁被关羽击败,并被生擒,庞德被杀。于禁战败之后,是谁在曹操面前给于禁开脱?有两个人,这两个人都是谁呢?先看于禁战败的经过,史书记载的很清楚,于禁一到樊城,就遇

  • 为权臣堕胎的元朝太后,此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为权臣堕胎的元朝太后,此人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泰定帝驾崩于上都,由于右丞相倒剌沙迟迟不肯扶立太子阿速吉八继位,由此引起朝臣们的忧虑。在这种情况下,元武宗的心腹侍从、佥枢密院事燕铁木尔在大都发动政变,迎立怀王图帖睦尔为帝,是为元文宗,时在当年九月。1个月

  • 不是说吕雉和审食其关系不一般吗 刘邦为何没有怀疑过两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对刘邦和吕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为何不怀疑吕雉和审食其的不正当关系?以刘邦的精明,他肯定怀疑过吕雉同审食其关系,只是抓不到证据,也或者是本就不愿意挑破这层窗户纸罢了。因为处理这种事情容易弄巧成拙,最终打脸的还是刘邦自己。所以刘邦考虑再三,还是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 后周官员侯章简介:后晋时任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后周(951年—960年),中国五代时期中原最后一个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共历三帝,享国十年。后周显德七年(960年),禁军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周灭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侯章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侯章(?-967)并州榆次人。后唐时,为小校。后晋开运末,任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