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雍正之死是早有预兆的?真相是什么

为什么雍正之死是早有预兆的?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354 更新时间:2024/2/12 13:49:57

雍正猝死之谜,其实早有预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去世。雍正皇帝死得很突然,不管是皇后、皇子,还是身边的宠臣,都毫无心理准备。

清朝的官方正史的记录很简单,并未言明雍正皇帝到底是患了什么疾病。而且,雍正皇帝的灵柩在清宫停放了19天,然后移到雍和宫永佑殿。雍正的灵柩为何如此匆忙地从皇宫移到寺庙里,难道雍正皇帝的死真有不正常的地方?

因为这些缘故,关于雍正死因的种种说法便随之产生了。

第一种说法,也是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说法——雍正皇帝是被吕四娘砍了头死的。传说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女儿,有的说是吕留良的孙女。因为“文字狱”,吕氏一门或被处死或被流放,吕四娘逃跑,没有被杀掉。

后来,吕四娘拜师学艺,学艺有成后,乔装改扮,混入深宫,乘机砍掉了雍正的脑袋。雍正没有头,无法发丧,传说做了一个金头,埋在了泰陵。这个传说很生动,但毕竟只是传说。历史学者认为,吕留良之案,吕氏一门,男女老幼,全部被监禁,不可能逃逸。就连吕留良父子的坟墓,都严加监视了起来,吕女怎么可能逃脱。因此,吕四娘行刺雍正皇帝一说,纯属子虚乌有,绝不可信。

第二种说法,更为荒诞,说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有个恋人叫竺香玉,是林黛玉的化身。竺香玉后被雍正霸占,成为皇后。曹雪芹想念恋人,就混入宫中,与竺香玉合谋,用丹药将雍正毒死。还有的野史传闻,说宫女与太监串通一气,用绳子把雍正勒死了。这些传说表明,雍正生前因治国严厉招致许多人的怨恨。但是民间传说不是历史事实,这些说法并不可信。

第三种说法,说雍正皇帝是死于丹药中毒。雍正皇帝崇尚方术,为求长生,经常服用道士们进献的丹药。史料记载,在雍正没当皇帝的时候,就对丹药产生了兴趣。他曾写过一首《烧丹》诗:“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从中可以看出,雍正早年就对炼丹有了相当的研究和兴趣。

从雍正四年(1726)开始,雍正皇帝就经常吃道士炼制的一种叫“既济丹”的丹药。从他对田文镜奏折的批语中,可以知道他感觉服后有效,还把丹药作为礼品赏赐给鄂尔泰、田文镜等大臣。

雍正八年(1730)春,雍正生了一场大病。为治病,他命令百官大规模访求名医和术士。这份谕旨没有让负责抄录的大臣代笔,而是皇帝一份份亲自书写,足见他对这件事的高度重视。

雍正如此尊崇道教,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治病驱邪”。清宫《活计档》是专门记载皇宫日用物品的内务府账本,里面披露了雍正炼丹的一些情况。最早的记载是在雍正八年(1730),其主要内容是:十一月十七,内务府总管海望和太医院院使刘胜芳一同传令:往圆明园秀清村送去桑柴750公斤,白炭200公斤。

十二月初七,海望、刘胜芳传令:往圆明园秀清村送去口径一尺八寸、高一尺五寸的铁火盆罩一件,红炉炭100公斤。十二月十五,海望、刘胜芳和四执事侍李进忠一同传令:往圆明园秀清村送去矿银十两、黑炭50公斤、好煤100公斤。十二月二十二,海望和李进忠又一同传令:圆明园秀清村正在炼银,要用白炭500公斤、渣煤500公斤。

专家从《活计档》中发现,从雍正八年到十三年这5年间,雍正先后157次下旨向圆明园运送炼丹所需物品,其中光为炼丹用的煤炭就有234吨,此外还有大量矿银、红铜、黑铅、硫磺等矿产品,由此可以想见几年间秀清村炼丹的情景。当时在圆明园内为雍正炼丹的道士有好几个,其中最主要的是张太虚和王定乾。

他们没有辜负雍正的期望,真的炼出一炉又一炉所谓的金丹大药。雍正吃了道士炼制的丹药,自我感觉良好,所以他不但自己吃丹药,还拿出一部分赏赐给亲信官员。事实上,炼丹所用的铅、汞、硫、砷等矿物质都具有毒性,对大脑和五脏侵害相当大。雍正死前的12天,《活计档》中曾记录:“总管太监陈久卿、首领太监王守贵一同传话:圆明园要用牛舌头黑铅二百斤。”黑铅是有毒金属,过量服食可使人致死。100公斤黑铅运入圆明园,之后不久雍正在这个园子内突然死去,史学家认为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直接证明了雍正之死,完全有可能是丹药中毒造成的。

随着雍正档案的发掘与研究,雍正服丹致死说法越来越引起一些史学家的关注和认同。因为从清宫档案看,雍正确实长期服食丹药。那么,丹药的有毒成分在他体内长期积累,最终发作,导致了他的暴亡,这是极有可能的,不少专家都通过著作对此进行了详细地推断。

学者们还普遍注意到,雍正的儿子乾隆对炼丹道士的处理露出了许多破绽。就在雍正死后的第二天,刚刚即位的乾隆便下令驱逐炼丹道士张太虚、王定乾。如果不是他们惹下弥天大祸,在这种非常时刻乾隆哪至于大发肝火,还专门为两个小小的道士发一道上谕呢?

雍正皇帝在执掌朝政方面,以求真务实治天下,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他的悲剧是不懂生与死的自然规律,迷恋于炼仙丹、吃仙药,一心想长生不老,最后仅以五十八岁享年,就突然抛弃了金銮殿,永远躺在了泰陵的地宫里。

标签: 雍正清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探索古代帝王生子生子当父亲的年纪,一个比一个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古代帝王都是什么时候生子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周时期,通行的是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婚龄。古人认为:男三十筋骨坚强,可以做父亲,女二十发育成熟,可以做母亲。到了春秋时,男女婚嫁年龄开始变得年轻,越王勾践就规定:男子二十不婚,女子十六不嫁,罪及父母。再往后的封建

  • 能位列功臣之首,萧何对汉朝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萧何,汉朝,风云人物

    萧何沛县丰人,沛主吏掾,西汉开国宰相。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其追随刘邦起兵反秦,在刘邦反秦抗楚的过程中,萧何是功劳显著的。当然像张良、樊哙、周勃,曹参等功劳也不可磨灭。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登基为帝后,就论功行赏,论功行赏的结果是把萧何定为首攻,位次排在第一。但是大家都知道,萧何善于镇守、安

  • 后世如何评价宇文士及?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宇文士及,本姓破野头,字仁人,唐朝时期宰相,隋朝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前妻南阳公主,继娶寿光县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宇文士及初以父勋,封新城县公。迎娶南阳公主,拜驸马都尉,迁尚辇奉御,转鸿胪少卿。江都之变后,封内史令。武德二年(619年),归顺唐高祖李渊,凭借妹妹宇文昭仪

  • 赵匡胤当皇帝前,有过什么样的预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宋朝,风云人物

    赵匡胤曾与一道士交游,那道士没有一定姓名,自称混沌,又叫真无。他有奇术,每逢缺钱时便探囊取金,越取越多,似乎永远不竭。两人多次在一起饮酒,动辄酩酊大醉。酒醉之后,道士喜欢歌《步虚》(道家曲子)为游戏,能引吭高歌,声音在高空飘荡,宛如天籁仙音,赵匡胤只能偶尔听懂一两句,歌词是“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

  • 陈后主是怎么死的?第一个井下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后主,南北朝,风云人物

    陈后主陈叔宝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亡国之君,他对后世的诗歌和音乐的发展都作出极大的贡献。不过作为一代君王,如果诗歌和音乐导致过度的玩乐,势必导致国家的灭亡。陈代诗歌在格律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是为学术界所公认的,而陈后主宫廷文人群体的成员在这方面作出的成绩,也是非常显著的,以陈后主和江总最为突出。许学夷《诗源辩

  • 和珅贪污的钱是清朝十五年的总和 嘉庆是怎么一年就花完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和珅贪污的钱比清代15年的总收入还多,为何嘉庆花了一年就没了?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代末年,兵荒马乱。心藏抱负的崇祯皇帝,却无力回天,外有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内有奸臣当道擅权,此外连年干旱蝗灾鼠疫横行,这种内忧外患的死局,纵有祖龙再生,亦无奈。所以崇祯自缢了,明代灭亡了,

  • 北宋官员邹浩简介: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邹浩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

  • 明朝内阁首辅魏藻德简介:为保住家财,竟反对崇祯征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历史上朱棣杀三千宫女真的是因为权妃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进行“削藩”,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造反,经过四年征战,攻进南京,推翻了建文朝廷,朱棣称帝,年号“永乐”,庙号“明成祖”。朱棣勇武,曾多次北征蒙古,军事上是一位很有

  • 来护儿:隋朝四猛之一,隋文帝隋炀帝都很重视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来护儿,隋朝,风云人物

    来护儿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投奔了隋朝军队了,其中跟随隋朝参加过平定陈朝还有江南的叛乱,在这几次战争中取得了极大的功绩,慢慢的爬到了大将军的位置。在大业时期,三次跟着高句丽去镇压杨玄感的叛乱,最后深得隋炀帝赏识,被封为国公。可惜在618年的时候发生了江都兵变,隋炀帝和来护儿一同被杀。来护儿在很小的时候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