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历史上战国时期的悲剧人物,最后死得有多惨?

揭秘历史上战国时期的悲剧人物,最后死得有多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354 更新时间:2023/12/18 16:28:05

TOP、4 白起

白起出生的年代,秦的国力就已经十分强大了,秦昭襄王制定了东进击败三晋图谋天下的大战略,强将成了秦国最急需的人才。秦昭襄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霸者,即位之后继续贯彻商鞅的变法国策,彻底推行军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顺应时势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襄王期间,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

虽然白起没有灭国之功,但他的存在,却是极大的削弱了周边国家的实力,尤其是赵国和楚国,可以说是被白起打得一蹶不振了;但就是这么一位对秦国有着赫赫战功的名将,最终的命运却是一个悲剧;由于白起功高震主,加上长平之战后拒绝再次出征赵国,最终在范雎的推波助澜之下,秦昭襄王下令让白起自尽,一代名将就此落幕。

TOP、3 李牧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代表作为“赵破匈奴之战”,以20万军队大破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而且还顺手灭了襜褴,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

后以抵御秦国为主,代表作为“肥之战”和“番吾之战”,两场大战皆大破秦军,让秦国损失惨重;在战国末期时,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可惜在公元前229年时,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而且还派人将李牧给杀害了。在李牧死后不久,王翦就率大军进攻赵国,并顺利地吞并了赵国。

TOP、2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十五岁继位,而且继位时赵国正面临灭国危机,魏、楚、秦、燕、齐五国各派锐师万人来参加赵武灵王父亲的葬礼,其实就是想看看情况,如果有机会,当然会毫不犹豫的灭掉赵国。赵武灵王在托孤重臣肥义的帮助下决定采取针锋相对的强硬应对措施、抱着鱼死网破的态度,摆开决战的架势来迎接这些居心叵测的吊唁使者;结果顺利度过了难关。

此后赵武灵王开始寻找让赵国变强的方法,赵武灵王选择的方向是军事改革,也就是“胡服骑射”了;不断推动赵国军力日益强盛,后来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还修筑了“赵长城”。而且赵武灵王在鼎盛的时候为了专于军国大事把王位禅位给儿子赵何(赵惠文王),自己被尊称为“主父”。

赵武灵王的本意是在赵国构建二元政治,但是赵武灵王的这番设想却严重违背了政权构建的基本规律,尤其是他后来还想立另一个儿子为代王,终使得父子反目,就连曾经帮他坐稳王位的肥义都选择帮自己的学生赵惠文王,最终,赵武灵王被困皇宫,并在沙丘之变时饿死,而他的儿子一直守在宫外,一代枭雄,以这种方式落幕,也是悲剧了。

TOP、1 商鞅

商鞅出身于卫国公族,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他向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但魏王并不器重商鞅。后来秦孝公深感秦国的穷困落后,想变法以强国,于是遍访人才,得知了商鞅的存在后,花费巨大力气将商鞅请来了秦国,主持变法。

商鞅变法的内容涉及各方各面,比如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乃是战国时期诸多变法中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故而深得秦孝公的信任;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不过商鞅变法也极大的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故而在秦孝公死后,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了;本想逃到魏国去,但因为当初做的太绝,被拒绝入境,商鞅只好潜回封邑,并发动邑兵攻打郑县。秦惠文君派兵攻打,结果商鞅失败战亡。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而且秦惠文君同时下令诛灭商鞅全家。

说来也是可惜可叹,如果白起不死,至少还可以为秦国效力十年以上,以白起的能力,可能灭国的殊荣就轮不到王翦了;如果李牧不死,至少还可以为赵国效力二十年,以李牧的能力,不说反攻秦国,至少耗死王翦是一定的;再说赵武灵王,一代雄主,壮年就死了,这可惜的程度自是不必多说;最后来说说商鞅,商鞅的任务算是完成了,虽然死的冤,不过他的变法却一直贯彻了下来,这算是一点欣慰了吧。

标签: 白起战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雍正之死是早有预兆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雍正,清朝,风云人物

    雍正猝死之谜,其实早有预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去世。雍正皇帝死得很突然,不管是皇后、皇子,还是身边的宠臣,都毫无心理准备。清朝的官方正史的记录很简单,并未言明雍正皇帝到底是患了什么疾病。而且

  • 探索古代帝王生子生子当父亲的年纪,一个比一个早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古代帝王都是什么时候生子的?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周时期,通行的是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的婚龄。古人认为:男三十筋骨坚强,可以做父亲,女二十发育成熟,可以做母亲。到了春秋时,男女婚嫁年龄开始变得年轻,越王勾践就规定:男子二十不婚,女子十六不嫁,罪及父母。再往后的封建

  • 能位列功臣之首,萧何对汉朝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萧何,汉朝,风云人物

    萧何沛县丰人,沛主吏掾,西汉开国宰相。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其追随刘邦起兵反秦,在刘邦反秦抗楚的过程中,萧何是功劳显著的。当然像张良、樊哙、周勃,曹参等功劳也不可磨灭。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登基为帝后,就论功行赏,论功行赏的结果是把萧何定为首攻,位次排在第一。但是大家都知道,萧何善于镇守、安

  • 后世如何评价宇文士及?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宇文士及,本姓破野头,字仁人,唐朝时期宰相,隋朝左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前妻南阳公主,继娶寿光县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宇文士及初以父勋,封新城县公。迎娶南阳公主,拜驸马都尉,迁尚辇奉御,转鸿胪少卿。江都之变后,封内史令。武德二年(619年),归顺唐高祖李渊,凭借妹妹宇文昭仪

  • 赵匡胤当皇帝前,有过什么样的预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宋朝,风云人物

    赵匡胤曾与一道士交游,那道士没有一定姓名,自称混沌,又叫真无。他有奇术,每逢缺钱时便探囊取金,越取越多,似乎永远不竭。两人多次在一起饮酒,动辄酩酊大醉。酒醉之后,道士喜欢歌《步虚》(道家曲子)为游戏,能引吭高歌,声音在高空飘荡,宛如天籁仙音,赵匡胤只能偶尔听懂一两句,歌词是“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

  • 陈后主是怎么死的?第一个井下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后主,南北朝,风云人物

    陈后主陈叔宝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亡国之君,他对后世的诗歌和音乐的发展都作出极大的贡献。不过作为一代君王,如果诗歌和音乐导致过度的玩乐,势必导致国家的灭亡。陈代诗歌在格律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是为学术界所公认的,而陈后主宫廷文人群体的成员在这方面作出的成绩,也是非常显著的,以陈后主和江总最为突出。许学夷《诗源辩

  • 和珅贪污的钱是清朝十五年的总和 嘉庆是怎么一年就花完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和珅贪污的钱比清代15年的总收入还多,为何嘉庆花了一年就没了?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明代末年,兵荒马乱。心藏抱负的崇祯皇帝,却无力回天,外有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内有奸臣当道擅权,此外连年干旱蝗灾鼠疫横行,这种内忧外患的死局,纵有祖龙再生,亦无奈。所以崇祯自缢了,明代灭亡了,

  • 北宋官员邹浩简介: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邹浩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

  • 明朝内阁首辅魏藻德简介:为保住家财,竟反对崇祯征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历史上朱棣杀三千宫女真的是因为权妃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进行“削藩”,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造反,经过四年征战,攻进南京,推翻了建文朝廷,朱棣称帝,年号“永乐”,庙号“明成祖”。朱棣勇武,曾多次北征蒙古,军事上是一位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