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官员黄子澄简介:向建文帝建议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

明朝官员黄子澄简介:向建文帝建议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677 更新时间:2023/12/12 23:43:58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黄子澄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黄子澄(公元1350年-公元1402年),明分宜(江西分宜)人,洪武进士,授修撰,侍读东宫,累迁太学东卿。建文帝即位,命兼翰林学士,与齐泰同参国政,向明惠帝(建文帝)建议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建文元年七月燕王举兵反,师名靖难,指黄子澄、齐泰为奸。建文四年,燕师渡江破京师,被执,抗辩不屈,磔死,族诛。黄子澄的无惭臣节为旧时的士子所歌颂。清乾隆年间,追谥忠悫。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黄子澄,名黄湜,以字行,分宜澧源(今为大岗山乡大坑村)人。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三(俗称探花)。伴读东宫,累官至太常寺卿,曾与皇太孙谈论削藩之事。皇太孙问黄子澄:“诸叔藩王皆拥重兵,如有变端,怎么办?”黄子澄答道:“诸王仅有护兵,只能自守,倘若有变,可以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汉朝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灭亡了。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皇太孙认为他说得对。后来,每次叫黄子澄,必尊称他为黄先生。

建文削藩

朱允炆即位后,任命黄子澄兼翰林学士之职,与齐泰同参国政,共谋削夺藩王权。齐泰打算首先向燕王朱棣动手,但黄子澄有不同意见,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候,就做了很多不法之事,削之有名。现在想要问罪,应该先从周王开始。

周王是燕王的母弟,削周是剪除燕王的手足。最后黄子澄的意见被采用,周王等五个藩王先后被削藩。 朝廷用黄子澄和齐泰的计谋,调走燕王手下精兵,又在燕王府所在地北平一带调动军队以监视燕王。

当年四月,朱棣回到北平后,就向朝廷告病,过了一段时间,病越来越重,居然成了病危。这场病并不是突发的,而是酝酿了相当长的时间。因为在即将到来的五月,朱棣有一件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五月,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忌日,按照礼制朱棣应该自己前去,但朱棣敏锐地感觉到如果这次再去京城,可能就回不来了。可是父亲的忌日不去也是不行的,于是他派长子朱高炽及另外两个儿子朱高煦、朱高燧代替他祭拜。一下子派出三个儿子,除了表示自己重视此事外,另一个目的就是告诉朝廷,自己没有异心。但当时的形势已经很明,朱允炆摆明了就是要除掉藩王,此时把自己的儿子派入京城,简直就是送去的人质。果然,朱高炽三兄弟一入京,兵部尚书齐泰就劝建文帝立刻将此三人扣为人质。建文帝本也表示同意,但黄子澄竟然认为这样会打草惊蛇,应该把这三个人送还燕王,表明朝廷并无削藩之意,以麻痹燕王。

建文帝拿不定主意,此时魏国公徐辉祖出来说话,按亲戚关系算,这三个人都是他的外甥,他看着此三人长大,十分了解此他们的品行,他对朱允炆进言,绝对不能放这三个人回去,因为此三人不但可以作为人质,而且都身负大才,如若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紧接着,徐辉祖特别说到了朱高煦这个人,他告诉朱允炆,在他这三个外甥中,朱高煦最为勇猛过人也最为无赖,他不但不会忠于陛下,也不会忠于他的父亲。可是决定权在建文帝手中,他最后作出决定,放走了朱高炽三兄弟。

靖难之役

不久朱棣便在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起兵叛乱,上书朝廷指称黄子澄和齐泰为奸臣。 明惠帝派老将

耿炳文讨伐,初战不利。明惠帝听从黄子澄的建议,以曹国公李景隆接替耿炳文,齐泰极力反对但无效。李景隆接任后,表现更令人失望,屡战屡败,损失数十万人。朱棣乘着李景隆战败之时,上书朝廷,极力批评黄子澄和齐泰,明惠帝便免去二人官职,但仍暗中与二人议事。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李景隆在济南战败后被撤换,明惠帝赦免了他,黄子澄哭着请求明惠帝治李景隆的罪,明惠帝没有接纳,黄子澄便说:“大势已去了,我举荐景隆误国,万死不足赎罪!”

盛庸在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十二月在东昌大破燕军后,明惠帝在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正月恢复了黄、齐二人的官职,可是在三月盛庸在夹河战败后又再次免去二人官职。

城破被杀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燕军逐渐逼近南京,明惠帝谋求与朱棣谈和,便把黄子澄和齐泰眨谪到外地,仍密令二人募兵。南京陷落前,明惠帝召黄子澄回京,未至而南京已失守。黄子澄密谋继续反抗朱棣,行踪被人告发,因而被捕。

后燕王朱棣(即明成祖永乐帝)亲自审问,黄子澄抗词不屈,被肢解而死。 后收黄子澄遗骨葬昆山县(属今江苏省)马鞍山下。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黄子澄始得昭雪。 清乾隆年间,追谥忠悫。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对秦国贡献最大的人是谁?为何都没有获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鞅,战国,风云人物

    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是周朝时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

  • 真实的张辽是什么人?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辽,汉朝,风云人物

    颠沛流离,得遇曹操,张辽本是西汉时聂壹的后人,因避祸才改姓为张,也就是说他的祖上很有能力,当时策划了“马邑之谋”,但没有成功,如果成功的话,可能就把匈奴主力彻底消灭了。张辽年轻时便勇力过人,被并州刺史丁原派到京城帮助大将军何进。何进让张辽去四处招募兵勇,他招募千余人回到京城时,何进已经被宦官所杀,而

  • 秦穆公为什么要打转战西戎?他想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穆公,战国,风云人物

    祭祀了秦军战亡的将士,秦穆公心中积蓄了四年的抑郁之气终于得到释放。他终于可以放下与晋国的仇恨,集中精力去做一些对秦国更有意义的事情,这是一件百里奚多年前就向他建议的事情。当年百里奚从楚国坐着囚车来到秦国,跟秦穆公密谈了三天。在三天里,百里奚给秦国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简略来说,这个策略就是停止向东扩

  • 皇贵妃往往很受宠,为何很难威胁到皇后的地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在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当然皇帝是权力的顶点外,还有一样皇帝才能享受的待遇,那便是“三千后宫”。虽然作为皇帝的后宫待遇自然不会差,但是想要从众多佳丽中脱颖而出也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后宫内部的等级制度也非常严格,一般来说“皇后”总领后宫,而想要当皇后自然也是难度最高的,但是其中也有特殊的存在,那就

  • 大清最没福气的原配,孝德显皇后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孝德显皇后,清朝,风云人物

    大清最没福气的原配,孝德显皇后一生是怎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01,出身新贵家庭孝德显皇后(1831?-1849),出身满洲镶蓝旗萨克达氏,后抬镶黄旗,父亲是太仆寺少卿富泰,母亲是郑慎亲王乌尔恭阿第三女,她的三舅就是郑亲王端华,六舅肃顺,端华的外孙女即是同治帝的孝哲毅皇后。也就是说,如

  • 南宋兵部尚书汪立信简介:死后被追赠光禄大夫,加太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徐庶离开刘备,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徐庶,三国,风云人物

    有个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个歇后语讲的是三国时期的徐庶虽然投降了曹操,但下定决心,不为曹魏进献一计一谋的故事。不过这也仅仅是个故事罢了,这是《三国演义》对徐庶的美化。历史上的徐庶却是主动投靠曹操的。《三国演义》中,徐庶化身单福主动投靠刘备,成为了刘备的谋主。但是徐庶的真实身份被曹操知道了

  • 历史上魏藻德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大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常言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凡是作恶多端的人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和报应,在实际中也的确是如此,历史上很多奸佞之臣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宋朝的秦桧陷害抗击金国的将领岳飞而被筑成雕像跪在其庙宇

  • 佟国维和隆科多是什么关系?隆科多为什么要出卖佟国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佟国维,隆科多,风云人物

    佟国维和隆科多是什么关系?隆科多为什么要出卖佟国维?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到《雍正王朝》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部剧还是非常非常好看的,到现在被很多人还誉为是经典中经典,所以仔细的研究还是挺有意思的,最近很多人也发现了一个小细节,那就是话说这个佟国维和隆科多两个人搞不清楚关系,话说这个佟国维保举了隆

  • 赵云长坂坡救主到底是什么样的 赵云真的是“七进七出”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云,刘禅,风云人物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赵云救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赵云长坂坡救阿斗的经过是什么样的?赵云真的是“七进七出”吗?历史上赵云骁勇善战,保护甘夫人和阿斗脱难不假,但“七进七出”应该是不太可能的,真要是那样,即使赵云受得了,阿斗也受不了啊。现实中阿斗不可能像演义中一样有红光护体吧?我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