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晋阳起兵”,大唐的创建者可能并非李世民,而是...

揭秘“晋阳起兵”,大唐的创建者可能并非李世民,而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370 更新时间:2024/1/14 3:47:20

公元617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事件莫过于李渊父子的“晋阳起兵”。

它就像一记劈裂天空的绚丽闪电,一举刺破隋帝国的茫茫黑夜;又像是一道穿越浓云的熠熠曙光,瞬间照亮了大唐王朝的清晨。

这个令天地变色、令历史改辙的大事件有诸多人物参与,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大唐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开国功臣。他们是裴寂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唐俭柴绍殷开山、刘政会、温大雅、武士彟……

这些人是晋阳起兵最重要的骨干力量,正是有了他们的推动、策划、参与,这次起义才能获得成功,大唐王朝最终才得以横空出世。可不管怎么说,他们终究只是这个大事件的配角。

晋阳起兵的主角,当然非李渊父子莫属。

可问题是,在李渊父子当中,谁才是这次起兵的“首谋之人”?谁才是这个大事件真正的灵魂人物?谁才是大唐三百年基业当之无愧的开创者?

对此,历代官修正史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李世民。

后晋刘昫修撰的《旧唐书》声称:“太宗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举义兵。”北宋欧阳修等人编撰的《新唐书》也断言:“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更是斩钉截铁地说:“起兵晋阳也,皆秦王李世民之谋”;“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

然而,历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吗?李世民真的是晋阳起兵的“首谋之人”吗?

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按照官方正史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李世民和李渊在晋阳起兵前夕都做了些什么……

李世民跟随李渊来到太原后,迅速结交了一批江湖义士。《旧唐书·太宗本纪》称其“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资治通鉴·隋纪七》说:“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

长孙顺德与刘弘基就是在这个时候与李世民结成了生死之交。长孙顺德是长孙晟的族弟,与刘弘基原本都是隋宫廷的宿卫军官,因逃避辽东兵役,亡命太原投靠了李渊,因此与李世民相结纳。这两个人后来在募集义兵时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此外,刘文静和裴寂也在此际先后加入了李世民“潜图义举”的行列之中。

刘文静时任晋阳令,裴寂时任晋阳宫监,二人因职务交往而成为好友。他们目睹天下大乱,而自身前途未卜,时常相对而叹。有一次,裴寂说:“贫贱如此,又逢离乱,将何以自存?”当时刘文静还未参与李世民之谋,但是暗中已经对他极为倾慕,所以趁机游说裴寂道:“李世民非寻常之人,其胸襟豁达类似汉高祖,天纵神武如同魏武帝,虽然年少,却是命世之才!”言下之意是让裴寂和他一起依附李世民,可裴寂对此却不以为然。

不久,刘文静因与李密有姻亲关系而坐罪,被关进郡狱。正当他对前途感到茫然之际,李世民忽然亲自来狱中探望他。刘文静大喜过望,马上向李世民发出试探,说:“天下大乱,非汉高祖、光武帝之才华者,不可平定四海!”

李世民笑着说:“先生怎么知道没有?只是常人不知道罢了。我之所以来看你,并不是像小儿女那样注重个人感情,而是来和先生图谋天下大事,不知先生有何见教?”

刘文静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于是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如今主上南巡江淮,李密围逼东都,天下群盗多如牛毛。值此之际,若有真命之主应天顺人,振臂一呼,取天下则易如反掌。今太原百姓为避战乱,皆入晋阳,文静为晋阳令数年,知其中豪杰之士众多,一朝啸聚,可得十万人;尊公所领之兵亦有数万,一声令下,谁敢不从?进而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出半年,帝业可成!”

李世民听完朗声大笑:“君言正合我意。”

从此,李世民与刘文静开始积极部署,准备起事。

而这个时候,李渊在做什么呢?

按照正史的说法:“渊不之知也。”而李世民则“恐渊不从,犹豫久之,不敢言”。(《资治通鉴》卷一八三)

李渊真的是这样浑浑噩噩,对李世民的起兵密谋一无所知吗?

这个问题我们留待后面探讨,现在接着来看在官方正史中,李世民是如何软硬兼施地“说服”李渊起兵,而李渊又是如何举棋不定、出尔反尔的。

由于裴寂与李渊的私交很好,所以李世民决定从裴寂的身上突破。他天天与裴寂交游,同时拿出私人的钱数百万,让人与裴寂赌博,每一次都诈输,把裴寂乐坏了。等到那些钱输得差不多的时候,李世民也顺理成章地和裴寂变成好友了。最后,李世民把自己的密谋告诉了裴寂,同时让他想办法说服李渊。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此刻,裴寂已经很清楚他那些钱是怎么到手的了,只好点头同意。

李世民和裴寂很快就想了一计。随后的日子里,裴寂天天去找李渊喝酒,喝完酒又顺便“送上”几位美女。一连数日,把李渊伺候得舒舒服服。几天之后,裴寂找了个四下无人的机会,不慌不忙地对李渊说:“二郎暗中蓄养兵马,欲举义旗,恐大事泄露被诛,所以让我以晋阳宫女奉公,此乃情急之下,迫不得已之计。如今众人心意已决,不知公意下如何?”

事实表明,李世民很可能在贞观年间对相关“实录”的修纂工作进行了干预,从而篡改了某些重大的历史事实。而后来编修的“国史”,以及承用国史的两《唐书》,包括更后出的《资治通鉴》皆因袭而不改,致使晋阳起兵和唐朝创立史的部分真相从此湮没不彰。

更多文章

  • 揭秘《陆贞传奇》真相,高湛荒淫残暴的一生,杀侄奸嫂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湛

    看过《陆贞传奇》的人,大多都会被陈晓饰演的高湛圈粉,此人不仅是个美男子,更是文武双全,忠肝义胆,对爱人深情如一。但是真实的历史,却让人大跌眼镜,除了“美男子”一词符合高湛的形象之外,其余的基本都是虚构的。高湛,作为一个史上最荒淫的皇帝,他不仅屠杀侄子,还侮辱亲嫂子,重点是最后还安然无恙。下面趣历史小

  • 隋末名将更是一代枭雄,最后却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末,王世充

    隋朝末年,群雄并起,为争夺天下而浴血厮杀,其中李密的瓦岗军,势力最为强大,盛极一时,甚至连李渊都向李密“劝进”。但强大的瓦岗军,最终被另一位乱世枭雄所击垮,就连秦琼、程咬金、单雄信这些万夫难挡的猛将,都被他生擒活捉。尽管如此,他还是在天下争夺战中败北,满门被杀!此人是谁呢?他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呢?此

  • 飞将军李广为什么连个爵位都没?不及他的人却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广

    李广曾感叹,自己抗击匈奴无役不与,但是才能不及自己的人都已经纷纷封侯赐爵,自己却只混到了九卿,还没有获得爵位。差哪儿了呢?后来经过与风水先生王朔一番讨论,总结出,原因是当年曾经杀降,王朔还特意解释:“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杀降无疑是不对的,以前虽没有日内瓦公约,但是杀降卒会令敌人

  • 拿破仑说中国是头熟睡的雄狮,他对什么人说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拿破仑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头熟睡的雄狮”这句话,也有人知道是拿破仑所说,那么,拿破仑为什么这么说?对什么人说的?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首先纠正大家的一个历史误区,拿破仑的原话并没有说过“中国是头熟睡的雄狮”,他的原话是:“要同这个幅员广大、物产丰富的帝国作战是世上最大的蠢事,开始你们可能会成功,你们会夺取他们

  • 李白出生在哪里?生于中国非胡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白

    李白到底出生在哪里?是江油还是碎叶城?关于李白出生地的问题,先后曾有四川江油、中亚碎叶、陕西长安、甘肃天水……等多种不同争议。其中争议最大,影响最广有两处,分别是绵州昌隆(今中国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和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城)。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

  • 慈禧不可告人的恶习,宫女们都苦不堪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慈禧

    慈禧作为晚清实际统治者,她对权力的迷恋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为了稳定自己的权利以及奢华的生活,不惜将国家利益出卖给洋人,哪怕自己背上千古骂名。慈禧日常生活中的奢华更是让人无法想象,比如她有个爱喝人奶的习惯就非常歹毒。慈禧日常生活中为何要喝人奶呢?对此有两种说法,一是为了驻颜,毕竟慈禧年纪大了,也想保持

  • 此人为达目的,杀兄弟姐妹二十余人,最终下场惨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胡亥

    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胡亥少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胡亥登上帝位之前就害死了自己的长兄扶苏。胡亥和赵高、李斯一起伪造了诏书送到在北面边境戍守的

  • 究竟是什么报应,让千百年来贞顺皇后敬陵都鸡犬不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贞顺皇后

    贞顺皇后是怎么死的贞顺皇后是玄宗的宠妃,世人俗称称她为武惠妃。这是因为“贞顺皇后”之名是玄宗宠爱她,在她死后追赠给的谥号。贞顺皇后的死因可谓是扑朔迷离,在今天看来算得上是唐朝的一桩奇案。相传她的死因是被三只“厉鬼”所困,活活吓死的。那么三只“厉鬼”是谁?贞顺皇后是怎么死的?也许是沿袭了其姑祖母武则天

  • 只因长相太美,姐弟双双入后宫,弟弟还当上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北朝,慕容冲,苻坚

    太和五年(370年),苻坚灭前燕,慕容冲的姐姐清河公主,十四岁,有美色,苻坚便纳她为妃,在后宫中最受宠爱。慕容冲十二岁,亦有龙阳一样的姿貌,苻坚又宠幸他。姐弟独占宠爱,其他的宫女全都失宠。长安儿歌唱道:“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慕容冲(359年-386年),小字凤皇,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

  • 大名鼎鼎的困龙之地,细数有哪几位君王跌倒在这里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纣王

    历史,总是充满了巧合,许多不同时代的人,往往经历着相同的命运。就像这座普通的小城,有三位伟略的君王在这里走完了人生的征程。这座小城就是沙丘,其遗址在现在的河北省广宗县境内,《广宗县志》记载:“广宗全境地势平衍,土壤概系沙质,到处堆积成丘,故名沙丘”。汉代以前,沙丘是帝王家的离宫别院,建有宫殿,可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