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驾崩后,他的那些妃子什么结局?

李世民驾崩后,他的那些妃子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954 更新时间:2024/1/24 13:02:29

李世民一生中有史可查的妃嫔一共有15位,1位皇后、2位贵妃、5位妃、1位婕妤、1位昭容、1位美人、3位才人和1位不知妃位的妃子(有些妃位为追封)。

自649年李世民驾崩,李治即位后,这15位妃嫔十分确定还活着的有5位:纪王李慎生母韦贵妃,越王李贞、江王李嚣生母燕德妃,徐贤妃,韦昭容,武才人。

对于这6位妃嫔,李治登基后,是怎么对待她们的呢?

李治生性宽厚仁慈,和睦兄弟,能力虽在太宗诸子中并不突出,但就因他宽仁,故而被太宗立为皇储。

李治登基后,也的确未辜负李世民的期望,在位期间只要兄弟不造反,他就厚待他们,及其生母。

纪王李慎生母韦贵妃。李世民驾崩后,李治册封其为纪国太妃,随儿子纪王李慎迁居藩地。根据韦珪的墓志记载,韦贵妃子女都非常孝顺,尤其是纪王更是晨昏定省,她说什么就做什么,从不会反驳半句,只会顺从,故而韦贵妃晚年生活可是非常舒心。

同时,李治对韦贵妃也是十分尊敬,不仅在每次拜谒昭陵时诏韦贵妃一同前往,且还将其奉于长辈之席。除此,当韦贵妃在京修养时,亦常邀请之与自己欢宴。

麟德二年,韦贵妃和越国太妃燕氏陪同高宗到泰山封禅,行至途中,韦贵妃在洛阳病倒。李治得知后心急如焚,是让赶紧太医前往诊治,可是韦贵妃终究是年事已高,不久即薨逝于河南敦行里第,享年69岁。

韦贵妃逝世后,李治先是在洛阳城门外举哀,而后派遣宦官对临川长公主、纪王说道:“太妃生前,为让她陪我一起东行封禅,给她准备了专门的车马和衣服,可没想到太妃却阖然长逝,所以就把这些衣服和车马都赐于太妃灵前”。之后,李治又下诏司稼正卿杨思谦监护丧事,赐东园秘器以吊祭,并派遣司平大夫窦孝慈监护灵柩还京,为以示尊重,特给鼓吹仪仗往返。

乾封元年十二月,韦贵妃陪葬太宗陵墓—昭陵。

越王李贞、江王李嚣生母燕德妃。永徽元年,依朝例,李治册拜燕德妃为越国太妃,随同儿子越王李贞赴藩居住。在藩地期间,燕德妃对李贞是严加教诲,告诫他不要对皇位有非分之想,要忠君侍主。燕德妃以忠孝约束晚辈的行为,以盛衰兴亡辨别是非道理,堪称典范。

因燕德妃早年间对武则天颇为友善,有学者猜测武则天能入宫为李世民才人,燕德妃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故而武则天做了李治的皇后之后,对德妃是颇为照顾。而在武后的影响下,本就生性宽仁的李治,对德妃那更是恩宠有加,拜谒昭陵时,将其奉于长辈之席,在京时亦常邀请她入宫聚会。

麟德二年(665年),高宗泰山封禅时,燕德妃以仅次于武后的身份主持终献,与武后一起,以女性的身份参与了国家最高级别的祭祀大典,可谓是荣宠至极。

咸亨二年(671年)七月,燕德妃病逝于郑州传舍,享年63岁。燕德妃去世后,李治和武后对燕德妃的病逝都极为哀痛。李治令许敬宗为其神道碑撰文,并赐东园秘器、赠物七百段、米粟七百石,仪仗送到她的墓地再返回,并特别给予鼓吹;武后则令东都寺观为她斋戒,宋州僧尼为她设道场超度三日,并度二十七良人,造佛陀绣像二尊,亲笔制铭绣于座下。

咸亨二年十二月,燕德妃陪葬太宗陵墓—昭陵。

徐贤妃。李世民驾崩后,徐贤妃慕成疾,不肯服药,求早死,病情危急时与身边亲近的人说道:“先帝待我优厚,我希望早一点死去,魂魄有灵,能够早日侍奉在先帝左右,这是我最后的心愿”。永徽元年(650年),徐贤妃终因病重离逝,年仅二十四。李治感于徐贤妃对太宗皇帝的至死不渝,遂追封她为贤妃,陪葬昭陵石室。

韦昭容。李世民驾崩后,依唐制,无子的妃子要出嫁为尼,因此韦昭容在太宗死后,就入崇圣宫(太宗别庙)为尼。显庆元年(656年)九月,韦氏病亡于崇圣宫,享年50岁,死后李治追赠一品。其年十月陪葬昭陵。

武才人(武则天)。武则天是李世民诸妃嫔中最例外的一个,也是结局最好的一个。因她在李世民病重前,就与李治有了感情,让李治爱的是死去活来,所以在李世民死后,无子的武则天虽被迫入感业寺为尼,但是在二年后就被李治找了一个机会带入宫中,而入宫前,武则天就已怀孕,入宫后便生下儿子李弘

武则天入宫后,十分得李治的宠爱,可谓是荣宠后宫。652年,也就是入宫后的第二年,便被拜为二品昭仪。655年,武则天以女儿性命为代价,搬倒了王皇后,并被立为皇后。而因李治体弱多病,经常没有精力去处理朝政事务,权利欲极强的武则天则顺势掌控朝堂,史称“二圣临朝”。

683年,李治驾崩,武后嫡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自此武则天开始了长达7年临朝称制之路。690年,武则天直接称帝,改唐为周,成为了中国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皇帝。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推翻武则天统治,重新拥立李显为帝。同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82岁。次年五月,与高宗合葬乾陵。

排除武则天这个另类,从韦贵妃、燕德妃、徐贤妃、韦昭妃等四妃的结局来看,李治对她们都算是厚待的,有儿子的册封为太妃,并允许其迁居儿子的藩地居住,死后则陪葬昭陵。没有儿子的虽不会册封为太妃,但也能出宫居住,只是需要为尼姑,当然死后依然会被追封,并同样可以陪葬昭陵。

标签: 李世民唐朝

更多文章

  • 许褚在单挑马超的时候 许褚为什么要脱掉铠甲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许褚,马超

    你真的了解许褚单挑马超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许褚裸体斗马超》是三国时期一段精彩的故事,讲述西凉马超为父报仇,与曹魏大将许褚作战。许褚二人棋逢对手必遇良才,打斗两百余回合无胜无败,情急之下,许褚竟脱掉铠甲,赤身裸体大战马超。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单挑马超时,许褚必须脱下铠甲?脱掉铠甲

  • 典韦和赵云都对战过许褚 典韦和赵云谁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典韦,赵云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典韦和赵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代,名将辈出,非常突出的人有张飞、赵云、马超、典韦、许褚、孙策等。后来这些人经过罗老师的《三国演义》文学渲染,越发变得家喻户晓。演义之所以能够大受欢迎,与其中的名将对决战例有很大的关系。可是有些人没有交过手,似乎无法判断他们的武艺高低

  • 魏惠王魏罃执政52年,让魏国从中原霸主走到苟延残喘的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惠王,战国

    在位52年的魏惠王这辈子都干了啥?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魏惠王魏罃在位52年,魏国从中原霸主的位置上跌了下来,国势急转直下,后期只能苟延残喘了,这与他的性格、能力、用人观有很大的关系。魏惠王的父亲魏武侯,去世的有点儿仓促,没有指定继承人,为了争夺宝座,魏罃和公子缓展

  • 汉武帝,是如何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武帝,汉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汉宣帝刘病已是如何稳定霍光掌控权力,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汉宣帝刘病已是一个传奇,首先他的身份是一个传奇,他是汉武帝的曾孙,太子刘据长子刘进的儿子,在他出生的那一年,他的父亲刘进与爷爷刘据都在巫蛊之祸中,被曾爷爷汉武帝害死,刘病已尚在襁褓之中时,他的父母亲、爷爷奶奶全部去世,

  • 他是南宋水军名将,李宝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宝,南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元日》,是北宋名臣、大诗人王安石所作,描写了宋朝民间百姓在过年时的喜庆景象,家家户户燃放爆竹,悬挂桃符,一派祥和喜悦气氛。然而,王安石死后仅仅50多年,宋朝历史上最为黯淡的一个新年来临了。绍兴十一年腊月二十九,名震天下的抗金

  • 卫青出身卑微又是私生子 汉武帝为何会重用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武帝,卫青

    对卫青和汉武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卫青是汉武帝时代在迎击匈奴上做出巨大成就,被汉武帝任命为车骑将军的卫青将军。卫青也是私生子。因为出身卑微,为人谦和老实,工作努力,善于学习,尤其热爱武术。十几岁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天赋和强健的体魄。平阳公主看中了他,

  • 林冲是如何当上八十万禁军教头的 林冲大概有几种途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林冲,宋朝

    对林冲教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根据宋朝的职官相关制度,林冲当上八十万禁军教头大概有四种途径:首先,通过武举入仕,进而逐步走上禁军教头岗位。科举制度创立于隋唐,到宋朝逐步完善。宋朝的科举分文科举和武科举两种。其中,武科举考试包括武艺、体力、策论。王安石王变法后,正式

  • 刘邦死后吕后杀害了许多刘氏宗亲 刘肥为何能逃脱出魔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后,刘肥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后和刘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朝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觑,汉高祖刘邦作为开国皇帝,给汉朝带来了未来,但是汉朝真正进入巅峰状态是在汉武帝时期,在这之前,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阻碍汉朝的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汉高祖去世后的不久,当时汉惠帝继位,但实际实权是掌握在手上的,吕后

  • 刘备托孤时,为何会让诸葛亮取而代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三国

    每当一提起刘备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西方有句话说得好,在莎士比亚的著作中,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雷姆特;在东方,对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也是这样的,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三国,政界人看到的是曹操高超的领导艺术,商界的人看到的准确的情报,巧妙的战术,社会上的人看到的

  • 夺门之变当晚于谦为什么不阻止 于谦到底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夺门之变,于谦

    对夺门之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夺门政变是一场军事政变,这场政变从策划到实施仅用了几天时间,以于谦为首的内阁官员都来不及反应。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北伐瓦剌失败,明军在土木堡惨败,英宗被俘。消息传回北京,明廷大臣们便拥立英宗唯一的弟弟朱祁钰继位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