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江东陷入危局时,曹操为什么会选择支持孙权?

江东陷入危局时,曹操为什么会选择支持孙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954 更新时间:2024/2/12 23:56:46

你真的了解曹操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公元200年正月,华北最大的两个军事集团,袁绍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北方的控制权,在官渡展开战略决战,史称官渡之战。此时,曹操的后方许昌兵力空虚,给其他割据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

这时刘备羽翼未丰,诸葛亮也还没有出山,因此,刘备集团还不具备进攻许昌的实力。但另一位英雄,一统江东的小霸王孙策却在暗中调兵遣将,准备乘虚突袭许昌迎取汉献帝。可惜天不遂人愿,关键时刻孙策却被刺客所害,进攻许昌的计划随之胎死腹中。

孙权与孙策

孙策遇刺身亡后,年仅十八岁(虚岁十九)的孙权接替兄位,被朝廷封为讨虏将军,掌管江东。但由于孙权资历尚浅,无法服众,导致江东人心思变。其中庐江太守李术更是公开“不肯事权”,而在李术的带头示范下,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有样学样,伺机起事。孙策一手建立起来的江东政权,面临着土崩瓦解的危险。

关键时刻,孙权表现出与他年龄极不相符的成熟及沉稳。他冷静地对形势进行分析后,决定先向李术下手,以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随后,孙权攻打皖城(庐江郡治所),李术无奈之下只好向曹操求救。按理来说,这本是曹操绞杀孙权的绝佳机会,但是,曹操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李术的援救请求。孤立无援的李术最终弹尽粮绝,被孙权所灭。

那么问题来了,在有机会绞杀羽翼未丰的孙权、夺取江东之时,曹操为何会选择支持孙权,而不是除之以绝后患?

要解开这个疑问,我们首先从李术为什么敢于与孙权叫板说起。

明知是以卵击石,李术为何还敢于向孙权叫板

策亡之后,术不肯事权,而多纳其亡叛。权移书求索,术报曰:“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

公元199年,孙策用计突袭刘勋的大本营皖城,从而获取了袁术遗留下来的军资及眷属。随后,孙策表李术为庐江太守,并给他三千人马镇守皖城。

很明显,李术在实力上根本无法与孙权抗衡,这点他也心知肚明。但是,在孙策遇刺后,李术却敢于第一个跳出来公然与孙权对抗,难道李术是吃了豹子胆?

事实上,李术背后确实是有人撑腰,给他吃了定心丸。这个人就是曹操。

(孙权)是岁举兵攻术於皖城。术闭门自守,求救於曹公。曹公不救。——《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

据史料记载,当孙权进攻皖城时,镇守皖城的李术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只能凭城固守,同时向曹操求援。这充分说明曹操之前肯定是给过李术承诺的,而李术正是得到了曹操的承诺,才在明知是以卵击石的情况下,还敢于公开向孙权叫板。

曹操暗中支持李术是有目的的。孙策遇刺后,江东的局势开始不明朗起来,不仅豫章、会稽等地山越开始骚动,就连宗室人员、庐陵太守孙辅也暗中与曹操通敌。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年幼的孙权是否能掌控局面,曹操心里是没底的,但是,曹操需要孙权迅速稳住局面。

为了帮助孙权迅速树立威信,稳定江东局面,曹操就向李术开出空头支票,怂恿他挑战孙权的权威。而李术果然中计,他自恃背后有曹操的支持,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充当反孙的出头鸟,直到此时,李术还不知道他只不过是曹操的一枚棋子而已。

少年老成的孙权并不傻,他敏锐地洞察到了曹操的意图。于是,孙权决定拿李术开刀,以达到杀鸡儆猴的目的。在出兵攻打皖城(李术所在地)前,孙权特意先向曹操上书,表达了自己“宜速诛灭”李术的决心,给曹操吃了一颗定心丸。

随后,孙权围攻皖城,寡不敌众的李术只好向曹操求援。这时,曹操是不可能出兵援救他的。

最后,孙权成功歼灭李术,达到了杀鸡儆猴的效果,从而迅速树立起个人威信。继而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其他叛乱,稳定了江东局势。

综上所述,李术在明知是以卵击石的情况下,还敢于公开向孙权叫板的原因,是因为他得到了曹操给开出的空头支票—关键时刻曹操会出兵援救。但是,曹操只是利用他给孙权树立威信而已,自然是不可能援救他的。

那么,曹操为何不趁乱出兵取江东,而是先帮助孙权树立威信,再由孙权来治理江东呢?

官渡之战进入相持阶段,曹操无暇东顾

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於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三国志·武帝纪》

公元200年5月5日,小霸王孙策被刺身亡。此时,曹操虽然刚刚在白马之战中获胜,但袁绍的实力未损,仍是占有优势的一方。

随后,曹操、袁绍双方在官渡对峙,陷入僵持状态。双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但一时都无法破局。在这种情况下,焦头烂额的曹操根本无暇东顾。所以,曹操此时即使有攻取江东之心,也没有攻取江东之力。

更重要的是,曹操下一步的目标是荆州,而不是江东。

曹操意在荆州,需要孙权在江东牵制刘表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三国志·诸葛亮传》

荆州战略地位扼要,是兵家必争之地,也就是诸葛亮所说的“用武之国”。正是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在对荆州战略地位的判断上,曹操的看法与诸葛亮的看法不谋而合,他们都将荆州视为统一天下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后来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又马不停蹄地南下荆州的原因所在。

言归正传,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就已经未雨绸缪,在为拿下荆州布局。他以“猘儿,谓难与争锋”为由,主动向孙策示弱,并与孙策结为亲家,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孙策来牵制荆州的刘表。事实上,在官渡之战时,刘表正是由于担心出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情况,才没有趁虚进攻许昌,所以说,曹操目的确实达到了。

综上所述,曹操下一步的目标是夺取战略要地荆州。而为了达到夺取荆州的目的,他需要孙权在东边牵制住刘表。所以,在拿下荆州前,他不仅不会向孙权及江东下手,相反,他还要确保孙权在江东的地位稳固。

公元199年,东汉政权大势已去,进入灭亡倒计时阶段。而此时天下群雄争霸的局面也逐渐明朗,北方的袁绍、中原的曹操、南方(荆州)的刘表三强脱颖而出,成为当时有资格争夺天下的三股势力。也就是说,曹操要一统天下,就必须先打败袁绍、刘表。

曹操采取先北后南的统一战略,计划先打败最强的袁绍统一北方,再南下荆州消灭刘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曹操就用和亲的方法来安抚、拉拢江东的孙策,其真正意图是利用孙策来牵制住荆州的刘表,这样,他才可以消除后顾之忧,集中力量对付袁绍。

但就在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决战之时,孙策却意外遇刺身亡。随后,十八岁的孙权接替了孙策之位,但由于孙权年幼不能服众,导致江东人心思变,有陷入内乱的危险。

关键时刻,曹操展现出战略家的目光。他怂恿庐江太守李术公然反对孙权,却又在孙权攻打李术时保持中立,致使实力不济的李术很快就被孙权所灭。而孙权在灭李术后迅速树立了个人威信,很快就平息了内部叛乱,稳定了江东了局势。当然,最大的赢家还是曹操,因为他成功让孙权站稳了脚跟,从而牵制了刘表,让他能专心在官渡与袁绍对决。

所以,在孙策遇刺后江东陷入危局之时,曹操选择支持孙权,是为了实施其“先北后南”的统一天下战略的需要,并不是曹操大发慈悲要放孙权一马。

标签: 曹操汉朝

更多文章

  • 李世民驾崩后,他的那些妃子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唐朝

    李世民一生中有史可查的妃嫔一共有15位,1位皇后、2位贵妃、5位妃、1位婕妤、1位昭容、1位美人、3位才人和1位不知妃位的妃子(有些妃位为追封)。自649年李世民驾崩,李治即位后,这15位妃嫔十分确定还活着的有5位:纪王李慎生母韦贵妃,越王李贞、江王李嚣生母燕德妃,徐贤妃,韦昭容,武才人。对于这6位

  • 许褚在单挑马超的时候 许褚为什么要脱掉铠甲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许褚,马超

    你真的了解许褚单挑马超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许褚裸体斗马超》是三国时期一段精彩的故事,讲述西凉马超为父报仇,与曹魏大将许褚作战。许褚二人棋逢对手必遇良才,打斗两百余回合无胜无败,情急之下,许褚竟脱掉铠甲,赤身裸体大战马超。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单挑马超时,许褚必须脱下铠甲?脱掉铠甲

  • 典韦和赵云都对战过许褚 典韦和赵云谁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典韦,赵云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典韦和赵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代,名将辈出,非常突出的人有张飞、赵云、马超、典韦、许褚、孙策等。后来这些人经过罗老师的《三国演义》文学渲染,越发变得家喻户晓。演义之所以能够大受欢迎,与其中的名将对决战例有很大的关系。可是有些人没有交过手,似乎无法判断他们的武艺高低

  • 魏惠王魏罃执政52年,让魏国从中原霸主走到苟延残喘的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魏惠王,战国

    在位52年的魏惠王这辈子都干了啥?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魏惠王魏罃在位52年,魏国从中原霸主的位置上跌了下来,国势急转直下,后期只能苟延残喘了,这与他的性格、能力、用人观有很大的关系。魏惠王的父亲魏武侯,去世的有点儿仓促,没有指定继承人,为了争夺宝座,魏罃和公子缓展

  • 汉武帝,是如何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武帝,汉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汉宣帝刘病已是如何稳定霍光掌控权力,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汉宣帝刘病已是一个传奇,首先他的身份是一个传奇,他是汉武帝的曾孙,太子刘据长子刘进的儿子,在他出生的那一年,他的父亲刘进与爷爷刘据都在巫蛊之祸中,被曾爷爷汉武帝害死,刘病已尚在襁褓之中时,他的父母亲、爷爷奶奶全部去世,

  • 他是南宋水军名将,李宝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宝,南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元日》,是北宋名臣、大诗人王安石所作,描写了宋朝民间百姓在过年时的喜庆景象,家家户户燃放爆竹,悬挂桃符,一派祥和喜悦气氛。然而,王安石死后仅仅50多年,宋朝历史上最为黯淡的一个新年来临了。绍兴十一年腊月二十九,名震天下的抗金

  • 卫青出身卑微又是私生子 汉武帝为何会重用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武帝,卫青

    对卫青和汉武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卫青是汉武帝时代在迎击匈奴上做出巨大成就,被汉武帝任命为车骑将军的卫青将军。卫青也是私生子。因为出身卑微,为人谦和老实,工作努力,善于学习,尤其热爱武术。十几岁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天赋和强健的体魄。平阳公主看中了他,

  • 林冲是如何当上八十万禁军教头的 林冲大概有几种途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林冲,宋朝

    对林冲教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根据宋朝的职官相关制度,林冲当上八十万禁军教头大概有四种途径:首先,通过武举入仕,进而逐步走上禁军教头岗位。科举制度创立于隋唐,到宋朝逐步完善。宋朝的科举分文科举和武科举两种。其中,武科举考试包括武艺、体力、策论。王安石王变法后,正式

  • 刘邦死后吕后杀害了许多刘氏宗亲 刘肥为何能逃脱出魔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吕后,刘肥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后和刘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朝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觑,汉高祖刘邦作为开国皇帝,给汉朝带来了未来,但是汉朝真正进入巅峰状态是在汉武帝时期,在这之前,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阻碍汉朝的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汉高祖去世后的不久,当时汉惠帝继位,但实际实权是掌握在手上的,吕后

  • 刘备托孤时,为何会让诸葛亮取而代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三国

    每当一提起刘备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西方有句话说得好,在莎士比亚的著作中,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雷姆特;在东方,对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也是这样的,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三国,政界人看到的是曹操高超的领导艺术,商界的人看到的准确的情报,巧妙的战术,社会上的人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