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以仁德爱民为本的刘备,为何会被数万百姓逼入死地?

以仁德爱民为本的刘备,为何会被数万百姓逼入死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211 更新时间:2024/1/17 6:29:50

刘备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里对曹操、刘备、孙权有着十分清晰的定位:曹操虽有谋略,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奸臣形象;孙权则是妥妥的官二代继承父兄江东之基业,开局难度是最低的;刘备则是落魄皇族,一直举着两杆大旗,一匡扶汉室,一是仁德爱民,故而在三人之中,刘备可以说有着最完美的人设,也是大多数人心目中明君的标板。不过,诸葛亮火烧新野之后,刘备携民渡江之举,不仅说不上爱民,反而是将数万百姓逼入了火坑之中了。

话说那是官渡之战后,刘备南下依附刘表,在卧龙岗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在新野小城击败夏侯惇十万大军,惹怒了远在许都的曹操。曹操倾北地之兵五十万,直下江南,先灭刘备,再平荆襄,后灭孙权,意图一统天下,再造寰宇。

曹操的如意算盘打得响,刘备这边却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诸葛亮故技重施,将刘备军主力调出新野,在城外埋伏。而不知实情的曹仁则引军进入了这座空城,正在埋锅造饭,准备休息时,被诸葛亮一把大火烧的是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新野被烧,阖城百姓无所安身,故而跟随刘备来到了樊城避难。曹军在新野吃亏之后,并不罢休,继续向樊城逼近。

在当时的情况下,樊城数千兵马,定然是难以抵挡曹操数十万大军的。刘备诸葛亮商量之后决定先到襄阳,再想应对之策。这时候,刘备说了一句:“奈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就是说新野樊城的百姓跟随自己的时间很长了,不忍心抛弃他们,而诸葛亮呢,给出的建议是贴布告,告诉两县百姓,想要继续跟随刘皇叔的,便随军一起走。

这一点就很值得琢磨了。当时正是大军对峙,兵荒马乱之时。普通百姓呆在有城墙保护的城池中安全还得不到保障,怎么还要他们随军前行,这能说是爱民么?新野一战,虽说诸葛亮用计击败了曹仁,但是也毁了新野百姓安身之所,好不容易来到樊城,本来就地安置才是最好的办法,就为了一句“百姓跟随许久,不忍弃之”,便将数万百姓哄出城外,暴露于荒野之中。仁德爱民,果真如此么?

当然,也有朋友会问,刘备也许是担心曹操屠城,这才让百姓随军前行的。这一点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却经不起推敲。曹操南征之前,听从了手下谋士的建议,为了展现自己爱民止杀的理念,还特意派徐庶劝降刘备。再者,曹操虽然多疑狡诈,但却不是暴虐嗜杀之人。他征战多年,也只是在为报父仇,讨伐徐州时,才有过屠城之举。现在大军倾国而出,征讨南境,最好的办法便是在征伐的同时,显示自己的仁德和爱民之心,赢得江南百姓的拥护,那么刘备孙权等人,说不得就能不战自溃了。所以,曹操是绝对不会轻易屠戮城中百姓的。

从这里来看,刘备携民渡江,简直就是新野、樊城二县百姓的噩梦。军民混杂在一起,又是在野外,为曹军所误杀的百姓不在少数,数万百姓到最后十不存一,推其罪魁祸首,必是仁德的刘备。而刘备,在这里反而却成了爱民的典范,这不得不说是绝大的讽刺。

自古以来,多少英雄豪杰埋骨于黄沙之中,繁华尽处,不过是过眼云烟。天下虽然几多更替,但是基本的民心人心不会变,故而都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说法。刘备仁德之名自其起事之时起便伴随左右,但是在火烧新野,携民渡江之时,也便只有这个爱民的虚名罢了。(全文完)

标签: 刘备三国

更多文章

  • 西汉开国名将彭越,实力不输韩信,他的下场为何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彭越,汉朝

    西汉开国名将彭越是什么下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在楚汉争霸中,韩信发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打败了楚军,迫使项羽自刎。汉朝建立后,他被贬为淮阴侯,被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处死,夷其三族。在汉初,还有一人结局比韩信还惨。此人名叫彭越,砀郡昌邑人(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

  • 桂陵平原伏击战中庞涓是怎么被生擒的?齐国孙膑全歼魏武卒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庞涓,战国

    对桂陵平原伏击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中,最为强大的就是晋国,雄踞中原腹地的晋国曾经逼得秦楚两国不得不抱团抗晋以求自保,进入到战国时期,晋国虽然被韩赵魏三位晋国大贵族瓜分殆尽,但同出一源的韩赵魏三国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消灭另外两个国家重现晋国的无上荣光

  • 诸葛亮得病之后,为什么连星阵也难续命?他得的是什么病?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三国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诸葛亮的故事。说起三国军师团,有一个人无论如何都是绕不过去的,他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诸葛亮。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卧龙凤雏若得一人,便能得天下,足见诸葛亮的实力有多强悍。纵观诸葛亮一生,初出茅庐便三分天下,智勇双全

  • 在任最长的明朝内阁首辅,杨士奇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士奇,明朝

    对杨士奇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罢中书省,由皇帝直接亲掌六部,将君权扩大到了顶峰。然而,由于政务实在过于繁重,即便朱元璋再勤政,再是工作狂,独自处理也还是会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改设文渊阁、

  • 颜良作为“河北四庭柱”之一 关羽是如何一刀直接秒了颜良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颜良

    还不知道:关羽斩颜良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这个人大家肯定都耳熟能详,因为现在好多影视剧都是有关三国的题材,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关羽,特比厉害,为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之首,温酒斩华雄一战成名,而后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这些事迹可真是让人热

  • 辽国的冷血母子:揭秘述律平和耶律李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述律平,辽朝

    说到述律平,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辽史·后妃传》记载,辽国的开国皇后述律平以“简重果断,有雄略”著称。在阿保机为统一契丹东征西讨时,述律平或留守都城,或随行军中,或策划于帷幄,或驰骋于沙场,是阿保机不可或缺的参谋与帮手。为此,阿保机把述律平比作汉相萧何,赐

  • 刘备去东吴求娶孙尚香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要带上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赵云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娶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时期,势力最大的一个军阀是曹操,之后才是刘备和孙权。正是这个原因,为了躲避曹操的锋芒,遏制住曹操的进攻,刘备建立的蜀国和孙权建立的吴国结为同盟。共同抵抗曹操大军的进攻。两家一起作战立下了不少战功,其中最大的战果就是在和曹操的赤壁之战中,

  • 能排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有什么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孙无忌,唐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长孙无忌为什么能排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其实,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没有严格排名,但确实分了三个等级,凌烟阁分为三层,最里为宰辅之臣,次之为王侯之臣,最外层为其他功臣,而长孙无忌居宰辅之臣之首。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长孙无忌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

  • 击破吐蕃十万大军,揭秘薛讷的传奇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薛讷,唐朝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薛讷。《薛丁山征西》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历史小说,可是历史上却没有薛丁山这个人。不过,薛仁贵有一个儿子确实曾经征西,此人就是薛讷。之前咱们介绍过,唐玄宗派薛讷领兵北上,结果遭到契丹的包围,几乎全军覆没。薛讷不仅遭到免职,还被契丹人蔑称为“薛婆”。那么,薛讷是如何再度证明

  • 高骈:领兵五千破十万敌军,他在历史上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高骈,唐朝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高骈。唐朝前中期,名将辈出,后期虽然国势衰微,但依然出现了一些名将,比如说最后一位名将高骈。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高骈放纵黄巢北上,也不率军勤王,还断绝唐朝的赋税,妄图割据一方,死后被欧阳修列入“叛臣传”,怎么就成为唐朝最后的名将了呢?其实,这里面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