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魏经过四代人的苦心经营 为何在司马懿夺权后不堪一击

曹魏经过四代人的苦心经营 为何在司马懿夺权后不堪一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68 更新时间:2023/12/31 9:20:24

很多人都不了解高平陵之变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曹魏正始十年正月(公元249年),天子曹芳出城拜谒位于高平陵的魏明帝曹叡之墓,大将军曹爽和他掌握兵权的几位兄弟曹羲、曹训等人一同前往,韬光养晦的四朝元老司马懿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发动政变,控制了郭太后和洛阳城,天子和兵权在手的曹爽原本胜算不小,却不敢放手一搏选择了束手就擒,曹魏几代人的心血葬送在曹爽之手,自此政归司马氏。

不过司马懿父子虽然掌握了曹魏大权,但是朝中内外仍有忠于曹氏的势力,他们为此或暗中密谋或起兵反抗,比如嘉平六年(254年)中书令李丰和外戚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图谋废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又比如声势浩大的淮南三叛,但是无一例外的都宣告失败,那么高平陵之变后,忠于曹魏的势力几次反扑,为何却无一成功?曹魏历经曹操、曹丕、曹叡和曹芳四朝,为何在司马懿夺权后如此不堪一击,在一场原本胜算并不大的政变之后,再无回天之力?我们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第一,曹氏和夏侯氏缺乏可与司马氏抗衡的领军人物。

曹氏和夏侯氏可谓是一代不如一代,八虎骑中夏侯惇、曹仁、夏侯渊、曹纯曹洪是第一代,曹真、曹休和夏侯尚以及夏侯渊之子夏侯霸是第二代,到了第三代并无才能和谋略出众之人,执掌军权的更是少之又少,只有夏侯尚之子征西将军夏侯玄还有一争之力,可惜第三代的领军人物夏侯玄虽然仪表出众,还是玄学领袖,但是论政治手腕和军事能力哪是司马懿父子的对手,很快就被解除了兵权然后被杀,夏侯霸则是远逃至蜀国。

原本最该振臂一呼的曹氏和夏侯氏为何如此的不堪一击?既无才能出众的领军人物,又无掌握军权的地方实力派站出来反对司马氏,曹丕和曹叡父子特别是曹丕难辞其咎!曹丕对宗室特别是自己兄弟如防家贼,不要说出镇一方连自由都难以保证,即使有能力出众者也没有机会得以施展,在夏侯尚、曹休和曹真去世后,曹氏和夏侯氏青黄不接再无出类拔萃之人,所以你会看到高平陵之变后,地方执掌军权者除了夏侯玄和夏侯霸之外,不见其他人踪影,又拿什么去和司马懿父子抗衡?

第二,司马懿获得军中实力派支持

自208年入曹操丞相幕府开始,司马懿辅佐了曹氏四代,原本曹操对他戒心很重并未让他接触兵权,曹丕登基后司马懿逐渐受到重用并开始执掌兵权,特别是226年夏侯尚和曹丕先后去世后,司马懿得以“督荆、豫二州诸军事”执掌南线军事大权,231年曹真去世后司马懿又得以“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掌控西线雍凉大军,所以司马懿在军中根基很深,军中上下遍布他的亲信,特别是曹魏两大重兵集结的西线和南线尤其如此。

随着贾逵、张郃、陈群、满宠等元老的先后去世,司马懿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虽然曹爽夺了他的兵权,但是等到司马懿政变成功后,他的优势就慢慢显示出来了,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征西将军夏侯玄是西线最高军事统帅,按理说他重兵在握有和司马懿一搏之力,可是西线除了夏侯玄还有长期在西线并拥有假节之权的前将军、雍州刺史郭淮,西线真正的兵权其实掌握在郭淮手中,而郭淮和司马懿渊源很深,是司马懿的老部下,所以司马懿一纸诏书就轻易解除了夏侯玄的兵权。

第三,司马懿获得了世家大族的支持

司马懿出身于河内郡司马氏,代表的是世家大族的利益,他之所以在政变之初能迅速稳定局势,和朝中大臣和世家大族的默许和支持是分不开的,比如高柔蒋济等人未必是诚心诚意支持司马懿,但是和曹爽相比,他们显然更愿意支持司马懿,原因何在?

陈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保证了世家大族的利益,但是曹爽掌权后的一系列改革却极大的触动了他们的利益,比如曹爽正始改制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撤除郡这一行政区划,只保留州、县二级,这对世家大族来说无异是釜底抽薪,因为撤郡很大程度上使得世家大族失去了很多出仕的机会。

世家大族之间通过联姻加强了彼此的关系,比如司马懿长女嫁给了荀彧孙子荀霬、次女嫁给了京兆杜预,曹爽的举措使得世家大族都纷纷站队,团结在了司马懿身边,所以高平陵之变后即便这些世家大族有部分人仍忠于曹魏,但是在家族利益面前依然选择了沉默或支持司马懿,这才是司马氏立足的根本。

第四,反对派各有私心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控制力度最弱的重兵集结的东线淮南战区一连发生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反对司马氏的叛乱,分别是251年的王凌之叛,255年的毌丘俭、文钦之叛和257-258年的诸葛诞之叛,但是无一例外都被司马氏平定,淮南三叛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是和他们各有私心,没有得到忠于曹魏势力的真正认同和支持也有一定关系。

对此后世有观点就认为:“魏之忠臣,惟毋丘仲恭一人而已。王彦云事迹犹在影响之间。诸葛诞以见疑谋叛,其死宜矣。若果忠于魏室,则不首发俭、钦之谋,坐成司马之势。”

高平陵之变其实是司马懿的一场大冒险和绝地反击,以当时的局势来看他的胜算原本并不大,如果当初曹爽能听从大司农桓范之言放手一搏,以天子曹芳的名义宣布司马懿叛乱并号召天下兵马勤王,那么失败的很可能就是司马懿而非曹爽了,现在时过境迁大局已定,当初处于观望的各方势力大多数都选择了支持司马懿,忠于曹魏的势力已经回天无力了,想要再次翻盘胜算不大。

标签: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

更多文章

  • 夏侯渊为什么能指挥张郃徐晃?是因为他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夏侯渊,三国

    说到夏侯渊,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当年张鲁投降曹操之后,曹操留下大将夏侯渊留守。夏侯渊以徐晃击败陈式,用张郃驻守广石,刘备攻而不克。后来刘备采用法正的计谋,自阳平渡过沔水,驻于定军山,夏侯渊率军相争。当时刘备在走马谷采用烧围角之策,夏侯渊中计前来救火,最终被老将黄忠斩杀而死。定军山一战中,突出了法正之智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禅,三国

    每当一提起刘禅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虎父焉生犬子!”但历史的玩笑常常是虎父偏生犬子。大英雄刘备的儿子刘阿斗(名禅)就被人称做“犬豚”。他是以窝囊著称于史的,千百年来他的名字几乎成了低能儿的同义词。“扶不起的刘阿斗”,这句俗谚,就是贬斥一切低能儿的通用词汇。那么,

  • 宋江带兵攻打曾头市,林冲为什么不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林冲,宋朝

    每当一提起林冲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大家都知道在宋江当梁山老大之前,梁山的老大是晁盖,那时候的宋江可没有后来那么威风。由于宋江这个人比较会笼络人心,他能散尽自己的家财去救一个素不相识,只是听说过大名的英雄,这就比较让人感动了。那些英雄们都是很仗义的,受到宋江的恩

  • 赵飞燕赵合德姐妹是怎么赢得刘骜恩宠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飞燕,汉朝

    历代昏庸的君王的身边,总有那么一个红颜祸水的出现。人们总是把国家的衰败归咎于女人,比如说苏妲己、赵飞燕、杨玉环等。但是,如果没有这些美丽的女子,昏君就是明君吗?国家就不会衰败了吗?今天趣历史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汉成帝刘骜的皇后赵飞燕与宠妃赵合德。在后宫剧中,刚开始进宫都是姊妹情深,后来为了争宠都会弄

  • 洪秀全和石达开是君臣关系 洪秀全为什么不阻止石达开带兵外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石达开,洪秀全

    很多人都不了解洪秀全和石达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帝王乃天子,权力非常大,操着臣民之生杀予夺大权。明朝时期,朱元璋说大将傅友德两个孩子不听话,傅友德知道这是啥意思,于是回到家中,斩下两儿子首级,拿给朱元璋,自己也拔出宝剑当场自刎而死。清朝雍正,先是火

  • 李自成和张献忠是昔日的战友 两人最后为何会成为死对头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自成,张献忠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的历史上有两个很有名的农民起义将领,李自成和张献忠。他们两个曾经也是非常要好的战友,他们来自同一个地方,有着同样的年龄,也有同样的经历。他们在明朝时期也是做过明朝的小小公务员,但是他们俩又是一样的具有反叛精神,看到了国家民不聊

  • 揭秘:历史上唐朝黄巢义军真的很残忍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巢,唐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黄巢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朝代之一。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唐代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高度,在外交上,它与周边各国的关系明显改善。王维"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名句就是那个时代外交状态的写照。到了唐朝中后

  • 麴义是什么身份?袁绍麾下超级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麴义,三国

    麴义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袁绍,字本初,出身于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他年少时便颇有才华,而且能折节下士,前途一片光明;因为守孝耽误六年之后,他也没有就此沉寂,而是暗中结交了大批的党人,重返朝堂之后,更是成为了大将军何进的心腹;后来,董卓乱权,他只身出逃,依旧能让董卓忌惮;天大下乱,

  • 秦末项羽谋士,范增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范增,汉朝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范增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范增的能力到底有多强?《史记》记载了范增三件事,第一件事献策项梁拥立楚怀王,第二件事建议项羽鸿门宴杀刘邦,第三件事荥阳与项羽分道扬镳。通过这三件事,我们大体上可以看出范增的能力。1.范增有很强的洞察力范增对事件的穿透能

  • 孙权干了什么把七十四岁的张昭吓的伏地流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权,三国

    还不知道孙权哪里不如阿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有两个半“托孤重臣”,但是命运却截然不同,而看这两个半托孤重臣的命运似乎能得出一个结论:刘禅在某些地方比曹操和孙权都做得好。这两个半托孤重臣,分别是郭嘉、张昭、诸葛亮。因为郭嘉虽然被曹操当做托孤重臣来培养,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