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末第一忠臣:曹操只为扶持汉献帝刘协

汉末第一忠臣:曹操只为扶持汉献帝刘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927 更新时间:2024/1/25 6:55:03

曹操对献帝一直忠心耿耿,顾全大局。自董卓专权,曹操逃亡到关东,集结讨董联军,虽然他是第一个发起人,但为了大局,他主动推举袁绍为盟主,这需要多么广阔的胸怀。

反董联军占领洛阳后,诸侯停滞不前,等待观望,惟有曹操独自领兵西进,虽然由于孤军深入而失败,但他的反董决心,明显比诸侯要坚定。

董卓挟天子西迁长安后,袁绍等人图谋立刘虞为皇帝,遭到曹操的拒绝,他表示“我独西向”,再加刘虞自己拒绝称帝,所以这一图谋没有得逞。

李郭之乱后,汉献帝东还,一路十分狼狈,各地诸侯都认为汉室气数已尽,如果曹操是奸臣,全可不管这种闲事,甚至对献帝加害,但只有曹操主动迎接献帝,重新建立了汉朝政权。而且为了大局,曹操还把大将军的职位让给了袁绍。

网络配图

关于衣带诏事件,其实只是董承自称得到了献帝讨曹操的衣带诏,真伪难以判断。如果是假的,那么奸臣是董承,如果是真的,曹操发现这一件事后依然尊献帝为君,而不是将他废除,这怎么可能是奸臣的作为呢?我们只要看看董卓、司马师司马昭、孙竣等人,皇帝对其稍有不满就被废掉,有的则连不满都没有,甚至加以杀害,那才是奸臣的行径。另外要说明的是,董承原来是董卓女婿牛辅的部将,也参与过李、郭等人的叛乱,来历就很有问题,实质上是董氏余党。至于曹操杀死董承的妹妹,从那个时代考虑,出于斩除后患的原因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标准要求汉末的人吧。

伏皇后被杀,主要原因是她在董贵妃被杀后,在对伏完的书信里有“恶言”,并参与了伏家的阴谋活动。曹操其实很早就知道这件事,但一直没有行动,心里还是不愿意出现废皇后的事情,直到伏家真的对中央政权的稳定构成威胁,才不得已下手的。东汉之所以衰亡,就是在外戚和宦官交替执政下腐化的,曹操对伏氏的打击,彻底解决外戚问题,和他原来和袁氏一起诛灭十常侍一样,都是对腐蚀汉朝的腐朽势力的扫荡。

曹操虽然掌握很大权力,但一直尊重献帝权威,甚至自己的生死也交在献帝手里。曹操见献帝,都按照当时三公见皇帝的惯例,左右有虎赉夹着。有一次献帝对他说:“曹公如果认为我值得辅佐就请辅佐,不能的话也随你。”那时献帝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将曹操杀死,曹操很紧张,汗如雨下,但是献帝没有下令杀他,曹操也没有因此对献帝有什么不恭。由此可见,献帝和曹操还是比较信任的。

网络配图

我们再把曹操和别的势力比较一下。刘备从小就是野心勃勃,连村里的大树还想当作皇帝的车盖,他这个皇亲真假也很难说,最后献帝还活着,刘备就迫不及待做了皇帝。孙权占据江东,鲁肃一见他就劝他要学刘邦,不要学齐恒晋文,后来孙权到底自己做皇帝,当然不是忠臣。刘焉在西川借口米贼当道不愿供奉朝廷,还制作天子车马,也是想取代汉室。马腾韩遂本来就是叛乱分子,后来受招安的。至于董卓、二袁、公孙瓒张鲁等人就更不用说了。曹操说“设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句话一点也没说错。

网络配图

另外,我们分析一下三国演义里关羽的一句话,他投降曹操时有三个要求,第一个就是“降汉不降曹”,降汉,那就是说原来是刘备在和汉朝对立,从刘备最亲信的关羽这句话里看得出,刘备才是汉贼。前面我说的都是正史,演义是尊刘贬曹的,但即使罗贯中再巧言令色,谁忠谁奸还是露出了马脚。

人尽皆知,三国志中曹操被当作奸臣,因为曹丕的篡位导致曹操背黑锅,实际上曹操自己一直臣事汉室。正因为曹操,汉朝才又延续了二十多年。有人说尊刘贬曹是封建正统观念,如果按照封建正统观念来考较,曹操确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室忠臣!

标签: 汉献帝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性格有什么特点?司马懿的弱点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作为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后人对于他的评价处于两个极端,有人说他天赋异禀。功勋卓著。有人说他狡猾奸诈,处事圆滑,最后背叛君主,不仁不义,没有尽到一位臣子的本分。其实对于司马懿来说这两种评价都不为过,都是属于司马懿性格中的一部分。每个人的都是多元化的,何况是作为那个时代的处于政治中心的重要人物,

  • 刘备多次抛妻弃女,是形势所迫,还是薄情寡义?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

    刘备一向以仁义著称,然而曾四次抛妻弃子,对此众说纷纭,批评他的人说他是假仁假义薄情寡义,赞扬他的人说他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到底如何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笔者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定的说法,还是先陈述一下刘备四次抛弃妻子的经过,留给各位读者自己判断吧。网络配图第一次抛弃妻子,是在建安元年。当时,徐

  • 白手起家的刘邦,为何一生都不肯原谅自己的父亲?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

    汉高祖刘邦一生对父亲有介蒂,是有原因的。网络配图首先,具有先天因素。先天因素主要体现在刘家穷,刘父是老实巴结的农民,而且除了刘邦,还生了三个儿子,儿子众多,家里又穷,排三老三的刘邦从小没少受苦。 也正是因为这样,少年时的刘邦便只身闯江湖,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这段苦难的记忆,在刘邦的人生记忆里是挥之不

  • 项羽为何不肯渡乌江?乌江亭长是刘邦派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

    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他不听人言、独断专行,导致最后在楚汉之争中失败,不得不自刎于乌江边。那么,项羽为什么不渡乌江呢?两千多年来,人们众说纷纭。第一种观点:项羽羞愧而死。一些人认为,项羽不肯过江乐,是因为他最心爱的女人虞姬死了。同时,也有学者认为,项羽因“虞姬死而子弟散”,以至于心灰意冷、心生羞

  • 慈禧太后与包饭的故事:慈禧一生的最爱啊!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慈禧太后

    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很爱吃包饭,有一次她吃包饭,一高兴便赏给一名太监一包,那太监谢过恩吃了。慈禧问他好吃不好吃?太监忙恭恭敬敬地跪奏:“回老佛爷,好吃!”慈禧又赏他一包,太监忙又吃了。太后又问好不好吃?太监忙又回话说好吃,太后再赏一包,太监早已吃饱,可太后赏饭,又不敢不吃,如果不吃,就是抗旨不尊了。网

  • 明朝著名太监王振如何一步步走入专政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著名太监王振

    明朝有数不清的太监,凡有些名气的都是有一技之长的,著名太监王振就是这样。他本是河北一个县城的小混混,年轻时候读过一些书,考了几次科举都没考中,娶妻生子后,在县里当教官,后来犯了罪要被发配充军。这时,正赶上朝廷要挑选一批地方上的学官进宫培训女官,这本是个好工作,但是,前提是要净身做太监。若碰上这样的事

  • 女皇武则天一生中的四位男宠 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县,生于长安,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

  • 李世民少有的识人不明:没有看透墙头草徐茂公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

    纵观中国历史,凡是能成事的帝王身边总围着一大批的能臣良将,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身上充满了霸王之气,振臂一呼天下云集,虎躯一震天下咸服吗?非也,之所以帝王身边能者云集,是因为他们善用帝王心术,会拉拢各种人才。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靠着在外征战拉拢的各路豪杰,成功的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夺取了皇位

  • 真实的蒋干:赤壁之战后被冤枉千年的三国名士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蒋干

    历史上的蒋干虽有负曹操之托,但未失名士之风。《三国演义》诬蒋干盗书,且将其刻划为一被人捉弄的小丑形象,虽增加了文学效果,却使其斯文扫地,实在是一起影响千年的大冤案。网络配图蒋干,在《三国演义》里,是曹操帐下幕宾。人物不大,在赤壁之战中却举足轻重。战前两次自告奋勇过江去游说周瑜和打探虚实,两次被周瑜巧

  • 历史上三位患糖尿病的皇帝 其结果都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邦

    古代的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我国古代对消渴症的最早记载,出自唐代著名道士、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中,其对消渴症的描述:“消渴病者慎者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它;不如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由此可见,糖尿病并不是什么罕见病。根据史料推测,汉高祖、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