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越王勾践为什么一定要杀掉谋臣文种?

揭秘越王勾践为什么一定要杀掉谋臣文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982 更新时间:2024/1/9 5:54:42

勾践范蠡、文种等人的辅助下,灭掉了吴国,一雪前耻,自己也成为了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勾践其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幸福,所以,在帮助勾践复国之后,范蠡和文种等人也经历了“兔死狗烹”的结局。索性,范蠡深知勾践为人,所以自己先溜走了。而文种,选择留在勾践身边,最后却被勾践杀掉。那么,勾践为什么要杀掉文种?文种之死究竟是谁的错?

网络配图

在讨论文种之死之前,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前文说的兔死狗烹是什么意思。所谓兔死狗烹,大意是说兔子死尽了,猎狗就被人烹食。后来也常常用来比喻统治者杀功臣的行为。

文种,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472年,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勾践的谋臣。文种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范蠡隐退,并留下信给文种,劝他逃跑。文种看了之后,称病不朝。

网络配图

如前文所说,文种看到范蠡临走前给自己留下的书信,就以自己身体抱恙为由不上朝。于是有人进谗言说文种要造反作乱,勾践听信谗言。公元前472年,勾践召见文种,勾践说:“七术之策,今用三已破强吴。其四尚在子所,愿幸以余术,为孤前王于地下谋吴之前人。”赐文种一把剑,令其自裁。此前,这把剑刚刚结束了伍子胥的生命,恐怕上面的冤魂还在吧!而现在这把剑赫然出现在文种前面,其意不言而喻。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文种最终还是将那把剑挥向了自己,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至此,勾践身边最得力的谋臣文种死在了他的手中。

至于勾践为什么要杀掉文种,原因大概是两个方面吧!

网络配图

其一,为人君者,向来都是忌惮开国功臣,害怕他们“功高盖主”。勾践也不例外,所以在复国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讲自己身边的谋臣一个个铲除,防患于未然。

其二,勾践和文种的思想已经背离。复国之后,勾践成为一代霸主,觊觎得也更多,于是想要继续称霸整个中原地区。而文种则主张休养生息,恢复生产。一个是想要称霸的雄主,一个是雄主身边最得力的谋臣,这样相互背离的思想,还怎么能成为和睦的君臣?

以上两个因素,再加上有小人在一旁煽风点火,文种之死是必然的。恐怕临到死之前,文种还是不能相信自己敬重的君主竟然将屠刀挥向了自己。所谓的,狡兔死,走狗烹也不过如此。

标签: 越王勾践

更多文章

  • 民间为何说汉高祖刘邦杀三王致三国亡汉?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

    汉朝末年,中央政权失去了对国家局势的控制力,群雄并起,相互征战不断,一时天下大乱。经过多年的分分合合,杀伐争斗,随着大多数诸侯的消亡,天下终于形成了三分局面,史称三国。曹操建立的魏国占有半壁江山,手中有个傀儡皇帝,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最强。传到他的儿子曹丕时,终于将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刘协废掉

  • 后宫生育子女排行:独孤皇后生10个只排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独孤皇后

    在古代的皇宫,只有皇帝一个男人是中心,在其身边的所有女人都只是其附属,所以有很多影视剧都将表现后宫女人争斗和后宫女人渴望皇帝宠幸作为题材演义。但由于皇帝身边的女人实在太多,真正能得到其关爱和宠幸的只有极少数,能为其生儿育女的就更少了。下面根据一些史料记载,笔者盘点一下古代皇宫中生育子女最多的皇后或皇

  • 武惠妃:她本是李隆基宠妃机关算尽却早早死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惠妃

    武惠妃,武则天侄儿武攸止的女儿,唐玄宗李隆基的爱妃。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举手投足之间也都有武则天的影子,更重要的是她像武则天一样很有野心。网络配图 因为是武家后人的缘故,她生前没有得到皇后的封号。但是她积极为自己的儿子奔走,以谋求太子之位。只可惜因病早逝,让儿子当上太子的梦想也没有实现。武则天得

  • 揭秘:西晋极品丑女贾南风为何能够权倾朝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贾南风

    纵观中国历史,那些能够征服皇帝的女人,不论其出身贵贱,无不有着倾国倾城的容貌,正所谓爱江山更爱美人。不过,贾南风,西晋皇帝的皇后,相貌“丑而短黑”,竟然在勾心斗角的西晋皇宫中,运用政治铁腕与超人的权谋,逐渐把西晋王朝的权力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这无疑是令人深思的。贾南风虽然长得难乍,但是其父贾充却是西晋

  • 揭秘古代一个可以和秦始皇平起平坐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坚

    杨坚本该与秦始皇这种bug级帝王平起平坐的,但是因为唐朝光辉实在灿烂,掩盖住了杨坚对于中国历史的意义。杨坚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将大量胡化汉人强行转回汉人认同的君主,这一点甚至朱元璋都没做到。他也可能是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万年一帝,可惜他儿子节奏没玩好,否则大隋必将与汉齐名。网络配图杨坚类似的是齐

  • 明朝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究竟是不是文盲?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由校

    在明朝,有这么一位皇帝,他少年登基,面临内忧外患,却一心沉迷于做木匠活,像什么“沉香假山”、“灯屏”之类,做的都非常精巧,令人啧啧称奇,被后人起了个外号——“木匠皇帝”。这位性格独特的皇帝,就是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因为这个与帝王身份不太符合的爱好,加上他忙于做木匠活,不怎么理会朝政,朱由校在后人眼

  • 纪晓岚八十岁还雄风不减 每日吃肉数十斤!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纪晓岚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数千年来,人们饮食变化其实不是很大。从饮食来讲,清代饮食主要有三个差异:民族差异,地区差异,贫富差异。就其主要情形而言,主要包括主食、副食和饮料三大类。这里,来说说清人饮食的趣闻。书上说纪晓岚一生米不入口,面食偶尔食之,三餐以精肉为主,配以茗茶一壶,一顿能吃上两三斤肉,

  • 揭秘:王莽为何能够轻而易举的篡夺西汉政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莽

    汉初实行国家授田制度,按军功授田,创造了一大批大小地主和自耕农,并迅速安定了汉初的政治局面。国家授田制度是在地广人稀的背景下实施的,由于当时人地矛盾并不突出,再加上国家对小农经济的扶持,新立户者一般可以获得百亩左右的土地,即便存在不足,也不会相差太远。这个制度一直维持到吕后时代,还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 “戴绿帽子”变成骂人的话 竟然是朱元璋“钦定”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

    老婆红杏出墙,老公头上就是绿油油了,这是中国著名的骂人的俗语,不过要说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倒不一定,否则关羽一定第一个跳出来。很显然三国时期没有这种说法。根据考证,将绿帽与男人尊严联系到一起的,应该是由朱元璋开始。网络配图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像个管家婆一样把礼仪管得特别死,他认为“建国之初,先正纲纪

  • 康熙朝九王夺嫡 只有胤禛才是压倒性优势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胤禛

    说到康熙朝九王夺嫡,大家心里蹦出的名词是残酷,激烈,阴谋权诈,九死一生等等,经过本人长期的研究下来,发现,九王夺嫡其实是非常非常的平淡的,而且没有什么高潮起跌的。皇位永远稳稳的落在了胤禛的屁股底下,就像中超的恒大一样,虽然有偶尔小败的插曲,但大部分时间还是龙居榜首,一骑绝尘。网络配图本来康熙心目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