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万历帝为什么会给给朱允炆的忠臣平反?他是什么用意

万历帝为什么会给给朱允炆的忠臣平反?他是什么用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818 更新时间:2024/1/16 23:18:16

万历帝为什么会给给朱允炆的忠臣平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万历即位后,平反了一桩明王朝历史上最大的集体冤案,下诏为“靖难”中为建文帝尽忠而惨死的诸臣建庙祭祀,如徐达的长子徐辉祖、被诛杀十族的方孝孺以及卓敬、卢迥等人,并对他们的后裔给予抚恤。

终明一朝,总在不断地制造冤案然后平反,再制造冤案再平反循环。一般说来冤案平反的周期并不长,有些是制造冤案的皇帝自己“拨乱反正”,有的是先帝死后,新皇帝登基后,马上用平反来收拾人心,也就几十年左右。而建文朝诸忠烈被杀是十五世纪初,此时到万历平反,已是十六世纪末,将近两百年,时间也太长了点。

为什么经过这样长的时间才给他们平反?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帝系在明成祖朱棣那里拐了弯,发生变故,帝位从长房建文帝那里转移到第四房燕王朱棣那里。朱棣不起兵“靖难”夺了江山,他的后裔不可能当皇帝,万历也顶多是个饱食终日的藩王而已——明朝的历史一旦改写,有没有万历帝朱翊钧这个人存在还难说,万历帝当然要感谢自己祖宗起兵篡位。

朱棣当年以“靖难”、“清君侧”之类的名义造反,攻陷了南京城,建文帝化装成和尚远遁,朱棣谎称建文已经自焚致死,自己便坐了皇位。他如此做是想极力宣扬自己不是篡位,而是合理合法地继承皇位。这显然是在玩骗人的把戏,如果自己不想篡位,当时建文的儿子还在,为什么他不做辅佐成王的周公呢?而将人家儿子禁锢了半个多世纪。朱棣无论如何解释,也违反了明朝最重要的政治程序——帝位的嫡长继承制,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严重的违宪行为。所以刘伯温的儿子刘被朱棣抓获后,依然称朱棣为殿下而不是陛下,而且说:“殿下百世难逃一个篡字。”

因此对成祖朱棣来说,帝位继承的不合法是他一生最大的伤疤,谁揭这个伤疤将会得到最残酷的报复,由此也能说明他为什么要诛人家十族那样残忍。明末清初的张怡在《玉光剑气集》中说道:“文皇(朱棣谥号为“成祖文皇帝”)诛杀忠义,不遗余力,虽从来待帝国巨憝,未有若此者。”当时建文朝忠臣被杀后,儿孙或被杀或充军,妻女被发配到教坊司(主管特殊行业的机构)当妓女。张怡举例说,茅大芳的妻子在教坊司被凌辱致死后,朱棣御笔批示:“着锦衣卫分付上元县,抬去门外,着狗吃了。”黄子澄的四位女亲属,被二十几个汉子轮奸,怀了身孕,生了男孩令作妓院的小龟奴,生了女孩,朱棣亲批:“由他不得,长到大,便是一个淫贱材儿。”——这哪是文皇帝的作派,分明是厉皇帝、炀皇帝的作派。

如张怡所说,朱棣对这些忠臣比对敌国的大奸大恶还要狠毒,这也不是没有缘由的。和敌国战争,俘虏敌国君臣,这是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甚至加以赞扬的壮举,当然可以对俘虏宽厚以示仁义。王朝更替也很好解释,就如朱元璋推翻元朝,可以说自己是天命所归,因为元政紊乱,元朝统治者贪婪残暴是事实,起义兵解万民于倒悬,是替天行道,所以没必要对俘虏那么凶狠。而自己闹家务事,叔叔篡了侄子的位,不能说天命已移,也不能说替天行道。只能说侄子被奸臣们蛊惑、左右做出傻事,起兵是为了保卫祖宗留下的社稷江山。

那么,要证明“造反有理”,自己不是篡位,要把罪过推到建文帝的臣子身上,是他们离间皇室骨肉,是他们搬弄是非,因此必须严酷镇压。

朱棣的篡位和对建文朝忠臣的残害,是留给他后代子孙最大的历史包袱。他的儿子、孙子、曾孙即位,都不能也不敢怀疑自己祖先对这一重大历史问题所作出的定性,否则的话就说明自己屁股下的龙椅来路不正,简而言之,当年造反有理不容怀疑。尽管包括皇帝在内心里都明白,那些被成祖残酷迫害的建文旧臣都是忠义之士。在最推崇道德礼法的大明朝,一群道义上最值得人尊重的士人,其冤屈却没人敢为其鸣冤。——因为这不是简单的刑事案件平反,亦非一般的政治案件翻案,而是直接动摇皇权合法性来源的根本性事件,包括皇帝在内没谁敢轻易作主。

但血迹总在时光中一点点被冲淡,对当时朱棣当皇帝的合法性质疑也一点点在冲淡,因此朝廷对建文君臣的看法悄悄地发生改变。先是英宗复辟后,想到自己被弟弟景帝囚禁的滋味,将心比心,释放了建文帝的儿子建庶人,由于长期与世隔绝,这位龙子凤孙分不清猪牛。但这只是人道主义关怀,对“靖难”的政治定性,都得小心翼翼回避,不能涉及。可是,有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方孝孺的人仍这样然蒙冤,似乎在向整天喊忠孝的文臣们昭示一个简单的道理:向胜利者低头,不要对失败者愚忠,造反只要成功就有天然的合法性。——这个结对朱棣以后的每个皇帝来说,解不开就有后遗症。比如武宗正德皇帝荒唐异常,不把祖宗江山当回事,野心勃勃的宁王朱宸濠在南昌造反,理由和当年朱棣相同,真是有样学样。如果不是王阳明及时剿灭,宁王真的坐了江山,谁敢说他是篡位呢?

到了万历帝时,距朱棣篡位已经近两百年了,皇帝这把龙椅,当年是骗来的,是抢来的还是合法继承来的,已经不重要了,时间让不合法变成了合法。这有点像一个人占有某份本不属于自己的财产,长期无人提出异议,最后相关民事法律认可他对该财产的所有权。帝国已进入暮年,当政者最大的希望是利益格局稳定下去不被人打破。此时,就得大力提倡方孝孺对建文帝的赤胆忠心,也需要一再强调曾被自己祖先朱棣破坏的程序法。也就是说,当年自己的老祖宗造反有理,现在造反有罪。如此,为方孝孺等建文朝忠臣平反并修纪念碑,既是一种政治需要,而且时机也成熟,对政局不会有负面影响。

万历帝本人对建文帝非常感兴趣,他登基后多次问张居正建文帝最终下落,是不是真的去当和尚了。而且让张居正将一首传为建文所写的七律抄录进呈。诗中说道:“沦落江湖数十秋,归来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万历和建文性格有些相似,优柔寡断而文才出众,这大约也是为建文忠臣平反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政治需要。而恢复被朱棣削夺的建文年号,追谥建文为惠宗,也就是说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承认建文是合法的皇帝,彻底了解这一历史公案,则推迟到崇祯年间,离明亡没几年了。

张怡评论朱棣对待建文忠臣的家属

“惨动天地”,“以见烈皇帝(崇祯)殉社稷,死事寥寥,非无故也。”当年祖先那样对待方孝孺们,现在自己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却希望臣子们都学方孝孺,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标签: 万历帝明朝

更多文章

  • 凿壁偷光匡衡的一生是什么样?从位极人臣到一无所有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匡衡,汉朝

    说到匡衡,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匡衡是西汉末期的人物,他少年时候“凿壁借光”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讲的是匡衡小时候家境贫苦,上不起学,但是他又特别渴望读书。于是他白天帮父母干活,晚上便在墙壁上凿孔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的故事。不过,很多人只知道匡衡少年时的勤学刻苦,却不知道他晚景凄凉。匡衡从小十分上进也很聪

  • 耶律德光:辽朝首位皇帝,收复燕云十六州统一了契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耶律德光,辽朝

    辽太宗(耶律德光,902年11月25日-947年5月15日),字德谨,契丹名耶律尧骨,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辽朝首位皇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947年2月,在东京皇宫下诏将国号“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改会同十年为大同元年,升镇州为中京。947年5月,在河北栾城杀胡林

  • 胡林翼是个怎样的人?能力、才学都不输曾国藩与左宗棠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胡林翼,清朝

    胡林翼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如没有胡林翼,就没有后来如日中天的曾国藩,也没有后来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但世人只知道曾国藩和左宗棠,而不知道胡林翼的才学与能力,其实不逊色于曾国藩和左宗棠,只不过他去世太早了,没能活到知天命之年。而他的早逝,也使得他的名字,过早地湮没在同时代

  • 五帝之首的皇帝,他的一生都经历过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黄帝

    对黄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黄帝早年经历黄帝(The huangdi;Yellow emperor),公元前2717-前2599年。黄帝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与附宝之子,以姬为姓

  • 姜小白是如何夺得帝位成功登基的?他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齐桓公,姜小白,齐国

    姜小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姜小白指的就是历史上的齐桓公,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是齐国的统治者,在和公子纠争夺王位之后,姜小白成为了统治者。姜小白是怎么夺位的姜小白乃齐僖公的第三个儿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即位前称“公子小白”,即位后称“齐侯小白”。齐国

  • 萧宝卷为了取悦美人潘玉儿都做了什么事情?史上最昏庸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萧宝卷,南北朝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萧宝卷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潘玉儿的出现肯定让一些女人恨得咬牙切齿,也肯定让一些女人大大出了一口恶气。当所有朝代的女人们为了取悦皇帝而控制风琴的时候,由于害怕,甚至死亡,而她却不费吹灰之力就俘获了皇帝的心。自古以来,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妃子不在少数,而潘玉儿却使他

  • 隋朝的历史上有哪些和亲公主?她们分别嫁给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朝,和亲公主

    隋朝(581年—618年)虽然只经历了两朝,国祚只有38年,但和秦朝一样,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朝代。它上承南北朝,下接唐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再一次开启了汉族的大一统时代。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的领域都对后世有很大的贡献。政治方面,隋朝推行了科举制度,让社会中下层人士也能进入统治阶级,

  • “诗台”权德舆:唐朝著名文学家,刘禹锡柳宗元都是他门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权德舆,唐朝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权德舆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时光荏苒,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杰出人物,单说唐朝杰出的诗人就不计其数,可是时至今日,能够为我们所熟知的,却仅有那寥寥几位。可我们要知道,唐诗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名号,绝非仅仅是那几位诗人的功劳,相反有许多诗人,虽然到如今已名声不显

  • 司马懿被困死在上方﨏,诸葛亮怎么不趁机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三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司马懿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对于这件事的解释《三国志》里没有记载,《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显示有这样的一段情节,这仅仅只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一段描述,而三国演义只是根据一定的历史背景而撰写的一部演义小说,这段情节应该是作者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增添的,这仅仅应该只是为了提高

  • 如果落凤坡死的人换成诸葛亮 蜀汉最后又是什么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庞统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和庞统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是东汉末年民间的传言。卧龙就是隐居隆中的诸葛孔明,凤雏则是庞统。刘备先后得到了诸葛亮和庞统,卧龙凤雏皆得,却没能统一天下。其中凤雏在刘备进军益州的时候死在了落凤坡,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若在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