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仪的历史评价 张仪是怎么死的

张仪的历史评价 张仪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470 更新时间:2024/1/20 1:18:12

张仪是个极有胆量的人,他出身贵族家道中落,却没有轻言放弃。能言善辩,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欺骗了楚,而为秦国的连横争取时间。张仪他 胆大心细,又极爱从背后入手,给人的印象是阴险狡猾之人,却又不得不承认,他过人的语言天赋。

太史公曰:“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甚於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 ,成其衡道。要之,此两人真。”这句话是太史公对张仪的评价,而后人对张仪的看法,既有肯定又有否定的态度。

张仪,生年不详,卒于秦武王元年,一说秦武王二年。他是魏国的贵族后裔,中途落魄了。据说,他是从鬼谷子和苏秦是同门,学成后游说各诸 侯国,主要活动时间是燕易年间,他的活动时间应该比苏秦早些,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在未发迹之前与苏秦的经历 很相似,他也是游走在各国之间。最初张仪的活动范围是在魏国,但是本国的国君不待见他,便转而投奔楚国,但因为自己出身贫寒,而被怀疑 窃取了楚相的“和氏璧”,张仪觉得受辱而离开了楚国,最后到达了秦国,秦国是张仪最后的归属,在秦国张仪找到了自己的战场。

公元前329年,张仪凭借出色的口才成为秦国的座上客,秦惠王很赏识张仪。春秋战国是华夏文明最辉煌的时代,是一个极其具有武士精神的时代 。所以,像张仪这样四处流浪于各国为各个君王效命是很正常的事,当初苏秦做燕的间谍削弱齐国为了燕昭王,前290年后才合纵攻强秦, 五国“ 合纵”攻秦,表面上看行动一致,为攻秦而集结军队,但暗地却各有各的打算。这给张仪的连横提供了绝好的时机,张仪游走六国,一个个拆解了 他们的联盟,为秦国一扫六国奠定了基础,由此,很多人说张仪狡猾阴险。其实,纵横家最务实,一切从客观出发,并以取得成功为目标。他们 是杰出的谋士和辩士,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只需要达到目的即可,不需要什么仁义道德,因此说张仪狡猾也好,能言 善辩也罢,他最后还是达到了他的目的。

除去优秀的辩论能力,张仪其实是个很有理想的一个青年。当初他受辱于楚,就发誓一定要报仇雪耻,最后他真的做到了说明张仪是个有毅力的 有恒心的人,而张仪年轻时替人抄书的经历,则显示出他好学的一面。他遇到好词好句摘抄到自己的手掌和大腿上,晚上回到家中,就折竹刻写 ,时间久了,就集成了一本册子,后遂以“折竹”或“张仪折竹”来形容一个人勤奋刻苦学习。

君子见势而为,张仪是见势的君子,不是势利小人。在春秋战国纲常伦理都被无休止的战争和扩张给打破了,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无须讲求礼 节,更别谈忠义,但是张仪在辗转两个国家之后,却始终坚守在秦国,这不得不佩服他对秦国的忠诚。张仪能够留在秦国,除却秦国是个很多发 展前景的国家外,秦国的君主对张仪十分不错。很珍惜张仪,对张仪礼遇。当时,并不是所有有才的人都能够受到重用,张仪能受到秦惠王的赏 识实在是难能可贵,依托于张仪的才干和明智的秦王,遇见明君,三生有幸,张仪怎么能够不忠诚?

张仪为秦国破解了六国的联盟之后,又先后到齐国、魏国等地说服各国诸侯“连横”,实行亲秦的政策,变相地让秦国兼并了这些国家,为后来 秦国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奠定了不朽的功勋。秦惠王死后,秦武王上台,秦武王看不惯这个只会耍嘴皮子的张仪,觉得他满嘴油腔滑调又不务实 ,不重用张仪,张仪便又回到了魏国。最后在魏国去世,得以善终。

标签: 张仪历史评价怎么死的张仪是个极有胆量出身

更多文章

  • 苏秦和张仪的关系是怎样 苏秦张仪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秦,张仪,关系,怎样,张仪谁,厉害,苏秦,张仪,据说,都是

    苏秦和张仪据说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他们的师父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出名的纵横大家。苏秦、张仪自然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他们师出同门各自主事,在各国诸侯的朝堂之上,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其言慷慨激昂绕梁三日而不绝,他们是纵横家也是驰骋在权术的大师。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洛阳东郊人出身

  • 马谡的简介 马谡失街亭指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马谡,简介,街亭,指的,是什么,人们,心目中,马谡,几乎,成

    在人们心目中,马谡几乎成了“言过其实”“纸上谈兵”代名词,马谡是三国里颇有争议的人物,据史载:“马谡自幼熟知兵法,才气过人。”陈寿评价他:“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的确,马谡是个军事发烧

  • 武承嗣是谁 武承嗣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承嗣,武则天,是什么,关系,武承嗣,字奉,文水,山西,女皇

    武承嗣,字奉先,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女皇武则天异母兄武元爽之子。武承嗣其人,要才华没才华,要能力没能力,只会溜须拍马屁,但是他是武则天的侄子,武则天刚进宫时、作为妃嫔时,还有登上皇位后,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娘家。在掌权之后,一是为了进一步巩固自身的权力,二是削弱李唐王室大臣的分量,武则天大力扶持

  • 上官婉儿是谁 上官婉儿是哪个皇帝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上官婉儿,哪个,皇帝,妃子,唐朝,时期,上官婉儿,是一,特例

    唐朝时期,上官婉儿也是一特例。她是历史上非常才气的女子,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人,祖籍陇西上邽,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她的经历与武则天有些相似,都是

  • 中国古代成功上位的十大歌姬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古代,成功,上位,十大,歌姬,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后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后宫三千各个都是美胚。当然皇帝也有审美疲劳,而聪明的女子,都会拿才艺来吸引皇帝的注意。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美女也不用问出身。只要有才艺和美貌。即使麻雀也能变为凤凰。下面中国历史网小编将为大家盘点中国古代成功上位的十大歌姬。中国古代成功上位的歌姬NO.10 田倩(管仲夫人)说

  • 郭嘉的简介 郭嘉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郭嘉,简介,怎么,死的,天生,郭奉孝,豪杰,群英,腹内,经史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三国里群雄逐鹿,政权动荡,时势造英雄,在这个纷乱的时代,出现了很多杰出人才,如荀彧、荀攸、陈群、钟繇、戏志才、枣祗、杜袭、郭图、司马德操等人,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位谋士显得极为特别

  • 曹植的简介 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植,简介,七步成诗,故事,曹植,为人所知,他的,文学作品

    曹植最为人所知的是他的文学作品,他是曹操的第三子,虽然他没有哥哥曹昂、曹丕那样建功立业,他柔弱的性格也致使他不能驾驭这个动乱的时局,但是父亲很是欣赏他的文学才华,他也的确才华横溢,文质彬彬手无缚鸡之力的曹植,因为哥哥对自己妒忌猜疑,又亲眼看到曹丕迫害了同宗族的许多兄弟,自己整日就在忧郁和悲愤中度日,

  • 怀素是哪个朝代的人 怀素和玄奘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怀素,哪个,朝代,素和,玄奘,是什么,关系,小编,以前,一直

    小编以前一直都知道怀素,但也只知道他的书法很牛,被称为“狂草”,与张旭齐名,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但是万万没想到,他还是一个和尚,而且还是唐玄奘的徒弟!怀素(725785),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怀素在10岁时就想要出家,他与玄奘的经历有些类似

  • 孔子七十二贤有哪些 孔子七十二贤的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子,七十二,哪些,排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有朋自远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我们坐在教室里,或是听着稚嫩的童声朗诵出一句句耳熟能详的《论语》时,思绪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也是在一间小屋里,此时的孔子还不是圣人,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他和学生们坐在一起讨论着,&ldq

  • 为何称扶苏为公子 扶苏和秦始皇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为何,扶苏,公子,秦始皇,什么,关系,扶苏,来源于,山有 扶

    扶苏名来源于《山有扶苏》,出于《诗经》,有香草佳木之意,秦始皇对长子取名寄予了厚望,可见始皇对公子扶苏的喜爱非同一般。而这位扶苏公子确实也是知书达理,深明大义,他勇敢有主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中国古代的爵位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周天子在位时,诸侯最高也只能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