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施琅为什么会降清 施琅是汉奸吗

施琅为什么会降清 施琅是汉奸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940 更新时间:2024/2/8 19:41:09

施琅,明末清初军事家。生于公元1621年,去世于公元1696年,享年75岁。字尊候,号琢公,最开始是郑芝龙的部将,后来经郑成功招揽,随郑成功一起抗击清朝统治者。先后跟随郑芝龙、郑成功父子,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公元1683年,接受康熙命令率军渡海统一台湾。后世人对于施琅这个人,历来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些人认为他“背郑降清”是汉奸,有些人认为他的所作所为有利于祖国的团结。对于郑成功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们不妨先从他引起争议的源头说起。这个关键问题就是,施琅他为什么会降清呢?

施琅早年跟随郑芝龙,后来随郑芝龙一起降清。郑芝龙死后,受其儿子郑成功的招揽,入海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成为郑成功部下最为年少、知兵 、善战的得力骁将。 通过这儿我们知道,施琅降清并不是只有一次。但这第一次,显然只是跟随自己的将军,并不代表他自身愿意。不然他不会随即就转入旧主之子的阵营,共同抗击清军。

照这个样子,施琅应该就会这样跟着郑成功,走完自己的一生了,怎么会选择第二次降清呢?长城不是一日建起的,矛盾也不是一日堆积的。早在公元1651年,施琅就对郑成功南下勤君时,提出的“舍水就陆,以剽掠筹集军饷”策略极为不满,提出反对意见。

如此做法,让郑成功很不高兴,削施兵权,令施琅以闲假人员返回厦门。当时正好遇到清军攻打厦门,可是守城主将郑芝莞惊慌弃城溃逃。只有施琅奋勇抵抗,亲率身边六十余人,英勇抗击清军,杀死清军马得功弟,马得功差点被活擒,率残兵败将仓惶逃离厦门。对于守厦成功,郑成功对抵抗将领皆有重赏,却特意“遗忘”了施琅,这就让施琅极为不满。

种种事件的发生,小矛盾激发成大矛盾,终于在一个导火线的刺激下,爆发。这根导火线,就是施琅亲兵曾德。曾德曾犯了死罪,逃匿于郑成功处,并被提拔为亲随。施琅抓回曾德,准备治罪。郑闻讯急派人传达命令,施琅不得杀曾德。施琅曰:“法令,琅是不敢违背的,犯法的人怎能逃脱责任?”接着他下令杀了曾德。施琅杀死曾德,在郑成功看来就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这让郑成功很是生气。于是命人捕施琅父子三人。后来,施琅用计逃脱,郑成功大怒即杀施父大宣及其弟施显。这个时候在郑成功处已经没有了活路,唯一能让他报仇,又能护他安全的便只有清军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施琅投降清廷。

施琅到底是不是汉奸,其实不好判断。要是在当时,凡是汉族人之外的民族,都不是正统。清朝是满族人统治的王朝,在当时反清复明势力,还极为强盛的情况下,施琅绝对是妥妥的汉奸。他帮助外族攻打汉族,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能抹杀他背叛种族的罪过。

可要是放在清朝和如今之人看来,施琅实在没达到汉奸的程度。在清朝统治者看来,施琅收复台湾,是大功臣,绝对不会给他安一个汉奸的帽子。

在今人看来,施琅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有利于祖国统一的。施琅将收复台湾的损失减到最小,要是换一个满族将领来的话,当时的台湾人民绝对要遭罪。最重要的是,施琅没有拘泥于个人恩怨,并没有对郑氏家族打击报复。他死后,“两岛八闽皆顷德”,纷纷为之树碑扬誉。十九都有“ 靖海侯”坊,阳义辅立康熙制诗句“上将能宣力,南纪尽风流”,同安等地立“绩 光铜柱”、“泽普南天”、“勋高大树”、“泽沛甘棠”。因此判断施琅是不是汉奸,并不是一两个原因就能下定论的。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人存在争论的原因。

更多文章

  • 张仪的历史评价 张仪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仪,历史,评价,怎么,死的,张仪,是个,极有,胆量,出身

    张仪是个极有胆量的人,他出身贵族家道中落,却没有轻言放弃。能言善辩,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欺骗了楚王,而为秦国的连横争取时间。张仪他 胆大心细,又极爱从背后入手,给人的印象是阴险狡猾之人,却又不得不承认,他过人的语言天赋。太史公曰:“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

  • 苏秦和张仪的关系是怎样 苏秦张仪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秦,张仪,关系,怎样,张仪谁,厉害,苏秦,张仪,据说,都是

    苏秦和张仪据说都是鬼谷子的徒弟,他们的师父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出名的纵横大家。苏秦、张仪自然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他们师出同门各自主事,在各国诸侯的朝堂之上,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其言慷慨激昂绕梁三日而不绝,他们是纵横家也是驰骋在权术的大师。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洛阳东郊人出身

  • 马谡的简介 马谡失街亭指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马谡,简介,街亭,指的,是什么,人们,心目中,马谡,几乎,成

    在人们心目中,马谡几乎成了“言过其实”“纸上谈兵”代名词,马谡是三国里颇有争议的人物,据史载:“马谡自幼熟知兵法,才气过人。”陈寿评价他:“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的确,马谡是个军事发烧

  • 武承嗣是谁 武承嗣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承嗣,武则天,是什么,关系,武承嗣,字奉,文水,山西,女皇

    武承嗣,字奉先,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女皇武则天异母兄武元爽之子。武承嗣其人,要才华没才华,要能力没能力,只会溜须拍马屁,但是他是武则天的侄子,武则天刚进宫时、作为妃嫔时,还有登上皇位后,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娘家。在掌权之后,一是为了进一步巩固自身的权力,二是削弱李唐王室大臣的分量,武则天大力扶持

  • 上官婉儿是谁 上官婉儿是哪个皇帝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上官婉儿,哪个,皇帝,妃子,唐朝,时期,上官婉儿,是一,特例

    唐朝时期,上官婉儿也是一特例。她是历史上非常才气的女子,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人,祖籍陇西上邽,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她的经历与武则天有些相似,都是

  • 中国古代成功上位的十大歌姬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古代,成功,上位,十大,歌姬,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后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后宫三千各个都是美胚。当然皇帝也有审美疲劳,而聪明的女子,都会拿才艺来吸引皇帝的注意。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美女也不用问出身。只要有才艺和美貌。即使麻雀也能变为凤凰。下面中国历史网小编将为大家盘点中国古代成功上位的十大歌姬。中国古代成功上位的歌姬NO.10 田倩(管仲夫人)说

  • 郭嘉的简介 郭嘉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郭嘉,简介,怎么,死的,天生,郭奉孝,豪杰,群英,腹内,经史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三国里群雄逐鹿,政权动荡,时势造英雄,在这个纷乱的时代,出现了很多杰出人才,如荀彧、荀攸、陈群、钟繇、戏志才、枣祗、杜袭、郭图、司马德操等人,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位谋士显得极为特别

  • 曹植的简介 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植,简介,七步成诗,故事,曹植,为人所知,他的,文学作品

    曹植最为人所知的是他的文学作品,他是曹操的第三子,虽然他没有哥哥曹昂、曹丕那样建功立业,他柔弱的性格也致使他不能驾驭这个动乱的时局,但是父亲很是欣赏他的文学才华,他也的确才华横溢,文质彬彬手无缚鸡之力的曹植,因为哥哥对自己妒忌猜疑,又亲眼看到曹丕迫害了同宗族的许多兄弟,自己整日就在忧郁和悲愤中度日,

  • 怀素是哪个朝代的人 怀素和玄奘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怀素,哪个,朝代,素和,玄奘,是什么,关系,小编,以前,一直

    小编以前一直都知道怀素,但也只知道他的书法很牛,被称为“狂草”,与张旭齐名,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但是万万没想到,他还是一个和尚,而且还是唐玄奘的徒弟!怀素(725785),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怀素在10岁时就想要出家,他与玄奘的经历有些类似

  • 孔子七十二贤有哪些 孔子七十二贤的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子,七十二,哪些,排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有朋自远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我们坐在教室里,或是听着稚嫩的童声朗诵出一句句耳熟能详的《论语》时,思绪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也是在一间小屋里,此时的孔子还不是圣人,他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他和学生们坐在一起讨论着,&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