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孟尝君田文?中国战国四公子之孟尝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何评价孟尝君田文?中国战国四公子之孟尝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375 更新时间:2024/1/17 6:22:59

如何评价孟尝君田文?

公孙戍曾:“大国所以皆致相印于君者,闻君于齐能振达贫穷,有存亡继绝之义。小国英之士,皆以国事累君,诚说君之义,慕君之廉也。”

荀子:“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

贾谊:“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司马迁:“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

曹植:“若夫田文、无忌之畴,乃上古之俊公子也,皆飞仁扬义,腾跃道艺,游心无方,抗志云际,凌轹诸侯,驱驰当世,挥袂则九野生风,慷慨则气成虹霓。”

司马贞:“靖郭之子,威王之孙。既彊其国,实高其门。好客喜士,见重平原。鸡鸣狗盗,魏子、冯暖。如何承睫,薛县徒存!”

王安石:“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要评价孟尝君能不能“得士”,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概念,那就是什么叫“士”,或者说“士”包括哪些人。在中国古代,“士”的含义甚广,既可指士兵、武士,也可指士大夫、贵族,还可以指青壮年男子,但最常见的含义应该是指具有某种品质、技能或才干的人和知识分子,这可以从一般的古汉语字典里找到,《孟尝君传》中的“士”应该只能是后面的两种人。

既然只要是具有某种品质、技能和才干的人就可以称为“士”,而不一定必须是知识分子,那就不应该把《孟尝君传》中的“鸡鸣狗盗之徒”排除在“士”之外,因为毕竟他们也有一技之长啊,而且除了“鸡鸣狗盗”以外,他们应该还有其它的技能和才干,他们才能够享受孟尝君给他们作为食客的待遇,否则,孟尝君就是一个白痴,每年费许多粮米去养活那些一无所长的废人。还有,司马迁之所以把这些“鸡鸣狗盗”之徒的事迹写进《孟尝君传》中,应该也是为了以此来证明孟尝君的能“得士”。其实,“鸡鸣狗盗之徒”不见得就是下三滥而让人看不起,起码他们比有些酸腐无用、虚伪卑鄙的知识分子可爱得多。梁山好汉时迁不就是这样一位“鸡鸣狗盗之徒”吗?梁山大寨不也正是由于招纳了许多这样有一技之长的“鸡鸣狗盗之徒”才兴旺发达的吗?

孟尝君的门客中除了这些“鸡鸣狗盗之徒”外,还有一些非同一般的人。比如,有一个名叫魏子的人,他替孟尝君到庄园去收租,去了几次一点粮食也没有收回,原来他私自把粮食借给了一位贤者,后来孟尝君受到了别人的毁谤,这位贤者不惜自杀来证明孟尝君的无罪。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魏子有知人之明,且仗义疏财、勇于承担责任,应该不能把他排除在“士”之外,至于大名鼎鼎的冯谖,他能为孟尝君收买民心,并使其去职后又恢复相位增加食邑,当然更应该是“士”了。

讲“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是非常准确的,所谓“鸡鸣狗盗之雄”,以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流氓大亨了。《史记孟尝君传》中至少有四件事证明了孟尝君确实是一个流氓大亨:

第一件事,“孟尝君过赵,赵平原君客之。赵之民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曰:‘始以薛公魁然也,今视之,乃渺小丈夫耳,孟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而去。”只不过是赵人的一句不礼貌的话,孟尝君就让他的门客一下子杀了赵国几百人,屠了赵国一个县的百姓,孟尝君不是比现代黑社会的头目更可怕吗?

第二件事,秦将吕礼逃亡到齐国,被任为相,成了孟尝君的政敌。孟尝君为了打击吕礼,竟然写信给秦相魏冉,请秦兵来攻破齐国,秦兵破齐后,作为秦亡将的吕礼只好又逃亡。孟尝君为了私人利益不惜牺牲齐国利益,其人的卑劣无耻不是很明显吗?

第三件事,由于孟尝君尾大不掉,齐缗王就想除掉他,孟尝君一害怕就逃到魏国,“魏昭王以为相,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缗王亡在莒,遂死焉。”又一次借助于外国力量攻破自己的祖国,逼死同宗的国王,孟尝君哪里还有一点家国的观念呢!

最后一件事,“太史公曰:吾尝过薛,其俗闾里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曾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盖六万家矣。孟尝君把各种各样的流氓、恶霸招聚到他的封地薛,致使薛地民风暴虐达数百年。

以上四件事足以说明孟尝君确是一个流氓大亨,王安石对于他的“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但是作为流氓大亨的孟尝君在招致各种流氓、恶霸的同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赢得尊贤重士的好名声,也确实网罗了一些有才能的“士”,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其实,“鸡鸣狗盗之雄”和“能得士”并不是矛盾的。综上所述,孟尝君应该是“鸡鸣狗盗之雄”而亦能“得士”。

标签: 孟尝君田文

更多文章

  • 唐代开元贤相-张九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张九龄

    张九龄(张曲江)被唐玄宗誉为“曲江风度”。 祖籍韶州(今韶关)的张九龄是岭南第一位出任宰相的人。作为唐代开元贤相,他为政有远见卓识,为人忠耿率直,被誉“曲江风度”,遗风惠及后世。作为一代文宗,他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脍炙

  • 元朝政治家刘秉忠介绍 刘秉忠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秉忠

    元代政治家、作家。初名侃。字仲晦。原籍瑞州(今江西高安)。祖上仕辽金,落户邢州,他的曾祖父是金朝的邢州节度副使,蒙灭金后,他父亲在邢州元帅府里是个军事长官,刘秉忠长大了在邢州节度府里当了一个小官儿。蒙古王朝灭金后,刘秉忠出任邢台节度府令史,不久就归隐武安山,后从浮屠禅师云海游,更名子聪。元世祖忽必烈

  • 元朝昭文馆大学士、司徒、冀国公郝经介绍 如何评价郝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郝经

    元(1223至1275五) 字伯常,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人。以翰林侍读学士充国信使,入宋通好。拘之真州,至元十一年1274)乃归。累赠昭文馆大学士、司徒、冀国公,谥文忠。字画高古,取众人所长以为已有,故其笔画俊逸遒劲,似其为人。无倾侧颇媚之态,为当代名笔。卒年五十三。家世业儒,其祖父郝天挺是元好

  • 元朝平宣抚使、大司农、中书左丞-姚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姚枢

    (1201~1278) 元初政治家、理学家。字公茂,号雪斋、敬斋。先世自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入居内地。少时学习勤奋。金朝末年,父姚渊任许州(今河南许昌)录事判官,徙家于许。 1232年,蒙古军破许州城,姚枢到燕京(今北京)投靠杨惟中,被引荐北觐窝阔台汗。 1235年,皇子阔出统兵攻南宋,诏姚枢从

  • 明朝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杨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杨荣

    杨荣(13711440),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东杨”。其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然而由于其恃才自傲,难容他人之过,与同事常有过节,并且还经常接受边将的馈赠,因此往往遭人

  • 乾隆皇帝的香妃到底是谁, 乾隆皇帝的香妃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香妃

    来自西域的香妃的天然美丽和异域情调进一步赢得乾隆皇帝的垂爱和信任,皇太后再下懿旨,将她由容嫔晋为容妃,并由赏给处为她准备满洲朝服、吉服、项圈、耳坠、数珠等等。其册封容妃的册文上说:“尔容嫔霍卓氏,端谨持躬,柔嘉表则,秉小心而有恪,久勤服事于慈闱,供内职以无违,夙协箴规于女史,兹奉皇太后慈

  • 明熹宗张嫣皇后简介 历史上的张嫣详细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熹宗,张嫣

    张嫣 (明熹宗懿安皇后) 张嫣(公元1606年-公元1644年),字祖娥,小名宝珠[1] ,河南祥符县[2] (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人[3] ,父亲张国纪,[4] 明熹宗朱由校原配皇后。[1]天启元年,时年十五岁(虚岁)的张嫣,从全国初选的五千名美女中,连过“八关”选出的第

  • 清朝后期慈安太后介绍 历史上的东太后慈安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慈安太后

    慈安的资料中文名:钮祜禄氏国籍:清朝民族:满族出生地:广西出生日期:1837年08月12日逝世日期:1881年04月08日职业:嫔→贵妃→皇后→皇太后主要成就:两度垂帘孝贞显皇后(1837年1881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比咸丰帝小

  • 清朝顺治皇帝最宠爱的妃子董鄂妃介绍 董鄂妃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董鄂妃

    董鄂妃简介:姓名:董鄂氏别名:孝献皇后,董鄂妃国籍:中国(清朝)民族:属上三旗贵族的正白旗出生日期:1639年逝世日期:1660年09月23日职业:贤妃→皇贵妃→皇后(追封)宗教信仰:佛教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陵墓:清东陵首陵之孝陵世称:董鄂妃殊荣:封皇贵妃而大赦天下

  • 辽朝开国皇后述律平一生介绍 述律平结局 述律平儿子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辽朝,述律平

    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优秀的女人。”那么,建立大辽帝国的阿保机背后又有一个怎样的女人呢?《辽史·后妃传》记载,辽王朝的开国皇后述律平以“简重果断,有雄略”著称。据说,她曾经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的交汇处远远地看见一个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