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大臣崔浩怎么死的?北魏崔浩之死!

北魏大臣崔浩怎么死的?北魏崔浩之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479 更新时间:2023/12/31 16:22:59

崔浩是北魏大臣,三朝元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韬武略,一时俊杰,被后人称作“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这样一个谋略家,算别人头头是道,算自己却糊里糊涂。和许多功臣一样,崔浩也没能善终。他的死,起源于编撰《国书》这档子事儿,依照时下的说法,可谓“国书门”。

盛世修典,自古而然,北魏亦然。太武帝专门成立了一个写作班子,至于叫石一歌还是十三妹,已经不可考了,反正是崔浩领衔,高允、张伟辅助。当然,太武帝是给了方针的,那就是:放开写,要实事求是,不扬善,也不隐恶,是什么样儿,就写成什么样儿。

有了这样开明的老板,具体做事的人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很快,《国书》就杀青了。本来,皇上编撰这部书的目的,是要给后代看的,无非是要后代从中获得一些教训,把江山代代相传下去,其作用,跟《资治通鉴》差不多。即使要出版,大约也是在小范围内,比如,出内部版什么的,或在县团级以上传阅,反正不是要它成为畅销书。因为,皇上没有那么傻,把家丑扬得天下人都知道,那样的话,还怎么愚民,不,御民呢?但这个,皇上没有有言在先。

可是,崔浩也不该没有请示就擅自做主,把《国书》刻成了碑石,立到了国道旁啊。车水马龙的,南来北往的,影响多不好啊。其实,出这个馊主意的也不是崔浩,而是崔浩手下的两个秘书,他们还建议,把崔浩的《五经注》也一同镌刻了。秘书的用意是给崔浩抬轿子,这样就可以全国彰显崔浩秉笔直书的高贵品质了,崔浩还落得一个搭车出版的便宜事儿,因为,这样高规格的出版,可不是每一人都能享受得到的,你知道花了多少银子么?说出来,吓死你,300万两!刻的碑石立起来,整整有100来米长。

这么大的事情,当然是瞒不过皇上的。有人就举报了,说崔浩非法出版,而且,诽谤污蔑祖先,讥讽刻薄当下,应该杀头。皇上就把崔浩抓起来了。皇上亲自审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崔浩竟然不知道怎么回答。崔浩被行刑的时候,卫士数十人往他身上撒尿。崔浩死得很惨,还被灭族了。

崔浩之死,有点不值。株连九族,尤其不该。照理说,崔浩混到那样一个高位,恃才傲物,在所难免。但是,他怎么能连起码的政治敏感都没有呢?一个国家的历史,怎么能够不让皇上定稿就擅自发布呢?为尊者讳,历来是一个优良传统,之所以延续1000年(从孔夫子开始),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样地操之过急,这样地不请示不汇报,干脆你来当皇上得了。你以为你是谁?你这是替谁说话?是替皇上说话,还是替百姓说话?

相比之下崔浩的同僚高允就成熟多了。人家也说实话,但是,只给皇上一个人听,听得皇上汗颜、出糗,也没有第三人看到。高允活了98岁,寿终正寝,君子慎乎其言。皇上这样评价高允,其实,也是顺带着把崔浩批评了一通:“皇上和老爸,是一个概念,老爸有错,做儿子的为什么不写文章、发帖子满世界张扬呢?他们只是私下里含蓄地温柔地向老爸提出来。其实,你们这些大臣啊,只要把皇上当老爸侍候,就不会有什么大错了。动不动就上折子,还刻成了碑,这是咒朕啊。你是为朕好呢,还是给自己增加政治资本,整一顶直臣的桂冠上?还自以为是在尽忠,简直是添堵、添乱!你们看看高允,这才是忠臣。”

皇上的一席话,崔浩当然是听不到了。而且,崔浩的后来人大约也没有听进去,所以,犯颜直谏、脑袋搬家、祸及子孙的悲剧才一再重演,令人惋惜。其实,皇上也很惋惜崔浩就这样死掉了,因为,崔浩实在是一个人才。杀崔浩不久,太武帝听说北部尚书宣城公孝伯病重,不久病故的消息,非难过,说“李宣城可惜”,立刻又说,“朕向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

标签: 崔浩北魏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兰陵王是怎么死的?兰陵王高长恭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兰陵王

    历史上的兰陵王高长恭,又名高孝瓘,北齐大将,是北齐高祖高欢之孙,北齐文襄帝高澄之第四子,母亲姓氏不详。历史上的兰陵王相貌柔美,为了在战场上能够威吓敌人,故戴面具上阵。 高长恭曾经担任赠州刺史。当突厥攻入晋阳时,他尽力击退敌人。564年(河清三年)12月芒山之战时,北周攻击洛阳一带地区,围城却没有攻

  • 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简介——晚清的最后一位满族大佬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荣禄

    荣禄简介:中文名:荣禄国籍:中国民族:满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836年逝世日期:1903年职业:总理大臣、太子太保、大学士主要成就:疏请设立武备特科,编练武卫军代表作品:《武毅公事略》《荣文忠公集》《荣禄存札》封爵:一等男爵旗籍:正白旗谥号:文忠机关算尽的荣禄和那时的大清朝一样,一病不起,最终先

  • 唐初名臣房玄龄介绍 历史上的房玄龄怕老婆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房玄龄

    房玄龄(579-648),字乔,自幼聪慧好学,信笔成文,18岁举进士。侍隋朝时,他表现出超人的政治头脑,看到朝廷的腐败,就向父亲断言,说:“今虽清平,其亡翘足可待!”后来,他以其过人才学成为李世民帐中重要的骨干谋臣,为李唐夺得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随后,他又参与谋划了&ldq

  • 东魏权臣高澄简介 南北朝时期的“年轻版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高澄

    北齐皇帝高澄简介:高澄,和曹操颇有相似之处。寿命比曹操要短很多,仅活到了29岁,不到曹操的一半。但是,曹操做的大事他几乎都做了一遍。1.和曹操一样,生前未曾做过一天皇帝,却有皇帝之实而无皇帝之名,而名义上的皇帝是他的傀儡。2.曹操被儿子曹丕追谥为魏太祖武皇帝,高澄被弟弟高洋追谥为北齐世宗文襄皇帝。

  • 魏征简介——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良臣之路的独行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征

    魏征简介:中文名:魏征国籍: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巨鹿县出生日期:580年逝世日期:643年职业:宰相主要成就: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代表作品:《谏太宗十思疏》封爵:郑国公谥号:文贞官员历来只分忠奸,直到有了魏征,才出现新的提法。魏征独创了良臣概念,并把良臣和忠臣作了严格界

  • 唐朝名臣兼书画家褚遂良介绍 褚遂良为何成为唐高宗顾命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褚遂良

    摘 要:唐代是中国书法的一个鼎盛时期,通行至今的楷、行、今草各体,这时都已完全成熟。在最高统治者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等人的倡导下,三百年间,书法名家如云,大师辈出。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盛唐及中唐的李邕、张旭、怀素;晚唐的柳公权、高闲等人。其中,前期的欧虞和晚期的颜柳,尤其享有盛名。至于居于他

  • 明末重臣孙传庭简介——大明崇祯皇帝的兵部尚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传庭

    孙传庭简介:中文名:孙传庭国籍:大明民族:汉族出生地:代州镇武卫出生日期:1593年逝世日期:1643年职业:兵部尚书,督师主要成就:黑水峪擒杀高迎祥孙传庭(图)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百谷,一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生于明神宗万历21年,卒于明思宗崇祯16年,

  • 诸葛亮的儿子是谁?诸葛亮的老婆及后人的详细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

    导读:人们一般都知诸葛亮的妻子是黄承彦的女儿:“家有丑女,黄头黑发,而才堪相配”,所幸诸葛亮重才不重貌。黄女过门后,夫唱妇随,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而诸葛亮的兄弟诸葛谨为东吴谋士,帮孙权出媒划策,弟弟诸葛亮后到北魏,成为了曹家的门臣。这是很多人对诸葛亮一家的认知,而对于诸葛亮的

  • 荀彧简介——三国时期著名谋士,曹操集团首席“策划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荀彧

    荀彧(公元163年-公元212年) 荀彧简介:中文名:荀彧国籍:东汉民族:汉族出生地: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出生日期:公元163年(东汉延熹六年)逝世日期:公元212年(东汉建安十七年)职业:政治家、战略家主要成就:为曹操规划战略方针代表作品:《迎驾都许议》《报曹公书》官职: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封

  • 魏武帝曹操——东汉末年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

    盖世英雄曹操 曹操简介:姓名:曹操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消灭群雄,统一北方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