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金兀术完颜宗弼简介 金朝名将 金朝开国功臣 封梁王

金兀术完颜宗弼简介 金朝名将 金朝开国功臣 封梁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27 更新时间:2024/1/6 22:59:35

金兀术(?-1148)

金兀术简介:

姓名:完颜宗弼

别名:斡啜,斡出,晃斡出,兀术

国籍:金

民族:女真族

逝世日期:公元1148年11月19日

职业:金国太师、太傅、沈王、都元帅

重要事件:富平战役、搜山检海追赵构

谥号:忠烈

提起金兀术,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岳飞的手下败将,专横自负的金朝将领。这个形象的塑造,主要归功于清人钱彩的《说岳全传》和今人刘兰芳讲的《岳飞传》。事实上,《说岳全传》只是历史小说,虽然依托历史上真实的人物,但很多故事情节来自虚构,因此,我们从小说中认识的金兀术和历史上真实的金兀术有很大的出入。

金兀术的姓与名

金兀术本名完颜宗弼,金兀术是清代人钱彩在历史小说《说岳全传》中所起的名字。由于《说岳全传》流传甚广,民间艺人刘兰芳在讲述《岳飞传》中仍然沿用了金兀术的名字,使金兀术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其本名反而不甚为人知。

金兀术的“金”不是姓氏,而是指金朝。金兀术本姓完颜氏,完颜氏是生女真中的一个部落,后来这个部落逐渐统一了生女真各部,建立了金朝,于是完颜氏就变成了皇族的姓氏。不过完颜氏不都是皇族,完颜氏始祖兄弟3人,只有其中的函普之后属于皇族,其余2支不属于皇族。这种情况有如唐朝皇帝姓李,只有陇西李氏与皇族有关,而其他地区的李氏不属于皇族。

金朝皇帝和宗室贵族,大多都有女真名和汉名两种不同的名字,女真名属于乳名(即小名),汉名属于大名(又称官名),即正式的名字。“兀术”属于乳名,在女真语中“兀术”是指人的头颅而言,很可能其头颅有些与众不同的特征。孔子名丘,是以头顶凸凹不平得名,看来以头颅特征命名,在汉族中也同样存在。

女真人最初只有乳名,成年以后仍用乳名,这与汉族不同。自金初以来,受汉族人影响,由汉族官僚韩企先为女真皇族另起汉名。金太祖阿骨打汉名叫完颜曼,金太宗吴乞买汉名叫完颜晟,金太祖之弟斜也汉名叫完颜杲,与此同时,其子侄辈也都有了汉名。自此以后,金朝宗室贵族都有了汉名。金太祖子侄的汉名都以“宗”字为辈分,于是兀术叫宗弼,粘罕叫宗翰,如此等等。“弼”字的汉意是辅佐,从兀术的一生活动来看,他确实发挥了辅佐皇帝的重要作用,与“宗弼”的名字可以说是一种巧合。

四太子与“四狼主”

金兀术是金太祖阿骨打的嫡子,其母为乌古伦氏。以年龄而言,兀术之前还有4位兄长,他排在第五位,不过其中有一人属于庶子,按古代宗法制度,嫡、庶有严格的区分,庶子不能继承皇位。按嫡系而论,金兀术属于第四,故而《金史》称金兀术为第四子,宋朝人则尊他为四太子,《金史》中并没有四太子的称谓。

钱彩《说岳全传》、刘兰芳《岳飞传》都把金兀术称作“四狼主”,将粘罕称作“大狼主”,将金朝皇帝称作“老狼主”,读者往往误认为他们都是如狼似虎的凶恶残暴。其实,这是钱彩耍的小聪明,用以丑化金朝的君臣。

钱彩笔下的“狼主”本作“郎主”或“郎君”,是指金朝宗室贵族而言。在中国古代,“郎”字属于褒义词,指英俊的少年男女而言。《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苏轼《赤壁怀古》中有“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都可以为证。古人常将别人的儿子称作令郎、大郎,以示尊敬,《杨家将》中的杨五郎、杨六郎,《水浒传》中的武大郎、武二郎也是尊称。晚近的“卖货郎”、“放牛郎”、“新郎”、“女郎”,都是如此。由于“郎”字属于褒义词,故而用于官名,如羽林郎、侍郎、郎中、员外郎、著作郎、著作佐郎等等。到了金代,郎、郎君变成了宗室贵族独享的专称。无名氏撰写的《女真传》称:“其宗室皆谓之郎君,(事)无大小,必以郎君总之。虽卿相尽拜于马前,郎君不为礼。”陕西乾陵前无字碑上,在金代被刻上碑文,题作《皇帝都统经略郎君行记》,据考证这位经略郎君名叫完颜撒里曷,也属于宗室贵族。创制了女真大字的完颜希尹,被宋朝人称作兀室郎君,他与金兀术是同辈贵族。

追宋高宗至大海

金兀术威名大振,与他追袭宋高宗至大海有关。金兀术青年时代,在其叔父完颜杲手下为将征辽,后来在其长兄宗望部下为将,攻占了开封,徽、钦二帝被掳到北国,宋朝人称之为二帝蒙尘。在这次战争中,金兀术以勇敢善战著称。不过,金兀术的主要战功,是将宋高宗追到大海之中,此次战争金兀术成为统帅,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

金朝俘虏徽、钦二帝以后,康王赵构即位,史称宋高宗,是南宋的第一个皇帝。金太宗决心捕捉赵构,下令3次南下中原,宋高宗从扬州逃到江南,企图利用长江天险阻止金军南下,偏居江南偷安。金兀术得知宋军在扬州、建康(今南京)驻有重兵,便避开了扬州、建康一线,从其上游的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和州(今安徽和县)渡江,顺江东进,驻守建康的陈邦光被金兀术吓破了胆,未经交锋即投降了金兀术,“诣兀术投拜,兀术受之。”

建康府的失陷,使宋高宗变成了惊弓之鸟,逃往杭州。金兀术追到杭州城外,宋高宗早已逃离,守城的康允之“弃城遁去”,逃之夭夭。金兀术追到越州(今绍兴),守城的李邺投降。这时宋高宗逃到了明州(今宁波),再逃到昌国县(今定海县),为了摆脱金军,宋高宗带领少数宰执,乘大海船逃向台州、温州,在台州章安镇下船登金鳌峰散心,却看到了一首墨迹若新的题诗,疑是讽刺他的到来,他气愤地离开了章安镇,又回到海中,乘船来到温州,驻于江心寺。

金兀术军队不习水战,见到宋高宗逃入大海之中,无法追赶,只好退师北上,却不料被韩世忠截断归路,误入黄天荡死水湾,与韩世忠相持48日。这时,金兀术打听到从黄天荡到建康府,有一条废弃河道,于是下令全体士兵挖通旧河道,后来被称作芦阳池新河。金兀术通过这条河道,经建康城进入长江之中。

韩世忠使用的大海船,在长江北岸游动,金兀术使用的都是小船,无法与韩世忠的大海船战斗,相持数日无法北渡。金兀术张榜用重金求渡江之策。这时一个姓王的福建粮商,告诉金兀术可以用火箭射烧韩世忠的大海船。金兀术采用火箭烧毁了韩世忠大海船,金军“以轻舟追袭之,金鼓之声震动天地,世忠败散。”于是金兀术的大军满载战利品渡江北归,驻兵于淮南西路。

血战陕西

金兀术在淮南整兵休息,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次伐宋。南宋主持军务的张俊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陕西用兵,使金兀术离开淮南,这是调虎离山之计,得到了宋高宗的准许。于是,宋高宗任命张俊为川、陕宣抚处置使,陕西一切军队都由他调遣。张俊宣称要调集五路大军收复永兴军路(为今陕西省大部分)。

这个消息传出以后,马上就影响了金军部署。当时金军主持陕西军事的娄室已积劳成疾,新派来的统帅宗辅不熟悉这里的军情。于是宗辅急调金兀术入陕增援。张俊调集的五路士兵达20万人,战马7万匹,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金军。张俊在富平摆开了阵势,要与金军决一死战。张俊认为:“我师数倍(于敌),又前临苇泽,非骑兵所宜”,此战必胜。然而没有料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娄室以3000名士兵携带茅草、泥土在苇泽中铺出一条军路,骑兵突然冲击宋军,宋将吴玢仓促应战,结果“大溃”。

金兀术所统率的左翼军却为宋军所包围,“宗弼陷重围中,韩常流矢中目,怒拔其矢……跃马奋呼搏战,遂解围”。由于娄室统率的右路军大获全胜,“张俊军遂败”。宋军“钱帛如山积”,均为金军所获。宋人郭弈作词讽刺说:“娄室大王传语张老,谢得送到粮草,斗秤不留一件,怎生见得多少!”

富平战役以后,金军欲进占四川,于是在和尚原、饶风关、仙人关又展开了大战。在和尚原之战,金兀术被流矢射中,“仅以身免,亟剔其须髯遁归”,回燕山(今北京)养伤去了。仙人关之战,由于吴玠、吴磷英勇抗战,金军以失败告终。金兀术在陕西虽然取得了胜利,占领了一些土地,然而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箭流血,割髯逃归,对于金兀术来说确实是一场血战。

从战到和

在血战陕西以后,金兀术与宋将刘锜在顺昌府大战、与岳飞颍昌府大战,都以失败告终。顺昌府即今安徽阜阳,宋军驻守顺昌府的将领刘锜“凿舟沉之,示无去意”,又把家眷安置在寺庙中,寺门积薪,提出如果出战不利,“即焚我家”。刘锜这种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感染了全体士兵,士兵们个个厉兵秣马,奋勇争先。

金兀术对刘锜有所轻视,扬言可以用靴尖踢倒顺昌城。刘锜在金军必涉的颍河和草丛中施放了毒药,金军马吃草、人喝水,大多中毒,困乏无力,结果丧失了战斗力,宋军手持长刀利斧,攻破了金军的“拐子马”,结果金军大溃,死伤万余人。刘锜以2万士兵战胜了金兀术10万大军,可以说是大捷。事后,金兀术对负有责任的将领进行了惩罚,用柳条抽打数十下至百余下。

此后,金兀术在颍昌府(今河南许昌)与岳飞大战,宋、金双方各3万士兵,金军大败,金兀术的女婿夏金吾、副统军粘没索战死,拐子马伤亡严重,金兀术痛哭流涕地说:“白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金兀术不敢恋战,退到开封。岳飞追赶到朱仙镇(在河南中牟县),准备收复开封,却不料被宋高宗用“十二道金牌”招回。金兀术哀叹说:“自我起兵以来,未有如今日之挫衄。”可知颍昌府之战,对金兀术的心态产生了极大影响。

宋高宗将岳飞召回,是有深刻原因的。宋高宗即位以后,在与金军的战争中接连失败,从应天府(今商丘)逃到扬州、逃到建康、逃到杭州,一直逃到大海之中,使他认识到宋军实力不如金军,靠武力打败金军,迎接徽、钦二帝归来是没有希望。他周围的一些宰执(如黄潜善汪伯彦、秦桧)都是畏敌如虎的投降派,不断散布投降论,使他丧失了信心。因此,为了保护他个人的生存和私利,曾于绍兴八年(1138年)主动提出“屈己就和”。金兀术晚年主持金国朝政,他看到宋高宗虽然无能,而人民群众的抗金力量却是不能忽视的,难以灭亡南宋,统一全中国。因此,他也意识到应当休战求和,以待来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宋高宗认为岳飞抗金不可取,金兀术认为可以与宋言和。于是,宋高宗主动提出以淮河中流和大散关为界,表示“世世子孙,谨守臣节”。因此,金国给宋高宗的册文,称宋康王赵构,而,不称大宋皇帝。宋金和议在绍兴十一年(1141),史称“绍兴和议”。和议的实现,既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发展,又减少了群众的战争之苦,是一件大好事。宋朝人宇文懋昭撰的《大金国志》指出:“兀术临终,以坚守和好之说”,应当说是很中肯的、实事求是的评论。

标签: 完颜宗弼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庞统是怎样的人?庞统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庞统

    导读: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未有识者。但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对他却十分看重,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鉴识人品的名声,庞统慕名前往拜见。见面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于是庞统就坐在树下,跟他

  • 北魏大臣崔浩怎么死的?北魏崔浩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崔浩,北魏

    崔浩是北魏大臣,三朝元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文韬武略,一时俊杰,被后人称作“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这样一个谋略家,算别人头头是道,算自己却糊里糊涂。和许多功臣一样,崔浩也没能善终。他的死,起源于编撰《国书》这档子事儿,依照时下的说法,可谓“国书门&rdqu

  • 历史上的兰陵王是怎么死的?兰陵王高长恭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兰陵王

    历史上的兰陵王高长恭,又名高孝瓘,北齐大将,是北齐高祖高欢之孙,北齐文襄帝高澄之第四子,母亲姓氏不详。历史上的兰陵王相貌柔美,为了在战场上能够威吓敌人,故戴面具上阵。 高长恭曾经担任赠州刺史。当突厥攻入晋阳时,他尽力击退敌人。564年(河清三年)12月芒山之战时,北周攻击洛阳一带地区,围城却没有攻

  • 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简介——晚清的最后一位满族大佬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荣禄

    荣禄简介:中文名:荣禄国籍:中国民族:满族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836年逝世日期:1903年职业:总理大臣、太子太保、大学士主要成就:疏请设立武备特科,编练武卫军代表作品:《武毅公事略》《荣文忠公集》《荣禄存札》封爵:一等男爵旗籍:正白旗谥号:文忠机关算尽的荣禄和那时的大清朝一样,一病不起,最终先

  • 唐初名臣房玄龄介绍 历史上的房玄龄怕老婆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房玄龄

    房玄龄(579-648),字乔,自幼聪慧好学,信笔成文,18岁举进士。侍隋朝时,他表现出超人的政治头脑,看到朝廷的腐败,就向父亲断言,说:“今虽清平,其亡翘足可待!”后来,他以其过人才学成为李世民帐中重要的骨干谋臣,为李唐夺得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随后,他又参与谋划了&ldq

  • 东魏权臣高澄简介 南北朝时期的“年轻版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高澄

    北齐皇帝高澄简介:高澄,和曹操颇有相似之处。寿命比曹操要短很多,仅活到了29岁,不到曹操的一半。但是,曹操做的大事他几乎都做了一遍。1.和曹操一样,生前未曾做过一天皇帝,却有皇帝之实而无皇帝之名,而名义上的皇帝是他的傀儡。2.曹操被儿子曹丕追谥为魏太祖武皇帝,高澄被弟弟高洋追谥为北齐世宗文襄皇帝。

  • 魏征简介——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良臣之路的独行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征

    魏征简介:中文名:魏征国籍: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巨鹿县出生日期:580年逝世日期:643年职业:宰相主要成就: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代表作品:《谏太宗十思疏》封爵:郑国公谥号:文贞官员历来只分忠奸,直到有了魏征,才出现新的提法。魏征独创了良臣概念,并把良臣和忠臣作了严格界

  • 唐朝名臣兼书画家褚遂良介绍 褚遂良为何成为唐高宗顾命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褚遂良

    摘 要:唐代是中国书法的一个鼎盛时期,通行至今的楷、行、今草各体,这时都已完全成熟。在最高统治者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等人的倡导下,三百年间,书法名家如云,大师辈出。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盛唐及中唐的李邕、张旭、怀素;晚唐的柳公权、高闲等人。其中,前期的欧虞和晚期的颜柳,尤其享有盛名。至于居于他

  • 明末重臣孙传庭简介——大明崇祯皇帝的兵部尚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传庭

    孙传庭简介:中文名:孙传庭国籍:大明民族:汉族出生地:代州镇武卫出生日期:1593年逝世日期:1643年职业:兵部尚书,督师主要成就:黑水峪擒杀高迎祥孙传庭(图)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百谷,一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生于明神宗万历21年,卒于明思宗崇祯16年,

  • 诸葛亮的儿子是谁?诸葛亮的老婆及后人的详细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

    导读:人们一般都知诸葛亮的妻子是黄承彦的女儿:“家有丑女,黄头黑发,而才堪相配”,所幸诸葛亮重才不重貌。黄女过门后,夫唱妇随,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而诸葛亮的兄弟诸葛谨为东吴谋士,帮孙权出媒划策,弟弟诸葛亮后到北魏,成为了曹家的门臣。这是很多人对诸葛亮一家的认知,而对于诸葛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