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朱元璋

如何评价朱元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735 更新时间:2023/12/21 14:17:12

朱元璋(13281398),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县东)钟离太平乡人,明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史称明太祖。

朱元璋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饥饿,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为僧。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因其友汤和的一封信,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因战功卓著而深得郭子兴赏识。郭子兴死后,25岁的朱元璋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吴王位。至正二十七(1367年),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来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

朱元璋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其雄才大略、远见卓识对北伐又做出了精心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元朝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北伐大军按计而行。徐达率兵先取山东,再西进,攻下汴粱,然后挥师澧关。朱元璋到汴梁坐镇指挥。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洪武元年(1368),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进占通州,元顺帝妥欢贴睦尔率后妃、太子和大臣,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明军进入大都后,元朝至此灭亡,蒙古在中国的统治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采取强硬手段加强中央集权。他诛灭了一大批与他一同出生入死打下江山的开国功臣,废除了管理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将其分为中、左、前、后、右五军都督府,并和兵部互相牵制,兵部有权颁发命令,但是不直接统帅军队,都督府掌管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是没有调遣军队的权力。这样,军权便集于皇帝之手。

1376年,朱元璋宣布废除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别担负行中书省的职责,三者分立又互相牵制,防止了地方权力过重。此外,朱元璋利用特务机构,派出大量名为“检校”的特务人员,遍布朝野,暗中监视。1382年,朱元璋将管辖皇帝禁卫军的亲军都尉府改为锦衣卫,并授以侦察、缉捕、审判、处罚罪犯等权力,这是一个正式的军事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掌控。在地方上,在各府县的重要地方,朱元璋还设置了巡检司。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朱元璋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

明朝建立之初,经过近20年战乱的破坏,国家一片凋敝。朱元璋接受大臣的建议,实行了发展生产、休养生息的政策。他鼓励开垦荒地,减免赋税,还采取强制手段,把人多地少地区的农民迁往地广人稀的地区,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除了民屯外,明初还有军屯和商屯,军屯和商屯的实行,解决了军粮问题,同时也开发了边疆。

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朱元璋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和赈济灾荒,还十分爱惜民力,提倡节俭。在朱元璋积极措施的推动下,农民生产热忱高涨,明初农业发展迅速,元末农村的残破景象得以改观。朱元璋的休养生息政策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稳定了农民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朱元璋出身贫苦,从小饱受元朝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在他参加起义队伍后就发誓:一旦自己当上皇帝,先杀尽天下贪官。他登基皇位不食言,在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反贪官”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他诏令天下:“奉天承运,为惜民命,犯官吏贪赃满六十两者,一律处死,决不宽待。”并称: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是贪污,不管涉及到谁,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朱元璋大胆对这些官员进行惩处。

朱元璋为了监督各级官吏行为,专设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职位。朱元璋制定整肃贪污的纲领《大诰》。近两年时间编纂的《大诰》一书是他亲自审讯和判决的一些贪污案例成果的记录,书中还阐述他对贪官态度、办案方法和处置手段等内容。作为开国之君的朱元璋,“人在政举”,借助自己的崇高威望,以极其残酷的法律严惩贪官污吏。其决心之大,力度之强,措施之精确,收到了强烈震慑作用。

朱元璋在创立明王朝的过程中,认识到元朝之所以灭亡,除了统治者本身的素质以外,整个社会失于教化也是一个原因。因此一登上皇位,他就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措施,兴建学校,选拔学官,并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衡量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

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朝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洪武十五年四月,朱元璋设立国子监。

1398年6月24日,71岁的朱元璋驾崩,葬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的孝陵,谥号“圣神文武钦明应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出身微贱的皇帝,也是一个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自贫贱而起,坚持奋斗,克服无数困难,打倒无数敌人,最终建立大明王朝。他恢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惩治贪污,为百姓谋福利。

他一生都在不断为建筑他的大明王朝而努力,虽然因为性格的暴躁、敏感、多疑,他也曾犯过一些错误,但这并不能抹杀他在历史上的功绩。他是一个从历史夹缝中钻出来的英雄,他身上特有的平民气质和自卑感一直伴随着他的君王生涯。朱元璋是中华文明史乃至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帝王,围绕在他身边的诸多传奇故事将伴随着他深爱的子民世代相传。

名人名言

贤才,国之宝也。

贤才不备,不足以为治。

大度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善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天下初定,老百姓财力困乏,像刚会飞的鸟,不可拔它的羽毛;如同新栽的树,不可动摇它的根。

令天下郡县访穷民,无告者,月给以衣食,无依者,给以屋舍。

尔等为辅相,当体朕怀,不可使天下有一夫之不获也。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隋炀帝杨广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隋朝第二位皇帝。史书上记载的隋炀帝荒淫无度,残暴至极,奢侈无边;在大多数影视剧中,隋炀帝的形象也是十分差的,弑兄奸母,残害忠良、靡费奢侈、荒淫好色、滥用民力……在观众眼中隋炀帝已经是一个荒淫无度的皇帝了;而历史书上说他是科举制度的创始者,在位时还扩修了京杭大

  • 亡国皇帝宋徽宗与李煜的区别比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徽宗

    皇帝在古代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权倾天下,万人敬仰,所有人都梦寐以求这个位置,甚至有人为了夺取皇位无所不用其极。同样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为人民谋取福利,兢兢业业,治理国家,处理朝政。可是宋朝的宋徽宗,偏偏对自己的大好江山没有一点兴趣。唯独喜欢山水画,这才是真正的玩物丧志。不爱江山,只爱书画宋徽宗生于元

  • 汉成帝刘骜:死在温柔乡里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成帝

    作为文学名家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女士因与王小波的婚恋为人所熟知。但你可知,李银河作为一名学者,其研究领域涉及长久以来让人“谈之色变”的性,更包括至今为许多人所不能理解的同性恋文化?在《同性恋与乱伦的区别》一文中,李银河女士对汉代帝王的断袖之好还作出了一段特别经典的评价:&l

  • 如何客观评价东晋元帝司马睿?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睿

    公元318年,司马睿登基称帝,建立东晋王朝。司马睿虽然是司马炎从子,但他在朝中的声望并不高,很多门阀士族都不太支持司马睿,导致他这个皇帝当的也不安稳。更令人尴尬的是,司马睿很难有效行使皇权,此后他逐渐被架空,在朝廷成了一个摆设。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王氏势力不断壮大,而司马睿根本控制不了王氏,&ldquo

  • 西魏文帝元宝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元宝炬

    西魏(535年―556年),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出来的割据势力。北魏末年,元宝炬在以宇文泰为首的大臣支持下登基为帝,国号“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和南朝梁对立,建都长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至557年被北周取代,经历两代三帝,历时二十二年。对于西魏来说,西魏文帝元宝炬(50

  • 元朝元太宗窝阔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窝阔台

    孛儿只斤·窝阔台 (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可汗,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蒙古帝国第二位大汗,1229年9月13日1241年12月11日在位,在位12年零3个月。1229年窝阔大会被拥戴登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至元三年(1

  • 元朝元成宗铁穆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铁穆耳

    铁穆耳,中国元代皇帝,忽必烈次子真金第三子,名铁穆耳。至元三十年(1293),统军镇守漠北,受皇太子宝。次年,忽必烈去世,由于其母阔阔真可敦与权臣伯颜、玉昔帖木儿等的支持,铁穆耳继帝位,建元元贞,后改大德 。遂罢侵日本、侵安南之役,减免江南地区的一部分赋税,又令编辑整理律令。在位前期基本上保持了守

  • 如何评价北齐后主高纬?高纬有几位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高纬

    高纬,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第五位皇帝,也是倒数第二位皇帝,其实严格的来说他应该是北齐的亡国之君,他在北周军队破城的几天前,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高纬为帝期间。任用奸臣,残害忠臣,声色犬马,奢靡无度。高纬出生时期,他的父亲高湛还是北齐的晋阳长广王,高纬由于生的容貌俊美,他的父亲对其非常的喜爱

  • 后唐开国皇帝唐庄宗李存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存勖

    后唐庄宗李存勖(xù)(885年12月2日-926年5月15日),本姓朱邪,字亚子,应州金城县(今山西省应县)人,沙陀族。五代时期后唐开国皇帝,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存勖善于骑射,文武双全。唐朝末年,随父征战四方,颇有功勋,累迁检校司

  • 金朝皇帝金熙宗完颜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金熙宗为何被暗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金熙宗

    金熙宗完颜亶是金朝第三位皇帝。女真名合剌,汉名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嫡长孙。他自幼随辽代进士韩昉学习汉文经史,又常到皇家图书馆稽古殿研读中原典籍,汉文化程度很深,他还常常同韩昉等人“执射赋诗”。天会十年(1132年),在完颜宗干、完颜宗翰、完颜宗辅、完颜希尹等诸宗亲勋贵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