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杨广的历史评价

隋炀帝杨广的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65 更新时间:2024/1/24 3:30:31

隋炀帝杨广,隋朝第二位皇帝。史书上记载的隋炀帝荒淫无度,残暴至极,奢侈无边;在大多数影视剧中,隋炀帝的形象也是十分差的,弑兄奸母,残害忠良、靡费奢侈、荒淫好色、滥用民力……在观众眼中隋炀帝已经是一个荒淫无度的皇帝了;而历史书上说他是科举制度的创始者,在位时还扩修了京杭大运河。那么到底应该怎么评价隋炀帝呢?

隋文帝杨广原本的定的太子是杨勇。传说隋文帝曾经命令让善于看相的人把所有的儿子都看了一遍,看相的人说晋王杨广必定大有可为。隋文帝不久之后去杨广的府邸时注意到杨广府中乐器的琴弦大多断绝,还有尘埃,就以为杨广不喜爱歌舞艺曲,不过分痴迷享乐,对他很满意。原太子杨勇,本是一个性格宽厚,博学有才的人。隋炀帝是一个很在乎细节的人,喜欢自己的儿子节俭有礼,只是有一次看到了杨勇的蜀铠装饰花纹,就觉得他过于奢侈浪费。再加上之前看相人的话,隋文帝心里的天平就慢慢偏向了杨广。

相比杨勇,杨广更善于伪装自己,杨广为了讨独孤皇后的喜爱,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朴素、钟情,平易近人的人,也是靠这些伪装,他在大臣中的口碑极好。杨广察觉到自己在隋文帝心里的地位逐渐大于杨勇时,就开始联合朝中大臣和独孤皇后一起陷害杨勇,终于在开皇二十年(600)十月,隋文帝废杨勇,同年十一月,改立杨广为皇太子。

仁寿四年(604),隋文帝患病。杨广作为皇太子入住大宝殿,杨广害怕隋文帝突然去世,来不及准备“事项”,于是派人将一封询问信送到杨素手上,杨素考虑了各种情况后为杨广一一解答,可不知道怎么回事杨素的回信送到了隋文帝手中,隋文帝大怒,认为这些年杨广一直在欺骗他,又逢陈夫人跑来诉苦,杨广想要非礼他,陈夫人拒绝了才得以逃脱。隋文帝愤怒地说杨广不配做皇帝继承人,然后让人将杨勇召进宫里,想要换太子,杨广知道这个消息后 ,假传隋文帝的旨意下令宫门禁止出入,所有后宫人员全被赶到别的房间里。

事后不久宫中深处就传出隋文帝驾崩的消息,杨广顺势即位。关于隋文帝驾崩的原因,史书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有不少史学家猜测是杨广亲手弑父才登上皇位的。

即位之后大肆享乐、修建行宫

隋炀帝中的"炀"是谥号,是杨广被缢杀当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为其追加的,炀代表了李渊认为杨广是个好色无礼、背信弃义、欺压百姓的人。史书记载:大业八年(612),杨广密诏江、淮南诸郡阅视民间童女,姿质端丽者,每岁贡之。可见隋炀帝的好色荒诞。

隋炀帝上位后,一直都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大肆修建行宫,在各个他去过风景优美的地方都修建了行宫或者别院,供他游玩赏乐,其中著名的有显仁宫、江都宫、临江宫、晋阳宫、西苑等,他所建的每一处行宫中都有从各地运来的奇珍异宝,还会用奇花异草、珍禽奇兽充实园苑,此举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隋炀帝经常会到各地游玩,每一次出行都会非常铺张浪费。他每一次的出行所需要的游船都多达百艘,随行宫女太监百余人,一路上吃穿用度极度奢侈,真的是惹得民间怨声载道!

隋炀帝和秦始皇一样都是爱征战的人。大业七年至大业十年(611-614)发动了三次进攻高句丽的战争,此战征收了大量的民兵,搜刮了充足的民脂民膏以当军费,结果前两场战争均以失败告终,第三次战争高句丽因为疲于战争请降,但是隋军也没有占到什么较大的优势。反而这三场战争大大消耗了隋朝的国力,使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

历史背景补充:为什么非要打高句丽?

高句丽建国初期,仅占据一小片土地,人口也少得可怜。至六世纪,高句丽已经占领了汉代的辽东、玄菟、乐浪、带方四郡土地,隔辽河与中国相望,并征服了沃沮、夫余等游牧民族,领土扩大了十倍,人口也大大增加,而且实行"全民皆兵",后世估计常备军应在50万人左右。

对外,高句丽与突厥结盟,分化突厥和中原王朝的关系;在朝鲜半岛上,则制定了先与百济联手消灭新罗,最后消灭百济,统一朝鲜半岛的战略计划;对中国,首先积极备战;第二采取表面上"绥靖政策",不断进贡予以麻痹;第三挑动中国河北一带的地方势力和军阀们对抗中央,破坏中国的统一,第四不断小股部队侵扰,削弱中国边防。

隋唐时期,高句丽已成为东亚地区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强国,已具备与中国争夺东亚霸权的潜力,对中华的复兴构成了最直接最危险的威胁。所以,不仅仅是隋炀帝,隋文帝杨坚和唐太宗、唐高宗也视高句丽为大患。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李世民出征攻打高句丽。在此之前他曾对大臣们说过一席话:

"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

这句话直接道出了隋唐皇帝为何总是攻打高句丽最根本原因。最终,唐朝在总章元年(668年)攻灭高句丽。

杨广即位后修建了大量的工程,有各地为他游玩的行宫,还有开凿京杭大运河,东修长城。然而每次都征调大量的男丁,役死者过半。总计十余年间被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次,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

大业七年(611),王薄率领民众在长白山起义,隋末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起义队伍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有识之士纷纷响应,反抗隋炀帝的统治。隋炀帝想用血腥的手段吓退起义军,把抓获的人都杀死,谁知这样并没能阻止起义军的壮大,反而导致越来越多的民众加入起义军的队伍。大业十三年(617)五月,李渊在晋阳起义,同年十一月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大业十四年(618)三月,杨广欲饮毒酒自尽,叛军不许,遂命令狐行达将其缢弑,时年五十岁。

虽说隋炀帝在位时做了许多荒唐事,但他在位期间还是做了不少大事的。比如政治上:隋炀帝改革官制,新添殿内省,者、司隶二台。经济上:隋炀帝开凿隋朝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大运河对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文化上:大业二年(606),杨广增设进士科,典定科举制度,是我国科举制度的开端,为朝廷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历史上对隋炀帝的评价褒贬不一,方志远说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最昏庸的君主之一。以天下为易事,视民生为儿戏,已经深入到杨广的骨髓。胡戬说在政治改革中走得最远的是隋炀帝和武则天。我们应该客观地去评价一个人,隋炀帝在位期间是荒唐了些,但他所作出的功绩同样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应该肯定他的功绩,否定他荒诞的品格,不应该片面地看待隋炀帝。

标签: 隋炀帝

更多文章

  • 亡国皇帝宋徽宗与李煜的区别比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徽宗

    皇帝在古代是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权倾天下,万人敬仰,所有人都梦寐以求这个位置,甚至有人为了夺取皇位无所不用其极。同样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为人民谋取福利,兢兢业业,治理国家,处理朝政。可是宋朝的宋徽宗,偏偏对自己的大好江山没有一点兴趣。唯独喜欢山水画,这才是真正的玩物丧志。不爱江山,只爱书画宋徽宗生于元

  • 汉成帝刘骜:死在温柔乡里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成帝

    作为文学名家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女士因与王小波的婚恋为人所熟知。但你可知,李银河作为一名学者,其研究领域涉及长久以来让人“谈之色变”的性,更包括至今为许多人所不能理解的同性恋文化?在《同性恋与乱伦的区别》一文中,李银河女士对汉代帝王的断袖之好还作出了一段特别经典的评价:&l

  • 如何客观评价东晋元帝司马睿?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睿

    公元318年,司马睿登基称帝,建立东晋王朝。司马睿虽然是司马炎从子,但他在朝中的声望并不高,很多门阀士族都不太支持司马睿,导致他这个皇帝当的也不安稳。更令人尴尬的是,司马睿很难有效行使皇权,此后他逐渐被架空,在朝廷成了一个摆设。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王氏势力不断壮大,而司马睿根本控制不了王氏,&ldquo

  • 西魏文帝元宝炬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元宝炬

    西魏(535年―556年),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出来的割据势力。北魏末年,元宝炬在以宇文泰为首的大臣支持下登基为帝,国号“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和南朝梁对立,建都长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至557年被北周取代,经历两代三帝,历时二十二年。对于西魏来说,西魏文帝元宝炬(50

  • 元朝元太宗窝阔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窝阔台

    孛儿只斤·窝阔台 (1186年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可汗,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三子。蒙古帝国第二位大汗,1229年9月13日1241年12月11日在位,在位12年零3个月。1229年窝阔大会被拥戴登基,管理整个蒙古帝国。至元三年(1

  • 元朝元成宗铁穆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铁穆耳

    铁穆耳,中国元代皇帝,忽必烈次子真金第三子,名铁穆耳。至元三十年(1293),统军镇守漠北,受皇太子宝。次年,忽必烈去世,由于其母阔阔真可敦与权臣伯颜、玉昔帖木儿等的支持,铁穆耳继帝位,建元元贞,后改大德 。遂罢侵日本、侵安南之役,减免江南地区的一部分赋税,又令编辑整理律令。在位前期基本上保持了守

  • 如何评价北齐后主高纬?高纬有几位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高纬

    高纬,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第五位皇帝,也是倒数第二位皇帝,其实严格的来说他应该是北齐的亡国之君,他在北周军队破城的几天前,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高纬为帝期间。任用奸臣,残害忠臣,声色犬马,奢靡无度。高纬出生时期,他的父亲高湛还是北齐的晋阳长广王,高纬由于生的容貌俊美,他的父亲对其非常的喜爱

  • 后唐开国皇帝唐庄宗李存勖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存勖

    后唐庄宗李存勖(xù)(885年12月2日-926年5月15日),本姓朱邪,字亚子,应州金城县(今山西省应县)人,沙陀族。五代时期后唐开国皇帝,后唐太祖李克用之子。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存勖善于骑射,文武双全。唐朝末年,随父征战四方,颇有功勋,累迁检校司

  • 金朝皇帝金熙宗完颜亶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金熙宗为何被暗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金熙宗

    金熙宗完颜亶是金朝第三位皇帝。女真名合剌,汉名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嫡长孙。他自幼随辽代进士韩昉学习汉文经史,又常到皇家图书馆稽古殿研读中原典籍,汉文化程度很深,他还常常同韩昉等人“执射赋诗”。天会十年(1132年),在完颜宗干、完颜宗翰、完颜宗辅、完颜希尹等诸宗亲勋贵的支持

  • 西夏开国之君夏景宗李元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夏景宗

    夏景宗李元昊(1003年6月7日1048年1月19日):党项族,银州米脂寨(今陕西米脂县)人,西夏王朝开国皇帝。与北宋决裂而称帝时,放弃旧姓名,改为嵬名(姓)曩霄(名)[2],1047年(天授礼法延祚十年)恢复李姓[1]。祖上长期统治夏州。远祖拓跋思恭,帮助唐僖宗平定黄巢起义,赐李姓,封夏国公。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