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夏开国之君夏景宗李元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西夏开国之君夏景宗李元昊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076 更新时间:2023/12/7 21:02:03

夏景宗李元昊(1003年6月7日1048年1月19日):党项族,银州米脂寨(今陕西米脂县)人,西夏王朝开国皇帝。与北宋决裂而称帝时,放弃旧姓名,改为嵬名(姓)曩霄(名)[2],1047年(天授礼法延祚十年)恢复李姓[1]

祖上长期统治夏州。远祖拓跋思恭,帮助唐僖宗平定黄巢起义,赐李姓,封夏国公。祖父李继迁被辽封为为夏国王,父亲李德明被辽封为“大夏国王”、宋封他为夏国王,但他长期在内部称帝。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对辽宋称帝,建立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市),追封祖宗,修建宫殿,设立文武两班官员,创制西夏文,颁布秃发令,派兵攻取瓜州、沙州(甘肃敦煌)、肃州(今甘肃酒泉、嘉峪关一带)三个战略要地。称帝后,西夏与宋朝的关系彻底破裂,经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四大战役,西夏歼灭宋军西北数万精锐。[3-4]河曲之战中,击败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奠定了宋、辽、西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为次子宁令哥所弑,谥号武烈皇帝,庙号景宗[5]由幼子李谅祚即位。

从表面上来看,李元昊是被自己的儿子割去了鼻子,活活疼死的。然而真实的情况是李元昊却死于一场惊天大阴谋,一场足以改变西夏国运的阴谋。李元昊的一生狡诈,用尽了阴谋诡计,最后却也死于了阴谋之中。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

1、前人的肩膀:祖父李继迁、父亲李德明“坑蒙拐骗”打下基业

党项人原来居住在黄河九曲之地,由于受到吐蕃势力的排挤,以拓跋部落为首的族人被唐玄宗允许迁往庆州,后又被郭子仪迁到银州和夏州一带,危难时刻是中原王朝保护了党项人。

唐朝末年,党项人参与平定黄巢起义有功,首领拓跋思恭被赐姓李,封夏国公。党项人势力被称为“定难军”,名义上领有夏州、银州、绥州、宥州、静州等五州之地。

五代十国时期,定难军逐渐发展成具备一定实力的地方藩镇。在宋朝初年,由于无力西顾,党项和北宋还能相安无事。但随着统一进程的加深,割据一方的党项自然不能继续存在于帝国西北腹地,如果不解决就相当于宋帝国北上永远都有一颗不能愈合的毒疮,严重影响宋朝的健康和力量,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就在宋太宗迫使党项族长李继捧献出土地归顺时,刺头李继迁(李继捧族弟,李元昊的爷爷)却跳了出来,他不甘心归顺和臣服,更是早已忘记了中原王朝对他们的优待,只想着继续割据西北。李继迁带人反其道而行,公开反叛逃入沙漠中的绿洲地斤泽。

李继迁能凭借的,不是实力,只有诡计。他干的第一票,就是通过诈降,诱杀了银州守将曹光实,夺得银州城。同时,李继迁通过“请降”,成功把辽国拉下水,妄图借助宋辽之间的鹬蚌相争,让自己渔翁得利。

虽然此时宋朝在雍熙北伐中一败涂地,但对付李继迁还是绰绰有余。宋太宗大军一挥,李继迁又只能回到地斤泽去躲起来。但很可惜,宋太宗不久就病死了,继位的宋真宗既缺乏父亲的魄力,也没有对外征伐的经验,再加上辽国在东北方向的牵制,使得李继迁很快获得喘息之机,卷土重来。

正是在宋真宗时期,李继迁攻下了战略重镇灵州,还拿下凉州切断宋朝与河西走廊的联系。尽管如此,李继迁还是死在了另一场诡计里,吐蕃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假意投降会盟,暗算射杀了李继迁。

接下来轮到李元昊的父亲李德明了。他用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表面上对宋辽称臣,背地里却继续大肆攻略河西走廊诸州,势力范围大大扩展。同时,李德明颇有远见地修筑了兴州城,给李元昊打好了基础。

2、一只老狐狸:李元昊的建国史,就是一部诡计史

对于父亲李德明,李元昊多有轻蔑,他非常不满意父亲对宋辽称臣,公然对身边人说,“先王大错,有如此国,而犹臣拜于人耶!”

李元昊真正的偶像,可能是他的祖父李继迁,因为李继迁才够狡猾够野心,而父亲李德明则是显得有那么一点“温文尔雅”。

李元昊要的是称帝建国,他要在当时东亚大地最强的宋辽夹缝中,建立一个新的国家。不可否认这确实很有勇气,但是李元昊所建立的西夏王国,对内对外都充满奸诈阴谋,始终无法令人信服。

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年号天授礼法延祚,一系列表演开始了。

宋朝对于李元昊称帝的反应,不是大军远征进行打击,而只是收回赐姓赵、削夺李元昊西平王爵位。但宋朝决定停止互市,还是对党项人打击很大,因为切断了他们的经济命脉。

李元昊的回应,堪称无赖。一是派人进入宋朝边境,诱惑党项人和汉人归附自己。二是以国书的规格,写满污言秽语侮辱挑衅,即所谓“嫚书”。三是拉辽国打宋朝,谎称宋朝背信弃义,宋朝挑起了争端。

随后,李元昊大肆侵入宋朝西北边境,发动了多次战争,比较为人熟知的包括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等。李元昊利用自己的机动优势,不厌其烦地使用反间计、诈降、人海战术等手段,居然多次取胜。

以三川口之战为例,来看一看李元昊有多么狡诈。为了拿下延州城的前哨金明寨,李元昊先是诱降同为党项人的主将李士彬不成,接着又用反间计杀李士彬失败。最后,李元昊不得已驱使大批党项人诈降李士彬,本来清醒的李士彬准备把这些党项人分散安置到内地,没想到延州知州范雍却善心大发,要求李士彬把他们编入金明寨守军。最终,不出所料,这些党项人趁机叛乱,配合李元昊夺取了金明寨,李士彬也被活捉割掉耳朵。

李元昊先前曾派人向范雍表示,自己愿意放弃称帝。脑子进水的范雍居然信了,他在延州城内只布置了数百人而已。金明寨丢失后,李元昊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直逼延州城,范雍这下又慌不择路急忙命令周边各军向自己靠拢,来救援延州城。

殊不知,范雍已经跌入了李元昊设计的“围城打援”。名将刘平、石元孙、郭遵等人率领的一万步骑混合部队,就在三川口遭遇李元昊的十万大军。虽然李元昊凭借绝对的人数优势打败宋军,但由于郭遵等人拼力死战,导致西夏军队无心再战,加上其他宋军进入西夏境内,李元昊后院起火,最后李元昊只能撤退。

此后的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李元昊也基本上只敢采用类似的战术,用绝对优势兵力打宋军一部,而不敢面对宋军主力,更不敢直接攻打宋朝城池。李元昊取得的胜利,总是显得充满阴暗,没有畅快淋漓,没有勇气与冲锋。他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胜之不武。

3、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李元昊之死,就是一场权力阴谋

在定川寨之战取胜后,李元昊一度志得意满,装腔作势喊出“朕欲亲临渭水,直据长安”的口号。其实,他哪有资本和胆量,不过是对内唬一唬自己人罢了。

宋朝断绝互市,西夏自己的盐卖不出去,没有钱。同时,西夏人也得不到宋朝出产的茶叶等日用品。最终,在辽国的调停之下,宋夏双方议和。西夏对宋称国主,北宋则用每年25.5万银、绢、茶的代价,换取了某种奇怪的和平。

宋夏议和之后,李元昊在国内继续当他的皇帝,也继续着他荒淫混乱的生活。有人说李元昊有7个王后,实际上他娶了8个,这8个女人有的是别人的老婆,甚至还有他儿子的未婚妻。

李元昊第一个王后,是舅舅卫慕山喜的女儿。因为争权,李元昊灭了卫慕整个家族,包括自己的母亲王太后卫慕氏。王后小卫慕氏被幽禁,后来生下一个儿子。但已经移情别恋野利氏的李元昊,把卫慕氏连同自己的儿子,一起杀了。都说虎毒不食子,但凶残李元昊是个例外。

接下来的野利氏为李元昊生下了儿子宁令哥,也就是后来杀死李元昊的人。因为宁令哥长相酷似自己,李元昊很钟爱这个儿子,给儿子选了党项大族没移氏的女儿为妃。

不曾想,美貌的没移氏被李元昊自己看上了,直接纳为妃子,带上了天都山。天都山守将野利遇乞是野利王后的哥哥,看不惯李元昊的作为,发了几句牢骚。被宋朝大将种世衡获悉,施以反间计,野利遇乞被李元昊直接杀死。

杀了野利遇乞,元昊又发现野利遇乞的老婆没藏氏也是个人间尤物,迅速据为己有。他先是将没藏氏带回宫中,引起野利皇后不满。之后又转移到戒坛寺假装为尼姑,偷偷幽会。

李元昊的荒淫,以及杀死自己亲哥哥野利遇乞,让野利王后非常不满,免不了经常抱怨,李元昊一怒之下将其废掉。

面对父亲的蛮横无理,身为太子宁令哥实在忍不下去了。李元昊作为父亲,抢儿子的老婆,还废了儿子她妈的皇后之位,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元昊父子之间的嫌隙,被野心家没藏讹庞(没藏氏的哥哥)看在眼里。他立马计上心头,用支持宁令哥继位当皇帝作为诱饵,使劲撺掇他走出弑杀李元昊那一步。

1048年,宁令哥闯入皇宫,趁着李元昊大醉,一刀割下了他的鼻子。宁令哥趁乱逃出,李元昊则血尽而亡,结束了他充满争议的一生,此时他46岁。

原本等着继位的宁令哥,很快就等来了没藏讹庞的翻脸。他以反叛罪、弑君罪的名义,把太子宁令哥处死。

随后,没藏讹庞把妹妹没藏氏与李元昊私生子李谅祚带进宫中,立为新的西夏皇帝。没藏讹庞兄妹迎来了主宰西夏权力的时刻,并由此开了西夏太后和外戚专权乱政的恶性循环。

李元昊奸雄一世,狡诈一世,最终死在了自己女人和外戚的阴谋之下,一切以阴谋开始,终将以阴谋结束!至于由亲儿子宁令哥来结束李元昊的一生,可能更是天道循环的某种惩罚吧。

标签: 夏景宗

更多文章

  • 唐朝皇帝唐中宗李显生平介绍及评价 唐中宗被废前因后果 武后废中宗成功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唐中宗

    唐中宗李显(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后改名李哲,是唐朝的第四和第六任皇帝,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为684年1月3日-684年2月26日,第二次在位时间为705年2月23日-710年7月3日。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病逝,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 唐朝皇帝唐睿宗李旦生平介绍及评价 唐睿宗妃子列表 唐睿宗子女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睿宗,李旦

    “李旦”重定向至此。关于同名的历史人物,请见“李旦 (消歧义)”。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之子,唐朝的第五和第八任皇帝,曾用名李旭轮、李轮,他一生两继大统,两度禅位。两次登基,第一次为天后武氏(登基前的

  • 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玄宗

    “唐明皇”、“玄宗”和“李隆基”均重定向至此。关于同名的央视电视剧,详见“唐明皇 (电视剧)”;关于庙号其它用法,详见“玄宗 (消歧义)”。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9月8日-7

  • 如何客观评价宋真宗赵恒?宋真宗死后谁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真宗,赵恒

    宋真宗赵恒,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太宗之子,赵恒在位期间重用贤臣,勤于政事,使得北宋曾一度进入经济繁荣时期。辽圣宗耶律隆绪,是辽景宗耶律贤与萧太后的儿子,他在位期间,与萧太后创造了辽国的鼎盛,被辽人誉为“小尧舜”。那么辽圣宗宋真宗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

  • 东晋晋康帝司马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晋康帝司马岳皇后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晋康帝,司马岳

    晋康帝司马岳是晋明帝司马绍嫡次子,他的哥哥司马衍是嫡长子,同时也是东晋第三位皇帝。那么有儿子的司马衍为什么会把皇位传给弟弟司马岳呢?司马衍和司马岳一样,都是短命皇帝。342年司马衍身体不适而后病情加重,可他的两个儿子还在襁褓之中,无法继位。当时晋成帝的舅舅庾冰建议他立年纪大一点的君王,才能稳住朝堂

  • 宋徽宗赵佶的皇位是怎么来的? 如何评价宋徽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是宋神宗的第十一个儿子,本来按照排序,他只有当藩王的命,他的哥哥宋哲宗掌朝政15年后病逝,无子继承,他有幸承兄登临帝位,却风流浪荡,沉溺声色,重用奸佞,为政昏庸无能,在历史上臭名昭著,但其中许多细节知道的人恐怕不太多吧?在此专门聊聊。(一)骗取信任当上皇帝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

  • 金朝金哀宗完颜守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完颜守绪

    金元光二年(1224年)十二月,金宣宗完颜珣在内外交困中走完了他的一生,病死于南京开封府,立太子完颜守绪继位。完颜守绪接手的是一个行将覆灭的帝国,此时的金国早已不负往日的繁盛,在军事方面,金国对蒙古作战屡屡失败,同时,又与西夏也陷入了苦战,两国相互消耗,互相残杀。金宣宗时又下诏进攻南宋,结果被宋军

  • 唐穆宗李恒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穆宗

    唐穆宗李恒(795年-824年),原名宥,是唐宪宗的第三子。他并不为父亲所喜,本来没有机会当皇帝。不过他有势力强大的母亲,其母乃郭子仪的孙女,郭氏在朝野上下广结党羽,便是宪宗也奈何不得。唐宪宗起初趋向于长子李宁,可人家当了两年太子而亡,次子李恽除了这个皇帝老爹外,再没有其他任何家庭背景,宫廷内外几

  • 五代十国吴国吴睿帝杨溥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吴睿帝,杨溥

    吴睿帝杨溥(900年-938年),五代时期南吴君主,杨行密四子,母王氏。杨渥、杨隆演之弟,南吴唯一正式称帝的君主(先前仅称王)。杨隆演称吴国王时,封杨溥为丹阳郡公。吴武义二年(920年)杨隆演去世,因其三弟杨濛年长且不为权臣徐温所喜,杨溥为徐温所迎继吴国王位,明年(921年),改元顺义。顺义七年(

  • 五代十国南唐唐烈祖李昪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昪

    唐烈祖李昪(889年1月7日-943年3月30日),字正伦,小字彭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开国皇帝,徐州人,原称“徐知诰”,是南吴大臣徐温养子。关于李昪的身世,历史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宋朝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就收录了四种不同的说法[1]。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李昪是唐朝皇族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