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明孝宗朱佑樘

如何评价明孝宗朱佑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168 更新时间:2024/3/13 21:55:03

印象流中,明朝奇葩皇帝特别多。但凡事总有例外,有这么一位皇帝,在位18年时间里,真正做到“勤政爱民,恭俭仁厚”。他缔造的大明朝,一度被冠以“弘治中兴”的美誉。

明朝名臣朱国祯说过:

“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这皇帝是要多好,才能被人说成和汉文帝和宋仁宗并列。他身上到底有何传奇遭遇才能让许多人“吹”出了天际?

对待仇人,做到了以德报怨

哪个皇帝在登基前没有仇人,哪个不是做了皇帝后利用权力秋后算账,铲除异己的?朱佑樘是个例外。当年他母亲纪氏怀上他的时候,恰逢万贵妃流产痛失爱子更是对她百般折磨。《明史》中对这段历史也有记载:

“掖廷御幸有身,饮药伤坠者无数”。-《明史》

三言两语,将万贵妃毒害后宫皇妃的罪行公之于众。如果不是因为遇到了好心的太监宫女拼命保住这皇子,那朱佑樘很可能都熬不到出生。

在太监和宫女们的掩护下,朱佑樘终于在安乐堂得以长大。而万贵妃的所作所为朱佑樘早就耳濡目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公元1487年,朱佑樘顺利即位,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也许很多人会想象着这位可能是未来皇帝的朱佑樘在登基后会运用自己的权力对万贵妃进行彻底“清算”。可是,他没有。

汰传奉宫,罢右通政任杰、侍郎蒯钢等千余人,论罪戍斥。革法王、佛子、国师、真人封号”-《明史》

也就是说,朱佑樘上台后仅仅是在政治上改革弊端,将前朝的苛政一一废除。诸如法王、佛子、国师等这些官职都不再设立。其他人都是按照大明律令进行惩罚,没有半点公报私仇。

孝宗仁厚,亦置不问,安、吉得无事。-《明史》

孝宗宽仁厚待,对于万安和万吉的事情也没有过多追究(万安和万吉是万贵妃的弟弟,在前朝把持朝政,胡作非为)。想想之前,朱元璋开国后诛杀功臣、朱棣直接灭了方孝孺十族,明孝宗对于残害自己的万贵妃势力,足够仁厚了,做人能做的如此尚且不易,何况还是个皇帝。一个人一旦拥有无限权力,肯定会想着利用权力对以前加害过自己的人加以报复。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既是必然事件也是人性的最真实写照。但明孝宗是个例外!

勤于国事,不近声色

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明史》

明孝宗不仅宽厚仁义,而且生活简朴,勤于政事,时刻能保持朝廷秩序不变,使得国家安定,人民富庶。在《明史》中就有记载:说明孝宗在位时期,重新开设了午朝。我们都知道,明朝皇帝,特别是嘉靖和万历,几十年不上早朝。朱佑樘不仅上了早朝,还开了午朝,早上谈完国事,大家歇一歇,中午继续讨论。对比后面这两位,简直天壤之别。

对于工作效率上,朱佑樘规定:普通的奏折处理时间不能超过两天,如果遇到大事,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办理的,那最多不能超过10天。军国大事在15天内就要处理完。这对于国家运转,政务及时处理有着重大意义。

张弛有度,与民休养

在经历了成化年间的种种弊政后,朱佑樘深感“国之大于一人之身,必为范”。

用现在话说:以前过的太浪费了,现在我当家作主了,必须要简约一点。

从朝鲜进贡回来的使臣就曾经对朱佑樘做以下描述:宪宗先帝在的时候,很铺张浪费,现在朱佑樘上台了,要改变以往奢靡之风,不喜欢金银珠宝,每天都不敢荒废朝政,见大臣时候穿的都是旧衣服,只有在祭祀大典时才穿新衣服。国宴呢,也没有请什么戏班子。为的就是能让前朝弊端摒除。

正常人都知道有好看的新衣服上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是朱佑樘作为一个皇帝,添加一件新衣服这种小要求怎么了?难道大臣会反对吗?作为皇帝,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朱佑樘克制住了,没有利用自己的皇帝身份骄奢淫逸。

在皇宫里,他更是身体力行,减免掉很多不必要开支。根据明史记载,在弘治三年,明孝宗就提出了减免御用的宫廷摆设和一些焚烧祭祀的物料。真正做到了从自身做起的节俭。

减供御品物,罢明年上元灯火”, 庚午,减陕西织造绒毼之半-《明史》

减免了御用贡品,上元节的蜡烛,灯笼等都废掉。绒毼就是一种皮质的布,非常奢侈,一律减掉。古代皇族对于祭祀是十分看重的,特别是在古代重视道教的情况下,上元节更是年度盛世。但为了防止采买浪费,其中官员中饱私囊,朱佑樘为了替国家省钱,直接免除。一个皇帝,不顾自己的颜面,皇家威仪能做到如此,真的是让人敬佩。

记得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对朱佑樘的评价:

他是个好人,也是个好皇帝。做皇帝要有权谋。为了权力可以伤害任何人,而朱佑樘却用善良的心感化了敌人。

悠悠青史,他的评价是最准确!

标签: 明孝宗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后唐明宗李嗣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嗣源

    在河东集团的早期人员构成中,李嗣源并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角色。当时的一线人物有周德威、李存孝、李嗣昭、李存信、史建瑭、安金全等人。虽然李嗣源出道较早,但李嗣源在当时不显山露水,谁都没有想到,把赫赫“唐光武”李存勖挤下历史舞台的,就是这个看上去平淡无奇的李嗣源。李嗣源在五代十国的

  • 唐宣宗李忱凭什么能被称为“小太宗”?唐宣宗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宣宗

    说到历史上的“腹黑”皇帝,肯定很多人都会想到汉高祖刘邦和明成祖朱棣这些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千古帝王。然而,今天我要说的这位,除了腹黑外,还兼具“装傻”特色,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首先皇位的继承无外乎父死子继或父死侄继,再不济也是传给兄弟。而他却是在&ldq

  • 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裕

    宋高祖武皇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今江苏镇江),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420年422年在位)。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自隆安三年(399年)后,对

  • 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都有哪些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柴荣

    泱泱五千年中华历史,涌现出太多的英雄人物,每次读到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总会为他们的命运扼腕叹息。如楚霸王项羽,武力值在秦末当属天下第一,可惜兵败,自刎于乌江河畔,若当年楚霸王度过乌江,东山再起,再次逐鹿中原与刘邦争夺天下,或许大汉天下就该改成大楚天下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世宗柴荣就是这样的一个悲剧人物

  • 唐敬宗李湛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敬宗

    刘克明弑君的理由大致两点:其一、李湛喜怒无常的性格让刘克明害怕客观讲,李湛不是合格的皇帝,但也不是坏人,他就是个没长大的顽主。李湛对政治毫不关心,醉心于各种玩乐。这种人当个逍遥王爷,也许是最好的归宿,可惜阴差阳错当了皇帝。李湛心智很不成熟,有点喜怒无常,下面的人有点过失,他就发脾气,要么降职处分,要

  • 明朝皇帝之明熹宗朱由校生平介绍及评价 明熹宗落水死亡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熹宗,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是明朝第15位皇帝,但他身为皇帝却厌烦政务,喜好木匠,酷爱建筑,所以后人也称他为“木匠皇帝”,这应该也是很多人对明熹宗的第一印象。不过明熹宗英年早逝,年仅22岁便去世,这究竟是为何呢?有关明熹宗的真正死因并没有明确记载,不过当时熹宗是因落水生病,此后一直没有好转。

  • 如何评价明英宗朱祁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宣德十年,正式即位,年号正统。主少国疑,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任用“三杨内阁”主理朝政,发动麓川之役,导致

  • 西晋皇帝晋怀帝司马炽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晋怀帝

    司马炽,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也是西晋王朝的第三代皇帝。司马炎有25个儿子,司马炽是最小的。西晋王朝,外戚、诸王政权之事乱而多。到了公元304年,司马炎的25个儿子因为政权互相残杀,就只剩下了4个,司马炽便是之一。公元306年,司马炽被扶持即位,即晋怀帝,改年号为“永嘉&rdquo

  • 隋炀帝的历史地位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炀帝

    曾经写过一篇关于隋炀帝的文章,说到他在历史上的定位,这种事情本来就是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二我在网上看到有这么一句话:所有人都可以骂隋炀帝,唯独读书人不可以骂他。他之所以这样讲,大概是因为,隋朝为打击几百年来把持朝政的高门贵胄,创新了科举制,使得一般寒门士子,有机会进入官场甚至中枢,从而得以改变命运。

  • 如何评价东吴皇帝吴景帝孙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休

    在公元258年,孙休顺利登基,这一年他二十二岁,在上位后他采取了更高明的手段,将那些孙氏的宗族进行了各种赏赐,比如说让孙綝担任丞相一职,让其万人之上一人之下。为了让孙綝放松警惕,他还数次在公众场合称赞孙綝的才能以及功劳,认为他是霍光一样的贤臣,还先后多次的加赏。也正因此,孙綝一度变得更加的自傲,对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