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都有哪些政绩?

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都有哪些政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279 更新时间:2024/1/30 21:34:39

泱泱五千年中华历史,涌现出太多的英雄人物,每次读到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总会为他们的命运扼腕叹息。如楚霸王项羽,武力值在秦末当属天下第一,可惜兵败,自刎于乌江河畔,若当年楚霸王度过乌江,东山再起,再次逐鹿中原与刘邦争夺天下,或许大汉天下就该改成大楚天下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世宗柴荣就是这样的一个悲剧人物,他曾立志:“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天下”,无奈却在39岁时撒手人寰,英年早逝,壮志未酬,留下孤儿寡母被赵匡胤窃取天下。

柴荣,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要了解他的事迹,我们需要对当时的乱世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混乱的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大分裂时期(前两次分别为春秋战国和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是对五代(公元907-960年)和十国(公元902-979年)的合称,五代指的是唐朝灭亡后,短短的53年间先后在中原大地上建立的五个政权,14位皇帝,五个政权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指的是在中原以外的地区先后成立的十个政权。这一时期,各个政权之间彼此不服,相互攻伐,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各地军阀通过一系列不正常的手段获得君位,因此急需一位明君来平定天下,恢复生产,以此来结束这个混乱的局面。周世宗柴荣是这14位皇帝中最贤明的一位君主。

柴荣简介

柴荣(921-959年),本姓柴,被郭威收为养子后改姓郭,因此也称郭荣,是后周第二位皇帝,邢州山县(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氏,距离我的家乡很近啊。柴荣出身于邢州望族,为人谨慎敦厚,深受后周太祖郭威的赏识,遂收柴荣为养子。《旧五代史》层描写柴荣说: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柴荣年少时曾跟随商人在江陵贩卖茶叶,对当时的社会积弊有一定的了解,后来从军,跟随郭威南征北战。后周建立后,柴荣被郭威委以重任治理澶州,柴荣在任期间为政清廉,后入朝担任开封府尹,晋封晋王(五代北宋时期,宗室担任开封府尹和晋王爵位一般都是下一任皇帝的指定人选)。显德元年(954年),郭威驾崩,柴荣登基为帝。柴荣继位后,励精图治,立下“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在位期间,对内整军肃武,发展生产,使得中原地区的经济有明显的复苏;对外南征北战,西败后蜀,收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辽国,连克三关三州。然而,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在商议攻打幽州时突发疾病,不久去世,年仅39岁。

柴荣的功绩

对内:澄清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统治后期渐渐的变得较为宽容;选拔贤才,虚心纳谏,提拔了一批又真才实学的人;修订礼乐、制度、刑法;整军肃武,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扩建开封,限制佛教,兴修水利,变革漕运。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

对外:显德元年(954年),北汉、辽国联兵南侵,柴荣御驾亲征,于泽州高平大破北汉,稳定了政权;

显德二年(955年),派兵西征后蜀,接连收复前朝丢失的秦、阶、成、凤四州之地;

显德二年(955年)至显德五年(958年)间,三度亲征南唐,将长江以北的淮南之地尽皆夺取,并迫使南唐臣服;

显德六年(959年),北征辽国,在四十二天内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的土地。

一系列的对外征战极大的扩充了后周的疆域。柴荣一系列的文治武功相对于五代其他的君主来说,无愧于“五代第一明主”的称号。然而柴荣的早逝使得大宋王朝的建立也提前了。柴荣溘然长逝,留下孤儿寡母,后继之君柴宗训年幼,公元960年,在陈桥驿,赵匡胤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大宋,取代后周政权。

要讲柴荣,怎么也绕不过赵匡胤,两人年龄相仿,柴荣继位后,赵匡胤逐渐成长为禁军的重要将领,柴荣病重时,赵匡胤升任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的最高统帅。柴荣在位时制定先难后易的策略,而赵匡胤正好相反,并且赵匡胤也是在柴荣建立的基础上进行的统一,从一定程度上说赵匡胤继承了柴荣的政治遗产。

柴荣在短短的6年统治时期,做出的贡献不亚于其他太平王朝的贤明君主,其一:五代时期分崩离析的社会状态在柴荣统治时期有了统一的头绪;其二:五代时期严重破坏的社会经济在柴荣统治时期有了复苏的转机;其三:五代时期对自身命运存亡未卜的人们在柴荣统治时期看到了希望和光明。

然而,我们常常在想,如果上天真的给柴荣30年的时间,让他实现他的“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天下”的志向,那么后世的历史也必然改写,也不会出现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事情,说不定后周政权反而能延续300年之久。以柴荣30年的志向,说不定也能创造一个大的盛世,或许能与之前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相提并论。当然历史不能假设,我们只能为柴荣的壮志未酬扼腕叹息,深感遗憾。我们所谓的假设无非是一种心灵的寄托,是对柴荣这种雄心未已的人物的一声叹息。

作为五代第一明君,后世之人对柴荣的评价非常高。朱元璋曾说:“三代之王有其时而能为之,汉文有其时而不为,周世宗则无其时而为之者也”。史书对柴荣的评价也很高,《旧五代史》评价说:“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新五代史》评价其曰:“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及其虚心听纳,用人不疑,岂非所谓贤主哉”。

标签: 柴荣

更多文章

  • 唐敬宗李湛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敬宗

    刘克明弑君的理由大致两点:其一、李湛喜怒无常的性格让刘克明害怕客观讲,李湛不是合格的皇帝,但也不是坏人,他就是个没长大的顽主。李湛对政治毫不关心,醉心于各种玩乐。这种人当个逍遥王爷,也许是最好的归宿,可惜阴差阳错当了皇帝。李湛心智很不成熟,有点喜怒无常,下面的人有点过失,他就发脾气,要么降职处分,要

  • 明朝皇帝之明熹宗朱由校生平介绍及评价 明熹宗落水死亡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熹宗,朱由校

    明熹宗朱由校是明朝第15位皇帝,但他身为皇帝却厌烦政务,喜好木匠,酷爱建筑,所以后人也称他为“木匠皇帝”,这应该也是很多人对明熹宗的第一印象。不过明熹宗英年早逝,年仅22岁便去世,这究竟是为何呢?有关明熹宗的真正死因并没有明确记载,不过当时熹宗是因落水生病,此后一直没有好转。

  • 如何评价明英宗朱祁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宣德十年,正式即位,年号正统。主少国疑,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任用“三杨内阁”主理朝政,发动麓川之役,导致

  • 西晋皇帝晋怀帝司马炽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晋怀帝

    司马炽,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也是西晋王朝的第三代皇帝。司马炎有25个儿子,司马炽是最小的。西晋王朝,外戚、诸王政权之事乱而多。到了公元304年,司马炎的25个儿子因为政权互相残杀,就只剩下了4个,司马炽便是之一。公元306年,司马炽被扶持即位,即晋怀帝,改年号为“永嘉&rdquo

  • 隋炀帝的历史地位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炀帝

    曾经写过一篇关于隋炀帝的文章,说到他在历史上的定位,这种事情本来就是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二我在网上看到有这么一句话:所有人都可以骂隋炀帝,唯独读书人不可以骂他。他之所以这样讲,大概是因为,隋朝为打击几百年来把持朝政的高门贵胄,创新了科举制,使得一般寒门士子,有机会进入官场甚至中枢,从而得以改变命运。

  • 如何评价东吴皇帝吴景帝孙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休

    在公元258年,孙休顺利登基,这一年他二十二岁,在上位后他采取了更高明的手段,将那些孙氏的宗族进行了各种赏赐,比如说让孙綝担任丞相一职,让其万人之上一人之下。为了让孙綝放松警惕,他还数次在公众场合称赞孙綝的才能以及功劳,认为他是霍光一样的贤臣,还先后多次的加赏。也正因此,孙綝一度变得更加的自傲,对孙

  • 如何评价唐德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德宗

    凌烟阁是唐朝历史上的标志性建筑,里面绘有功臣们的画像,但很少有人知道,凌烟阁功臣中还有一位皇帝!当然此人的画像被放入凌烟阁时,他还不是皇帝,后来才成为大唐天子的。这位皇帝虽然进了凌烟阁,但才能有限,在位时间很长,却搞乱了唐朝的秩序,为唐朝的衰亡埋下祸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得从762年10月

  • 明宣宗朱瞻基对明朝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宣宗

    自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以来,摆在这个新生政权面前的难题一个比一个复杂。经过元朝后期的高压统治,加上元末起义军的互相攻伐,老百姓饱受苦难,他们被迫背井离乡,谋求一线生计。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为何朱元璋能够以放牛娃的身份,奋斗到大明朝CEO的位置

  • 晋惠帝司马衷到底是弱智还是傻子?如何评价晋惠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衷

    说到司马衷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这个人的,这个人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的,这个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句“何不食肉糜”就出自于这个司马衷之口了,知道这句话意思的人也应该知道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是何等的愚蠢啊,而且还是一位君王,所以有人就问了,这个司马衷是不是傻子?这个司马衷是不是一个弱智呢

  • 刘询是被谁推上帝位的?汉宣帝刘询在位期间有哪些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询

    一般人做梦都想生在皇家,享受与生俱来的荣华与富贵,然而生在皇家就是幸运的吗?估计在一个人眼里,显然是谈不上幸运的,他遭受了连普通人都难以承受的痛苦和折磨,身边最亲的亲人先后死去,而且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夺去这一切的竟然是他的亲曾祖父,真是一场人伦惨剧。然而,在那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即使是皇帝的子孙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