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代十国皇帝之后晋出帝石重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五代十国皇帝之后晋出帝石重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245 更新时间:2024/1/6 8:19:20

石重贵,即晋出帝、晋少帝,晋高祖石敬瑭养子,后晋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在位共4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天福七年(942年)六月,晋高祖石敬瑭去世,石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因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惹怒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契丹进攻后晋,开运三年十二月(947年1月)攻占后晋都城开封,迫使石重贵投降,后晋灭亡。石重贵的能力一般,但很有骨气,他敢于同契丹开战,可惜身边却无可用之人。他在位只有4年,国破后被俘送往契丹。974年7月10日,后晋出帝病逝,终年61岁,追封晋王。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石重贵本为后晋高祖石敬瑭的侄儿。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六月二十七日出生在太原汾阳里 。其父石敬儒曾经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骑将,早逝,石敬瑭遂将他收为己子。石重贵少时谨言慎行,质朴纯厚,深得石敬瑭喜爱,到各地镇守都让他跟随前行,曾把诸多事情委托给他办理,但石重贵生性爱好驰马射箭,颇有沙陀祖辈之风。石敬瑭镇守太原时,让琅琊人王震教石重贵《礼记》,石重贵不能领悟其中的意义,对王震说:“这不是我家干的事。”

后唐清泰二年(936年),石敬瑭在晋阳举兵叛唐,后唐大军围攻太原。石重贵或出谋划策,或冒矢拒敌,都受到石敬瑭赞赏。石敬瑭借契丹兵挫败后唐军队,离太原赴洛阳夺取帝位,临行前在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的推荐下,选择了石重贵留守太原,授以北京留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行太原尹,掌河东管内节度观察事。官衔不少,但政绩平平,“未著人望”。尽管如此,因受到叔父倚重看重,石重贵仍步步高升。

天福二年(937年)九月,被征召回朝廷,授予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右金吾卫上将军。

天福三年(938年)十二月,任开封尹,加封检校太傅,封为郑王,增加食邑三千户,加封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福七年(942年)石敬瑭死前,石重贵改任广晋尹,进封齐王,兼任侍中。

继位为帝

石敬瑭死后,石重贵承制即位及为后晋出帝。石重贵在叔父尚有嫡子在世时,能继承大统,其间不乏宫中密谋。石敬瑭生有七子,大多早夭,仅剩幼子石重睿一人。本来石敬瑭在病中托孤与宰臣冯道,意思要冯道辅立石重睿。但他死后,冯道与当时掌握实权的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景延广却擅立石重贵为帝。

石重贵在位时间不长,前后不过五年。五年中,生活的浪涛既把他涌上了顶峰,也把他无情地摔到了谷底,成为亡国之君。

石重贵即位前,后晋的形势并不乐观。契丹凭扶立石敬瑭有功,挟制中原,虎视眈眈;后晋的南面有割据称王的吴越、后蜀;后晋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加之连年的旱、蝗、涝、饥,饿殍遍野,民怨沸腾。后晋的政权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石重贵一即位,就遇到一棘手问题,就是如何向契丹皇帝辽太宗耶律德光报告。景延广傲气十足,力主向契丹皇帝称孙不称臣,结果给伺机南下的耶律德光提供了机会。恰逢青州节度使杨光远这时外连契丹造反,于是将石敬瑭时与契丹称臣修好,虽屈辱倒还大致和平的局面打破了。与契丹的战争时断时续,一直到后晋的灭亡。

晋辽开战

开运元年(944年)正月,契丹前锋赵延寿、赵延昭引五万骑入寇,兵分数路陷贝州、入雁门,长驱直入。石重贵在众将的簇拥下亲征。这时他可能感到大祸临头,就遣人致书耶律德光,求修旧好。耶律德光正志得意满,岂愿中途罢兵。石重贵求和遭到拒绝,只好迎战。在这一年与第二年的抗击契丹的战争中,尽管他指挥无能、用人不当、号令不灵,但赖中原军民的英勇战斗,契丹两次大规模的进攻都被挫败了。

此后,契丹退兵,石重贵凯旋还朝,以为从此天下太平,又过起醉生梦死的生活。他本来就是个声色犬马之徒,视国事为儿戏。石敬瑭尸骨本寒,梓宫在殡,石重贵就纳颇有美色的寡婶冯夫人为妃,并恬不知耻地问左右说“我现今作新婿何如”。

开运元年(944年),晋军与契丹军战于戚城,他却每天听乐不止。他在宫中听惯了“细声女乐”。亲征以来,只能召左右“浅藩军校,奏三弦胡琴,和以羌笛,击节鸣鼓,更舞送歌,以为娱乐”,所以他常给侍臣们抱怨说“此非音乐也”。宰臣冯道等投其所好,奏请举乐,这时石重贵还算清醒了一点,没有允许。

开运二年(945年)三月,后晋与契丹在阳城决战前夕,石重贵仍出外游猎。他不做战守准备,反而大建宫室,装饰后庭,广置器玩。为铺地毯,不惜用织工数百,费时一年。为玩乐尽兴,他对优伶们赏赐无度。在国难当头,百姓饿毙于道的时刻,石重贵还如此的挥霍,后果可想而知。

石重贵在位期间,很少有惠民之举,偶而杀上两个贪官污吏,也是掩人耳目。身为一国之君,皇帝即国家,应有尽有,但他贪得无厌。为应付战争费用,为满足自己滥耗,他甚至在大蝗大旱之年,还派出恶吏,分道刮民。天福八年(943)六月,他遣“内外臣僚二十人分往诸道州府率借粟麦,时使臣希旨,立法甚峻,民间泥封之,隐其数者皆毙之。而这一月,“诸州郡大蝗,所至草木皆尽。”开运元年(944)四月,他“命文武官僚三十六人往诸道括率钱帛”。

亡国受辱

石重贵昏昏噩噩,全靠一群将相扶持,但他所宠信重用之辈,很少有德才兼备,忠心为主之人。石重贵任命杜重威为北面行营部招讨使,对此番出征,石重贵充满了狂妄的信心。他在诏书中声称要“先取瀛莫,安定关南;次复幽燕、荡平塞北”。可事实再次嘲弄了他。杜重威在前线投敌,另一将领张彦泽引兵南下,直趋汴梁。腊月十七日,张彦泽大兵压城,包围了皇宫,石重贵无以为计,欲纵火自焚,多亏了近侍一把拉住,他才免为灰烬。张彦泽自作主张,强把石重贵一家迁到开封府派兵把守。

次年正月初,耶律德光到京。石重贵此前已派儿子石延煦、石延宝奉表、国宝、金印求降,这时欲与太后一起迎接,遭到拒绝。耶律德光下制,降石重贵为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封负义侯,封地偏僻,在渤海国界的黄龙府。石重贵一家北行时。有时饭也吃不上,只得杀畜而食。石重贵一行人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倍受凌辱,好不容易到了黄龙府,辽朝国母又召往怀州。怀州在黄龙府西北千余里,石重贵只得重新上路。幸逢辽朝内部发生了帝位之争,辽太宗耶律德光病逝,他的侄子永康王耶律阮成为辽朝新皇帝,即辽世宗,允许他们暂住辽阳,自此供给稍有保证。

辽天禄二年(948年),耶律阮至辽阳,石重贵着白衣纱帽拜之。石重贵有一幼女,耶律阮之妻兄求之,因年幼谢绝。不几日,耶律阮就遣人夺走,送给妻兄。

天禄三年(949年),石重贵一家被允在建州(今辽宁朝阳西南)居住。行至中途,石重贵生母安妃病死。到建州后,得土地50余顷,石重贵令一行人建造房屋,分田耕种。这年,辽太宗之子寿安王耶律璟又强娶石重贵宠姬赵氏、聂氏而去。石重贵悲愤不已,但也无奈。

石重贵墓志铭称他于辽保宁六年(974年)六月十八日去世。

标签: 石重贵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后晋高祖石敬瑭?石敬瑭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石敬瑭

    石敬瑭,即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石敬瑭朴实稳重,寡于言笑,喜读兵书。他曾参与“梁晋争霸”,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虽封他为赵国公,却并不信任他。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被围困于太原,遂

  • 五代十国皇帝之闽世宗王延政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延政

    王延政,即闽世宗,人称十三郎,闽太祖王审知之子,闽嗣主王延翰、闽太宗王延钧、闽康宗王延羲之弟,五代十国时期闽国末代君主,在位共三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王延政初任都教练使,后唐长兴元年(930年),其兄王延钧继位闽王之位。长兴二年(931年),王延政父亲王

  • 五代十国皇帝之闽景宗王延羲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延羲

    王延羲,即闽景宗,后改名王曦,闽太祖王审知少子,闽嗣王王延翰和闽惠宗王延钧之弟,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第五位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福四年(939年),拱宸、控鹤军使朱文进、连重遇反,迎王延羲进宫并杀王继鹏,延羲遂自称威武节度使、闽国王,改名王曦,改元永隆,称臣

  • 五代十国皇帝之闽康宗王继鹏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继鹏

    王继鹏,即闽康宗,后改名王昶,闽惠宗王延钧长子,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第四位国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闽永和元年(935年),王继鹏发动政变杀父继位称帝,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卖官鬻爵,横征暴敛。后因拱宸、控鹤军兵变被杀,死后追谥圣神英睿文明广武应道大弘孝皇帝,庙号康宗。人物生平杀

  • 五代十国皇帝之前蜀后主王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衍

    王衍,即前蜀后主,,初名王宗衍,字化源,蜀高祖王建第十一子,五代十国时期前蜀末代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衍即位后,荒淫无道,委政于宦官、狎客,好微服出游民间,日夜饮酒,爱好奢侈,营建宫殿,巡游诸郡,耗费大量财力,蜀人不得安宁。太后、太妃卖官鬻爵,臣僚贿赂公行,政治十分

  • 前蜀高祖王建有哪些作为与成就?王建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建

    王建,即前蜀高祖,字光图,小字行哥,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天复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为蜀王,成为

  • 五代十国皇帝之前蜀高祖王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建

    王建,即前蜀高祖,字光图,小字行哥,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天复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为蜀王,成为

  • 五代十国皇帝之南汉后主刘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鋹

    刘鋹,原名刘继兴,南汉中宗刘晟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汉末代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封卫王。南汉乾和十六年(958年),刘晟去世,刘继兴继位,改名刘鋹,改元大宝。刘鋹在位期间,荒淫无度、统治昏庸,国力大衰,朝政糜烂不堪。刘鋹政事皆委诸宦官龚澄枢及女侍中卢琼仙等人。 刘鋹又

  • 五代十国皇帝之南汉中宗刘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晟

    刘晟,即南汉中宗,原名刘弘熙,汉高祖刘第四子,汉殇帝刘玢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第三位皇帝,在位共15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光天二年(943年),刘晟杀兄刘玢自立,改元应乾。生性荒淫暴虐,得志之后专门用威势刑法统治下民,多诛灭旧臣以及自己的兄弟、侄子,任用宦官、宫女为政,

  • 五代十国皇帝之南汉殇帝刘玢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玢

    刘玢,即南汉殇帝,原名刘洪度,南汉高祖刘龑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第二位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玢初封宾王,后改封秦王。刘玢继位后,骄傲奢侈,荒淫无度、政事废弛。使得其弟晋王刘弘熙生取代之心,光天二年(943年),刘弘熙找来力士数人在刘玢观赏角力的宴会结束后,将其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