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代十国皇帝之后汉高祖刘知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五代十国皇帝之后汉高祖刘知远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220 更新时间:2024/1/20 7:35:12

刘知远,即后汉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在位仅一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知远年轻时厚重寡言,面有特象,雄武过人,勇猛善战,跟随唐明宗李嗣源及晋高祖石敬瑭时,颇得战功,反对称臣于契丹。开运四年(947年),刘知远称帝即位。统治期间,各地割据成势而朝廷难控,并且手下贪婪之辈,日益形成弊政,一时敛赋成灾。乾祐元年(948年)正月,病逝于万岁殿,享年五十四岁,庙号高祖,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葬于睿陵。

人物生平

追随敬瑭

刘知远,生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从小为人沉稳庄重,不好嬉戏。到了青少年时期,正值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割据太原,刘知远就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即后来的后唐明宗)部下为军卒。当时,石敬瑭为李嗣源部将,在战斗中,刘知远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两次救护石敬瑭脱难。石敬瑭感而爱之,以其护援有功,奏请将刘知远留在自己帐下,做了一名牙门都校。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刘知远移镇汶阳,升任马步军都指挥使。同年,石敬瑭得助于刘知远等人谋划,假借契丹军的力量,消灭后唐,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晋,是为晋高祖。为了报答契丹的帮助,石敬瑭不惜将燕云十六州割让契丹,并称比他小11岁的耶律德光为父,刘知远对石敬瑭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对契丹称臣即可,当儿子则太过分,多送些金帛使辽兵援助而不必以割地相许,割地会造成将来后患无穷啊!”果然,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从此中原门户大开,无险可守。后晋建立后,刘知远以其军政才能和佐命功,历任检校司空、侍卫马步都指挥使、点检随驾六军诸卫事、许州节度使、朱州节度使、检校太傅、北京(今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等职,日趋显贵。

志取天下

石敬瑭当了七年儿皇帝,于后晋天福七年(942年)死去。养子石重贵即位,是为后晋出帝,刘知远也迁检校太师,进位中书令。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契丹主耶律德光率军南下,大军直抵澶州,派蕃将伟王领兵进入雁门关。刘知远作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在忻口大破伟王,累迁太原王兼任北面行营都统,北平郡王、太尉,之后诛杀吐谷浑白承福等五支部族共四百人,以另一部族的王义宗统领五族中其余的人,又在朔州阳武关再破契丹。 刘知远在这段时期的主要意图是称霸河东,成就王业,因此对朝廷的诏命半推本就,一方面不服调遣,作战中逗留不进,另一方面也主动出击一下。后晋开运四年(947年)正月一日,契丹进犯京师,俘虏了后晋少帝石重贵北去,后晋灭亡。二月一日,耶律德光具办汉族的礼制衣服,登上崇元殿接受朝拜,诏令改晋国为大辽国,大赦天下,称年号为会同十年。刘知远遣牙将王峻向契丹奉表投降,耶律德光诏令褒扬嘉奖,称刘知远为儿子,并赐给一根木拐。按契丹的礼法,贵重的大臣才能得到这种赏赐,就像按汉族礼仪赐给假节一样。王峻拿着木拐,契丹人望见他都纷纷到路边避让。王峻回来后,对刘知远说契丹政治混乱,一定不能攻占中原,于是便商议建国。

建国称帝

这时,秦州节度使何建归降后蜀。后晋开运四年(947年)二月十二日,河东行军司马张彦威与他的文武将吏等,认为中原没有主人,刘知远的威望日益隆盛,众心所归,写信劝他登上帝位,刘知远谦让不答应,此后众官三次上书,诸军将吏、贵臣耆老,一个接一个地恳切陈请,才发布文告应允。十五日,刘知远看准时机,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他没有马上改国号,但弃开运年号,而延用石敬瑭的年号,称天福十二年 [7] 。接着,刘知远下诏禁止为契丹括取钱帛;慰劳保卫地方和武装抗辽的民众;在诸道的契丹人一律处死等等。于是晋朝旧臣纷纷投诚归附。契丹在中原人民抗击下退出后,同年六月刘知远进入开封并建都,改名为暠,改国号为汉,改天福十三年为乾祐元年,蠲免赋税,大赦天下,称帝。刘知远果断采纳了皇后李氏的建议,一改过去靠括民财犒军的惯例,而是拿出宫中所有财物赏赐将士,果然深得人心。契丹军进入中原后,到处以“打草谷”的名义掠夺财物、杀害无辜百姓,中原地区人民反抗不断,耶律德光被迫北撤,留萧干守卫汴京,刘知远看准时机,采纳了郭威“由汾水南下取河南、进而图天下”的正确建议,命史弘肇为先锋,举兵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无敌,很快拿下了洛阳和汴京。刘知远稳定中原局势后,令魏州的杜重威移镇归德(今河南商丘南),与原归德节度使高行周对调,杜重威抗命不从,刘知远令高行周与慕容彦超率军讨伐杜重威,杜重威誓死守城,汉军日久无功,刘知远恐生他变,亲自来攻,死伤甚巨,刘知远见强攻不克,多次遣人招降杜重威,许以不死,此时魏州粮草用尽,城中将士多逾城逃亡,十一月二十七日,杜重威出城投降,刘知远言而有信,没有杀杜重威,封其为检校太师、守太傅、兼中书令、楚国公。 至此,中原基本上平定。

托孤善后

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刘知远因伤长子刘承训之死而病重,召史弘肇、王章、苏逢吉、郭威等人托孤,临终前,刘知远认为杜重威反复无常,于是授意托孤大臣除掉他。随即驾崩,时年54岁,谥曰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睿陵。 其子刘承祐继位,是为后汉隐帝。

标签: 刘知远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皇帝之后晋出帝石重贵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石重贵

    石重贵,即晋出帝、晋少帝,晋高祖石敬瑭养子,后晋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在位共4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福七年(942年)六月,晋高祖石敬瑭去世,石重贵继位,沿用高祖天福年号。天福九年(944年)七月,改元开运。因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惹怒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契丹进攻后

  • 如何评价后晋高祖石敬瑭?石敬瑭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石敬瑭

    石敬瑭,即晋高祖,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石敬瑭朴实稳重,寡于言笑,喜读兵书。他曾参与“梁晋争霸”,冲锋陷阵,战功卓著。后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虽封他为赵国公,却并不信任他。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被围困于太原,遂

  • 五代十国皇帝之闽世宗王延政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延政

    王延政,即闽世宗,人称十三郎,闽太祖王审知之子,闽嗣主王延翰、闽太宗王延钧、闽康宗王延羲之弟,五代十国时期闽国末代君主,在位共三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王延政初任都教练使,后唐长兴元年(930年),其兄王延钧继位闽王之位。长兴二年(931年),王延政父亲王

  • 五代十国皇帝之闽景宗王延羲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延羲

    王延羲,即闽景宗,后改名王曦,闽太祖王审知少子,闽嗣王王延翰和闽惠宗王延钧之弟,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第五位皇帝,在位共6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福四年(939年),拱宸、控鹤军使朱文进、连重遇反,迎王延羲进宫并杀王继鹏,延羲遂自称威武节度使、闽国王,改名王曦,改元永隆,称臣

  • 五代十国皇帝之闽康宗王继鹏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继鹏

    王继鹏,即闽康宗,后改名王昶,闽惠宗王延钧长子,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第四位国君,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闽永和元年(935年),王继鹏发动政变杀父继位称帝,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卖官鬻爵,横征暴敛。后因拱宸、控鹤军兵变被杀,死后追谥圣神英睿文明广武应道大弘孝皇帝,庙号康宗。人物生平杀

  • 五代十国皇帝之前蜀后主王衍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衍

    王衍,即前蜀后主,,初名王宗衍,字化源,蜀高祖王建第十一子,五代十国时期前蜀末代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衍即位后,荒淫无道,委政于宦官、狎客,好微服出游民间,日夜饮酒,爱好奢侈,营建宫殿,巡游诸郡,耗费大量财力,蜀人不得安宁。太后、太妃卖官鬻爵,臣僚贿赂公行,政治十分

  • 前蜀高祖王建有哪些作为与成就?王建有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建

    王建,即前蜀高祖,字光图,小字行哥,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天复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为蜀王,成为

  • 五代十国皇帝之前蜀高祖王建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建

    王建,即前蜀高祖,字光图,小字行哥,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在位共12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天复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为蜀王,成为

  • 五代十国皇帝之南汉后主刘鋹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鋹

    刘鋹,原名刘继兴,南汉中宗刘晟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汉末代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封卫王。南汉乾和十六年(958年),刘晟去世,刘继兴继位,改名刘鋹,改元大宝。刘鋹在位期间,荒淫无度、统治昏庸,国力大衰,朝政糜烂不堪。刘鋹政事皆委诸宦官龚澄枢及女侍中卢琼仙等人。 刘鋹又

  • 五代十国皇帝之南汉中宗刘晟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晟

    刘晟,即南汉中宗,原名刘弘熙,汉高祖刘第四子,汉殇帝刘玢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第三位皇帝,在位共15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光天二年(943年),刘晟杀兄刘玢自立,改元应乾。生性荒淫暴虐,得志之后专门用威势刑法统治下民,多诛灭旧臣以及自己的兄弟、侄子,任用宦官、宫女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