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宗赵光义和宋太祖赵匡胤区别比较

宋太宗赵光义和宋太祖赵匡胤区别比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465 更新时间:2024/1/20 11:37:38

同样都是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和宋太祖赵匡胤相比,差在哪些方面?其实,无论是带兵,还是治国,两者其实不可放在一起比较的,赵匡胤比赵光义厉害10倍不止。

一、陈桥兵变VS斧声烛影,赵匡胤更胜一筹。

我们都知道,赵匡胤是夺取了后周的江山,才建立了大宋。虽说欺负1个8岁的小孩子的确有点儿无耻,但不得不说,赵匡胤处理问题的水平,实在是太高了!

正月初一,后周得到了契丹联合北汉南下的消息,正月初二,身为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便带领禁军离开开封。

正月初三,在距离开封40里地的陈桥驿,赵匡胤喝得大醉,等他醒来一看,身上已经披着黄袍了。正月初四,34岁的赵匡胤便取代后周,建立了大宋王朝。

仅仅花了2天时间,赵匡胤便顺利地完成了改朝换代,不得不说,十分漂亮。再加上整个政变过程中,只死了1个人,那就是侍卫亲军的副都指挥使韩通,这就更了不起了。

毕竟是一场政变,而且是改朝换代的那种,咋能做到几乎不死人的呢?不得不感叹,赵匡胤的手段,绝对是一绝。想想王莽取代西汉、曹魏取代东汉、西晋取代曹魏、隋朝取代北周、唐朝取代隋朝,都死了多少人呢?

再看赵匡胤对后周老臣们的态度,他全部留用,大家该干嘛就干嘛。除了皇帝变了,什么都没变。而且就连后周世宗柴荣的家眷们,赵匡胤也十分善待,这就是本事。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一点儿不拖泥带水,简直是改朝换代的天花板。

反观赵光义,他是怎么夺取皇位的呢?这就跟斧声烛影这个故事有关系了。

赵匡胤50岁那年,和弟弟赵光义在一起喝酒,喝着喝着两个人就吵了起来,期间门外的太监宫女听到了里面的吵闹声以及斧子落地的声音,还看到了烛光晃动的影子。但是他们不敢进去看。

大半夜的,赵光义匆忙从房间走了出去。第二天赵匡胤就被宣布死亡了,死因不明。而赵光义则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上,宣布自己是新任皇帝。

我的妈呀,这也太尴尬了吧?把自己的哥哥害了,抢了哥哥的位置,这但凡是个长了脚指头的人,都能想象得到。可赵光义却掩耳盗铃,觉得世上他最聪明。

此外,赵光义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绞尽脑汁。结果他和赵普合伙上演了一出《金匮之盟》的戏码。下面是《金匮之盟》的故事简介:

赵匡胤和赵光义的老妈杜太后临终前,拉着赵匡胤的手嘱咐道:后周为啥失去了天下?还不是因为柴宗训年纪小吗?你挂了的时候,一定要把大位传给你弟弟赵光义,只有年长的人当皇帝,咱们老赵家的江山才能稳固!同理,赵光义死后,皇位再传给弟弟赵廷美,以后赵廷美再传回给赵匡胤的儿子。这不就妥了?

真的是脸都不要了,造谣也不能这么个造法吧?杜太后怎么就预料到赵匡胤会早逝呢?万一人家能活八九十岁怎么办?到时候他儿子五六十了,难道还不能继位?怎么会有老母亲诅咒自己的儿子早逝呢?

这又是一个尴尬到脚指头抠破鞋底的事情,赵光义处理政变的手段,和他哥哥赵匡胤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啊!

其实那时候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分别26岁和18岁,全都成年了有没有?完全有资格继承大位好不好?

结果赵德昭在北伐北汉的时候,被赵光义骂了一顿,回家就自杀了,年仅28岁。而赵德芳则在22岁一觉睡死过去了。这么一来赵匡胤这一脉可就没人能威胁赵光义了。

这还不够,赵光义又找个了借口,把弟弟赵廷美发配到了房州,没多久赵廷美就病死了,年仅38岁。这下所有威胁者都自动消失了,赵光义这才美滋滋地把大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啥也不说了啊,这些操作简直令人头疼,未免也太明显了吧?就不能学学你哥,把戏唱好听一点吗?你对得起太宗这个庙号吗?

二、杯酒释兵权VS大肆扩招。

赵匡胤干的漂亮事儿实在是太多了,且不说他平定了南平、后蜀、荆湖、南唐、南汉等政权,单说他对国内的治理手段,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是后周禁军的殿前都点检出身,他担心自己的手下,也会学习自己的行为,所以他非常想罢免这帮禁军功臣们的兵权。可人家都立下大功,你直接罢免,未免让人心寒,以后谁还肯给你办事呢?

因此赵匡胤把这帮老伙计都喊了过来一起喝酒,在酒席上,赵匡胤坦言:万一哪天你们学习我黄袍加身,这可怎么办?我知道你们都很忠心,我对后周何尝不是忠心耿耿呢?只是万一,你们的手下人,想要取得富贵,强行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怎么办?

这下这帮禁军将领们可就都傻眼了,第二天纷纷选择辞职,赵匡胤全部接受,将这些职位换成了没什么战功的人。赵匡胤对他的老弟兄还是不错的,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等人,不仅得到了高官厚禄,而且还成了赵匡胤的儿女亲家。

这还不够,过了一阵子,赵匡胤又办了一场酒席。

这回邀请的人,是全国各地的节度使。从唐玄宗时代开始,节度使就成了割据一方的诸侯,他们拥有财权、军权、政权,很难控制。

因此赵匡胤把他们喊来喝酒,同样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都是大宋的功臣,立下了赫赫战功,本来该去享清福的,我实在是不忍心让你们继续这么劳累了啊!

这帮人稍微蠢了一点,除了王彦超主动要求告老还乡以外,其他人还不为所动。赵匡胤第二天索性直接把他们都给撤了。

两次杯酒释兵权,彻底解决了宋朝武将的危机问题。可以说,做得非常体面周到,老伙计们也不失面子。

宋太宗赵光义,收买人心的方法,可就害惨了宋朝了。

赵光义得国不正,他心虚得很。为了表现自己的正统性,他主动要求北伐,结果被大辽打得丢盔弃甲,差点把小命搭进去,自此再也不提北伐的事情了。

可这个时候该怎么收买人心呢?赵光义有自己的独到的办法,他打算笼络读书人。因为读书人手里的笔杆子,就是当时最好的舆论向导。他们写什么,后世的人基本上就信什么。

因此,赵光义开始疯狂扩招进士。唐朝、五代包括宋太祖时期,每一届只录取二三十名进士。赵光义可就牛了,一次录取两三百名,巅峰时期录取四五百名进士。

这下读书人们可乐开花了,他们纷纷觉得赵光义是个好皇帝,给他们提供了工作岗位。可一旦开了这个头,后世的皇帝就不太好办了。为啥?因为你限制录取名额的话,肯定会被骂是不?

因此到了宋仁宗时期,大量的进士坐在冷板凳上等工作,因为没有实缺啊!他们不干活,国家还得养着他们,你说惨不惨?这就是著名的冗官现象。

赵匡胤时期,讲究精兵强将的治军策略,他并不是重文轻武的始作俑者。虽说他只有十几万兵马,却能够百战不殆。

可赵光义时期,为了保住皇位,刻意打压武将。此外,士兵质量上跟不上,赵光义就采取扩招的方式,招募了大量士兵。这又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史称冗兵现象。

士兵需要国家养着,久而久之,出现了大量吃空饷的情况。这对北宋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三、制度完善方面,赵匡胤更胜一筹。

后周时期,禁军主要分成了两大板块,分别是殿前司和侍卫司。赵匡胤就是殿前司的老大殿前都点检,李重进则是侍卫司的老大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赵匡胤当了皇帝以后,觉得禁军的机构太简单了,只要两大领导一合计,那什么事情办不成?

因此赵匡胤开始改革禁军,他将都点检、副都点检、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虚位以待,虽然还设,但不找人来干。实际上统兵的人,则是官阶比较低的都虞侯。

除此以外,禁军被分成了3大板块:殿前司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统称为三衙。这么一来3方协作监督,问题就小很多了。

还有,赵匡胤专门设立了枢密院。过去统兵权归都点检、都指挥使,而调兵权则归他们的副手副都点检、副都指挥使。枢密院设立以后,调兵权则归了这个机构,而这个机构直属皇帝,等于是皇帝才有调兵权。而都虞侯又听命于皇帝,因此皇帝兼具了调兵权和统兵权。

解决完禁军的问题,赵匡胤还得限制宰相的权力。

为了加强皇权,分走相权,赵匡胤设立了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等,他们分别管理民政、军政、财政,而且直接对皇帝负责,大大削弱了相权。

相对来说,赵光义在这些开创性的改革中,作用就小太多了。他顶多是把哥哥定下的东西,换个名字,或者加强某些部门的权力,很少有大规模的改革动作。毕竟赵光义不是赵匡胤,万一改革出现差池,他可顶不住!

标签: 宋太宗

更多文章

  • 如何客观评价唐中宗李旦?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中宗

    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即唐睿宗,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唐中宗李显同母弟。李旦前后两次登基,一共在位八年(684年690年,710年712年),真正掌权两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唐朝的第五位,同时也是第七位皇帝,李旦在后世

  • 南明皇帝隆武帝:朱聿键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聿键

    朱聿键,南明第二位皇帝,后世称为隆武帝,也称唐王,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李自成大军攻进北京城后,于煤山自缢殉国。此后,在南方陆续出现了多个政权,流落到南方的明朝藩王们,在一些不愿意降清的士大夫的拥戴下,或称帝,或以监国名义,扛起了南明抗清

  • 清朝皇帝大全 清朝皇帝个人资料介绍 清朝皇帝图像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皇帝

    清朝有几个皇帝?清朝君主是指清朝皇帝,以及清朝前身后金政权的大汗,总共12位。从皇太极建立清朝开始共有11位皇帝。清朝入关以后共有10位皇帝。清朝十二位君主分别是(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天命)、皇太极(天聪、崇德)、福临(顺治)、玄烨(康熙)、胤禛(雍正)、弘历(乾隆)、颙琰(嘉庆)、 旻宁(道光

  • 辽朝皇帝顺序列表 辽朝历代皇帝大全及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辽朝

    皇帝称谓(汉名)生卒年份(公元)谥庙称谓评价大辽·耶律耨里思生卒不详辽肃祖唐代契丹迭剌部领袖(辽太祖追封)大辽·耶律萨剌德生卒不详辽懿祖多次冒箭矢与室韦交战、辽太祖追崇他为庄敬皇帝大辽·耶律匀德寔生卒不详辽玄祖辽太祖追崇大辽·耶律乙872926

  • 后燕成武帝慕容垂是怎样的人 如何评价慕容垂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慕容垂

    后燕成武帝慕容垂(326年-396年6月2日),字道明,原名霸,字道业,一说字叔仁,鲜卑名阿六敦,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鲜卑族人。十六国后燕开国君主。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在前燕时屡有战功,更加曾击退东晋桓温的北伐军。然而因为受到当政的慕容评排挤而被逼出走前秦,但很受前秦君主苻坚的宠信。淝水之战

  • 金朝历代皇帝列表 金朝皇帝一共有多少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金朝

    金朝,又称大金、金国,是位于今日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旻,国号金,建于1115年。那么金朝有个皇帝呢?他们都是谁?接下来请看金朝历代皇帝列表。金(1115年-1234年),或称大金、金国、金朝,是位于今日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旻,国号金

  •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宇文觉

    一,出身显赫宇文觉是西魏使持节、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柱国大将军、录尚书事、大行台、安定郡公宇文泰之子,九岁就被封为略阳郡公。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立宇文觉为世子、封大将军。不久宇文泰病危,因诸子年幼,托孤侄子宇文护。宇文觉继承宇文泰的太师、大冢宰之位,不久升任周公。当时宇文觉仅有15岁

  • 如何客观评价西汉皇帝汉昭帝刘弗陵?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昭帝,刘弗陵

    汉昭帝刘弗陵是西汉时期的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少子,母为钩弋夫人。汉昭帝在历史上是一位容易被低估的皇帝。今天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作为汉武帝最小的儿子,他在位期间,休养生息,恢复国力,不但收拾了汉武帝留下的一大堆烂摊子,同时也为汉朝的‘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公元前94年,刘弗陵

  • 北周宣帝宇文赟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宇文赟

    宇文赟是周武帝宇文邕长子,北周第四位皇帝。今天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这位鲜卑族的皇帝不是很有名,相比起他的岳父隋文帝杨坚来说名气要小得多。宇文赟是个奇葩皇帝,因为做太子的时候被亲爹北周武帝宇文邕管教的太厉害,自己也压抑的太厉害,所以当上皇帝后各种胡作非为。宇文赟居于东宫

  • 金熙宗是个怎样的人 金熙宗登基后为什么性格大变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金熙宗

    大家都知道,皇帝是属于一位具有国家最高权力的人,可以说他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古代曾经有一位皇帝--金熙宗金太宗,却被群臣们拉下了皇位,而且还打烂了屁股,从而被称为是最憋屈皇帝,那么金熙宗是个怎样的人呢?登基后为什么性格大变呢?金太宗剧照首先,金熙宗登基后,政权并没有被他掌握。身为统治者,金熙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