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柴宗训

柴宗训——五代十国后周皇帝

柴宗训

柴宗训的资料

  中文名:柴宗训

  别 名:恭皇帝

  国 籍:后周→北宋

  民 族:汉族

  出生地:澶州

  职 业:皇帝

  谥 号:恭皇帝

柴宗训的介绍

后周恭帝柴宗训(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后周世宗柴荣第四子,五代时期后周最后一位皇帝。广顺三年八月初四日(953年9月14日),出生于澶州府第。显德六年(959年)六月癸未日,制授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食邑三千户,实封五百户。同年,周世宗去世,柴宗训即位。显德七年(960年),柴宗训被迫禅位给赵匡胤,后周灭亡。赵匡胤登基后,降封柴宗训为郑王,迁往房州。北宋开宝六年(973年)逝世,终年20岁,葬顺陵,谥恭皇帝。

赵匡胤受禅后,降柴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后柴宗训母子被迁往房州,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逝世,终年20岁,被谥为恭帝。后赵匡胤建立宋朝,在一块石碑上留下三条遗训,其中有一条就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遗训,从柴家子孙与南宋共存亡,以及在新旧党争当中失势的官员并没有被杀,还可能会随着政局的演变由罢黜而回到中央这两点就可以证明。

有关“柴宗训”的历史故事

  • 五代十国柴宗训简介-五代十国柴宗训

    柴宗训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五代十国历史人物:五代十国柴宗训,历史上评为柴宗训,五代十国历史柴宗训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柴宗训,外文名:ChaiZongxun,别名:恭皇帝后周恭帝柴宗训(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后周世宗柴荣第四子,五代时期后周最后一位皇帝。广顺三年八月初四日(

  • 周恭帝柴宗训:一生的曲折与坚守

    一、出身皇族,命运多舛周恭帝柴宗训,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是后周世宗柴荣的长子。他出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了战争和权谋,而他的命运也因此充满了曲折。二、皇位继承,权力斗争柴宗训在父亲去世后,继承了皇位,成为了后周的皇帝。然而,他的皇位并不稳固,因为他的母亲皇后符氏和弟

  • 柴荣为什么传位柴宗训他还有更好的选择吗(柴荣为何传位给柴宗训)

    赵匡胤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夺取皇位,与周朝末代皇帝柴宗逊的年轻直接相关。柴宗训登基时才七岁,近代刚上小学。他大概是不认识几个字,根本不会处理国家大事,所以当时是傅太后说了算。这对赵匡胤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然后柴荣没想到,把小儿子传下去可能会导致政变?事实上,柴荣也无能为力。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他只有

  • 柴宗训

    柴宗训(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邢州尧山县(今河北省隆尧县)人。后周末代皇帝(959年8月3日-960年2月3日),后周世宗柴荣第四子。显德六年(959年),授特进、左卫上将军,册封梁王。周世宗驾崩后,正式即位,沿用”显德”年号,年仅七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由宰相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

  • 后周恭帝柴宗训的生平简介 赵匡胤逼他禅位后他结局如何?

    宋朝是建立在后周的基础上,宋太祖赵匡胤之所以能顺利称帝,有一个历史事件大家一定听过,那就是陈桥事变,黄袍加身,他篡夺了后周柴氏的江山。各种版本的史书都将赵匡胤形容得非常无奈,其实那都是史官们害怕赵匡胤才说得这么隐晦,不管怎么说,赵匡胤就是欺负那个后周的年仅7岁的小皇帝了。那么,被赵匡胤逼得退位的小皇

  • 柴宗训简介 柴宗训禅位赵匡胤后结局如何?

    宋太祖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不同于汉、唐、明等各朝,都是开国皇帝打拼出来的天下。赵匡胤是经由前朝皇帝禅位登基,最终建立的宋朝。赵匡胤原本是北周重臣,深受周世宗柴荣的赏识。后来周世宗去世,6岁的柴宗训继位,因为年纪太小,由符太后垂帘听政,范质等人辅佐。周世宗去世之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

  • 柴荣为什么传位柴宗训,他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赵匡胤之所以能够轻易夺取皇位,和后周末代皇帝柴宗训年纪小,有着直接关系。柴宗训继位时只有7岁,放在现代才刚刚上小学,可能字都不认识几个,根本无法处理国事,所以当时是由符太后垂帘听政。这对于赵匡胤来说,便是一个绝佳的机会。那柴荣就没想到传位幼子,可能会引发政变吗?实际上柴荣也是没办法,就当时的情况来说

  • 周恭帝柴宗训的一生

    恭帝,名柴宗训(954~972年),周世宗柴枯第四子。柴枯病去世后继位。正在位半年,为赵匡胤兴后病去世,少年18岁,葬于逆陵(古河北省新郑县乡北廓店)。柴宗训,本启为梁王。周世宗于公元959年6月病去世,他于同月甲午日继位,相沿周太祖年号“隐德”。柴宗训登基时,年仅7岁,由符太后临晨听政,范量、王溥

  • 后周恭帝柴宗训:后周末代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柴宗训,即后周恭帝,周世宗柴荣第四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周末代皇帝,在位不到一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显德六年(959年),授特进、左卫上将军,册封梁王。周世宗驾崩后,正式即位,沿用”显德”年号,年仅七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由宰相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重用殿前都点

  • 后周末代皇帝柴宗训,他有着怎样的命运?

    柴宗训,周世宗柴荣第四子,后周末代皇帝,即位时年仅七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因为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柴荣和柴宗训时,极被重用,结果他的权利很大,最终导致发生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柴宗训和符太后见大势已去也无可奈何。柴宗训被迫让位给赵匡胤,后周因此灭亡

  • 后周柴宗训被赶下皇位之后,是什么结局?

    每当一提起柴宗训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中国古代史中,赵匡胤是最让人羡慕的皇帝,夺取政权也是最容易的,基本没费一兵一卒就成功的建立宋朝。当时赵匡胤受命率领自己的军队前去抵御契丹和北汉联军,走到陈桥驿的时候,他的部下就拥护他成为皇帝。就这样赵匡胤半推半让的过程,

  • 郑王柴宗训是周朝的皇帝,他恨赵匡胤拿了帝位吗?包拯恍然大悟

    这时郑王回来了,由于四方将领的父祖都是周朝的旧将,虽追随太祖皇帝建立大宋朝,可周帝向来对他们不薄,所以他们心中有愧,郑王柴宗训是周朝最后一个皇帝,太祖皇帝封他为郑王,他为了避嫌深居简出很少与朝中人来往,可是四方将领都是他看着长大的对他很敬重,这次为了皇帝赵祯的江山郑王出山了,四方将领便暂时被稳住了,

  • 面对年幼的后周柴宗训,赵匡胤篡位时又是如何对待他?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讨伐契丹途中病重,不得不打道回府。回到开封,安排完后事没多久,7月27日周世宗柴荣就驾崩了。比较悲催的是周世宗的儿子柴宗训只有七岁,年龄太小继位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尤其是在五代十国那个乱世,但是,柴荣没有选择,七岁的柴宗训周恭帝就被推到了皇帝的位置上。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后周末代皇帝柴宗训死因 柴宗训有后代吗

    柴宗训(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周世宗柴荣第四子,后周末代皇帝。人物简介显德六年(959年),授特进、左卫上将军,册封梁王。周世宗去世后,正式即位,沿用”显德”年号,年仅七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由宰相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事,重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显德七年(

  • 后周皇帝周恭帝柴宗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恭帝,名柴宗训(954~972年),周世宗柴荣第四子。柴荣病逝世后继位。在位半年,为赵匡胤废后病逝世,长年18岁,葬于顺陵(今河南省新郑县城北廓店)。柴宗训,原封为梁王。周世宗于公元959年6月病逝世,他于同月甲午日继位,沿用周太祖年号“显德”。柴宗训即位时,年仅7岁,由符太

  • 五代十国皇帝之后周恭帝柴宗训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柴宗训,即后周恭帝,周世宗柴荣第四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周末代皇帝,在位不到一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显德六年(959年),授特进、左卫上将军,册封梁王。周世宗驾崩后,正式即位,沿用”显德”年号,年仅七岁,由符太后垂帘听政,由宰相范质、王溥等主持军国大

  • 后周幼主柴宗训禅位给赵匡胤之后,柴氏家族在宋朝处于什么地位

    在古代,亡国之君的下场一般都不是太好,甚至会死得很惨。不过也有很多例外,比如汉献帝刘协,退位后被封山阳公,在自己的封地上颐养天年,逍遥快活。在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幼主柴宗训也被迫将皇帝位禅让给了赵匡胤,那么柴宗训以及柴氏家族在宋朝的待遇怎么样呢?柴氏家族,无奈禅位的命运公元960年,在一场十分奇妙的而

  • 赵匡胤篡位后,柴荣7个儿子都是什么下场?柴宗训年仅20岁暴毙

    前言:周后世宗柴荣,号称五代第一明君。之所以有这样的称号,一方面是因为柴荣本人的确有雄心壮志,而且付诸实施。另一方面是北宋承袭了后周的江山,自然是要吹捧后周君主一番。当然很多柴荣的粉丝们都不愿意接受第二种原因,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说司马家族接管了曹魏政权以后,依旧吹捧魏武帝曹操,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 从柴荣到柴宗训,父子都忌惮赵匡胤,为何还是给了他最高军权?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不费吹灰之力,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随后建立了大宋。看上去,赵匡胤这个皇位得来全不费功夫,但实际上,赵匡胤称帝的难度也不亚于李渊的太原起兵。在历史的洪流中把握崛起的机会赵匡胤生逢乱世,乱到什么程度,五代十国恐怕至今也有不少人搞不懂到底发生了什么,赵匡胤就成长在五代十

  •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后,为何周皇帝柴宗训没有发兵进行反抗?

    下面说起赵匡胤发起的陈桥兵变,可不是随意就爆发的。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但是试想为何当时的皇室没有发兵进行反抗呢?下面就看看什么原因让其如此的妥协。看看当时的周代的皇族你就知道为什么了,柴宗的亲属在战争中死亡多数。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年龄大的皇室了。柴荣的长子当时只有7岁。一个7岁的孩子怎么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