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汉献帝刘协?

如何客观评价汉献帝刘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889 更新时间:2023/12/15 6:11:25

刘协,即汉献帝,他是东汉末代皇帝,九岁时被立为皇帝。从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九月开始,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十月禅让魏王曹丕,历经包括董卓、王允李傕、曹操、曹丕等多位权臣,东汉在他手上正式进入历史。虽中间孝献皇帝刘协偶有反抗,但是终究没有抵挡时代的大潮。也许他并不是一位昏君,但是身在帝王家,有时也是万事不由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孝献皇帝皇帝是真实的第十四位东汉皇帝,有些史书把登基不及一年的两位少帝没有计算在内,那就是东汉十二帝。前面依次是,光武皇帝刘秀(25-57)、孝明皇帝刘庄(58-75)、孝章皇帝刘炟(76-88)、孝和皇帝刘肇(89-105)、孝殇皇帝刘隆(106)、孝安皇帝刘祜(107-125)、少帝刘懿(125)、孝顺皇帝刘保(126-144)、孝冲皇帝刘炳(145)、孝质皇帝刘缵(146)、孝桓皇帝刘志(147-167)、孝灵皇帝刘宏(168-189)、少帝刘辩(189)。东汉从公元25年,刘秀称帝,到公元220年刘辩禅位,也走过了自己195年的历史,此时老态龙钟的王朝也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今天我们说一孝献皇帝刘协的名号山阳郡公。

由于生在末世,孝献皇帝也是大海的浮萍,随波追流。在妒妇何皇后鸩杀王美人后,孝灵皇帝担心尚不足月的刘协再被毒害,就让自己的母亲董太后抚养,这个时候都称呼刘协为董侯。

少帝刘辩即位后,虽然何太后依靠大将军何进的势力,铲除了刘辩的支持者上军校尉蹇硕,但还是依照惯例封刘协为渤海王,随后徙封陈留王。对于刘协来说,陈留王,也是一个很知名的称呼。

如果事情好好的发展,刘协则会在陈留王的职位上一直长任,直至去世。甚至刘辩万一天不假年,他还有可能成为皇帝,也许还能成为了东汉中兴之主。但是阴差阳错,董卓进京,废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被立为帝,他开始了自己亡国之君的旅途。

董卓在洛阳倒行逆施,引起天下的不满,关东诸侯兵和一处,起兵反董卓,但他们大多都是以匡扶汉室之名,行自己割据独立之实,乌合之众,一团乱麻。还没等到关东诸侯有什么实质进展。王允既已计诛董卓,就在叛乱似乎将要平息的意思,但王允却自视过高,眼界高水平低,很快被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击败,关内开始了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多年的混乱局面。随后刘协被曹操迎到许昌,‘安安稳稳的开始了自己的傀儡之旅,虽然当时有衣带诏的事件,但是并没有丝毫影响刘协的傀儡现实。在傀儡期间,衣带诏的主角董承的女儿董贵人,虽然怀孕依然被杀。伏皇后密谋诛灭曹操事泄后被幽闭而死,其所生两位皇子也被杀害。

时间来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此时孝献皇帝刘协已经四十岁,即位魏王十个月的曹丕三辞后接受禅让,正式称帝。延康元年十月二十九(公元220年12月11日),东汉正式灭亡。孝献皇帝刘协被奉山阳公(山阳国在今河南焦作一带)。第二年,蜀汉刘备和东吴孙权称帝,正式开了三国时代。之前的彼此征伐大抵可以算是军阀割据。

山阳公的职位权柄疆域比东汉皇帝小了很多,但远离了权力中心,却相对是个自由之身。经历了诸多变幻,刘协也是心态很好,并没有什么郁郁而终,抑或者胆破而死。反而是能为则为,不能为则随遇而安。当时伏皇后被杀时,求刘协救救他,刘协很无奈的说,“我亦不知命在何时!”。他的意思就是,‘早死早点死,可别连累我,我都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儿呢。在山阳公的位子上,他甚至活过了曹丕,于青龙二年(公元234年)三月病逝,享年五十四岁。

魏明帝曹叡亲往哭祭,并且以汉天子的礼仪葬于禅陵。山阳国历经司马代魏,直到五胡乱华的时候才灭亡。作为亡国之君,刘协的境地也是好了许多。一者是刘协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了,杀或者不杀不影响时局;另外,当时三国鼎立,刘协‘安然无恙并且‘快快乐乐的生活,做个标杆,未尝不是一个坏事,安定那些遗老遗少的心也挺好;而对于山阳国持续那么久,那就是,对于晋朝来说,是代魏自立,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道理,也是不虚,留着山阳国,她也翻不出花来。

不仅如此,刘协的玄孙刘阿知,甚至还远渡重洋,到达日本,也成就了一番事业,成为现在今天日本原田、高桥、大藏等家族的共同祖先。

标签: 汉献帝

更多文章

  • 如何客观评价汉安帝刘祜?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安帝

    刘祜,即汉安帝,东汉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期间的东汉内忧外患,百事多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羌乱刚刚平定的第二年,西域又出事了,因为被打败的北匈奴又卷土重来了。金威山大败之后,北匈奴一直向西逃亡,南匈奴内乱之后也有一批人向西逃亡,这两波人马汇集成了不小的势力。汉朝已经放弃的西域,成

  • 如何客观评价汉和帝刘肇?汉和帝如何夺回皇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和帝

    刘肇,即汉和帝,东汉第四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第四子,生母是梁贵人。他在位期间,开创了“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窦宪灭了曾经强大的匈奴,称他为民族英雄也不为过。窦太后甚至把窦宪大将军的权力超过了三公,此时窦宪威名大盛,身边汇聚着一帮

  • 如何客观评价晋愍帝司马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愍帝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代魏自立后,肯定没有想到西晋王朝也如同黄粱一梦一般,只存在了短短的五十一年。在司马炎去世后,西晋陷入了一系列天灾人祸的旋涡之中,作为西晋末代皇帝的晋愍帝司马邺,自然难以善终。司马邺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吴敬王司马晏第三子,从辈分上看,他是司马懿的玄孙。他最初被过继给了已故的伯父司

  • 如何客观评价晋怀帝司马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晋怀帝

    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在建立晋朝时并没有经受太大的考验,他没有在战场上磨炼过,皇位来的较为轻松,这也导致西晋王朝缺少坚韧的意志。司马炎本身也是个贪图享乐之人,尽管如此,他作为开国皇帝,至少还是有模有样的,而司马家族的才华德行,似乎也都集中到了司马炎一人身上。司马炎去世后,西晋王朝的局势急转直下,之后的

  • 如何客观评价明永历帝朱由榔?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由榔

    永历帝朱由榔是南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即位的皇帝。公元1646年即位,年号永历,史称永历帝。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于眉山自缢。崇祯皇帝的死亡,代表着大明帝国的灭亡。但是明朝的灭亡,并不代表着明朝势力的毁灭殆尽。明朝旧部,在南方建立南明政权

  • 如何客观评价汉顺帝刘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顺帝

    刘保,即汉顺帝,他是汉安帝长子,东汉第八位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

  • 如何客观评价汉桓帝刘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桓帝

    刘志,即汉桓帝,他是汉章帝刘炟曾孙,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

  • 如何客观评价汉灵帝刘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灵帝

    刘宏,即汉灵帝,他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

  • 如何客观评价汉质帝刘缵?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质帝

    刘缵,即汉质帝,他是汉章帝刘炟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东汉第十位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

  • 如何客观评价汉冲帝刘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冲帝

    刘炳,即汉冲帝,他是汉顺帝刘保之子,东汉第九位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