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汉安帝刘祜?

如何客观评价汉安帝刘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914 更新时间:2024/2/11 9:49:33

刘祜,即汉安帝,东汉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期间的东汉内忧外患,百事多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羌乱刚刚平定的第二年,西域又出事了,因为被打败的北匈奴又卷土重来了。

金威山大败之后,北匈奴一直向西逃亡,南匈奴内乱之后也有一批人向西逃亡,这两波人马汇集成了不小的势力。汉朝已经放弃的西域,成了他们的沃土,时时骚扰汉朝的边境敦煌郡。

敦煌太守曹宗因此请求朝廷出兵五千人攻打北匈奴,收复西域。但朝廷内各公卿大臣认为西域又穷又远,主张关闭玉门关,放弃西域。

这个时候班超已经去世,邓太后召来班超的小儿子班勇,询问对策,因为班勇从小在西域长大,对西域比较了解。

朝堂之上,班勇侃侃而谈:西域可以起到分化匈奴的作用,西域就好比是匈奴的内脏,历史证明,只要守住西域,就掐住了匈奴。如果放弃,西域将养肥了匈奴,后果不堪设想。汉朝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出兵,向夷狄暴露自己的弱点,(这个时候汉朝国库空虚)而是恢复校尉制。北匈奴向西域小国督促租税,把价值抬得很高,鄯善、车师都怀愤怨之心,想亲近汉朝,可惜找不到门路。

太尉属毛轸反驳道:“如果设置校尉,那么西域不断派使者来,要钱要粮将无止境,给他吧,费用难供,不给又失去他们的心愿。一旦被匈奴所迫,又来向大汉求救,令人厌烦。”班勇答道:“设校尉的目的,无非是宣传汉朝的威德,维系各国归附大汉的心愿,使匈奴的侵略野心有所收敛,并没有耗费国家财力的忧虑。何况西域的人要求不高,他们不过要点粮食罢了。现在如果一概拒绝,他们一定依附北虏,让他们联合起来进犯并州、凉州,那么中国的耗费决不止千亿而已。我看还是设置为好。

最终邓太后采纳了班勇的意见,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率领兵士五百人出塞,驻扎在柳中。

在班勇的努力下,鄯善,龟兹,姑墨、温宿归降。班勇乘机征调龟兹等属国的步骑兵一万余人,前往车师前国王庭,在伊和谷赶走匈奴伊蠡王,收容车师前国军队五千余人。于是车师前国开始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平定六国。

127年,班勇上奏朝廷,请求出兵攻打焉耆王元孟。于是,朝廷派敦煌太守张朗带领河西四郡之兵三千人,配合班勇,班勇调集西域各属国之兵,共四万余人,分两路进击焉耆。班勇从南道走,张朗从北到走,约定日期到焉耆城下会师。而张朗因先前有罪,急于求功,就赶在约定日期之前,抵达爵离关,并派遣司马率军提前进攻,斩首二千余人,元孟害怕被杀,于是派使者请求投降,张朗进入焉耆城,受降而回。结果张朗以功抵罪,而班勇因为迟到而被征回京都洛阳,下狱免官,后来老死家中。而汉朝也未能全面控制西域。

此后,残留在天山以北的匈奴势力仍时有袭扰。137年,151年,东汉又先后两次派军击北匈奴。至此,北匈奴势力在西域被驱除,自桓帝以后,由于东汉国力衰败,对西域控制能力越来越弱,153年,车师后部王阿罗多起兵反汉,到灵帝末年,随着黄巾农民起义的爆发,名存实亡的东汉王朝已完全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班彪儒学大家,写有《史记后传》。班超,班勇威震西域,为东汉政府立下汗马功劳。班固班昭写下《汉书》,令后人敬仰,班家一门五杰,青史流芳。但他们的下场却十分的悲惨。

班超被封为定远侯,后来,孙子班始(班勇的侄子)承袭了定远侯的爵位,还娶了安帝的妹妹阴城公主为妻。

但是,这个阴城公主实在是个无耻之徒。公开与别的男人淫乱,班始一直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阴城公主与男宠同居的时候,居然让他跪在床下。130年的某一天,班始忍无可忍拔出佩刀,冒着满门抄斩的风险将阴城公主当场砍死。汉顺帝得知姑姑被杀,勃然大怒,下旨将班始腰斩,同时满门抄斩,还将其尸体放在闹市中示众。

邓太后也曾想废掉刘祜,但计划还没有实施,邓太后就去世了。27岁的刘祜亲政,开始了对邓家人迫害,这个前面说过。

亲政后的汉安帝刘祜,并没有励精图治的决心,而是任由乳母王圣、中黄门李闰、江京为首的宦官把持朝廷。封江京为都乡侯,封李闰为雍乡侯,乳母王圣及其女儿伯荣更加受到宠爱,生活奢侈,贪污受贿,随便出入宫廷,干预政事,无恶不作。伯荣出入甚至沿途前呼后拥,郡县官员夹道迎送,叩首行礼。

杨震为代表的朝臣多次上疏要求汉安帝约束和惩戒飞扬跋扈的宦官,请求将乳母王圣赶出内宫,因为她常在安帝面前播弄是非,干预朝政。但安帝,反而将他的奏章出示给王圣,王圣及其爪牙对他恨之入骨。汉安帝又下令为王圣大兴土木,修建第宅,杨震给安帝陈述利害,要求停工。但安帝总是置之不理。

刘祜声色犬马爱巡游,樊丰等人利用汉安帝东巡泰山之机,伪造诏书,用国家资产争先恐后地为自己修建府第。杨震命令大匠令史调查此事,并索得实据,只等安帝回京后弹劾他们。樊丰一伙十分恐慌,决意要除掉杨震。他们先发制人,派人去安帝御前告状,说杨震是外戚“邓氏故吏,有怀恨之心”汉安帝下令将杨震免官,遂被遣返乡里。杨震报国无门,痛心疾首,饮鸩自杀。

125年,汉安帝携同阎皇后和贵戚南下游玩,忽然得病,三月到达叶县时驾崩,终年三十二岁。谥号孝安皇帝。而另一场宫廷斗争也拉开了帷幕。

标签: 汉安帝

更多文章

  • 如何客观评价汉和帝刘肇?汉和帝如何夺回皇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和帝

    刘肇,即汉和帝,东汉第四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第四子,生母是梁贵人。他在位期间,开创了“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窦宪灭了曾经强大的匈奴,称他为民族英雄也不为过。窦太后甚至把窦宪大将军的权力超过了三公,此时窦宪威名大盛,身边汇聚着一帮

  • 如何客观评价晋愍帝司马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愍帝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代魏自立后,肯定没有想到西晋王朝也如同黄粱一梦一般,只存在了短短的五十一年。在司马炎去世后,西晋陷入了一系列天灾人祸的旋涡之中,作为西晋末代皇帝的晋愍帝司马邺,自然难以善终。司马邺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吴敬王司马晏第三子,从辈分上看,他是司马懿的玄孙。他最初被过继给了已故的伯父司

  • 如何客观评价晋怀帝司马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晋怀帝

    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在建立晋朝时并没有经受太大的考验,他没有在战场上磨炼过,皇位来的较为轻松,这也导致西晋王朝缺少坚韧的意志。司马炎本身也是个贪图享乐之人,尽管如此,他作为开国皇帝,至少还是有模有样的,而司马家族的才华德行,似乎也都集中到了司马炎一人身上。司马炎去世后,西晋王朝的局势急转直下,之后的

  • 如何客观评价明永历帝朱由榔?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由榔

    永历帝朱由榔是南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即位的皇帝。公元1646年即位,年号永历,史称永历帝。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于眉山自缢。崇祯皇帝的死亡,代表着大明帝国的灭亡。但是明朝的灭亡,并不代表着明朝势力的毁灭殆尽。明朝旧部,在南方建立南明政权

  • 如何客观评价汉顺帝刘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顺帝

    刘保,即汉顺帝,他是汉安帝长子,东汉第八位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

  • 如何客观评价汉桓帝刘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桓帝

    刘志,即汉桓帝,他是汉章帝刘炟曾孙,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

  • 如何客观评价汉灵帝刘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灵帝

    刘宏,即汉灵帝,他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

  • 如何客观评价汉质帝刘缵?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质帝

    刘缵,即汉质帝,他是汉章帝刘炟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东汉第十位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

  • 如何客观评价汉冲帝刘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冲帝

    刘炳,即汉冲帝,他是汉顺帝刘保之子,东汉第九位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

  • 五代皇帝之后梁太祖朱温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梁太祖

    朱温(公元852912年),原名朱温,归唐后赐名朱全忠,称帝后又改名朱晃,原丰县(第)一乡艾村里午沟集人。但这是一个籍贯尚存争议的人物,现行史书中多记为宋州砀山午沟里(今安徽砀山)人。家世为儒,祖朱信,父朱诚,皆以教授为业。幼年丧父,家贫,母王氏佣食于萧县刘崇家。朱温成人后,与其兄朱存&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