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晋武帝司马炎?

如何客观评价晋武帝司马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359 更新时间:2024/2/11 10:00:18

司马炎,即晋武帝,西晋开国皇帝,到了司马炎这一代,司马氏已经经营了三代四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是曹丕的谋臣,协助魏文皇帝曹丕在立储中获胜(217年)。曹丕去世后,司马懿受遗诏与曹真等人共同辅政明皇帝曹叡(226年);随后司马懿又熬死了曹叡,受遗诏与曹爽辅政曹芳(239年);高平陵事变后,诛杀曹爽兄弟,司马懿开始掌握曹魏大权,并对曹魏的宗亲进行了打击(249年)。

两年后司马懿逝世,享年七十三岁(251年)。司马懿去世后,权力中心到了长子司马师手中,随后,其和皇帝曹芳矛盾不可调和而废之,立曹髦为帝(254年);次年病逝,死前把印信交予二弟司马昭手中,司马昭当政(司马师无子嗣)。不甘心做傀儡的曹髦随后率数百人‘亲征司马昭,被弑,司马昭于是立曹奂为帝(260年);

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派邓艾钟会诸葛绪三路进攻蜀汉,蜀汉灭亡,司马昭进封晋公;次年为晋王;再次年,司马昭病逝,司马炎袭封晋王,次年,接受魏元皇帝曹奂禅让,建立晋朝(266年)。咸宁五年(279年)至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派大军伐吴,东吴灭亡,三国正式结束。太熙元年(290年),司马炎病逝于洛阳含章殿,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时年五十五岁。

司马氏能够代魏并统一全国,首先最主要的是司马懿的能力和活的时间够长。没有能力不能除政敌;活的的不够长不能够有机会;再次,三代四位司马氏军事能力都超群。司马懿就不用说了,多次抵挡诸葛亮北伐。司马师则击溃吴国诸葛恪进攻,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司马昭灭蜀,司马炎灭吴。还有,兄弟众多。

司马氏的子孙绵延,盘根错节的影响并把持着曹魏政权。司马懿兄弟八人,均知名,并且在曹魏任职,表字中均有‘达,如长兄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字仲达,因此时人称‘司马八大;司马师兄弟九人,虽然参差不齐,但也有可堪重用之人。如司马师三弟司马伷(zhòu)、四弟司马亮也都比较有能力。而譬如五弟司马干则不行,有精神疾病,甚至有奸尸的行为。“前后爱妾死,既敛,辄不钉棺,置后空室中,数日一发视,或行淫秽,须其尸坏乃葬之”。然后,诸多的兄弟宗亲和武皇帝司马炎的性格问题也造成了后面八王之乱。

司马炎本人有过人之处,也有性格缺点。他广开言路,实行无为而治,早期厉行节俭,进行改革,经过多年征战后满目疮痍的国家在他的治理下逐渐的复苏起来,并实行‘户调式经济制度,大量荒地得以开垦,兴修水利,“凿陕南山,决河,东注洛,以通运漕”,国家一片繁荣景象,他统治时期,被称为‘太康之治。他非常宽容,对任何人。无论是魏元皇帝曹奂、蜀汉刘禅还是东吴孙皓。他撤销了对曹魏宗室和汉室的督军,解除了禁锢。甚至宽容过了头,他的叔父司马孚至死都认为自己是魏臣,他还依然封司马孚“为安平王,邑四万户。进拜太宰、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

他的舅父王恺和石崇斗富,武皇帝司马炎多次帮王恺,赐予他珊瑚树,“高二尺许,枝柯扶疏,世所罕比”,谁想到石崇见到后,“便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随后说,“不足多恨,今还卿”,把自己家的珊瑚树取出来,比司马炎御赐的都要好。司马炎在弥留之际,看到国丈杨俊“改易公卿,树其心腹”,他也只是斥责说“何得便尔”,(怎么能这样呢?)。可见他的宽容与意志力实在有点过犹不及的感觉。

司马炎的政治觉悟也是不高,和高祖刘邦一样。他认为外臣不靠谱,还是自己人走心。于是大封皇亲,“封皇叔祖父孚为安平王,皇叔父干为平原王,亮为扶风王,伷为东莞王,骏为汝阴王,肜为梁王,伦为琅邪王,皇弟攸为齐王,鉴为乐安王,几为燕王,皇从伯父望为义阳王,皇从叔父辅为渤海王,晃为下邳王,瑰为太原王,圭为高阳王,衡为常山王,子文为沛王,泰为陇西王,权为彭城王,绥为范阳王,遂为济南王,逊为谯王,睦为中山王,凌为北海王,斌为陈王,皇从父兄洪为河间王,皇从父弟楙为东平王”。这样的结果也造成了后续的八王之乱。

这里说一下他的一个小故事羊车望幸。

看着在自己手中统一了中国,志得意满中,和始皇帝不一样,修建死后陵寝,武皇帝司马炎开始了享受自己的‘财富自由。晋武皇帝和汉武皇帝、魏武皇帝一样,英雄难过美人关。在晋吴南北对峙的时候,晋武皇帝就是后宫佳丽无数,灭了东吴之后,晋武皇帝也是不加甄别,“复纳孙皓宫人数千”。这个时候武皇帝司马炎“掖庭殆将万人”。

虽然这个不都是妃嫔,但要明白的是只要是宫廷里皇帝看上的宫女(甚至太监),皇帝都可以临幸的。所以才有了霍光当时为了让自己外孙女、孝昭皇帝的皇后上官氏怀孕,就让“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后宫莫有进者”,就是担心孝昭皇帝雨露均沾。前面我们也说过晋武皇帝看来不是一个意志力非常强硬的人,对于‘性这一方面亦是如此。 他看着这么多选择,也是花了眼,无所适从。

于是乎,“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知道晋武皇帝如此这般之后,宫里妃嫔为了得到宠幸,“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羊车望幸,后来也就用来形容希望得到青睐。为什么羊车呢?其实在魏晋什么车都有,各种马车,如“戎车,驾四马”;有牛车,“画轮车,驾牛,以彩漆画轮毂”;甚至还有象车,“武帝太康中平吴后,南越献驯象……元正大会,驾象入庭”。而羊车,又叫做辇车,“自汉以来为人君之乘,魏晋御小出即乘之”。因此在宫廷中驾羊车也不足为奇了。

标签: 晋武帝

更多文章

  • 如何客观评价汉献帝刘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献帝

    刘协,即汉献帝,他是东汉末代皇帝,九岁时被立为皇帝。从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九月开始,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十月禅让魏王曹丕,历经包括董卓、王允、李傕、曹操、曹丕等多位权臣,东汉在他手上正式进入历史。虽中间孝献皇帝刘协偶有反抗,但是终究没有抵挡时代的大潮。也许他并不是一位昏君,但是身在帝

  • 如何客观评价汉安帝刘祜?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安帝

    刘祜,即汉安帝,东汉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期间的东汉内忧外患,百事多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羌乱刚刚平定的第二年,西域又出事了,因为被打败的北匈奴又卷土重来了。金威山大败之后,北匈奴一直向西逃亡,南匈奴内乱之后也有一批人向西逃亡,这两波人马汇集成了不小的势力。汉朝已经放弃的西域,成

  • 如何客观评价汉和帝刘肇?汉和帝如何夺回皇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和帝

    刘肇,即汉和帝,东汉第四位皇帝,汉章帝刘炟第四子,生母是梁贵人。他在位期间,开创了“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窦宪灭了曾经强大的匈奴,称他为民族英雄也不为过。窦太后甚至把窦宪大将军的权力超过了三公,此时窦宪威名大盛,身边汇聚着一帮

  • 如何客观评价晋愍帝司马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愍帝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代魏自立后,肯定没有想到西晋王朝也如同黄粱一梦一般,只存在了短短的五十一年。在司马炎去世后,西晋陷入了一系列天灾人祸的旋涡之中,作为西晋末代皇帝的晋愍帝司马邺,自然难以善终。司马邺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孙子,吴敬王司马晏第三子,从辈分上看,他是司马懿的玄孙。他最初被过继给了已故的伯父司

  • 如何客观评价晋怀帝司马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晋怀帝

    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在建立晋朝时并没有经受太大的考验,他没有在战场上磨炼过,皇位来的较为轻松,这也导致西晋王朝缺少坚韧的意志。司马炎本身也是个贪图享乐之人,尽管如此,他作为开国皇帝,至少还是有模有样的,而司马家族的才华德行,似乎也都集中到了司马炎一人身上。司马炎去世后,西晋王朝的局势急转直下,之后的

  • 如何客观评价明永历帝朱由榔?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由榔

    永历帝朱由榔是南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即位的皇帝。公元1646年即位,年号永历,史称永历帝。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于眉山自缢。崇祯皇帝的死亡,代表着大明帝国的灭亡。但是明朝的灭亡,并不代表着明朝势力的毁灭殆尽。明朝旧部,在南方建立南明政权

  • 如何客观评价汉顺帝刘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顺帝

    刘保,即汉顺帝,他是汉安帝长子,东汉第八位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

  • 如何客观评价汉桓帝刘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桓帝

    刘志,即汉桓帝,他是汉章帝刘炟曾孙,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

  • 如何客观评价汉灵帝刘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灵帝

    刘宏,即汉灵帝,他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

  • 如何客观评价汉质帝刘缵?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质帝

    刘缵,即汉质帝,他是汉章帝刘炟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东汉第十位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小编一起看看吧。洛阳,一座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四千多年建城史以及一千五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缔造了无数中华文明的传奇。“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