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金宣宗完颜珣生平简介 金宣宗的故事 金宣宗是怎么死的?

金宣宗完颜珣生平简介 金宣宗的故事 金宣宗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245 更新时间:2024/1/25 4:14:06

金宣宗完颜珣生平简介:金宣宗的故事是怎样的?金宣宗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金宣宗?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金宣宗完颜珣生平简介

金宣宗完颜珣(1163年-1224年1月14日),初名吾睹补,又名从嘉。金世宗完颜雍庶长孙,金显宗完颜允恭的庶长子,金章宗完颜璟异母兄,母为昭华刘氏。金朝第八位皇帝,在位十一年。

完颜珣生于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初封温国公,授特进之职,后赐名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晋爵丰王,随后历任开府仪同三司等要职。

后又改封为翼王、邢王、丰王。至宁元年(1213年),权臣胡沙虎毒杀卫绍王完颜永济后拥立完颜珣为帝。是为金宣宗。同年十月权臣胡沙虎被左副元帅术虎高琪杀死。宣宗下诏将术虎高琪赦免。

贞祐二年(1214年)三月,蒙金和议成,随后金宣宗南迁到达汴京,此举触怒蒙古,战争再起。贞祐三年五月初二(1215年5月31日),中都失守,十月,蒲鲜万奴在辽东自立。兴定三年十二月(1220年初),金宣宗诛术虎高琪。

金宣宗对外措施失误频繁,直接导致金朝灭亡。他先向蒙古大汗成吉思汗求和,又与西夏断交,并且不顾左相徒单镒反对将首都由中都迁往汴京,并且发动对南宋的战争,使得金国腹背受敌、并且内部也频发叛乱,国家危在旦夕。

元光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224年1月14日),金宣宗在内外交困中走完了他的一生,病死于南京开封府。时年61岁,死后的庙号为宣宗,谥号为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

金宣宗的故事

一、早年经历

完颜珣出生后被祖父金世宗养于宫中。大定十八年(1178年),被封为温国公,加特进。

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赐名完颜珣。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进封为丰王,加开府仪同三司,累判兵、吏部,又判永定、彰德等军。

承安元年(1196年),进封为翼王。泰和五年(1205年),改赐名为完颜从嘉。

泰和八年(1208年),进封为邢王,后又封为升王。

二、登基为帝

至宁元年(1213年),纥石烈执中(胡沙虎)杀卫绍王后,拥立他为帝,由于完颜珣在河北镇守,于是暂时以从嘉长子完颜守忠监国。九月即位,是为金宣宗。

以胡沙虎为太师、尚书令兼都元帅,封泽王,同月改元贞祐。十月,术虎高琪杀胡沙虎,宣宗赦免术虎高琪,封他为左副元帅。

是年秋,蒙古军分三路攻金,几乎攻破所有河北郡县,金朝只有中都、真定、大名等十一城未曾失守。

三、贞佑南迁

贞祐二年(1214年)三月﹐金宣宗遣使向蒙古军求和。成吉思汗得到金朝优厚的奉献之后﹐退驻鱼儿泊(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来诺尔)。

金朝元帅左都监完颜弼﹑参知政事耿瑞义等建策金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左丞相徒单镒及宗室霍王完颜从彝等反对。金宣宗以金中都缺粮,不能应变为由,决意迁都。

太学生赵昉等四百人上书极论迁都利害,金宣宗以“大计已定﹐不能中止”,拒不采纳。五月初,判南京留守仆散端与河南统军使长寿﹑按察转运使王质等连上三表,请南迁汴京。

五月十一日,金宣宗下诏南迁,留尚书左丞相兼都元帅完颜福兴、尚书左丞抹捻尽忠辅太子完颜守忠守中都。五月十七日,发车驼载珠宝、文书先行。翌日,金宣宗离中都南逃。

金宣宗的这一举动,极大动摇了人心。朝中投降派将领和受金压迫的契丹、汉军吏和地主土豪,纷纷叛金降蒙。成吉思汗从降蒙的金朝将士那里得知宣宗南逃的消息,看清了金朝的腐败无能。

贞祐三年(1215年)初,蒙军再次兵临中都城下,贞祐三年(1215年)五月,中都被蒙古军攻陷。

四、封建九公

金朝自中都南迁汴京后,河北一带陷入了战争连年的境地。当地的汉人纷纷结社组军自保,各择“主人”。这些人乱世不仅想活命,也想趁机割据一方。

蒙古方面,最大的收获在于收降了史秉直、史天倪父子和张柔等汉人武装。南宋方面,暂时也把李全的“红袄军”收纳为“官军”。

金朝思前想后,知道对于河北、山东等地反正再也不能进行实际意义上的直接统治,便做顺手“人情”,选出九个势力最大的地方武装头目,全部封为“公爵”。

这九个人分别是:沧海公王福、河间公移剌众家奴,恒山公武仙,高阳公张甫,易水公靖安民,晋阳公郭文振,平阳公故天作,上党公张开,东营公燕宁。

其实,这种分封“诸侯”一般的“九公封建”,恰恰暴露了金国统治的虚弱。且不说这“九公”良莠不齐,各怀鬼胎,即使他们当中真有人最终抵拒蒙古成了气候,金国也不一定能控制他们。

后来,“九公”之中,真正能起到抗蒙作用的只有移剌众家奴、靖安民、郭文振、张开、燕宁,虽然人数有五个之多,作用却微乎其微。

至于拥金宣宗继位的权臣术虎高琪,嫉贤妒能,滥权营私,扰乱纲纪,残害忠臣,却一直占据相位。直到兴定三年(1219年),金宣宗临死前两年多,才因事把他诛杀。但金朝的政局,已经江河日下,再也不能挽回。

五、结怨南宋

南宋方面对蒙古也是有所想法的,南宋的大臣,以乔行简为首的一派,觉得可以联金抗蒙。以真德秀为首的一派则提议不给金朝上岁币。宋宁宗采纳真德秀的建议。

金宣宗对南宋停输岁币之举十分愤恨,术虎高琪劝金宣宗要抓住宋人不纳币为借口,对宋国发动进攻。这样的话,北边损失南边补,可以在南方拓广疆土。

经过商议,金朝不少将领也认为金军实力比蒙古不足,比宋军却绰绰有余。金宣宗驾不住文臣武将一番“劝说”,便于兴定元年(1217年)夏天首先发动侵宋战争。

战争开始,金帅完颜赛不开战取捷,一路连克光山、罗山、兴州等数城,斩杀宋军近二万人。同时,金军数道皆出,在樊城、枣阳、光化军、大散关以及西和、阶州、成州等地对宋军展开猛烈攻势。

没过多久,战争形势开始对金军不利,许多城池得而复失,宋军从各处开始了激烈的反攻。这时候,见战争过程远远不如原先预想的那样顺利,金朝统治集团内部又纷纷冒出与宋国讲和的声音。

当时的金国,在蒙古大军的挤压下,势力穷蹙,真正的统治地区局促于河南一地,而且西北的西夏因卫绍王时蒙古伐夏金朝见危不救,也开始与蒙古联合,不断在边境地带对金国发起进攻。

同时,山东地区由汉人武装势力组成的“红袄军”声势日大,四处开花。除此以外,在金国原先统治比较稳固的辽东地区还有契丹人耶律留哥和蒲鲜万奴的反叛。烽火燎原,狼烟遍地,金朝可以说是四面受敌。

为此,金朝又要以战逼和。兴定二年(1218年)年底,在对宋取得小小优势情况下,金宣宗主动向南宋伸出“橄榄枝”。出乎意料的是,南宋非常坚决,连金使也不让入境。

恼羞成怒之下,不顾自己国内重镇太原城刚刚被蒙古人攻陷,金朝兴定二年(1219年)春兵分三路,向南宋发动新一轮军事进攻,西起陕西,东至江淮,东路方面,金军连下濠州、滁州、兴州、麻城、六合等地。

关键时刻,原属金国“国民”的李全率领汉人红袄军斜刺里杀出,四处击杀金军。结果,金军主力纥石烈牙吾塔部军在化湖陂(今安徽怀远以北)被李全打得大败,被迫撤退时又遭追击,损失惨重。

西路方面,金军也是先胜后败,在洋州(今陕西洋县)被宋将张威截击,被杀数千人,最后只得狼狈北逃。中路方面,金军大将完颜讹可率数万金军围攻枣阳,大战两个多月,皆被宋将孟宗政击退。

金军师老兵疲之余,宋将赵方派出生力军忽然从枣阳城外向金军发起攻击,守将孟宗政又开城出击,夹击之下,金军此战被杀三万多人 ,完颜讹可仅以单骑走免。

从此以后,宋朝一扫昔日对金兵的“畏战”、“怯战”心理,双方又撕破了脸皮,你攻我杀,你退我攻,宋金“和平”完全成为“过去式”。

金宣宗是怎么死的?

金宣宗在他最后的两年里,起用了几位抗蒙有功的将领,使西北地区的抗蒙战争曾一度出现转和,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金朝所处的被动地位。

天兴二年(1224年),完颜珣在宁德殿内病死,终年61岁,临终遗诏,立太子完颜守绪继位。死后谥号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庙号宣宗,葬于德陵。

如何评价金宣宗?

《金史》:宣宗当金源末运,虽乏拨乱反正之材,而有励精图治之志。迹其勤政忧民,中兴之业盖可期也,然而卒无成功者何哉?良由性本猜忌,崇信翙御,奖用吏胥,苛刻成风,举措失当故也。

执中元恶,此岂可相者乎,顾乃怀其援立之私,自除廉陛之分,悖礼甚矣。高琪之诛执中,虽云除恶,律以《春秋》之法,岂逃赵鞅晋阳之责?既不能罪而遂相之,失之又失者也。

迁汴之后,北顾大元之朝日益隆盛,智识之士孰不先知?方且狃于余威,牵制群议,南开宋衅,西夏侮,兵力既分,功不补患。曾未数年,昔也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里,其能济乎?再迁遂至失国,岂不重可叹哉!

刘祁:宣宗立于贼手,本懦弱无能,性颇猜忌,惩权臣之祸,恒恐为人所摇,故大臣宿将有罪,必除去不贷。其迁都大梁可谓失谋。

向使守关中,犹可以数世,况南渡之后,不能苦心刻意如越王勾践志报会稽之羞,但苟安幸存以延岁月。由高琪执政后,擢用胥吏,抑士大夫之气不得伸,文法棼然,无兴复远略。

大臣在位者,亦无忘身徇国之人,纵有之,亦不得驰骋。又偏私族类,疏外汉人,其机密谋谟,虽汉相不得预。人主以至公治天下,其分别如此,望群下尽力难哉。故当路者惟知迎合其意,谨守簿书而已。

为将者,但知奉承近侍以偷荣幸宠,无效死之心。幸臣贵戚,皆据要职于一时,士大夫一有敢言、敢为者,皆投置散地。此所以启天兴之亡也。

李慈铭:惟宣宗一败之后,即迁汴都,为大失计耳。

辨金之亡,不咎宣宗轻弃燕都,而摭拾浮谈,亦为非要。

标签: 金宣宗

更多文章

  • 王莽篡汉为什么对他的评价还很高?王莽一生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莽

    很多人都喜欢把王莽称之为穿越者。王莽篡汉后虽然执政时间不长,但有很多政策给后世带来了很多影响。王莽是新朝的开国皇帝,在西汉衰败之际,王莽趁机偷取大权,随后称帝建立新朝,并且推行新政。而王莽的成就基本上也都在这些政策里面。可能王莽的出现会给人一种突兀感,历史上怎么会多出这样一号人物,还让他当了十几年的

  • 金朝皇帝金太宗完颜晟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金太宗

    说到金太宗就不得不说金国了是真的很厉害的一个国家了,那么金太宗这个人在历史上其实不算是多见的,那么有的人也问了,这个要怎么去理解,也就是金太宗到底是谁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话说这个金太宗和粘罕好像有关系,他们又是什么关系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金太宗是谁金

  • 隋朝皇帝列表和在位时间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

    隋朝皇帝列表和在位时间以及当时盛况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隋朝第一个皇帝是隋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公元541年7月21日-公元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史载杨坚出自关中高门弘农杨氏,是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四世祖杨元寿被北魏任命为武川镇司马,其父杨忠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

  • 商朝历代帝王列表和各个帝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商朝

    商朝,又称殷、殷商,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夏朝诸侯国商部落首领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称为“殷”或&ld

  • 南明定武帝朱本铉生平及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定武帝

    南明定武帝朱本铉(公元1630-1664年),明朝宗室,袭封为韩王,被李自成部将拥立为皇帝,在位18年,1664年死,死因,葬处不明。公元1646年,李自成部将郝永忠(原名郝摇旗)为联明抗清,拥立他为帝,改年号为定武,定武帝朱本铉政权依靠农民军的支撑,先后活动于湖南、湖北、广西、四川一带,与清朝相抗

  • 北周皇帝宇文觉生平故事简介 宇文觉是怎样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觉

    大周宇文觉生平简介:宇文觉的故事是怎样的?宇文觉是怎样当上皇帝的?宇文觉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大周宇文觉生平简介宇文觉(542年-557年),即北周孝闵帝(557年在位),字陀罗尼,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周文帝宇文泰第三子,母为元皇后(北魏孝武帝元修之妹冯翊公主),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一位君

  • 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生平简介 拓跋珪的故事 拓跋珪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拓跋珪

    拓跋珪生平简介:拓跋珪的故事是怎样的?拓跋珪是怎么死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拓跋珪生平简介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年8月4日-409年11月6日),字涉珪,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人,鲜卑族。北魏王朝开国皇帝(386年-409年在位),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献明帝拓跋寔之子。建国三十九年(376年

  • 北齐孝昭帝高演的故事 怎么评价高演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高演

    高演字延安,生于,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北齐建立后担任过太傅、司空、大司马等职,封爵常山王。高洋死后发动政变,废了侄儿高殷,成为北齐第三位皇帝。高演高演的故事问政朝臣有一次,高演在朝廷里把一个犯人杀了,血溅廷柱。高演问王唏:“这人应不应该死?”王说:“应该死,

  • 北齐文宣帝高洋的子女 对高洋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高洋

    高洋鲜卑名侯尼于,又名晋阳乐,字子进,是东魏至北齐时期人物,他于550年逼迫东魏孝静帝禅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北齐,成为一代霸主。然而,历史上对高洋的评价并不高。高洋高洋的子女儿子废帝高殷太原王高绍德范阳王高绍义西河王高绍仁陇西王高绍廉女儿长乐公主高宝德,生母李祖娥。对高洋的历史评价高欢:&ldq

  • 北魏世宗元恪的故事 元恪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恪

    元恪别名拓跋恪,是南北朝北魏第八位皇帝,在位期间攻取南朝梁的四川之地、北击柔然,国势盛极一时。不过他一生特别信佛,在位后半期国力衰退,年仅33岁就逝世了。元恪元恪的故事当初,元恪的母亲高照容梦见被太阳追逐,躲到床下,太阳变成了龙,绕了自己几圈,高照容梦醒后惊悸不已,然后就身怀有孕,于太和七年(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