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评价清高宗乾隆帝的功与过?

如何客观评价清高宗乾隆帝的功与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661 更新时间:2024/1/23 11:29:52

清高宗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89岁),实际掌权时间最久(64年)的皇帝,执政时期是(公元1736年~公元1799年),统治了18世纪中国的大部分时间。

众所周知,此时,全人类早已迈进近代化与工业化的时代,因此,对乾隆帝的个人功过评价,也不能局限于古代传统历史观对封建帝王的评价上。

当人类历史发展到大航海时代之后,欧洲各国殖民全球,工商业大发展,开工业化进程时,统治中国的满清王朝,却将封建君主政体进化到了极致:极度内敛,闭关锁国,重农抑商,发展方向和时代需求完全背道而驰。

清朝有宗室和勋贵两大集团组成的八旗亲贵,能够和科举文官们分庭抗礼,皇权之强大因此远强于此前宋明。

到了乾隆帝继位后,更将君主集权发展到了空前绝后的极致,真正的“一君亿民”,以一人之尊而以数亿臣民尽为其奴仆,朝野内外再无任何制衡的力量。到了此时,封建帝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性已完全消失,而其反动性极度加剧。

近四千年来的人类历史,最具决定意义的事情: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gdp一直在低水平反复循环。而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社会分工的细化,就根本不会自发性产生工业革命。

市场经济恰恰是如西欧这样有领主自治传统,贵族与君主,市民与封建领主长期分庭抗礼,集权程度薄弱的社会,才可能出现的小概率事件。 而欧洲的领主自治传统,正是建立在罗马帝国突然崩溃,入侵的蛮族根本没有足够统治能力的前提下。

类似满清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这般,崇尚集权的封建君主,天生有掌控一切的欲望,绝不会欢迎市场经济这种超出君主个人能力所能掌控的存在,因此也就注定了满清治下,不可能有任何产生工业革命的契机。

工业革命首先诞生在英伦三岛,确实只是历史的多个偶然因素促成,其余各国全是随之变化的挑战反应模式,本不能强求同时代的中国,也能自发原创地实现工业化和近代化。

然而,正如从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和费迪南国王,葡萄牙恩里克王子开启大航海开始,俄国彼得大帝学习西欧的军政改革,法国路易十四、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奥地利特蕾西亚女王的重商主义和军事改革,奥斯曼帝国的近代化改革,同时代各主要国家的封建帝王,都同样是有意识地顺应时代潮流,这和以乾隆帝为代表的满清政府,坚持去拒绝时代潮流,是截然不同的。

以“小族凌大国”的满清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压制人口占多数的汉族民族反抗,更不惜罗织文网,制造了多起“文字狱”大案。如康熙朝的《明史》案,《南山集》案,雍正朝的“维民所止”案,“清风不识字”案等。

到熟读汉文化的乾隆帝继位后,他更是望文生义、捕风捉影,将“文字狱”规模发展到历史上登峰造极的地步。

除却汉族文人语带双关的讽喻,如“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之类皆遭灭门惨祸外,更多则是各种牵强附会,曲解辞章,

甚至到了只因为乾隆帝年满七十时自称过“古稀”,因此连退休官员自称"古稀老人"都是“大不敬”而斩首的地步,(“古稀案”)

甚至连一部文人的《忆鸣诗集》都可以被认为是“鸣”与“明”谐音,忆念明朝,图谋不轨,被乾隆帝御笔痛骂“丧尽天良,灭绝天理”。(“《忆鸣诗》案”)

乾隆帝还专门惩治那些查办“敏感书籍、诗文”不得力、对人犯从轻发落的地方官僚,轻则罢官,重则赐死,被抄家杀头不计其数。因此官员们愈加防微杜渐,对当时文人的诗词文字,有杀错无放过。据统计,乾隆帝制造“文字狱”130多起,远超之前历朝历代之和。

乾隆帝又令和珅纪晓岚等编修《四库全书》,禁毁书籍高达3100种,15万部以上,占《四库全书总目》收录书目的三分之一,是以「清之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

在《四库全书》编撰过程中,以纪昀纪晓岚为代表的清朝官方文人,秉承乾隆帝意旨,大肆删改所谓“字义触碍者”,将满清之前书籍的“胡虏“”夷狄“之类字样尽可能删减。

这种种桩桩的文字狱,持续百余年时间,杀尽了所有怀恋前朝、不忿满清统治的声音,更杀得举国文士胆战心惊,只敢埋首于完全脱离社会现实的古文分辩论证中,把精力投身到繁琐的义理、训诂考据里,即所谓“争治诂训音声,瓜剖釽析”,“锢天下聪明智慧使尽出于无用之一途”的乾嘉学派,众多学者,尽成寻章摘句之老雕虫。

这也必然导致了整个中国的文化思想禁锢、科技发展停滞,远远落后于正在近代化飞速发展的欧美列国。

公元1736年,乾隆皇帝即位后改元,尊其母熹贵妃钮钴禄氏为皇太后。同年,改良蒸汽机的发明者,工业革命的推动者,詹姆斯·瓦特诞生。

公元1769年,清军在对缅甸战争中惨败。三万一千大军出征,只剩一万三千人归来,首席军机大臣、主帅傅恒身染重病,次年病死。同年, 拿破仑·波拿巴出世。

公元1776年, 和珅被乾隆帝提拔为军机大臣。同年,《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美利坚合众国建立。瓦特发明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

公元1789~1790年, 和珅创立议罪银制度。官员犯罪后,可通过交纳数千至数十万不等银两,来获得免罪,所得不归国库,而归乾隆帝私人挥霍。同年,乔治·华盛顿当选美国首任总统。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发布。

公元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同时,乾隆帝拒绝了英国马嘎尔尼使团的通商通使要求,更对英国展示的众多工业品和武器,视为儿戏,不加丝毫警觉。

公元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执掌法国政权。同年,乾隆帝死去,和珅被逼自杀……

如果不对照历史年表,多少人会第一时间意识到,正是《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等清宫电视剧描绘的年代,同时期的欧洲北美,正发生何等影响全人类历史的深远变化?

波澜壮阔的时代脉搏,此起彼伏的风云涌动,一座座人类文明史的不朽丰碑相继发表,而同一个地球上的神州大地,却在乾隆帝的治下,万马齐喑,一片死寂。

乾隆帝治下3亿人口的满清,只因竭力压制占人口绝对多数的汉人,历次战争中只能拼凑出几万野战军,如大小金川之战,打一个县城级别的土豪,就能豪掷8000万两白银,耗费几十年光阴,便是其所谓的“十全武功”。

乾隆帝除了在众多价值连城的卷轴书画上胡乱盖章,在各地名胜古迹到处题写他那些拙劣不堪的歪诗谬论外,更自撰了许多诸如《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之类的“御制文章”,自以为“可非一世之书,可万世之法”,要替子孙后人定下一切法度规矩,不使逾越。

就连乾隆帝提前让位给他儿子嘉庆帝,也只是一场沽名钓誉、妄自比拟舜的“内禅”闹剧,其实直到死前仍然攥紧大权不肯放松。结果是他尸骨未寒,刚死没几天,因形同傀儡而潜藏深深不满的嘉庆帝,就迫不及待处死了他最信重的大臣和珅,连“子三年无改父之道”的古训也顾不得了。

短短几十年后,当时的中国先进分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竟看到天朝上国,早已经全方位落后欧洲各国,令他们大惑不解:从秦汉到隋唐到宋明,曾经的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任何国家,但是怎么一转眼到了满清“康乾盛世”这种传统封建观念的的空前“盛世”下,竟被远远抛开了?

其实,这就类似于恐龙,已经进化到在此前环境下极度完善的身体机能,面对的却是彻底改变的新环境,因此完全没法适应,只能走向彻底灭亡,反而让恐龙霸业时那些不起眼的哺乳动物笑到了最后。

当几乎全部国土,都被欧美列强划为“势力范围”,也就是半殖民地; 无数铁路矿山权益尽被出卖,各国军舰在长江内河畅行无阻;

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武汉、杭州……这些重要城市都遍地租界,里面驻扎外国军队,行使外国法律,犹如国中之国;

从山海关到北京天津,一线的战略要地,全变成外国军队的驻屯地,大连、青岛、香港、澳门这些重要港口更直接割让为他国领土或“租借地”的时候,

像谭嗣同这样慷慨许国的义士,也一度病急乱投医,到鼓吹「放弃边疆以筹措变法资金」的极端方案,也就不足为奇了。此等危难关头,再吹嘘乾隆帝所谓的“边疆功绩”,对当时濒临亡国灭种的中华,究竟还有何实质意义?

乾隆帝死后不过百余年,满清王朝覆灭,爱新觉罗·弘历的坟墓被开,尸骨被掘,其人生前穷奢极欲,死后碎尸裂骨,为天下笑。

而经历了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的一次次惨败,证明了在乾隆帝治下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封建帝制,再也无任何改良的可能,只能和满清王朝一起被全盘推翻, 彻底打碎,方能令国家与民族浴火重生!

标签: 清高宗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冉魏皇帝冉闵?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冉闵

    冉闵(320年~352年6月1日[1]),字永曾,小名棘奴,魏郡内黄县(今河南省内黄县)人,冉魏开国皇帝。初名石闵,乃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石虎待他就如同亲孙儿一般。[2]果断敏锐,以勇猛著称。后赵授游击将军,封修成侯。数从征伐,屡立战功。石虎死后,拥立石鉴,然后屠胡灭石。青龙元年(350年),即位称

  • 如何评价明宣宗朱瞻基的性格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宣宗

    朱瞻基是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庙号明宣宗,他是明仁宗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在位十年,去世时只有三十八岁,虽然短命,但是,他至少有两个优点,非常值得一说。那么,朱瞻基到底有哪两个优点呢?今天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先说朱瞻基的出身情况,朱瞻基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他是明仁宗朱

  • 三国东吴皇帝孙亮生平介绍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亮

    吴国(229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是孙权建立的国家,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占据地区又在三国东部,故也称东吴。孙吴是三国里存在时间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自公元222年算起是59年)。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曹

  • 如何客观评价汉元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元帝

    西汉经过数代的积累,终于在汉武帝时期开始走向强盛,虽然受战争的影响,后期有衰落的迹象,但经过汉昭帝和汉宣帝的努力,又重新走向了鼎盛。然而,重回巅峰的西汉帝国,在汉宣帝之后,很快就走向了衰落。在这之后的五十多年,西汉就被王莽所取代而灭亡。汉元帝,就被认为是西汉由盛转衰的根源。因为他在位期间,极度信任

  • 如何客观评价宋高宗赵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高宗

    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开始,一共有过400多个皇帝,这些皇帝也是形形色色,相比于清朝和明朝来讲,宋朝不知道是因为时代久远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感觉大众相比于明清两代甚至是更远一些的唐朝都要更陌生一些,很多人知道宋朝名将岳飞,但是对杀了他的皇帝赵构却不太了解。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赵构作为皇

  • 如何客观评价唐高宗李治的功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高宗

    唐太宗在去世之前为他的儿子李治操碎了心,也帮他物色好了辅佐的大臣,这才放心的将国家交给李治。而在历史上很多人都对李治是没有什么太高的评价的,主要原因就是很多人都认为是李治对武则天的放纵,才导致了后来武则天登上了地位,成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这种说法也并不是完全

  • 宋仁宗赵祯的性格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仁宗

    随着电视剧《清平乐》的热映,由演员王凯饰演的男主角宋仁宗进入大众视野。在此之前一些群众可能并不熟悉宋仁宗这一历史形象,而是对秦始皇、乾隆、雍正等历史人物了解比较多。宋仁宗赵祯之前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可能就是民间故事狸猫换太子中。历史上赵祯的生母确实不是刘后所生,而是李宸妃所生,但这件事与包拯没有关系,

  • 南宋历代皇帝列表盘点 南宋皇帝个人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

    南宋是北宋灭亡后由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朝代。历经九位帝王,一百五十二年。自1127年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即位,迁都杭州,到公元1279年陆秀夫负卫王投海自尽,宋朝结束史称南宋。共历经九帝,其中病死的六帝,国亡跳海而死的一帝,在元军追击下惊吓而死的一帝,被

  • 如何评价汉顺帝刘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顺帝,刘保

    东汉的皇帝列表中,除了汉光武帝、汉明帝还有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之外,其他的皇帝都是皇太后和太监手中的傀儡,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混到这份上也算凄凉了,他们中也有人去反抗,希望断掉太监和太后的联盟,重新启用文臣集团,其中第一个尝试的,就是东汉的第七任皇帝:汉顺帝刘保。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明穆宗朱载垕的政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载垕

    朱载垕: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登基前的内忧外患使他关心朝局,对他登基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即位后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尽力辅佐,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内外得到大治,史称隆庆新政。话说公元1567年朱载垕登基,除了发生了“庚戌之变”外,没发生过大的变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