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弘时简介_弘时是怎么死的_弘时没有继位的真实原因

弘时简介_弘时是怎么死的_弘时没有继位的真实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95 更新时间:2024/1/17 19:06:23

爱新觉罗·弘时简介

关于雍正帝的皇三子爱新觉罗·弘时的评价,民间一直褒贬不一。大致声音有两种,一种是说他心胸狭窄,放荡不羁,且胸无大志,不仅看不起出身卑贱的四弟弘历,更有觊觎父皇的后妃之嫌。

另一种说法则褒义成分更多,暗指雍正继位初级,为巩固帝位,以严酷手段残害宗室手足,弘时不忿,当面劝谏父皇,继而遭到削爵赐死。如此说来,这位三阿哥倒颇具正义感,乃是因为替几位被囚禁迫害的皇叔鸣不平才遭致杀身之祸的,则不禁令后人油然生出几分敬意。

爱新觉罗·弘时剧照

遥想乾隆称帝后,虽然开创了大清朝最后一个盛世局面,却也因禁锢人思想,大兴文字狱,造成无数知识分子无端横死的惨剧而被后人所诟病。那么如果当初雍正帝一时改了主意,选择的继承人不是弘历而是弘时,历史又会如何演变呢?

不难想象,以弘时的胸襟远见和政治才华,文治武功的乾隆盛世是肯定不会出现了,更不会有珍贵的历史典籍《四库全书》,以及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乾隆六下江南的故事。有的只是一位资质平庸的帝和他统治下的日渐走衰亡的大清王朝,这样的结局,岂非同样令人扼腕?

只是历史从来没有假设,英年早逝的弘时最终遗憾地错过了君临天下的机会。然而仔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与其身处帝位却终日战战兢兢,身心不得安宁,倒不如及早退出权利角逐,来世不再生在帝王之家。

弘时怎么死的

清朝宫廷记事录《清皇室四谱》中,关于雍正皇三子爱新觉罗·弘时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大致是形容其年少放纵,言行不谨而被雍正厌恶,最终遭到革除宗籍赐死的下场。

皇三子弘时剧照

长期以来,清宫秘档中这段显然过于潦草的记载令人不禁生出许多疑惑,其核心疑点当然是,弘时究竟因何大过遭到父亲如此残忍决绝的制裁呢?

须知雍正帝原本就子嗣凋零,后继可堪重用者寥寥无几,杀子已属有违常理,更何况是赐死成年皇子这样的大事,何以记录在册的只有这一小段简单隐晦的词句?对此,必须在《爱新觉罗宗谱》中寻找蛛丝马迹。

依照常理而论,弘时为诸子之长,在关乎继位的大事上历来讲究嫡庶有别、长幼有序的清朝宗室,弘时理应被雍正帝选为下一代接班人。然而雍正却偏偏不喜欢天性放任不羁的弘时,有意将皇位传给康熙在世时颇为喜爱的皇四子弘历,这对弘时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在雍正两度派年幼的弘历至景陵祭奠康熙之后,弘时与父亲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此时,弘时深知自己继位的希望已全然破灭,加上母亲李氏日渐年老失宠,其优势更是丧失殆尽。

在强烈的怨愤心理催动下,他竟然日渐倒向了雍正的政敌允禩的阵营,这种公然与皇权相抗衡的行为彻底激怒了雍正,终于在雍正五年,先帝灵前的一次谈话后宣告父子关系决裂。随即,雍正下诏,将弘时削籍赶出宫,发往宗人府去做允禩之子。不久,这位年仅二十四岁的皇子就被他的父亲亲手送上了不归路……

弘时没有继位的真实原因

关于雍正皇三子爱新觉罗·弘时没有继承皇位的真实原因,民间一直有很多猜测,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弘时缺乏政治野心,而后更在关键性的“站队”问题上与父亲发生重大分歧,继而招致雍正的厌恶并将他驱逐赐死。也有传闻,性格放任不羁的弘时在聪明才智上输给了一向不受父皇重视的四弟弘历,最终遗憾地与皇位失之交臂。

弘时剧照

作为雍正诸子中年长,且是唯一一位在雍正府邸长大成人的皇子,雍正起初丝毫不反感这个儿子,并且还对他寄予厚望,这从雍正为其慎重择师这一点上不难发现。雍正登基后,举家入住紫禁城皇宫,仍许当时已成家立室的弘时同住宫中,共聚天伦,这都说明雍正与弘时的父子之情,在当时并没有破裂。即使在漫长的相处过程中,雍正已然察觉弘时不具备君临天下的才华胆识之时,也对其尚存一分栽培的苦心。

真正断送了弘时大好前程的,是他在先帝康熙灵前所说的一番“大逆不道”的言论。

雍正五年的一天,在宗祠祭祀之时,弘时忽然以“先帝在天之灵,愿目睹手足和睦,兄友弟恭”的说辞,为被雍正囚禁于宗人府的允禩等几位亲王求情,话里话外,直指父亲不顾手足之情,迫害几位皇叔,将令康熙魂魄不安云云。雍正闻言勃然大怒,随即下诏以“言行放纵不谨”的罪名将弘时革除宗籍,而后赐死。由此可见,正是弘时的这些话令雍正清醒地认识到“才智不足,尚可教诲,然此子心怀异志,侍君不忠,对父不孝,则断不可留”。

皇三子弘时为什么会激怒雍正

“你既同情逆贼,口出悖逆之言,心中没有你的父亲,那就索性往宗人府,去做允禩的儿子去吧!”说罢,雍正毅然决然地转身,从此了断了父子之情。

皇三子弘时剧照

天性率真的弘时至死也没有明白,自己那番关于“兄友弟恭”的说辞,怎么就触怒了父亲了呢?

作为诸皇子中较为年长的皇三子,弘时大概是唯一一位对康熙晚年九子夺嫡之宫廷惨剧印象深刻的皇子,不可能全然未察觉到父亲雍正残害手足,觊觎皇位的野心。

然而年少单纯的他依然本着血脉宗亲的情感对父亲不共戴天的政敌允禩等几位皇叔抱有一份同情与好感,这在历经政治斗争的腥风血雨后,终于权柄在握,却依旧战战兢兢的雍正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或许没有这番生死经历的守成皇子永远无法了解,自古政治斗争就是这样你死我活、鲜血淋漓的肉体搏杀,来不得半点仁慈,即使是亲兄弟亦不可论手足之情。换言之,如果当初在那场轰轰烈烈的宫廷政变中胜出的是允禩,或是先帝诸子中其他的任何一位,焉知他们不会对雍正赶尽杀绝。

莎士比亚曾说,戴着皇冠的头颅永远不得安宁,因为黑暗中有太多觊觎王位的野心。这么说来,雍正恨逐弘时,不管是一时气愤还是出于更深层次的政治目的考量,都足以说明儿子心向政敌让他这个身为帝王的父亲深感失望。

至于弘时,尽管善良宽厚,然而一个合格的皇位继承者,善于揣摩圣意,正确站队则显得更为重要,弘时显然不具备杀伐决断的魄力和胆识,与皇位无缘,也是情理之中。

标签: 弘时

更多文章

  • 曹真简介_曹真是谁的儿子_曹真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真

    曹真简介曹真自小就骁勇善战,硬朗而有魄力。但是,他虽然有着赫赫的功绩,伐蜀之战却是他众多战役中较为不堪的一笔。曹真画像太和四年秋天,诸葛亮命令魏延、吴一发动阳溪谷之战。在此之前,诸葛亮已经连续两次北伐攻打曹魏。公元230年,曹真升为大司马。曹魏最先确定的战略是先吴后蜀,但在诸葛亮的屡屡进攻,让曹真无

  • 武训:唯一被载入正史的千古乞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训

    晚清光绪年间的一天,一个衣不遮体的乞丐在山东堂邑县沿街乞讨。只见他口中念念有词,连说带唱,时而装扮成猪狗的模样,时而又学驴叫。其惟妙惟肖的表演与好玩的唱段,引得围观者一阵阵哄笑。他的唱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乞讨,我积钱,修个义学为贫寒。”围观者中有不少人摇头:“乞

  •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 对司马相如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相,如与,文君,爱情故事,司马相如,评价,愿得一心人,白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经常在古代小说中看到男女主人公以此为爱情誓言,表示两个人足够的信任。当男女主人公感情遭到挫折或者有误会的时候,看到这句话,能回想起之前两人之间的恩爱情谊,冰释前嫌。这句诗出自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后人常把这句诗当作司马相如的名句,其实是文君所写。前面两句是“凄凄复凄

  • 张仲景和华佗谁更厉害 医圣张仲景的成就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仲,景和,华佗,谁更,厉害,医圣,张仲景,成就,介绍,张仲

    张仲景和华佗都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专家,但是史料上并未记载两个人有过交集,不认识更谈不上有过医学交流。但是同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必定要面对疫病横行和伤寒病造成的人口锐减,所以华佗和张仲景都有关于伤寒诊治的理论著作。华佗在《素问·热论》上发明了自己的一套发汗方法,包括针灸和药物发汗。并且他对伤寒的治疗时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河东先生柳宗元擅长写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宋,大家,之一,河东,先生,柳宗元,擅长,什么,柳宗元,唐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文学家。柳宗元擅长写的就是诗歌、山水游记、寓言作品、辞赋。《江雪》画作柳宗元和韩愈针对文章写作,发起了一场古文运动。柳宗元倡导文章应该以写实为主,反映现实,他们反对骈文空洞没有内容,提倡文章写作跟随时代而行,不要拘泥于形式。柳宗元在散文写作上,身体力

  • 解析诗人周邦彦的一剪梅主要内容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解析,诗人,周邦彦,一剪梅,主要,内容,是什么,一剪梅,又是

    《一剪梅》又是周邦彦的一首咏梅词,而这一曲调的词牌名就是出自这首的开头一句“一剪梅花万样娇”,取的是前三个字。后来也因为别的词句而有另外的词牌名,不过最出名的还是这个。一剪梅词人咏梅,开头就点明了梅花在他心目中的美是一个字“娇”,而且不是一般的娇美,是“万样”的、风情万种的。他吧梅花看作美人,斜插在

  • 韩愈字为什么是退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愈,为什么,退之,韩愈,为什么,退之,生在,唐朝,大历,三

    韩愈字为什么是退之韩愈出生在唐朝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他生在官宦世家,父亲和祖父都是在朝中或者地方为官的。所以韩愈自幼就深受家风的熏陶,七岁能言,十二岁能文,少时就已经显露出了他的天赋。韩愈字退之,世人称他为韩昌黎,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韩愈韩愈早年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无奈时运不佳,前后七

  • 冯治安由火头兵到总司令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冯治安,治安,火头,总司令,故事,冯治安,治安,火头,总司令

    冯治安由火头兵到总司令的故事?冯治安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到了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才让他上了两年的私塾。十四岁的冯治安到县城里去当学徒和佣工。在这期间冯玉祥来县城招兵,冯治安才有了投军的机会。刚入部队,冯治安只是一个火头兵,由于他的勤奋能干,他逐渐开始受到重用,最后成为了总司令。下面就来看看冯治安由火

  • 英国也奈何不了的中国女海盗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英国,何不,了的,中国,海盗,英国,何不,了的,中国,海盗

    英国也奈何不了的中国女海盗是谁?从大航海时代到近现代,有名的海盗那是数不胜数,但有名的女海盗却是屈指可数,而在晚晴的中国,却恰恰有着这么一位在世界上都赫赫有名的女海盗,她就是郑阿嫂!海盗船清末,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大量的农民破产,而郑阿嫂的父母就是其中一员,贫困的郑阿嫂的父母为了养活家里唯一的男孩,就

  • 辽沈战役战场地点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辽沈战役,战场,地点,在哪,辽沈战役,战场,地点,在哪,我国

    辽沈战役战场地点在哪辽沈战役是我国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与国民党展开的战争,辽沈战役耗时五十二天,是一场最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一场战役。辽沈战役油画那么辽沈战役地点是什么地方呢?先来从辽沈战役的背景来看,辽沈战役的背景涉及到解放东北,抗日战争之后,国共两方陷入了对东北地区的争夺战争之中。看来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