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太子李承乾简介资料_李承乾是怎么死的_李承乾的妃子男宠

大唐太子李承乾简介资料_李承乾是怎么死的_李承乾的妃子男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322 更新时间:2024/1/5 15:27:50

大唐太子李承乾简介

太子李承乾,有人说他的名字源于他出生的地方太极宫承乾殿,也有人说这个名字是当时还是皇帝的李渊赐给他的皇孙,承乾,继承乾坤,李渊希望这个皇孙来继承他的皇位。

大唐太子李承乾简介图片

李承乾在襁褓的时候就被封为了恒山王,出生的第三年就有了自己的伴读,两年后徙封中山王,不久后又有两位当朝大儒做他的儒学老师。他父亲成为君王的那一年,他就被封为了太子。

太子虽然在年幼的时候就成为了天下第二人,但他对老师很恭敬。亲自请受伤的老师上朝,也为去世的老师立碑。

太子的才学一开始非常好,唐太宗出巡时,甚至放心让太子监国。

在他17岁的时候,他失去了他的母亲,但不久后,他的嫡长子诞生了。

随着李承乾年岁增长,他渐渐变得叛逆起来,他的所作所为总有大臣上书批判,大臣无时无刻都不想揪住他的小辫。但太宗还是爱子心切,常常嘱咐太子身边的人规劝太子的言行。

他宠爱的乐人称心被他的父王杀害了。他和他的兄弟们也因为一些利益渐行渐远。

李承乾忌惮胞弟,在暗杀失败后,联合与他交好的亲属谋反。面对他那个英勇的父皇,谋反只能以失败告终。李世民对他儿子的谋反非常重视,有大臣看出李世民暴怒下的慈悲,提议将太子贬为庶民,流放千里。

李承乾到了流放地后就死了,为此太宗罢朝了一日,最终以国公的葬礼规格下葬。

李承乾怎么死的

李承乾死于流放地,他是抑郁而终的。因为谋逆失败,他从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太子变成了一个被流放的平民。

他从以前的前拥后戴,变成了孤身一人。虽然他的父皇顾念着父子之情只是判了流放,但他终究不会有回到皇宫的那天。当初他得到唐太宗那么多的疼爱,却没有好好珍惜。可怜生在帝皇家。因为身处皇宫,他与他的父亲,他的兄弟,他的姐妹,都是先讲君臣,再讲亲情。

李承乾是怎么死的图

他个性柔弱,在太宗的悉心庇护下,他也不善权谋,敌不过弟弟们的狡诈。其实面对皇子们的明争暗斗,李世民的心里一直是洞若观火,却从没有与他的儿子们好好谈谈,而是任其发展,在真的发生严重的后果时,却只能追悔痛心。

皇子们从来没有得到父皇的教导,李世民永远都是冠冕堂皇,只说了一大堆大道理。为了争夺圣心,各个皇子府中的谋士为各个皇子出主意。谋士们告诉皇子的是怎样去显功,怎样去排挤其他的皇子,却不告诉他们怎样才是真正的兄友弟恭。李承乾是这样争斗的牺牲品,这也许是他抑郁而终的原因之一。

李承乾是有足疾的,虽然没有影响他的骑射走路,太宗也表示即使他身患足疾,但他还是皇位的不二人选,但他还是日益变得惶恐,渐渐叛逆起来。等他被流放,足疾可能更严重,身体和心灵的打击让他彻底倒下了。

李承乾的尸首被埋在了异地,直到数十年后,他才回到父母的身边,长眠于昭陵。

李承乾称心

历史上总是流传着关于君王的桃花绯闻,宁负江山不负卿的做派不知赚走了多少纯情少女的眼泪。在帝王家,不仅男女间的爱情故事如此动人,同性之间的爱情也引人唏嘘。

李承乾是帝后的嫡长子,生来尊贵无比,在他的父亲登上皇位后,立即被封为太子。一个这样尊贵的人却看上了一间寺庙的乐童,也就是称心。

李承乾称心图片

其实李承乾的储君之位坐得并不稳,他没什么才干,同母弟弟魏王对他的位子虎视眈眈。他能得到储君之位,倚仗的是李世民和长孙氏的宠爱。他需要一个理解他的人,一个真正支持他的人,这个时候称心出现了。皇太子认为称心比太子妃更懂他,不久后,两人就开始同居了。本来这件事没什么,唐朝民风开放,好男风养男宠的事不在少数。偏偏李承乾是太子,偏偏皇帝父亲知道了这件事,他认为太子德行有亏,把错归咎于称心,干脆利落地判称心斩立决。

失去称心的李承乾在自家院落里盖了间小庵堂,庵堂里放了称心的像,每天都会去那思念称心。更不顾李世民的警告,偷偷给称心封爵,让他死后能够得到尊荣。

李承乾与他的同母弟弟魏王李泰也彻底交恶,他认为是李泰向父皇告发了他。他失去了称心,没有了心灵的避风港,渐渐变得不安暴躁,最终采取了极端措施谋反。这件事以失败告终,皇帝也非常震怒,眼看就要掀起血雨腥风,但父亲的慈悲还是占了上风,只把李承乾贬为庶民,流放千里。李承乾在到达流放地不久后就去世了,只能与称心在黄泉路上做一对恩爱的"夫妻"。

李承乾搞基

李承乾,一个被太宗皇帝寄予厚望的皇太子,却在性取向方面与别人不一致。尽管他有太子妃,有无数妃嫔,也生了好几个儿子,但他心目中最爱的还是一个男乐人称心。称心他还不是弹琴唱歌的乐人,他在舞台上扮演的是小丑一样的角色。这在大唐来说,应该算是出身很低贱了。

李承乾搞基图片

在电视剧《琅琊榜》中,太子在太祖母葬期寻欢作乐,被皇帝幽禁。其实在小说《琅琊榜》中,与太子寻欢作乐的是男宠,引皇帝大怒,最终废黜了太子。如此说,皇太子搞基对他的储君之位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

李世民在得知太子搞基后,没有废立太子,只诛杀了他的基友称心。固然有大唐民风开放的原因,但足见李世民对他大儿子的宠爱。可李世民自己也没想到,一个卑贱的生命拉开了他和儿子的距离,父子俩的隔阂越来越深了。不仅如此,李承乾怀疑是同母胞弟告状,和亲兄弟也成了仇敌。

李承乾在失去基友后,悲伤至极。就像在韩剧中,与女主角生离死别的男主角一样吃不好,睡不好,每天都要去看看称心的像。在两年后,他因为谋反失败,死在了流放地。

李承乾的搞基对象只有一个称心,在称心死后也没有别的男宠。他在遇到称心之前,是一个正常的男人。称心对他来说是心心相印的恋人,李承乾倒霉就倒霉在让他倾心爱上的偏偏是个男人,而他的爱让他最爱的人走上了黄泉。

李承乾与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皇后的胞兄,按辈分说,李承乾是他的亲外甥,太子嫡妹嫁给了长孙无忌的儿子,所以长孙无忌也是李承乾的亲家公公。虽然长孙无忌与帝后所出的几个子女的血缘关系非常亲厚,但在贞观前期,他没有表现出与哪位皇子走得特别亲近,他忠于的是圣上。所以他在李承乾谋反的时候没有被牵连。

李承乾长孙无忌图片

在李承乾被废之后,唐太宗向长孙无忌询问谁最适合做太子,他平衡利益,完全站在了圣上的角度思考,提议稚奴做新一任的储君。皇帝完全采纳了长孙无忌的建议,并嘱咐长孙好好辅佐懦弱的稚奴。

长孙无忌不是靠妹妹的裙带关系才能当官,恰恰相反,他认识李世民在先,抚养他的舅舅见世民才华出众,才将甥女长孙观音婢许配给他。从此以后,这对郎舅开始一起南征北伐。

长孙无忌才能出众,不仅在建立大唐时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朝为官时政绩也不斐。他的一生都在为大唐付出。李承乾心里如果不忌恨,在李世民百年后,一定能登上宝座,而他的父亲也一定会嘱咐长孙无忌好好辅佐他。

长孙无忌几乎是天可汗最信任的臣子,他也愿意臣服在这个伟大的君主的脚下。如果李承乾没有谋反,在他登上皇位后,即便他没有才干,李世民所遗留下的能臣也能治理好大唐。武则天也只能永远地留在感业寺,长孙无忌最后也不会败在她的手上。

李承乾的儿子

李承乾没满20岁,他的嫡长子就出生了。这个孩子单名叫象,拥有与他父亲同样尊贵的童年,皇祖父因为他的降临大赦天下,并赐下了无数金银珠宝。李世民宠爱这个孩子,不仅仅因为他是嫡长子的嫡长子,也因为他降临的喜悦冲淡了失去长孙皇后的悲伤。

皇宫图片

李象也有高贵的母族。他的母族可以追溯到周朝,都与朝代的更迭息息相关。他的外祖,他的舅舅都当过当朝的高级官员。他的母亲出自簪缨士族,举手投足间都有一种高贵的气质。

他可怜的母亲勤勤恳恳打理太子府,就像在闺阁中,父母教导的那样,以长孙皇后为楷模,做一个贤淑豁达的妻子。但她没有像她的婆婆那样,得到丈夫的疼爱,他的丈夫爱上了一个男宠,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这更让她难堪的事了。

李象的命运在父亲谋反之后就出现了重大转折,他名义上是太宗的皇长孙,却不再享受皇长孙的待遇。终其一生,他的官职只到了怀州别驾这个级别,在武则天时期还被撤职了。他成为了李氏皇朝最普通的一名皇亲国戚,一个无甚实权的宗室。

他应该感谢他的祖父,没有像汉武大帝那般残暴,因为巫蛊事件就诛杀了自己儿子满门。他的祖父为了让他和其他废太子府里的亲人活着,也为了自己的儿子们能共存,立了仁厚的李治为太子。

但他有个能干的儿子,在开元年间成到了宰相,最后父凭子贵,李象被追封了国公。

李承乾还有一个儿子,李厥,这个儿子在史书上没什么存在感,只知道做到了和他哥哥同一个级别的官。

标签: 李承乾

更多文章

  • 唐章怀太子李贤简介_李贤是怎么死的_李贤和上官婉儿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章怀太子,李贤

    太子李贤简介永徽五年十二月的一天,身怀六甲的武则天在与唐高宗李治祭拜昭陵的途中腹痛不已,高宗惶恐不已,当季命太医产婆接生,不多时,武则天诞下第二子,是为李贤。李贤壁画永徽六年,尚在襁褓之中的李贤即被高宗封为潞王,后太子李忠被废,其皇兄李弘被立为太子,李贤迁任歧州刺史,同年加封雍州牧与幽州都督,龙朔元

  • 韩愈简介资料 韩愈的诗词作品 韩愈的文学主张教育观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愈

    韩愈简介韩愈,字退之,唐代杰出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世尊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又与欧阳修、苏轼四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可见其名誉甚广,对后世影响极深。韩愈雕塑韩愈出生于官

  • 揭秘王羲之书法特点有哪些 王羲之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揭秘,王羲之,书法,特点,哪些,作品有,说到,王羲之,人们

    说到王羲之,人们想到的第一印象自然就是他那“书圣”的身份。王羲之出生在名门世家,而且家中的长辈,像父亲王旷,伯父王导、王虞、王敦都是精通书法的大家。虽然父亲早逝,王羲之被寄养在王导家中,但是他还是拥有优越的生活以及优异的学习环境。少时的王羲之师从女书法家卫夫人,后来又受到王虞的指导。加之其后来游览名

  • 名家书法王羲之草书诀 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名家,书法,王羲之,草书,人称,为什么,草书,汉字,一种,字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它结构简单。笔画连绵。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因为草书在书法艺术中以最具有韵味的抽象形式,表现了最生动的意象和境界,在狂乱中觉得优美。今天我们来欣赏的是今草的那种不拘章法,笔势流畅的王羲之的《王羲之草书诀》。王羲之草书诀拓印节选《王羲之草书诀》又叫

  • 王羲之金刚经书法欣赏 书法家王羲王羲之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羲之,金刚经,书法,欣赏,书法家,王羲,儿子,集王羲之书金

    《集王羲之书金刚经》是上海书画出版社的图书,是佛教重要的经典著作,前前厚厚出现了六个不同的版本,大和元年的时候被篡改改名为《新集金钢般若波罗蜜经》,还擅自撰写了序。王羲之金刚金大和四年的时候,大量印刷唐文宗李昂还下令将全文刻在石碑上,工匠们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完工。王羲之的行书平和简静,张弛有度,是书法

  • 未若柳絮因风起:东晋的才女谢道韫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未若,柳絮,风起,东晋,才女,谢道韫,生平,介绍,谢道韫,东

    谢道韫是东晋的才女,擅长作诗吟诵。她也是有身份背景的,宰相谢安使他的叔父,谢奕是他的父亲,同时它的丈夫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在历史中,谢道韫的故事并不是很多,其中被人知道最多的故事就是《世说新语》里的一篇文章:谢道韫和其叔父长兄在大雪天讨论将雪比作何物。叔父谢安便一个个询问他们,其中谢朗说

  • 吴道子是哪朝人 吴道子的代表作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吴道子,哪朝人,代表作,是什么,吴道子,汉族,河南,禹州,大

    吴道子,汉族,今河南禹州人,大概是生与公元680年,年幼家贫,父母双亡,他曾跟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但是未有成就后该学画画,成就不凡。吴道子在我国的绘画史上一直享有“画圣”的美誉,是我国历代的画家中的杰出代表,一生创作无数,他的作品是我国艺术宝库的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他到底是哪朝人呢?他的作品又有

  • 陶渊明和谢灵运之比较 揭秘陶渊明自号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陶渊明,谢灵运,比较,揭秘,自号,什么,陶渊明,谢灵运,同时

    陶渊明与谢灵运同时东晋杰出的诗人,同样向往追求隐居、自由自在的生活。陶渊明与谢灵运的诗歌成就虽不分伯仲,但二人选取的诗歌题材、风格等还是有所差异的。陶渊明是田园诗歌的创始者,而谢灵运是山水诗歌的创始者。陶渊明与谢灵运陶渊明擅长写田园生活类的诗歌。陶渊明的诗歌源泉来自于他闲适的生活,描写了“一个农民”

  • 书法家卫夫人的故事 卫夫人的书法成就高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书法家,卫夫,人的,故事,书法,成就,高吗,夫人,小便,开始

    ?卫夫人从小便开始研习书法,酷爱书法的她在书法上也深有造诣,可见她在书法方面下的功夫极深,自幼便将所有精力集中于专研书法上,后来才能成为书圣王羲之的导师,才能够变成书法大家。卫夫人画像现如今的山西省高平市有一个河西镇,其中有一个苏庄村是为晋东南的古村落,当地还留存这一个十多亩的泊池,传说卫夫人幼时不

  • 杜牧小故事:杜牧的一生都没有找到心爱的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杜牧小,故事,杜牧,一生,没有,找到,爱的,人吗,杜牧字,牧

    杜牧字牧之,出生在京兆万年,在太和二年的时候,杜牧考中进士,被分配到江西当团练府的巡官,后来又担任淮南节度府的掌书记,作为监察御史。后来也做过许多州的刺史,最后官职落定在中书舍人上。图片来源于网络杜牧的仕途不算坦荡,但也不能说境遇惨淡,虽然杜牧一直游离在唐王朝组织之外,但不妨碍他在文学诗词方面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