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驴贩子”黄胄简介 画驴逼真被如此称呼

“驴贩子”黄胄简介 画驴逼真被如此称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796 更新时间:2024/1/17 5:06:02

黄胄先生去世后,郑馆长您为让世人更多了解黄胄先生的艺术、为炎黄艺术馆更好发展、为宏扬民族文化做了大量工作。

郑闻慧:我和黄胄19岁就相识,作为他的学生,他的家人应该把他的作品介绍给社会,便于后人对他的研究。同时,黄胄已不仅仅属于某个人,他属于整个国家。

黄胄,我国著名画家,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常委。

黄胄原名梁金堂,河北蠡县人,其父四十多岁时方得其子,为求平安,为其取乳名“老傻”。黄胄之名,是他上初中时起的,当时他在学校的一次体育比赛中,获得了一面写有“炎黄之胄”的锦旗,当他理解了此语的含义后,便为自己取名“黄胄”,意思是,自己一定要做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为此,他一生奋斗不息,终于成就了事业,并筹建了炎黄艺术馆。他的夫人称他是“炎黄痴子”,并写有一篇《炎黄痴子我的丈夫黄胄》的纪念文章。

黄胄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人物、动物、花鸟无一不精。尤其是画驴,尤为精彩。他笔下的驴,无论是立、是卧、是奔,也无论是相互亲昵,相互踢踏、相互撕咬,都被他画得活灵活现、趣味无穷。有一幅《放牧图》,画的是一位维吾尔族少女赶一群驴迎面而来。其中二十多头毛驴,姿态各异,有的悠然自得地迈步,有的奋然前冲,有的在驴群中拥挤,呼扇着长耳朵,瞪着亮晶晶的大眼,充满了情趣,令人拍手叫绝。

黄胄画驴不仅画得好,画得传神,而且画得速度极快,他曾为邓拓一夜画出了《百驴图》,为另一位好朋友画了42只驴,用了不到两小时。他所画的驴每只神态都不同,而且是一气呵成,可见其功夫之深。故人们戏称他为“驴贩子”。他的这一成就,来自他对生活的热爱,对驴的长期接触和观察,黄胄曾说:“如果胸中没有驴的千姿万态,就不可能有活生生的造型。”他曾七赴新疆,住在新疆乡下时,他的隔壁就是一个为驴马削蹄钉掌的“打掌铺”,在那里他画了大量的毛驴速写。“文革”时,他被关进“牛棚”,工作就是放驴。长时间的放驴、观驴,与驴接触,和驴对话,使他和驴结下了不解之缘。据说,黄胄带驴出去时,每当路过酒馆,驴都会主动停下来,让黄胄进酒馆去喝酒,待黄胄微醉而出后,再随黄胄一起回去。人和驴到了心心相通的地步,其驴被画得传神,那是很自然的了。

黄胄画驴就像徐悲鸿画马,李可染画牛,李苦禅画鹰,吴作人画熊一样名闻中外,其作品倍受推崇,被视为珍宝。邓小平访问日本时,就有一幅黄胄的《百驴图》,作为国礼赠送给裕仁天皇,此画被日本视为艺术珍品收藏。

黄胄还有因作画而躲过人生一劫的奇事。那是1976年的7月,当时,黄胄正在北京西郊家中创作曹雪芹的肖像,正在此时,他接到了唐山市政府的通知,邀请他到唐山参加瓷器画展。这次活动艺术气氛很浓,对黄胄很有吸引力,黄胄本打算待曹雪芹画像画好后,便去赴会,没想到一向画速很快的黄胄,这次却几易其稿也不满意。于是,他忍痛谢绝了邀请,留在家中继续他的创作。没想到正是在活动期间,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整个唐山被夷为平地,黄胄躲过了这一劫。有人戏说是曹雪芹画像救了他,应该说,是黄胄痴迷执著的艺术追求给了他这次奇遇。

标签: 黄胄

更多文章

  • “梅痴”张大千简介:生时梅花相伴死后葬梅丘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大千

    国画大师张大千酷爱梅花。他爱梅花的高洁、馨香、凌寒,爱它不为世俗所伤的高风亮节。他植梅、赏梅、品梅、画梅,一生与梅为伴,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自称“梅痴”。早在20世纪20年代,张大千在上海居住时,每逢梅花盛开之际,他都要去杭州孤山和塘栖超山探梅。40年代初,他举家迁到四川青城

  • 补白大王郑逸梅的简介及主要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郑逸梅

    郑逸梅是海内外知名的文史掌故作家。善写短小精练的文史掌故,以补报纸版面,人称“补白”。郑逸梅18岁起就开始写这种小品文体的“补白”,一直写到90多岁,写了70多年,数字超过1000万字,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文坛就盛传“无白不郑补&rdq

  • 季羡林为什么称之为“国宝”? 季羡林简历及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季羡林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和散文家。他精通12国语言,学识渊博、品格高尚、名闻中外。2006年,他被授予“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中称他:“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 “铁脑壳”罗云简介及一生 罗云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罗云

    “铁脑壳”罗云罗云,湖南邵阳县人,父母共生养七个孩子,因抚养不起而夭折一个,罗云排行老二。他的童年是在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煎熬中度过的。在那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的岁月里,罗云自懂事起,就跟着体弱多病的父母下田做事,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起早贪黑地劳作。他十一、二岁就学会了所有

  • “红军之父”朱德:毛泽东给予了他最高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德

    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素有“红军之父”之称。朱德

  • “鉴湖女侠”秋瑾:孙中山和周恩来如何评价秋瑾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秋瑾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秋瑾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1877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

  • “革命圣人”张静江:蒋介石与孙中山共同的革命导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静江

    张静江,浙江湖州南浔镇人,出身于江南丝商巨贾之家,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出使法国,后在法国和美国经商,他全力支持孙中山的反清革命斗争,孙中山称他是“革命圣人”。孙中山去世后,他扶植支持蒋介石,蒋介石称他是“革命导师”。他是“国民党

  • 张勋为什么被称之为“辫帅”?张勋别名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勋

    张勋(1854年-1923年9月11日),原名张和,字少轩、绍轩,号松寿老人,江西省奉新县人,中国近代北洋军阀势力之一。清末任云南、甘肃、江南提督。1913年镇压讨袁军。后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1917年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兵进入北京,于7月1日与康有为拥溥仪复辟,但12日为皖系军阀段祺瑞的

  • 齐国第一美男子宰相邹忌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邹忌

    齐国第一美男子宰相邹忌,齐威王时期,助齐国民富国强。是为春秋五霸之一。历史上齐国第一美男子宰相邹忌是个怎么样的人?邹忌(约前385---前319),一作“驺忌”,尊称“驺子”,中国战国时期齐国人。齐桓公田午时的大臣;齐威王田因齐时期,以鼓琴游说齐威王

  • 秦国神童甘罗十二为丞相为何英年早逝?甘罗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甘罗

    甘罗是秦国神童,他具备旷世之才。史记他十二岁那年便做了秦国丞相。只可惜英年早逝,为会选秦王会让这么小的孩子做丞相呢?历史上的甘罗怎么死的呢?甘罗这个人可不是别人,他是正儿八经的官二代,祖父甘茂是秦国很有本事的政治家,曾经做过秦国的左丞相。常言道:“相门出才子”,小甘罗小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