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列子的人物评价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列子的人物评价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673 更新时间:2023/12/30 3:14:11

列子的学说,刘向认为:“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尔雅.释诂》邢昺《疏》引《尸子.广泽篇》及《吕氏春秋不二》说:“列子贵虚”。《战国策.韩策》有:“史疾为使楚,楚问曰:‘客何与所循?’曰:‘治列子圄寇之言。’

曰:‘何贵?’曰:‘贵正’。”所谓“贵正”,当如《庄子·逍遥游》所说“乘天地之正”的“正”,也即自然之规律、法则;所谓“虚”,也即“虚己以保真”之意。“虚”字在黄、老、庄文本中也多次出现,多指‘自然’、“道”,无差别之‘一齐’。所谓贵虚,其目的就是驱除内心的杂念,甚至一切人为的有可能伤害真性的观念,忘怀而静守本心,以期保存人的清静自然之本性。故忘形骸,虚物我,一荣辱,齐生死,任天真于智虑之表,超情思于得失之源。自然和一齐

,即体道利物、 生死同状 、 是非皆泯、 觉梦一齐。

《列子》书中所谓的化人 、幻人 、真人、

至人等,无非是做到一齐而达于自然的体道得道者。张湛《列子.序》认为:“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为表,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仕,顺性则所至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

国学经典《列子》列子最早提出宇宙生成四阶段思想 ;《列子》中的“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等学说,都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学说

;开创融寓言与哲理为一体的先秦散文文风。列子一生安贫乐道,不求名利,不进官场,隐居郑地40年,潜心著述20篇,约十万多字。现在流传的《列子》一书,在先秦曾有人研习过,经过秦祸,刘向整理《列子》时存者仅为八篇,西汉时仍盛行,西晋遭永嘉之乱,渡江后始残缺。

其后经由张湛搜罗整理加以补全。全书共载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等134章,基本上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众多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列子一书被誉为默察造化消息之运,发扬黄老之幽隐,简劲宠妙,辞旨纵横,是道家义理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两小儿辩日》被编为小学语文人教版6年级下册第1课。列子一向低调,有所谓“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可见真正做到了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境界,故而列子在历史上的事迹也很少。列子等道家思想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与道举的学说。

列子咏吴筠:冲虚冥至理,休道自元通。不受子阳禄,但饮壶丘宗。泠然竟何依?挠挑游太空。未知风乘我,为是我乘风。王东牟先生集《画列子图和韵》:稻梁戒鸟啄,馈粟辞子阳。神明久不死,宇宙一鸟翔。若人据槁枯,中自含宫商。其游车泠风,其息形坐忘。豆山瀛四等,念往即褰裳。盖去任去来,岂谓符弛张。老商顾之笑,是事何轻扬。云风驾旬余,日月车舟两傍。拊掌一戏笑,何异侏儒场。后人致引慕,竹林焚馨香。

飘飘大人赋,气夺千丈强。吾闻孔仲尼,道盛涵化光。雅言书当理,不见一日长。放乎子列子,君其乐彷徉。刘彭城《咏列子》:御寇卧郑都,子阳归之粟。固辞得无受,妻子怨窘束。君非自知我,人事故反复。俯仰未及终,类傌首邦族。始知至人心,避荣乃避辱。如何当路子,扰扰事干禄。刘公是《读列子赠几太博胜之殿丞君章监丞》:五岳穷云霓,沧海不可游。玉台朝日,珠华媚飞虬。飘飘群仙子,来往何其稠。

咫尺视千里,俯仰移九秋。潮波有时起,势若空中浮。禺强受帝命,巨鳌举其头。迩来百万祀,无复迁播忧。龙伯何为者,修干曳长钩。不知意谁憾,似与聱为仇。六鳞既潜举,二山忽漂流。众真失其常,荡析不自谋。孰云飞升乐,奔迫良可愁。盈虚诚难必,藏壑有亡舟。至人纵大观,夷险固悠悠。如闻帝凭怒,侵减龙伯俦。且欲招群仙,复还故时丘。勉哉凌云迹,永谢北极幽。吴莱《列子》:真梦本非梦,万事蕉下鹿。力命每相持,御风身乃足。耶律铸《醉读列子》:独醉亭中独醉仙,唯知仙遁办逃禅。等闲嚼蜡横陈际,却味冲虚力命篇。【群书足用】事对凝寂,静虚顺性忘怀,秉要执本。徐世昌:《海西草堂集·晚坐》“欲访冲虚子,泠然正御风。”

标签: 列子人物评价以及后世影响列子学说刘向认为

更多文章

  • 顾恺之吃甘蔗的理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顾恺之,甘蔗,理论,是什么,顾恺之,东晋,时期,有很,大的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人,有很大的才艺,不仅能作诗写赋,而且他的字也写的特别漂亮,尤其很擅长绘画,精通于画山水画和人物画,是当时有名的画家。他的为人豪爽大方,又极其幽默,同时又有点痴呆,因此人们称他为“痴绝”。这里要讲一个关于他吃甘蔗的故事。顾恺之画像有一天,顾恺之跟着桓温去江陵进行视察,当地的官员来

  • 列子的轶事典故以及对后世的忠告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列子,轶事,典故,以及,后世,忠告,列子,修道,九年,之后

    列子修道九年之后,就能御风而行。《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吕氏春秋》说:“子列子贵虚”。他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

  •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人物,简介,顾恺之,字长,名为,虎子

    顾恺之,字长康,小名为小虎子,晋陵无锡人,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顾恺之见多识广,才思广博,擅长写诗作赋和书法,尤其擅长绘画,主要精通画人物画和山水画。因为他有对文学和绘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于是人们称他为画绝、文绝和痴绝。顾恺之塑像画家顾恺之出生在江南的一个士族的家庭,根据史料记载,顾恺之的先祖有多人在

  • 列子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列子,主要,就有,哪些,哲学著作,天瑞,列子,画像,意谓,天

    哲学著作天瑞列子画像天瑞,意谓天地之灵瑞,自然之符应,即文中提到的“不生不化者”。列子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始有终,唯有“不生不化者”,亦即“道”,才能够循环往复、独立永存。“不生不化者”是世界产生与变化的本源,它最初无形无象,历经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个阶段,形成“浑沦”,再自“视之不见,听之不

  • 列子:东周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家、文学家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列子,东周,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子,公元前

    列子(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之间,享年不明),本名列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汉族学者,周王国郑公国圃田(今中国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1]。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

  • 杜甫曾是富贵公子哥:前半生在打猎和唱歌中度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杜甫,曾是,富贵,公子,生在,打猎,唱歌,度日,712,年的

    712年的春天如常降临,河南巩县的一户人家一个男孩呱呱坠地。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曾经写道,一家子生了个男孩,人们来贺喜。这个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升官的;那个说,这个孩子将来要发财的……说到底,没有人能够预料一个孩子的未来,他将有怎样的生与死。看着这个孩子降生的父母家人,远亲近邻,更不会知道,叫做杜甫的

  • 被称为唐代三大诗人的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被称为,唐代,三大,人的,都是,被称为,唐代,三大,人的,白

    被称为唐代三大诗人的是白居易、 李白 、杜甫。李白(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

  • 东汉末年著名书法家蔡邕的书法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汉,末年,著名,书法家,蔡邕,书法,成就,蔡邕,公元,13

    蔡邕,(公元132一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蔡邑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蔡邕认为这些

  • 清初画坛四僧中八大山人指的是?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八大山人

    四僧: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渐江(弘仁)皆为僧侣,故名四僧八大山人:朱耷,八大山人,本名朱由桵,(约1626年约1705年)。明末清初人,为明江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江西南昌人,著名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法名传

  • 京都三明;蔡谟、诸葛恢、荀闿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京都三明,蔡谟,诸葛恢,荀闿,京都三明

    “京都三明”又被称为“中兴三明”,是东晋时蔡谟、诸葛恢、荀闿三位名臣的合称。这个称呼来自《晋书·诸葛恢传》:“诸葛恢,字道明……于时颍川荀闿,字道明。陈留蔡谟,字道明。与恢俱有名誉,号曰:&ls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