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廉颇的生平简介 名将廉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廉颇的生平简介 名将廉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867 更新时间:2024/1/8 14:31:32

廉颇在战国是个叱咤疆场的汉子,在疆场厮杀无数载,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他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或悲伤或快乐,廉颇因为有这些人生故事,其形象在后人眼中变得立体。作为一代功臣,即使多次受贬,但一旦国家有难,随时跨马扬鞭,驰骋沙场,从无二心。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人,也有人认为是山东德州人。赵国的大将,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廉颇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时期。他是与“文圣”孔子、“武圣”关公相媲美的华夏“德圣”,或许在大家的眼里,廉颇也有不少缺点,小心眼甚至还有些莽撞和自大,但是当我们透过史家之言,透过历史去看其人时,我们会发现真实的廉颇远比史书上记载的要更饱满的多,要更鲜活得多。

廉颇出生的年代,赵国的明君赵武灵王已经去世了,继任的赵惠文王也根本比不上赵武灵王,此时的赵国虽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颓势,但是赵国的国力在渐渐减弱。赵国的处境并不是很好,因为他毗邻秦国,秦国经过商鞅、秦惠文王、秦昭王的发展后,变得异常强大,紧靠着这样一个国家,就像在身边安置了一颗炸弹,赵国要时刻盯着秦国的动静。秦国俨然成为了西方的大国,而东方主要是由齐国主掌。

秦国想要向东扩展自己的势力,赵国自然就是第一个被攻击的对象,为此秦国多次率领军队进攻赵国,赵国由廉颇坐镇,廉颇深知秦军劳师动众,远征而来,这个战线拉得有些长,车马劳顿再加上古代的道路崎岖,粮草运输极不便,适合速战速决,战线太长,必会使得士兵厌战。

而再看赵军,在自家门口作战,供需补给都没有什么大问题,赵国士兵作战能力也未必比秦军差,若有良将率领,好好谋划一番,秦军不攻自破,后赵军全军出击,必能大破秦军。廉颇紧紧抓住秦军长途跋涉,粮草不足,选择以守待攻是最明智的做法,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自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衰弱,燕国率领六十万大军攻赵,廉颇以八万赵军破之,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说明了廉颇的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的。

廉颇凭借着勇敢、坚毅而闻名于各诸侯间,当初面对强秦压境时,廉颇受命于危难之际,能够沉着应战并且他以守待攻、以退为进,保持实力。特别是对待秦国的大军问题上,他能够成功地屡次击退强秦的进攻,并还成功说服了秦国,将连横的策略改为了合纵,从而使得韩、赵、魏、秦等国联合起来攻打东方的强国齐国,这一举动无疑为赵国争取了最大的时间。公元前283年,廉颇又率领赵军再次讨伐齐国,直取齐国晋阳,一时间廉颇声名远扬,此战之后,廉颇官拜上卿。

在此之后,廉颇遇到了蔺相如,这个让他嫉恨的人。廉颇很不喜欢蔺相如,因为蔺相如可以不用出生入死,仅凭着一张嘴就能够却退百万雄师,廉颇看不惯蔺相如这种耍嘴皮子的人,但偏偏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蔺相如硬是爬到了上卿的位置,甚至比廉颇的地位还要高些,赵王对他很赏识,廉颇心里气不过,处处与蔺相如作对,后来才明白了蔺相如的良苦用心后,廉颇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心胸狭小,便亲自背负荆条上门请罪,此事之后,二人结为至交。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又足以见廉颇的诚挚的态度。

廉颇忠君爱国,为国家兢兢业业,在自己身处他乡时还一心救国,其忠诚感人至深,由于他有知错能改的优点,从而使他又成为一个令人可敬可爱的历史人物。

标签: 廉颇生平简介名将一个什么样廉颇战国是个叱咤

更多文章

  • 官员百姓大不同: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冰火两重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官员,百姓,不同,开国,皇帝,朱元璋,冰火,两重,在开,国君

    在开国君王中,争议较大的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了,有人说他是暴君,也有人极力夸赞他!究竟哪种说法更为正确呢?朱元璋本来就是一位佃户的儿子,要钱没钱,要知识没知识,甚至贫困到了要饭的地步。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完成了史上最难完成的身份转变,从乞丐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代开国帝王!不可谓不令人惊叹。一:霸业要

  • 秦始皇东巡了几次 分别是哪些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东巡,几次,别是,哪些,地方,秦始皇,东巡,几次,作

    秦始皇东巡几次秦始皇,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第一次将国家进行了统一,有效的实施全国管理,解决了度量衡的统一,可谓是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一番盛世。那么在秦始皇登基为皇帝之后,他曾经数次做出一个举动,那便是东巡。秦始皇东巡几次?秦始皇东巡都去了哪些地方?秦始皇为什么要东巡?秦始皇东巡的意义在哪里?秦始

  • 名将洪承畴的人生落差 反映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名将,洪承,人生,落差,反映,明亡,清兴,历史,进程,中国

    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是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衰而前进,而其中不同民族不同利益集团的剧烈摩擦,则会产生出大量的人物事迹。满清代明是中国古代史最后一次封建王朝的更替,站在不同利益集团的角度,涌现了大量被后人称叹的历史人物。而从讨伐农民军、官至兵部尚书到兵败投降、贰主而臣的洪承畴,称为明末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也不

  • 晁错的良策保全了大汉江山 却把自己送上不归路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错的,良策,保全,大汉,江山,却把,自己,送上,归路,汉景

    汉景帝刘启刚继位的时候,就经受过一场政治风暴——吴楚七国叛乱。而七国叛乱缘起景帝最宠爱的大臣晁错出台的“削藩策”,个中故事极为精彩,大家不妨领略一下。话说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的冬天,楚王刘戊顶着凛冽的寒风,来京觐见天子。每年按时入京觐见皇上,是每位诸侯王必须交的“家庭作业”,然而,刘戊不会知道

  • 西晋怎么灭亡的 西晋灭亡是在灭吴几年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晋,怎么,灭亡,是在,灭吴,几年,之后,西晋,怎么,灭亡

    西晋怎么灭亡的由司马炎为开国皇帝的西晋成立于公元266年,但是仅仅存在了51年的时间便走向了灭亡。那么西晋怎么灭亡的呢?西晋境内内迁各族的分布及流民起义图自东汉开始,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便开始陆续地迁入内地。魏晋时期,汉族的统治者为了补充内地的劳动力,也为了更好地控制各个少数民族,大量地招引和强制这

  • 超越年龄与生死:唐太宗那些惊世骇俗的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超越,年龄,生死,唐太宗,那些,惊世骇俗,爱情,提起,唐太宗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的爱情,人们立刻会想起长孙皇后,那个气度雍容、贤德自律的皇后。她和李世民少年结发,共同经历了生死考验。长孙皇后在36岁去世后,李世民无比悲痛,从此再未册立皇后,他们的爱情传诵千古,让后人感佩不已。尽管有着如此感人的爱情,可李世民还是唐太宗,是大唐皇帝,除了长孙氏之外,他还有很多别的嫔

  • 戚继光的战绩如何 对戚继光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戚继,战绩,如何,评价,戚继,光是,明朝,时期,抗倭,名将

    戚继光是明朝时期的抗倭名将,也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著名的民族英雄。纵观他的一生,戚继光战绩颇丰。以戚继光的战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有很多,多数为民间艺术作品。戚继光从小就表现突出,并怀有伟大志向。年少的他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而这些萌动、出现雏形的志向,正是戚继光竖下战绩的开端。戚继

  • 朱祁钰为何未入十三陵 如何看待朱祁钰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祁钰,为何,未入,十三陵,如何,看待,一生,代宗,朱祁钰

    明代宗朱祁钰明代宗,姓朱,名祁钰,后人称之为景泰帝,明朝皇帝都是朱元璋的子孙,所以都是汉人。他是明宣宗朱瞻基的二儿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明妃传》朱祁钰剧照明代宗的母亲是贤妃吴氏,相传吴氏是带罪之人,被充入宫中成为侍女,偶然被明宣宗临幸,生下了朱祁钰。但是因为吴氏是带罪之人,所以明宣宗只能将她安置

  • 魏忠贤:是奸恶宦官 还是维稳能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忠贤,奸恶,宦官,还是,维稳,能臣,历史,书籍,或者,集中

    历史书籍或者剧集中常常出现这么一句:阉党误国,出演宦官的角色多是白脸无须、一脸奸诈,这些宦官也常是媚上欺下、心狠手辣之辈。《新龙门客栈》里面的东厂督公曹少钦,以及《笑傲江湖》中的东厂厂公,都是这样一类货色,这源于历史上自汉末十常侍,而到明末宦官留下的极其恶劣的名声。但是,宦官这一特殊的人群,是历史发

  • 明末最被崇祯倚重的大臣 最终功亏一篑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末,崇祯,重的,大臣,最终,功亏一篑,提起,明朝,最后,一

    提起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大家便满是叹息,叹息过后探讨其勤政尚且亡国的原因,无非是薄情寡恩、多疑自重等。可在崇祯年间竟有一位辅臣,从始至终都让朱由检言听计从,即使最后战败而死,朱由检也只是心痛叹息而不忍加以责难,他便是被朱由检视为救国希望的杨嗣昌。一:一见如故、深受重用杨嗣昌出身于名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