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官员百姓大不同: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冰火两重天

官员百姓大不同: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冰火两重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7 更新时间:2024/1/19 0:41:59

在开国君王中,争议较大的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了,有人说他是暴君,也有人极力夸赞他!究竟哪种说法更为正确呢?

朱元璋本来就是一位佃户的儿子,要钱没钱,要知识没知识,甚至贫困到了要饭的地步。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居然完成了史上最难完成的身份转变,从乞丐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代开国帝王!不可谓不令人惊叹。

一:霸业要从基础做起

话说当时元末群雄并起,可是真正能成气候的着实没有几个,这正如当时一位儒士所说的一样:“海内鼎沸,豪杰并争,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而朱元璋在其中却是标新立异的存在,他的军队有纪律,能打仗,而且每占领一地还努力恢复当地的民生,并且专门派遣了一位大将专司兴修水利之事。

所以朱元璋的实力越来越强大,最关键的是,他的军队对百姓可以称得上秋毫无犯。而这也都是因为朱元璋御下有方,严明军纪的效果

。为此朱元璋可谓是煞费苦心,甚至早在郭子兴手上的时候,朱元璋就一直在整顿军纪,也正是因为他的军队军纪好,还给自己招来了一位大才,这便是后来的大明宰相李善长

那么朱元璋为了整顿军纪都干了那些事情呢?话说有一天,朱元璋出了营门去溜达,看见了门外一小孩在哭,上前问原因,小孩哭哭啼啼说:“我的父母都在军中,父亲喂马,母亲被掳,不敢相认。”朱元璋一听,大为恼怒,这不是败坏自己军队的名声吗!于是次日一早直接下令放还军中妇女,与夫者相认,一时之间家人相认,场面热烈,不少人喜极而泣。这件事造成了巨大的轰动,不少百姓都知道了这个军队不一样

,不欺负老百姓。

同年六月朱元璋攻占了太平,进城后让人四处张贴榜文,明令不许掳掠,不许杀人。可是偏偏有一位士兵顶风作案,怎们办?杀头呗!于是大庭广众之下,“咔嚓”一声人头落地。此后全军肃然,无人敢犯百姓,民心归附。

第二年三月朱元璋攻占了集庆(今南京),又开始出兵离集庆不远的镇江。朱元璋担心军纪,临行前还一再告诫说:“吾自起兵,未尝妄杀。今尔等当体吾心,戒戢士卒,城下之日,毋焚掠杀戮,有犯令者,处以军法,纵者罚毋赦。”那么效果究竟怎样呢?《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城中晏然,民不知有兵”

也正是因为朱元璋在乱世之中能约束士卒,严明军纪,不妄杀,最后才得了天下,建了大明。而这位泥腿子出身的皇帝究,会怎样治理自己的国家呢?又能把自己的国家治理成什么样呢?

二:治国下重手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治理天下可不能靠当初骑马作战那一套,为了治理国家,朱元璋也开始释放自己的大招。

治国要反腐,要说起朱元璋的治国方法,反腐是必须提到的,老朱原本就是一位农民,所以他也就非常痛恨贪官污吏,这些腐败的官员在他看来全都该杀,于是在朱元璋的时代,反腐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异常严厉。

洪武十八年,有人举报州判刘汝霖与户部尚书郭桓勾结贪污税钞,朱元璋大怒,下令追查。这一查还真的查出了大问题,这些家伙不但贪污了浙西的秋粮一百九十万石,还向浙西各府索要了五十万贯钞,甚至还把手伸向了南京应天府周围几个府的官田。最后查证出来贪污的粮钞多达两千几百万石,接近洪武朝一年的赋税!

朱元璋对此绝不姑息,六部有犯赃查六部,布政司有犯赃查布政司,府有犯赃查府,州有犯赃查州,县有犯赃查县,最后牵连的官员及其家属人数多达数万。这件事当时引起巨大的轰动,有人私下说朝廷打击的人数太多了,朱元璋知道后直接写文驳斥,大致意思是,我杀那些贪官时,你们动了恻隐之心,可是那些贪官侵占民财时,也没见对百姓动过恻隐之心!你们帮助贪官说情,却对百姓漠不关心,那和那些贪官又有何区别呢?!

标签: 官员百姓不同开国皇帝朱元璋冰火两重在开国君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东巡了几次 分别是哪些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东巡,几次,别是,哪些,地方,秦始皇,东巡,几次,作

    秦始皇东巡几次秦始皇,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第一次将国家进行了统一,有效的实施全国管理,解决了度量衡的统一,可谓是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一番盛世。那么在秦始皇登基为皇帝之后,他曾经数次做出一个举动,那便是东巡。秦始皇东巡几次?秦始皇东巡都去了哪些地方?秦始皇为什么要东巡?秦始皇东巡的意义在哪里?秦始

  • 名将洪承畴的人生落差 反映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名将,洪承,人生,落差,反映,明亡,清兴,历史,进程,中国

    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是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衰而前进,而其中不同民族不同利益集团的剧烈摩擦,则会产生出大量的人物事迹。满清代明是中国古代史最后一次封建王朝的更替,站在不同利益集团的角度,涌现了大量被后人称叹的历史人物。而从讨伐农民军、官至兵部尚书到兵败投降、贰主而臣的洪承畴,称为明末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也不

  • 晁错的良策保全了大汉江山 却把自己送上不归路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错的,良策,保全,大汉,江山,却把,自己,送上,归路,汉景

    汉景帝刘启刚继位的时候,就经受过一场政治风暴——吴楚七国叛乱。而七国叛乱缘起景帝最宠爱的大臣晁错出台的“削藩策”,个中故事极为精彩,大家不妨领略一下。话说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的冬天,楚王刘戊顶着凛冽的寒风,来京觐见天子。每年按时入京觐见皇上,是每位诸侯王必须交的“家庭作业”,然而,刘戊不会知道

  • 西晋怎么灭亡的 西晋灭亡是在灭吴几年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晋,怎么,灭亡,是在,灭吴,几年,之后,西晋,怎么,灭亡

    西晋怎么灭亡的由司马炎为开国皇帝的西晋成立于公元266年,但是仅仅存在了51年的时间便走向了灭亡。那么西晋怎么灭亡的呢?西晋境内内迁各族的分布及流民起义图自东汉开始,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便开始陆续地迁入内地。魏晋时期,汉族的统治者为了补充内地的劳动力,也为了更好地控制各个少数民族,大量地招引和强制这

  • 超越年龄与生死:唐太宗那些惊世骇俗的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超越,年龄,生死,唐太宗,那些,惊世骇俗,爱情,提起,唐太宗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的爱情,人们立刻会想起长孙皇后,那个气度雍容、贤德自律的皇后。她和李世民少年结发,共同经历了生死考验。长孙皇后在36岁去世后,李世民无比悲痛,从此再未册立皇后,他们的爱情传诵千古,让后人感佩不已。尽管有着如此感人的爱情,可李世民还是唐太宗,是大唐皇帝,除了长孙氏之外,他还有很多别的嫔

  • 戚继光的战绩如何 对戚继光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戚继,战绩,如何,评价,戚继,光是,明朝,时期,抗倭,名将

    戚继光是明朝时期的抗倭名将,也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著名的民族英雄。纵观他的一生,戚继光战绩颇丰。以戚继光的战绩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有很多,多数为民间艺术作品。戚继光从小就表现突出,并怀有伟大志向。年少的他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而这些萌动、出现雏形的志向,正是戚继光竖下战绩的开端。戚继

  • 朱祁钰为何未入十三陵 如何看待朱祁钰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祁钰,为何,未入,十三陵,如何,看待,一生,代宗,朱祁钰

    明代宗朱祁钰明代宗,姓朱,名祁钰,后人称之为景泰帝,明朝皇帝都是朱元璋的子孙,所以都是汉人。他是明宣宗朱瞻基的二儿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明妃传》朱祁钰剧照明代宗的母亲是贤妃吴氏,相传吴氏是带罪之人,被充入宫中成为侍女,偶然被明宣宗临幸,生下了朱祁钰。但是因为吴氏是带罪之人,所以明宣宗只能将她安置

  • 魏忠贤:是奸恶宦官 还是维稳能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忠贤,奸恶,宦官,还是,维稳,能臣,历史,书籍,或者,集中

    历史书籍或者剧集中常常出现这么一句:阉党误国,出演宦官的角色多是白脸无须、一脸奸诈,这些宦官也常是媚上欺下、心狠手辣之辈。《新龙门客栈》里面的东厂督公曹少钦,以及《笑傲江湖》中的东厂厂公,都是这样一类货色,这源于历史上自汉末十常侍,而到明末宦官留下的极其恶劣的名声。但是,宦官这一特殊的人群,是历史发

  • 明末最被崇祯倚重的大臣 最终功亏一篑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末,崇祯,重的,大臣,最终,功亏一篑,提起,明朝,最后,一

    提起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明思宗朱由检,大家便满是叹息,叹息过后探讨其勤政尚且亡国的原因,无非是薄情寡恩、多疑自重等。可在崇祯年间竟有一位辅臣,从始至终都让朱由检言听计从,即使最后战败而死,朱由检也只是心痛叹息而不忍加以责难,他便是被朱由检视为救国希望的杨嗣昌。一:一见如故、深受重用杨嗣昌出身于名门之家,

  • 邓世昌的妻子是谁?他的后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邓世昌,妻子,他的,后代,邓世昌,晚清,著名,海军,将领,公

    邓世昌,是晚清著名海军将领。公元1894年晚清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专营茶叶的商人,邓世昌从小随父亲移居上海,并在此学习了西方的算术和英语。后来邓世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技术,成为了福州船政学堂第一批学生。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毕业之后被派到“建威”练船,随船巡历南洋各岛。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