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和宜妃之间有什么恩怨 雍正为什么会羞辱康熙的妃子

雍正和宜妃之间有什么恩怨 雍正为什么会羞辱康熙的妃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001 更新时间:2023/12/15 22:08:32

雍正宜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有多宠爱宜妃?为何雍正会当众羞辱她?雍正与她有什么恩怨?

从普通宫女一路逆袭成为康熙眷顾最深的妃嫔

康熙的宜妃郭络罗氏家族出身并不高,其家族世代都是镶黄旗包衣出身,也因为家族出身低微,所以宜妃最初入宫的时候只是普通的宫女。

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时,宜妃入宫成为普通宫女,虽然起点比较低,但是她长相秀美,加之会说话会来事,因此没当多久宫女,在这一年下半年就被内务府推荐给了康熙侍寝。

因此别看宜妃起点低,但是人家晋升速度可快着呢,比一般妃嫔快多了,这也说明她很能讨康熙欢心。

宜妃受到康熙喜爱之后,她也不忘了提携一下自己的家人,她有一个姐姐,姿色应该也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她的姐姐新婚不久丈夫就去世了,因此成了寡妇。于是宜妃为了自己的姐姐前途命运着想,她就把姐姐推荐给了康熙侍寝。

除了外出惦记着宜妃之外,由于宜妃的娘家族人都在盛京沈阳,因此康熙每次去盛京沈阳祭祖都会下榻到宜妃的父亲三官保家中,这也是康熙后宫妃嫔中几乎没有的待遇,康熙的妃嫔比较多,因此他外出轻易不会住到妃嫔的娘家,但唯独多次住到了宜妃的父亲三官保家中。

也因为康熙对宜妃的喜爱,她的父亲三官保更是被拔出包衣,被康熙授予正四品的盛京佐领之职。

虽然只是一个四品官,但是由于女儿宜妃深受康熙喜爱,加之康熙多次下榻到自己家中,三官保在盛京可不拿自己当一个佐领看,似乎平日康熙不在盛京,整个盛京都得由他说了算一般。

在盛京之中三官保俨然凌驾于任何人之上,即便对自己的直属上司盛京将军和盛京府尹三官保也毫不尊重,据记载三官保出则与盛京将军同车,入则与盛京将军同坐,这种行为在身份等级森严的清代是非常逾制的举动。

在盛京城中大小官员不论是谁见到三官保都得称呼一声“三爷”,在康熙时期曾为盛京府尹,雍正时期曾出任大学士兼左都御史的尹泰就曾说过:“八旗包衣佐领无视各职逾越定级的风气皆从三官保之始!”

而三官保作为外戚如此嚣张跋扈却无人敢弹劾他,皆因康熙对宜妃的喜爱,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康熙有多么喜爱宜妃,可以纵容她的亲属肆意妄为。

康熙五十年(1711年),宜妃突患一种能出现幻听的疑难杂症,她整日频繁出现幻听,尤其是到了夜晚总感觉有乐器击打声音,因此夜不能寐,久而久之身体日渐虚弱。

于是寺庙住持就被带来被康熙问罪,寺庙住持为了弥补过错,就对康熙称自己可以医治好宜妃的疑难杂症,因此康熙就让他给宜妃治病。

不得不说这住持还真很厉害,很快就治好了宜妃的幻听,病好之后宜妃问住持需要多少诊金,但住持却坚持不肯收钱,后来住持给宜妃跪下,恳请她出资重建弥勒院,为佛祖重塑金身,宜妃自然爽快的答应下来。

康熙得知这件事后又派了内务府以宜妃的名义出钱买下了寺庙周围的一百亩地用于弥勒院扩建重修,当弥勒院重建完成后,康熙更是亲自为其题字重新命名为香岩寺,而民间感激宜妃重建庙宇的功德,则称其为报恩寺,这座寺庙也就是现今北京海淀永丰屯的古刹香岩寺的由来。

后来康熙还为了香岩寺能够香火鼎盛,特意下旨命他们每年可以开办三次道场,一次是三月份期间康熙的生日万寿节,一次是四月份期间的佛祖诞辰日,还有就是十二月份期间宜妃的生日千秋寿诞日。

皇帝一般只会允许民间为皇后和皇太后庆贺寿辰,几乎清代历史上就没有皇帝为妃嫔寿辰庆贺还开办法会的事情,这些都能看出康熙对宜妃不光是出于真心地喜爱,还对她宠爱无比,后宫之中几乎无人能与之相比,因此在史料《永宪录》中就曾说过宜妃是康熙后宫中“眷顾最深”最深的妃嫔。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驾崩,宜妃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康熙去世后雍正在大学士马齐和九门提督隆科多的保驾护航下顺利继位。

但是宜妃毕竟是雍正的庶母,即便雍正对她再不满也不敢明面对她发火,所以雍正在康熙头七祭奠礼上严厉申斥了宜妃的心腹翊坤宫首领太监张起用,雍正当众谴责张起用实际上就是指桑骂槐,是在羞辱宜妃。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今朕新即大位,凡事遵循典制,率由旧章。当年皇太后见太皇太后礼,何等整齐严肃,众母妃皆所睹悉。今圣母皇太后慈善谦逊,念旧情殷,不遽另行大礼,是圣母皇太后之礼。朕仰承圣母皇太后之意,尽心敬侍众母妃,是朕之礼。大事方出,朕悲痛切至,心神恍惚,仪文所在,未曾传知。但众母妃自应照前遵行国礼。即如宜妃母妃用人挟腋可以行走,则应与众母妃一同行礼,或步履艰难,随处可以举哀。乃坐四人软榻在皇太后前与众母妃先后搀杂行走,甚属僭越,于国礼不合。皇考未登梓宫前,仓促之际,宜妃母妃见朕时,气度竟与皇太后相似,全然不知国体。此等处,尔总管理当禀阻,乃并无一言道及,亦难免罪。朕若不传,恐于国体乖违,所关重大。自传之后,若仍前不改,定按国法治尔等之罪。——《雍正上谕》

雍正可以说在康熙驾崩之后立刻就给宜妃来了一个下马威,当众羞辱了她。此后雍正又借故将宜妃的心腹太监和宫女如张起用和李荣敬等人发配宁古塔,将宜妃寝宫翊坤宫的心腹之人全部清除,这让宜妃十分难过,也由此她和雍正结下知道不开的仇怨。

宜妃的大儿子老五恒亲王胤祺并没有参与康熙晚年诸子争位的事情,加之胤祺自幼与雍正关系比较亲密,因此胤祺尽量不参与政治,没有受到母亲宜妃和弟弟胤禟的牵连被雍正所收拾。

宜妃与雍正闹得很不愉快,因此她肯定不想继续留在紫禁城中,于是宜妃搬出皇宫,搬到了自己的大儿子胤祺的恒亲王府居住,而对于雍正对自己的羞辱,宜妃也很快做出了回应。

按照清代规矩出宫后的先皇妃嫔在逢年过节或者皇帝、太后寿辰时要入宫探望皇帝和太后。而宜妃联合对雍正继位不满的惠妃荣妃等妃嫔集体不再入宫探望雍正,这是典型的无视雍正这个皇帝,因此这也让雍正对宜妃更加不满。

雍正四年(1726年),胤禩和胤禟一党被雍正收拾,胤禩、胤禟都被雍正褫夺了爵位,并削除宗籍,二人还分别被改恶名为“阿其那”和“塞思黑”,胤禩被囚禁于宗人府,胤禟则被囚禁于保定直隶总府。

雍正为了一解对宜妃的恨意,他还特意下旨让胤祺执笔去宗人府给胤禟改恶名为“塞思黑”,并且还让胤祺持圣旨去保定直隶总督府给胤禟宣布改名的旨意。雍正故意让宜妃的大儿子胤祺去给小儿子胤禟改恶名,就是为了恶心她。

胤禟后来被雍正囚禁半年多之后就被折磨致死,宜妃听说胤禟的死讯后,她十分伤心难过,也更加憎恨雍正,此后宜妃一直到死都没有再进宫见过雍正一面。

按照清代宫廷规矩,如果先皇妃嫔出宫后她所生的儿子先于她去世,那她则可以选择重回紫禁城,由现任皇帝继续侍奉她终老。

可是宜妃已经恨极了雍正,她怎么可能选择再重回皇宫让雍正侍奉自己终老。因此她宁可选择跟着继承恒亲王爵位的孙子弘晊继续生活在恒亲王府,也不想回到紫禁城再见到雍正。

都说人死仇散,不过雍正对于庶母宜妃的不满似乎没有随着她去世而消散,宜妃去世后雍正故意不让人给她下葬,一直将她的棺椁停放于康熙的景陵附近,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还是乾隆下的圣旨让宜妃的棺椁就近下葬在景陵的妃嫔园寝之中。

写在最后

宜妃可以说是在康熙时期受到了万般宠爱,但是随着宠爱她的康熙去世,而她的儿子胤禟又卷入了与雍正争位的事情中,使得雍正对她十分不满,也因此宜妃才会受到雍正的当面羞辱。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探索成吉思汗的第一次西征,他征服了哪些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孛儿只斤·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蒙古族乞颜部人,蒙古帝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吉思汗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取名铁木真。从成为蒙古乞颜部可汗开始,一步步统一蒙古诸部。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

  • 陈平、周勃等人,为什么选择拥立刘恒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恒,西汉,风云人物

    刘恒,汉高帝刘邦第四子,他最初受封为代王,母亲也不受待见,所以便早早去了封地。吕后死了,刘姓子孙和忠于刘邦的朝臣联合起来发动了诛吕战争,事后,在陈平、周勃等人的支持下,刘恒被迎立入京继位,是为汉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之所以选择刘恒,主要是当时齐王势力太强大,虽然他功劳大

  • 宁王朱宸濠是如何经营造反事业的?他为何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宸濠,明朝,风云人物

    朱宸濠,号畏天,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孙,宁献王朱权之玄孙,宁康王朱觐钧庶长子,明朝第四代宁王,也是最后一代宁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点歌,有人花钱美容,有人花钱按摩,今儿钱宁(时任锦衣卫指挥使)雇个好活,有人花钱,雇他陪皇上唠嗑。求他办事的人,是宁王。原来

  • 宋仁宗为什么被称之为“仁宗”?宋仁宗“仁”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赵祯,风云人物

    宋仁宗为什么被称之为“仁宗”?宋仁宗“仁”在哪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宋仁宗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说他才是真正意义上能被称为是“仁宗”的人,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宋仁宗为什么会被人这样认为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故事呢?难道其实皇帝都不行?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

  • 夏侯尚为什么会被黄忠活抓?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夏侯尚,三国,风云人物

    (黄)忠慌与法正商议,正曰:“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忠用其谋,将应有之物,尽赏三军,欢声满谷,愿效死战。黄忠即日拔寨而进,步步为营;每营住数日,又进。渊闻之,欲出战。张郃曰:“此乃反客为主之计,不可出战,战则有失。”渊不从,令夏侯尚

  • 司马曜身为东晋皇帝,却因为一句戏言而丧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司马曜,即晋孝武帝,东晋第九任皇帝,他号称武帝却没有死于沙场,也没有死于疾病或政敌之手,反而因为一句戏言轻而易举死于宫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曜的父亲是简文帝司马昱,母亲是一个又黑又丑的宫中织婢昆仑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讲究门阀制度,司马

  • 隋朝第一任皇后独孤伽罗,历史上真是一个妒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独孤伽罗,隋朝,风云人物

    北魏末年实施杀后立储制度,造就权臣把持朝政。以尔朱荣为先,后至北齐高欢,北周宇文护为最。末由杨坚一统天下,其元配皇后名为独孤伽罗。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当时荣盛,莫与为比这北周时的八个掌控朝廷大权的代表,其有一人为独孤信,职掌大司马。他的第七个女儿,名为独孤伽罗。西魏大统十年,伽罗出生。她年仅1

  • 诚孝张皇后为明朝带来八年的盛世,她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诚孝昭皇后,明仁宗朱高炽的发妻,明宣宗朱瞻基的生母,明英宗朱祁镇和明代宗朱祁钰的祖母,,《明史》中并未记载她的名字,只知道她姓张。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氏是朱元璋时期指挥使张麒的女儿,在洪武二十八年被燕王世子朱高炽娶为世子妃。靖难之役后,朱棣登上皇位,朱高炽成了大明

  • 曹髦作为曹魏最后一个皇帝 曹髦为什么没有能夺回王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魏皇帝曹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髦少年即位,为什么没能夺回王权?曹髦是曹魏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少年继位后很快就迎来了曹魏政权的灭亡,他被逼着让位给司马家族,最终被弑杀于街头。为什么他没有夺回自己的政权呢?首先,司马家族早已掌握了曹魏命脉,所以他夺不下政权。根据《三

  • 在曹魏政权中,死后谥号为愍侯的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三国时期,曹魏政权中,有三位愍侯,一般文臣或者武将死后,有功勋的,都会有谥号,除非有罪的没有。愍的意思是指忧患、痛心的事,引申义是爱抚,抚养。在谥号中,愍主要表达同情,一般来说,“在国逢难曰愍,佐国逢难曰愍。在曹魏政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