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于杜如晦有哪些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他?

关于杜如晦有哪些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66 更新时间:2024/1/1 8:21:56

杜如晦,字克明,唐朝初年名相,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襄州刺史杜吒之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出身京兆杜氏,初仕隋朝,授滏阳县尉。晋阳起兵后,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幕府谋臣,授兵曹参军。迁陕州长史,从平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迁秦王府从事中郎,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文学馆建立后,位列十八学士之首。与房玄龄等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贞观元年,与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侯君集五人论功第一 [6] ,拜太子左庶子,册封蔡国公。唐太宗即位后,历任兵部尚书、 [2] 检校侍中、吏部尚书,迁右仆射,配合房玄龄同心辅政,负责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并称“房谋杜断”。 贞观四年(630年5月6日),病逝,时年四十六岁,追赠司空、莱国公,谥号为成。

人物评价

李世民:识量清举,神彩凝映,德宣内外,声溢庙堂。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绸缪帷帐,经纶霸图;学综经籍,德范光茂,隐犯同致,忠谠日闻。

房玄龄: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

褚亮: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

常衮:武德贞观之间,有若魏徵、王珪、李靖、李勣、房玄龄、杜如晦等,扶翼大运,勤劳王家,尊主庇人,匪躬致命,咸有一德,格於皇天,缅然长怀,风烈犹在。

李绛:唐太宗之理天下也,房玄龄、杜如晦辅相圣德,魏徵、王珪规谏阙失,有温彦博、戴胄以弥缝政事,有李靖、李勣训整戎旅,故夷狄畏服,寰宇大安。北齐任杨遵彦则理,用高阿那肱则乱;隋代任高颎则理,用杨素则乱;国家任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珪、姚崇、宋璟则理,用李义府、许敬宗、李林甫、杨国忠则乱。

刘昫:①房、杜二公,皆以命世之才,遭逢明主,谋猷允协,以致升平。议者以比汉之萧曹,信矣!然莱成之见用,文昭之所举也。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裨谌草创,东里润色,相须而成,俾无悔事,贤达用心,良有以也。若以往哲方之,房则管仲子产,杜则鲍叔、罕虎矣。②肇圣君,必生贤辅。猗欤二公,实开运祚。文含经纬,谋深夹辅。笙磬同音,唯房与杜。

赵元僖:唐太宗有魏玄成、房玄龄、杜如晦,明皇有姚崇、魏知古,皆任以辅弼,委之心膂,财成帝道,康济九区,宗祀延洪,史策昭焕,良由登用得其人也。

宋祁:太宗以上圣之才,取孤隋,攘群盗,天下已平,用玄龄、如晦辅政。兴大乱之余,纪纲雕弛,而能兴仆植僵,使号令典刑粲然罔不完,虽数百年犹蒙其功,可谓名宰相。然求所以致之之迹,逮不可见,何哉?唐柳芳有言:“帝定祸乱,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谏,而房、杜让其直;英、卫善兵,而房、杜济以文。持众美效之君。是后,新进更用事,玄龄身处要地,不吝权,善始以终,此其成令名者。”谅其然乎!如晦虽任事日浅,观玄龄许与及帝所亲款,则谟谋果有大过人者。方君臣明良,志叶议从,相资以成,固千载之遇,萧、曹之勋,不足进焉。虽然,宰相所以代天者也,辅赞弥缝而藏诸用,使斯人由而不知,非明哲曷臻是哉?彼扬己取名,了然使户晓者,盖房、杜之细邪。

司马光:唐代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

曾巩:降而至于唐,唐之相曰房、杜。

洪迈:萧、曹、丙、魏、房、杜、姚、宋为汉、唐名相,不待诵说。然前六君子皆终于位,而姚、宋相明皇,皆不过三年。萧何且死,所推贤唯曹参;魏、丙同心辅政;房乔每议事,必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姚崇避位,荐宋公自代。唯贤知贤,宜后人之莫及也。

轶事典故

房谋杜断

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同为李世民的宰相,但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不一样的。房玄龄擅长给李世民出主意,但是同一个问题,他出的主意很多,李世民也不知道采用哪个好,于是这时候杜如晦将房玄龄的主意加以分析,选出一个最适用的办法,让李世民采用。房玄龄帮李世民出主意,杜如晦帮李世民拿定主意,所以称为“房谋杜断”。二人同心同德,相互配合,辅佐李世民处理朝政。时人论及良相时,首推房玄龄与杜如晦。

刀笔之吏

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对帐下官属进行论功行赏,文官里,杜如晦与房玄龄功居第一。封赏完毕之后,李世民觉得按照功劳的大小进行封赏,估计不会完全妥当,于是便问诸将谁有意见。淮安王李神通对李世民说:“当初我们举义兵的时候,是我率领兵马先到的。房玄龄、杜如晦不过是刀笔之吏,把他们的功劳放在首位,我不服。”李世民说:“刚刚起兵的时候,人们各怀异心,你虽然率领兵马前来响应,但是不曾上阵杀敌过,在窦建德南侵与征讨刘黑闼的战斗中,你都立有功劳。如今论功行赏,房玄龄与杜如晦有运筹帷幄、安邦定国的功劳,可以比于汉朝的萧何,虽然不是通过上阵杀敌建功立业,但是他们指挥全军获取最终的胜利,所以功居第一。叔父你虽然是皇亲国戚,但在论功行赏上,我不能有所偏颇,滥加赏赐。”李神通是李世民的叔父,俩人关系向来比较亲近,李世民降所有宗室郡王为县公时,只有李神通的爵位保持不变,丘师利等居功自傲的武将们见到李神通都没有得到过多的赏赐,于是都觉得自己没什么好申诉的了。

援救杜淹

李世民攻下洛阳之后,将要处死王世充的部下杜淹。杜淹虽然是杜如晦的叔父,但是向来与杜如晦兄弟不和,而且杜淹还建议王世充杀了杜如晦的兄长,并将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囚禁。尽管如此,在要处死杜淹的时候,杜楚客却出来求情,说同族中人相互残杀,太过残忍。于是杜如晦向李世民求情,饶过杜淹。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陶谦为什么要让徐州给刘备?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陶谦,三国,风云人物

    刘备的前半生可以说一直都在漂泊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不过刘备这个人比较幸运那就是他走到哪里都有人待见他。据不完全统计刘备先后投奔的诸侯有公孙瓒、陶谦、袁绍、曹操、刘表,甚至刘备还有一段时间短暂依附过吕布。这些诸侯对刘备可以说是礼遇有加,但是如果说这些人对刘备最为慷概大方的那就要数陶谦了。这是因为陶谦把

  • 刘备临终前说赵云不可重用 刘备此言究竟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赵云,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赵云不可重用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临死前为什么说万万不可重用赵云?刘备为什么要这样说?赵云有那么差吗?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朝代更迭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诞生出不少英雄人物,站在历史浪潮的最顶端搅弄风云,中国在他们的带领下进入一个又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如救人民于洪

  • 王莽篡汉被所有人支持,为什么最后支持者又倒戈相向?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王莽,风云人物

    王莽篡汉被所有人支持,为什么最后支持者又倒戈相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一、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求贤良。彼时,窦太后已经去世一年,放眼天下,再也没有人能阻挡少年天子的野心。46岁的董仲舒受到推荐,可以当面向汉武帝讲述自己的主张。他们先后聊了三次,宾主尽欢。这几次谈话的内容就是《举贤良对策

  • 历史上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后为何还能存活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人彘是中国历史上最恐怖的刑罚,始于西汉时期。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中国古代并不像我们现代社会一样,讲究人道主义,我们现代社会对于那些犯了法的人,最严重的刑罚就是死刑,在实施死刑的时候,也会给予犯人最快速的痛苦,就是枪杀,一枪毙命,不会让他们痛苦太久,但是在我国古代,那个

  • 孙权与步皇后之女孙鲁育简介:因被胞姐诬陷谋反而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鲁育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鲁育(216年前后-255年),字小虎,吴大帝和步皇后的幼女。吴景帝的姐姐兼岳母。与胞姐全公主被称为“大主”相

  • 杨氏:出身高贵,命运却十分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氏,隋朝,风云人物

    世人只道李世民的丰功伟绩,他为唐朝打下了半壁江山,又为国家奠定基业,开创盛世,无论是政治、民生、经济还是军事,他都能够处理得井井有条,以他做帝王的成就,说是千古一帝也不为过。有了这样伟大的功绩,纵使他的皇位不是名正言顺得来的,也是坐拥后宫佳丽无数,世人也不会太过在意和批判。在他身边的众多女子中,当属

  • 刘邦的“狐朋狗友”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刘邦结交的这些人都是治国大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刘邦,风云人物

    古代帝王大多是传承皇室基业,即使是开国帝王也多是有名门世家支撑,鲜少有出身低微之人。但在中国史上,确实有两代赫赫有名的帝王来自乡野,一为朱元璋,二则是刘邦。他们能登上帝位,也多仰仗手下扶持。单就刘邦而言,他幼时结交的“狐朋狗友”几乎都有治国大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刘邦旧时好友,可能学疏才浅,但追随

  • 明英宗复位靠的是哪些人?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英宗,明朝,风云人物

    明朝历史有许多诡异事件,朱棣“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下落不明,成为历史之谜。明朝历史很有谜团,令后世不得其解。不过明朝历史上最大变化,当属“夺门之变”,明英宗复位成功,这场政变改变了明朝历史,而“夺门之变”之变并非明英宗之意,是一帮大臣和几个太监临时起意而促成的事件。一把佩刀正统十四年六月,瓦剌屡次

  • “武周代唐”为何反对的人寥寥无几?武则天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武则天,风云人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她从一个不起眼的后宫妃嫔开始,经过数十年苦心经营,终于站到了大唐帝国权力金字塔的最顶端。公元690年九月,武则天正式称帝,尊号“圣神皇帝”,并将国号由“唐”改为“周”,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武周代唐”。中国古代是个男权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几乎无处不在。然而

  • 萧皇后一生经历多次波折 她一生究竟有多少男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萧皇后,李世民,风云人物

    古代也是有很多有着传奇经历的人物的,就比如说萧皇后,大家应该很听说过她的名号吧,听说她经历过六个皇帝。并且还让李世民非常的喜欢。那个时候的古代是很相信这些面相的因为曾经有一个人说看萧氏就是命里带桃花的人,注定会母仪天下,这件事传了出去以后很多的呢男人都想得到她。我觉得不仅仅是因为她长得非常好,还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