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平天国之间的内耗是怎么出现的 负主要责任的人又是谁

太平天国之间的内耗是怎么出现的 负主要责任的人又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755 更新时间:2023/12/7 12:42:53

1843年7月的某天,这是平凡的一天,也是不平凡的一天,这一天,"拜上帝教"建立了,这一天,洪秀全自己进行了洗礼,成为拜上帝教的第一人。为避耶火华之讳,为预兆自己成为人中之王(秀全二字可以拆为我乃人王),博个好彩头,他正式改名为洪秀全。

"拜上帝教"成立以后,洪秀全的密友,私塾先生冯云山,在三年的时间里,不仅在广西招募到了三千多忠实信徒,更为重要的是,他组织了一个强大的六人领导团队,除了天王洪秀全之外,其他五人排列如下:

杨秀清,客家人,正牌的大文盲,职业是一名优秀的烧炭工,此人除了烧得一手好炭,还很讲义气,极富组织才能和野心,后封东王。

萧朝贵,农民,一身的好武艺,善战,后封西王。

冯云山,自幼喜读经史、天文、地理,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中,后在村中设馆授徒,以塾师为业。这位冯老师,后封南王。

韦昌辉,客家人,受过一点教育的农民,后封北王。

石达开,客家人,家境小康,有一定的文化水准,是天生的将才,加入团队时不过十六七岁,后封翼王。

六人领导班子的权力分配是这个模式:政教分离。洪秀全在地位上是教主、老大,杨秀清地位上是老二,由他节制其他四个人。也就是说,实权掌握在杨秀清手中,另外四人分权制衡杨秀清。

再把这六个人的名字重复一遍: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开创事业的是他们这六个铁哥们,自己把自己捣鼓黄的也是这六个铁哥们。

太平军的办法就是且战且走,以战养战,在战斗中锤炼出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 什么样的军队最有战斗力?不是拥有优良武器的军队,也不是人数众多的军队,而是有信仰的军队。

如果将士们没有一个坚定的信仰,只是为了吃饭挣钱而打仗,那么肯定没有战斗力,失败是必然的,这与人数和武器装备无关。 这时的太平军将士大都是拜上帝教的忠实信徒,他们深切地相信洪教主是由上帝派来凡界,消灭不公平的,如果自己为了这个事业献身的话,自己将升入天堂永远与上帝同在。

因此,有着共同信仰的他们凝聚力极强,能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爆发出极大的能量,所以人数不多、武器装备也很粗劣的他们,却将人员武器装备都远远胜过他们的清军,打的落花流水,屡战屡胜。

越来越多的农民在中途加入太平军的队伍,太平军不断壮大,所向披靡,势不可挡。 太平军虽然节节胜利,但胜利是要付出代价的。 1852年6月,洪秀全的挚友和最忠诚的战友南王冯云山战死,壮志未酬身先死。

同年12月,西王萧朝贵战死。六个人的核心团队剩下四个人了。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入南京。 江南经济发达,物产丰富,便于筹粮筹款,亦能割断清政府的财税来源。洪天王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并定都于此。 但洪秀全万万想不到,这辈子他再也没有机会走出南京。

欲望是把双刃剑 翻开人类所有的斗争史,会发现什么无间道、反间计、借刀杀人等,都是从对方内部下手的好办法,都有神奇的效果。无独有偶,农民起义大多失败的历史教训也深刻地印证了这个道理: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兔子扛枪窝里反"是自废武功的残酷现实。南京的洪教主和他的手下们就重蹈了强大之后内斗的覆辙。 自从威望很高、能力也很强的冯云山战死之后,军政大权就全都落到了能力与野心成正比的杨秀清手上。

洪教主进入南京后,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搞搞宗教活动、写写打油诗、玩玩美女(史书记载说洪秀全老婆的数量在八十个以上)等低级趣味十足的腐败生活上。 洪秀全沉溺于腐败生活的不作为,让杨秀清给自己的图谋不轨做好了思想预备。杨秀清心里想:这些年来,论处理政事、论出兵打仗,他洪秀全起了什么作用,他除了装神弄鬼会干什么?他能比得上我吗!这天下是谁打下来的,是我杨秀清!他洪秀全必须退位!杨秀清的心在飞速地膨胀着,地膨胀着。

1856年,杨秀清觉得的时机似乎到了。这一年有两件大事发生: 一是杨秀清此生的得意之作,率太平军击败清军江北、江南大营。 二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了。 顺带插一句,列强本来很看好洪教主的这个信奉基督教的政权,有心跟洪教主来个里应外合,合伙灭掉清朝,然后搞搞商务合作什么的。 但在派人接触过洪教主之后,这个想法就破灭了。

首先是洪教主的基督教义太山寨了,这哪是基督教,简直就是满嘴跑火车,让人无法接受,然后是洪教主太不与时俱进,还顽固地坚守着:列强嘛就是藩属国!杨秀清在对待列强的态度也跟洪教主保持了一致:我太平军的实力足以消灭臭虫(清军),何须与尔等海外番国合作! 虽说杨秀清先生瞧不上英法这种藩国的实力,但他对英法联军与清军厮杀替自己分担火力的行为还是持赞赏态度的。

天王洪秀全只知道把自己关在宫里风流快活,也不走出王宫半步。杨秀清仿佛看见自己登上了太平天国的头把交椅。野心够大,实力够强,还有什么能阻挡杨秀清夺权的脚步?于是乎,也会装神弄鬼的杨秀清,越来越热衷于上帝下凡的表演,但是表演就是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秀全!你犯了错误,你知道吗?

刚才你们说的那事儿应该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才对……譬如杨秀清的意见就很中肯嘛,怎么,你不愿照做?那好,把屁股准备好吧,挨了打你就知道怎么做了。这就是杨秀清的表演,虽然表演很蹩脚,老套路,毫无新意可言,但效果很好。信众们顶礼膜拜,虔诚至极。

这时的洪秀全发现,自己发布的命令的有效范围仅限于自己的王宫,天京城里几乎都是杨秀清的人。我洪秀全被架空了!

自我感觉良好的杨秀清,放松了警惕。在杨秀清眼中,现在的洪秀全不过是一个任他摆布的玩偶而已。但杨秀清错了,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低估了自己的对手! 他的对手可不仅仅是洪秀全,他得罪的高级同僚太多了,里面有开国元老北王韦昌辉、新贵燕王秦日纲,甚至还包括被杨秀清自己看成心腹的中央大员——丞相陈承瑢。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被专横跋扈的杨秀清在众将士面前狠狠地鞭打过屁股,好家伙,当着将士的面,脱了裤子,鞭打屁股,太丢人了!太伤自尊了,他们都受够了天父下凡这种无休止的精神折磨,他们都想让杨秀清去死! 而且,洪秀全也不是真傻,他之所以任杨秀清作为,只是因为一个字:忍。他知道自己的机会不多,务必要一击必中,所以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反击机会。现在机会来了,杨秀清轻视于他,暂时不会动手,对他而言,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于是,一场著名的大悲剧按照历史规律正式上演了。

"天京事变" ,1856年9月,洪秀全密令韦昌辉、秦日纲(有史料说秦日纲并没有收到洪秀全的密令,是被韦昌辉拖下水的)领兵回京救驾。韦昌辉积极响应,率精兵三千悄悄地急进,与秦日纲在天京城外秘密会合,在陈承瑢的接应下,趁夜色掩护顺利进城,突袭东王府。 目空一切的杨秀清没有一点思想戒备,一代枭雄就稀里糊涂地被诛于睡梦之中! 照理说,杨秀清完蛋了,洪秀全本应该很开心,但洪秀全实在是难以高兴起来,因为杨秀清虽然死了,但他专横跋扈的精神并没有随之而去。韦昌辉同志完美地继承了杨秀清的专权和嚣张。

韦昌辉杀掉杨秀清之后并没有收手,反而继续高举屠刀,又杀掉了近两万人,天哪!大敌当前,杀了这么多人,自毁长城。 当然,韦昌辉说自己是平叛,他杀掉的都是杨秀清的人,是反贼。 只不过,定义谁是反贼的权力,掌握在他韦昌辉手中,他想杀谁就杀谁。 许多平时得罪过韦昌辉的人,这回也倒霉了,没有死在清军的刀下,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韦昌辉既没有在杀人之前请示洪秀全,也没有在杀人之后通报洪秀全,这令洪秀全很是担忧。

担心韦昌辉成为下一个杨秀清,无人可制。 就在天京白色恐怖的时候,石达开斥责韦昌辉滥杀无辜,二人不欢而散。石达开担心自己的安危,只带了几个随从天京逃得一命,回到自己的大营,石达开还没来得及享受劫后余生的喜悦,就收到了全家被杀的噩耗。 石达开咬牙切齿地说,韦昌辉,不报此仇,我石达开誓不为人! 石达开迅速挥师进逼南京,要求洪秀全诛杀韦昌辉以谢天下。 韦昌辉本来想抓住洪秀全来个鱼死网破,但石达开陈兵城外,城里的军民也已经恨透了他这个杀人狂魔,外有雄兵,内有群众基础,韦昌辉岂能成功?

不出所料,韦昌辉造反失败。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玩火者必将自身葬送在烈火之中! 接下来,洪秀全以叛乱的罪名杀掉了韦昌辉、秦日纲和陈承瑢三人,给杨秀清"平反",并在名义上让石达开总理政务,但实际上提拔自己的兄弟们为王,处处挟制掣肘石达开。

1857年,深感自己不受领导信任的石达开,不愿因权力斗争引发窝里斗的悲剧重现,遂另起炉灶,带兵"远征"不归。六年后,石达开转战四川,被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所阻,疲惫的英雄就此走上末路。 前有天险,后有追兵;苦战不胜,兵败被俘。后遭凌迟大刑,结束了他那灿若流星的一生,时年32岁。

太平天国初创时的六个人核心团队,只剩下洪秀全一人。

太平天国从此由盛转衰,很快就灭亡了。其实,他们内部狗咬狗一嘴毛的内斗,责任人就是洪秀全,他这个带头大哥太差劲了,如果他有能力有水平,把太平天国内部拧成一股绳,历史必定会改写的。

标签: 清朝太平天国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和吕雉都掌权了 两人死后家族命运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对吕后和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样是女性掌权,为何吕后家族被诛灭,武则天的家族却得以保全?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作为男性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当然也有例外,历史上也有不少皇帝被架空,女性掌权的情况。最有代表性的应该就是西汉时期的吕后以及唐代时期的武则天。吕后虽然没有

  • 大汉朝的丞相结局都很惨吗?有一个无军功却被封侯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公孙弘,风云人物

    大汉朝的丞相结局都很惨吗?有一个无军功却被封侯得以善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一朝的丞相几乎都不得好死。三个被杀,两个自杀,其中田蚡被免职惊吓的精神分裂而死。公孙贺听说武帝要他做丞相时,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相比之下,始终被汉武帝青睐的公孙弘不仅得了善终,而且无军功仍封侯,算

  • “睡王”辽穆宗到底有多爱睡觉?除了睡觉还有其他爱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辽国,辽穆宗,风云人物

    辽穆宗是辽国第四位皇帝。火神淀之乱后,辽世宗被害,耶律璟趁势起兵镇压叛乱,顺利夺得皇位,登基称帝。不过辽穆宗有个称号叫“睡王”,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实际上这个“睡王”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因为他酷爱睡觉。据说辽穆宗白天也昏昏大睡,完全不顾朝政,出去游猎都要七昼夜才结束,此后便有了“睡王”之称。这样的辽穆

  • 盘点历史上五大宦官,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宦官,,风云人物

    宦官指的是古代专供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男性奴仆,自东汉之后,宦官完全由阉人担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历史上五大宦官,和大家一起分享。五、赵高赵高( ——前207年),赵国人,秦朝宦官。赵高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善于弄权、左右朝局的宦官,秦朝短暂的存在和他有直接的关系。赵高本是赵国人,赵亡后,赴秦国依

  • 曹操不娶蔡文姬之谜解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蔡文姬,风云人物

    蔡文姬的一生,诠释了东汉末年佳人的悲惨命运。蔡文姬有一个超级爸爸,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蔡文姬从小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逐渐在音乐、文学等方面崭露头角。曹操,三国时期的枭雄,文学更是千古绝唱。曹操和蔡文姬,一个是当时男人中的豪杰,一个是女人中的翘楚,都是人中龙凤。然而,董卓被

  • 平定黄巾起义的三个名将是谁 他们为何不拥兵成为一方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对平定黄巾起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平定黄巾起义的三大名将,他们为何没有一人成为拥兵自重的一方诸侯?190年正月各地诸侯组成联盟以袁绍为盟主共同举兵讨伐董卓,董卓作战不利迁都长安并在函谷关到关中一线布下重兵,一直到196年汉献帝东归并迁都许昌后天下陷入群雄争霸之中,不过有

  • 袁世凯称帝始末 袁世凯为何只当了83天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袁世凯

    袁世凯称帝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其中袁世凯称帝就是这样一个影响深远的故事,虽然这场称帝的闹剧只持续了三个月不到的时间,但是袁世凯的称帝也让他日后受到了无数的口诛笔伐,成为了无数人心里的窃国贼。袁世凯祭孔其实袁世凯的这次称帝并不能完全说是复辟,他所要执行的新制度也不再是封建制度,而是当时很多

  • 高君宇与石评梅的爱情为何悲剧而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君宇,石评梅

    高君宇与石评梅从古至今,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数不胜数,当然了,并不是所有是皆大欢喜的结局,有的结局悲天悯人,感人至深。高君宇与石评梅的爱情故事就是以悲剧结尾的。高君宇雕像高君宇,是山西静乐人。他考上了北大后,接受了新思想的启蒙教育,探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与邓中夏共同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五四运动中,

  • 圆明园被烧前的翻译插曲 清廷曾满城找人译夷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圆明园,烧前,翻译,插曲,清廷,曾满城,满城,找人,译夷文

    1860年8月,英国专使额尔金和法国专使葛罗率领英法联军2.5万人并173艘军舰大举侵华。联军从北塘登陆,8月24日占领天津,京师门户洞开,蒙古亲王僧格林沁被迫率军退守通州张家湾-八里桥一线。面对这一危局,咸丰皇帝派怡亲王载垣等前往张家湾与联军议和。正是在此,一个英军翻译出身的谈判代表引发了一场重大

  • 建文帝生死之谜:“靖难之役”后下落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靖难之役,建文帝

    建文帝在位多少年建文帝是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的身份极其特殊,正是因为身份的特殊性,使得建文帝的帝位坐的并不稳当,登基后的建文帝不久便被改下了皇帝之位,那么建文帝在位多少年?建文帝在位期间曾经有何建树?建文帝为何不能继续在位呢?他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离开皇位的呢?建文帝图像建文帝朱允炆继位时间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