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则天和吕雉都掌权了 两人死后家族命运为何完全不同

武则天和吕雉都掌权了 两人死后家族命运为何完全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902 更新时间:2023/12/7 19:53:58

对吕后和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样是女性掌权,为何吕后家族被诛灭,武则天的家族却得以保全?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作为男性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当然也有例外,历史上也有不少皇帝被架空,女性掌权的情况。最有代表性的应该就是西汉时期的吕后以及唐代时期的武则天。吕后虽然没有做皇帝,但是她却架空了皇帝,成为西汉初期的实际掌权者。就连司马迁写史记都得单独给吕后单开一个《吕太后本纪》,这在司马迁笔下可是只有帝王才有的待遇,可见在司马迁看来,吕后的地位不次于帝王。

武则天呢?直接自己做了皇帝。按理说武则天比吕后的做法更加过分,那为何吕后死后吕氏家族遭到诛灭,而武则天的武氏家族却得以保全呢?

首先,无论是吕后还是武则天想要掌权都需要与夫家的宗室力量进行抗衡,对宗室力量进行镇压。而两人不约而同地都采取了特别残酷的手段。只是二人的做法有些不同,吕后只有一个儿子而且年纪轻轻便驾崩了,而武则天有四个儿子,所以两人主要斗争的对象是不同的。吕后主要是在打压刘邦与其他女人所生的儿子。而武则天呢大部分时间是在跟自己的儿子争斗。

吕后掌权后开始屠戮刘姓宗室,手段极其残忍。就连年纪还很小的赵王刘如意都被他给毒死了。这些被迫害的刘姓子孙都不是吕后所生的,他们自然对吕后恨之入骨。吕后死后他们只能将恨意发泄在她的族人身上。在反吕的过程中刘邦的孙子刘湘等人冲锋在前,他们跟吕后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奶奶可是没什么感情,自然对她的族人不会手软。

武则天则是不同,她的四个儿子中李弘与李贤英年早逝,虽然外界都说这两个儿子都是武则天害死的,但是却拿不出实打实的证据来。另外两个儿子李显与李旦都只是被她当成傀儡而已,并没有被杀死。古人以孝治天下,所以李显即便是夺权成功,也不能把自己的母亲怎么着,毕竟他身上也留着武家人的血。

其次, 吕后去世前仍然不准备放权,她让吕氏家族的人无论如何要握紧兵权,这当然惹来了刘姓子孙的不满。且吕氏家族被灭掉的时候吕后已经死了,刘姓宗室自然要赶紧夺权,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吕氏一族灭掉,以绝后患。武则天晚年本来也想让武姓族人继承皇位,但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将儿子李显立为了太子。这样的话,李姓宗室与武则天之间的矛盾就没有那么大了。反正皇位早晚是李家人的,没必要将武姓族人赶尽杀绝。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太子李显在张柬之等大臣的拥戴下发动了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大唐江山又回到了李姓子孙手中。而此时的武姓族人并没有大权在握,武家也没有人能对李显的皇位造成威胁。反而是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在唐中宗李显身边弄权。这样没有威胁的家族,实在没有必要清算过往。

最后一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吕后在朝中经营的实力并不够强,但是武则天却培养了一大批忠于自己的臣子。吕后掌权之时,朝中能干的大臣大部分都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人,比如说陈平周勃曹参等等,他们对于吕后并没有特别支持,但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也不会去强烈反对。他们不姓刘,这天下谁来坐自己都是臣子,效忠谁都可以。所以在吕后死后,陈平、周勃等老臣联合刘姓子孙开始了大规模的灭吕行动。可见对于吕后,这些臣们是没什么感情的。

朝中对吕后唯一比较支持的人一个是樊哙,一个是审食其,但是他们一个早早去世,一个又不能掌握大权,自然是护不了吕家人。刘姓子孙荡平诸吕的时候,也不必顾忌他们。但是武则天可是不一样。武则天出身并不是很好,而朝中很多臣子出身当时的门阀贵族,他们其实是看不上非贵族门阀出身的武则天的。所以武则天掌权之后大力提拔那些出身一般,但是能力特别强的臣子为自己所用。她甚至在唐代科举的基础上开设了武举,为的就是选拔人才。她掌权几十年,提拔了一大批人才,让自己的势力越来越稳固。

相反,一直懦弱无能的李显根本没能力去笼络群臣,大部分臣子对他没什么感情。所以李显即便是做了皇帝也不敢轻易动武则天跟武姓族人,否则,武则天在朝中发展的势力就是最大的妨碍。

同样的女主掌权,同样是掌权之后大力提拔自己的娘家人,吕后与武则天让当时的朝代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外戚集团。好在武则天让族人全身而退了,吕后的族人则被诛灭殆尽。外戚集团的存在一直是对皇权的一种威胁。所以等到慈禧太后掌权的时候她吸取了教训,不再重用自己的娘家人,死后也不用担心族人们的安全。

参考资料:《史记》、《旧唐书》。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大汉朝的丞相结局都很惨吗?有一个无军功却被封侯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公孙弘,风云人物

    大汉朝的丞相结局都很惨吗?有一个无军功却被封侯得以善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一朝的丞相几乎都不得好死。三个被杀,两个自杀,其中田蚡被免职惊吓的精神分裂而死。公孙贺听说武帝要他做丞相时,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相比之下,始终被汉武帝青睐的公孙弘不仅得了善终,而且无军功仍封侯,算

  • “睡王”辽穆宗到底有多爱睡觉?除了睡觉还有其他爱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辽国,辽穆宗,风云人物

    辽穆宗是辽国第四位皇帝。火神淀之乱后,辽世宗被害,耶律璟趁势起兵镇压叛乱,顺利夺得皇位,登基称帝。不过辽穆宗有个称号叫“睡王”,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实际上这个“睡王”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因为他酷爱睡觉。据说辽穆宗白天也昏昏大睡,完全不顾朝政,出去游猎都要七昼夜才结束,此后便有了“睡王”之称。这样的辽穆

  • 盘点历史上五大宦官,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宦官,,风云人物

    宦官指的是古代专供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男性奴仆,自东汉之后,宦官完全由阉人担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历史上五大宦官,和大家一起分享。五、赵高赵高( ——前207年),赵国人,秦朝宦官。赵高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善于弄权、左右朝局的宦官,秦朝短暂的存在和他有直接的关系。赵高本是赵国人,赵亡后,赴秦国依

  • 曹操不娶蔡文姬之谜解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蔡文姬,风云人物

    蔡文姬的一生,诠释了东汉末年佳人的悲惨命运。蔡文姬有一个超级爸爸,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蔡文姬从小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逐渐在音乐、文学等方面崭露头角。曹操,三国时期的枭雄,文学更是千古绝唱。曹操和蔡文姬,一个是当时男人中的豪杰,一个是女人中的翘楚,都是人中龙凤。然而,董卓被

  • 平定黄巾起义的三个名将是谁 他们为何不拥兵成为一方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对平定黄巾起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平定黄巾起义的三大名将,他们为何没有一人成为拥兵自重的一方诸侯?190年正月各地诸侯组成联盟以袁绍为盟主共同举兵讨伐董卓,董卓作战不利迁都长安并在函谷关到关中一线布下重兵,一直到196年汉献帝东归并迁都许昌后天下陷入群雄争霸之中,不过有

  • 袁世凯称帝始末 袁世凯为何只当了83天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袁世凯

    袁世凯称帝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其中袁世凯称帝就是这样一个影响深远的故事,虽然这场称帝的闹剧只持续了三个月不到的时间,但是袁世凯的称帝也让他日后受到了无数的口诛笔伐,成为了无数人心里的窃国贼。袁世凯祭孔其实袁世凯的这次称帝并不能完全说是复辟,他所要执行的新制度也不再是封建制度,而是当时很多

  • 高君宇与石评梅的爱情为何悲剧而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君宇,石评梅

    高君宇与石评梅从古至今,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数不胜数,当然了,并不是所有是皆大欢喜的结局,有的结局悲天悯人,感人至深。高君宇与石评梅的爱情故事就是以悲剧结尾的。高君宇雕像高君宇,是山西静乐人。他考上了北大后,接受了新思想的启蒙教育,探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与邓中夏共同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五四运动中,

  • 圆明园被烧前的翻译插曲 清廷曾满城找人译夷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圆明园,烧前,翻译,插曲,清廷,曾满城,满城,找人,译夷文

    1860年8月,英国专使额尔金和法国专使葛罗率领英法联军2.5万人并173艘军舰大举侵华。联军从北塘登陆,8月24日占领天津,京师门户洞开,蒙古亲王僧格林沁被迫率军退守通州张家湾-八里桥一线。面对这一危局,咸丰皇帝派怡亲王载垣等前往张家湾与联军议和。正是在此,一个英军翻译出身的谈判代表引发了一场重大

  • 建文帝生死之谜:“靖难之役”后下落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靖难之役,建文帝

    建文帝在位多少年建文帝是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的身份极其特殊,正是因为身份的特殊性,使得建文帝的帝位坐的并不稳当,登基后的建文帝不久便被改下了皇帝之位,那么建文帝在位多少年?建文帝在位期间曾经有何建树?建文帝为何不能继续在位呢?他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离开皇位的呢?建文帝图像建文帝朱允炆继位时间为公

  • 靖难之役建文帝消失后他儿子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靖难之役,建文帝

    建文帝是谁建文帝是谁?建文帝就是明朝第二个皇帝朱允炆。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太子朱标的次子。原来建文帝朱允炆有个长兄,但是不幸的是长兄英年早逝。其父的原配逝世之后,朱允炆的母亲才得以扶正。之后朱允炆被明太祖视为嫡长孙。建文帝画像一三九二年,皇太子朱标病逝,朱允炆被立为皇长孙。朱允炆自小就熟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