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文帝是怎么用23年的时间,奠定汉朝经济基础的?

汉文帝是怎么用23年的时间,奠定汉朝经济基础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517 更新时间:2024/1/31 11:05:43

每当建立起一个大一统朝,刚刚结束战争的统治者们都要面临一个非常头疼的选择:

是要先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呢,还是要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力?

毫无疑问,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建立者秦始皇,选择了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力,于是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严刑峻法的制度,还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等。

在这种超之过急的情况下,百姓怨声载道,随后便爆发秦末农民起义,六国的贵族们也趁机兴风作浪兴兵征讨,导致秦朝仅仅存在十多年便灭亡了。

等到刘邦建立起汉朝,由于当时汉朝正处在内忧外患的状况,这让刘邦不得不四处征讨,最终因为在和淮南王王黥布的战争中身负重伤,最终去世。

在这种情况下,帝国的重担,落在了刘邦的儿子,汉文帝刘恒身上。

在此之前,只有秦始皇建立起一个大一统王朝。但事实证明秦始皇在治理国家上所使用的方法,是有问题的,如果汉文帝向秦始皇学习,毋庸置疑,汉朝就很有可能会折在他手上。

幸好,汉文帝登基后,他的注意力是全部放在经济和民生上面。

在汉文帝看来,只有更加稳定的社会才能更快的进行经济发展,才能让人们更加的认同汉朝。

但这又存在着矛盾,因为想要稳定,就需要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可如果加强控制,就又会拖累经济的发展。不过在黄老思想的指导下,汉文帝最终决定首先决定民生问题,让朝廷从国民经济领域完全退出,让人们自由的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汉文帝最先开始的,便是减轻人民的负担。在他登基后的第二年,他便宣布土地税减半,从原来的十五分之一,变成三十分之一。另外人头税也做了调整,从原本的每年120钱变成40钱。

这么一来,百姓自然是十分高兴,会更有动力去进行劳动生产。但对汉文帝来说,却给自己带了新的麻烦。

给人民减轻这么多的负担,就会导致朝廷的收入减少。汉朝时期,朝廷的两大财政支出,便是官员俸禄和军队军费。

官员跟着汉文帝,那汉文帝就必须要给他们发工资。军队在北方抵御匈奴,为汉文帝防范国内诸侯势力,军费也是必须要发的。

在无法开源的情况下,汉文帝只能节流。为此他大力压缩财政开支,裁减了一大批朝廷官员,为的就是少发工资。

在这种极力避免战争,不干预经济,减少对社会控制的情况下,汉文帝每年在官员俸禄上的确是节省了一大笔支出。但随着财政开支的不断压缩,军队的军费,也受到影响了。

虽说汉文帝一直在避免战争,但边境还是要有军队的驻扎,朝廷还是必须要给军队发放俸禄。另外,军队的粮食供应也是有朝廷提供。

但是当时的汉文帝时期,都窘迫到减少官员数量的地步,哪还有多余的钱来充当军费?于是就导致汉朝的运输能力低下,令许多粮食和军饷都无法按时抵达前线。

在这种情况下,达成晁错想出了一个办法。

晁错说,因为修生养息,朝廷已经好几年没有干预社会经济,因此民间早已出现了很多有钱人。如果汉文帝能采取买卖爵位的方法,允许富人通过捐献财富的方式来获得爵位、免除罪过,那朝廷就能增加一大笔收入。

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很快就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在富人们的帮助下,大批粮食和军饷运往边关,边关的粮食不仅不在匮乏,还变得十分充足。后来汉文帝又让富人们每年捐献一定的粮食存放在各地的仓库,终于,汉文帝穷苦了十几年,手上这才有钱有粮食了。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汉文帝时期的养官成本较小,只需要富人捐赠,再加上一定的山海税收就足以满足朝廷的运转。再加上当时正是和平时期,国防开支也比较少,这才能奠定“文景之治”的基础。

其实仔细分析,汉文帝的做法,还是十分冒险的,毕竟他在位的时候,北方的匈奴蠢蠢欲动,国内的诸侯国也在蓄势待发。只要有其中一个挑起战争,脆弱的汉朝就会迎来生死存亡的挑战。

幸好的是,在汉文帝的政策下,社会正处于恢复期,百姓们不想再打仗,另外各个诸侯王都是汉文帝的哥哥弟弟,对刘邦的记忆还十分清楚,再加上汉文帝对他们很不错,因此诸侯王们也没必要反叛。

对匈奴一方,汉文帝的和亲政策以及有利于匈奴的贸易政策,让匈奴也觉得没有必要发动战争。

在这种社会稳定的情况下,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虽然朝廷的收入较少,但实际上大部分财富都在民间,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

归根结底,汉文帝能够奠定“文景之治”的基础,得益于这几点:

1,减少财政支出,削减机构和官员数量;

2,推行黄老思想,减少朝廷对社会、对经济的干预;

3,社会稳定,避免战争;

4,藏富于民,让百姓更有动力进行劳动生产。

标签: 汉文帝汉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潼关之战中马超逃走真的是因为许褚在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潼关之战是汉献帝建安十六年,丞相曹操击破马超、韩遂等关中联军的作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许褚是曹操手下第一号猛将,腰大十围,勇力绝人,也深得曹操的信任,曹操曾夸赞许褚是他的樊哙,让许褚担任他的贴身护卫,出入同行,不离左右。因为许褚力大威猛,曹操有一次和马超单独会面,马超依仗着自己骁勇,

  • 魏延真的死的很冤吗 所谓谋反真相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对蜀汉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延谋反的真相是什么?魏延得死很冤吗?建兴十二年(234年),蜀汉的擎天柱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在其死后不久,蜀汉军中突然爆出中二把手魏延谋反的大案。在蜀汉历史上,魏延之死是绝对是蜀汉政权的一大损失,蜀汉后期,军事人才非常缺乏,而魏延

  • 后世如何评价王陵?关于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王陵,战国末年楚国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曾担任右丞相一职。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陵出身沛县豪族,与雍齿交好,被刘邦以兄礼相待。刘邦攻陷咸阳后,他集众占据南阳,坐观楚汉之争。其母身陷项羽营中,力促王陵归汉,绝然伏剑自杀,为楚军所烹煮。王陵归顺刘邦后,封安国侯。相国

  • 朱棣进入南京后,那些效忠建文帝的大臣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率领燕军,攻到京师南京。此时,驻守南京的谷王朱橞与草包将军李景隆,不但不坚守城池,反而打开金川门投降朱棣,朱棣不费劲就进入了南京。这时,建文帝朱允炆的皇宫中突然火起,一片火海,等大火被扑灭之

  • 吕布连名将都没有斩杀过 吕布三国第一猛将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三国吕布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布没杀过名将,为何还能称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凭啥能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呢?“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句话,吕布也被很多人称为“三国第一猛将”,那么问题来了,吕布一生只斩杀过两位无名将领,而且还曾是关羽、张飞的手下败将,

  • 宋福金从一个陪嫁丫鬟变成当朝皇后,她到底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在中国古代,女性地位是非常低的,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女子从出生起,她们的最终目标就是嫁一个好夫婿。如果是出生在富贵家庭的小姐,她们的命运会好一点,因为她们一般不会愁吃穿,享有上好的富裕生活。到了一定的年龄,父母还会为女儿谋一门好亲事。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好命运,比如我们现在要谈到的

  • 韩信在面对刘邦的时候 韩信为何不敢三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对韩信和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为何不敢对抗刘邦而三分天下?一、一箭双雕公元前201年,刘邦收到了手下的禀报,言称:楚王韩信谋反了!这一下子朝堂上可热闹了,几乎所有人都撸胳膊挽袖子的吼:“啥也别说了,赶紧把韩信捉住活埋得了!”哪料,刘邦却出乎意料的沉默不语。对韩信,

  • 三国时期孟达、黄权和糜芳三人都是降将,待遇有何差别?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在两军作战时,因为战败被俘或者主动投靠的军事将领称之为降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与曹操方鏖战,先后击败驻守樊城的曹仁,又水淹七军,生擒了救援樊城的于禁,斩杀大将庞德。战事正酣之时,曹操派人联合孙权,让孙权从关羽背后偷袭,镇守江

  • 佟国维是一直支持八阿哥胤禩的,为什么最后还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佟国维,清朝,风云人物

    最是无情帝王家,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任何人都不得侵犯,管你是夫妻、兄弟还是父子。只要稍微露出纂逆的端倪,甚至,老老实实的不惹是生非,也会祸从天降。虽然,都说帝王无情,但是,有时他们还是很在意自己的亲人的。康熙和他的亲舅舅佟国维,就联手上演了一场好戏,化解了佟国维的一场政治危机。佟国维此人和康熙有着极

  • 在曹魏政权中死后谥号为忠侯的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猛将如云,是魏蜀吴三国当中实力最强的,主要将领分别是曹氏宗族大将、五子良将,这也是中流砥柱,在这些猛将当中,死后被追谥为“忠侯”的,有两位,分别是谁呢?首先,值得一说的是,在当时的谥号中,“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