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密作为隋末实力最强的群雄之一,为何将一手好牌打烂?

李密作为隋末实力最强的群雄之一,为何将一手好牌打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275 更新时间:2023/12/25 14:43:46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隋唐之交,就是一个混乱的时代。隋炀帝在位时急于兴建大运河;他有志于开疆辟土,经营西域。也正因此,他大肆挥霍,耗费了难以数计的人力和财力。而且隋炀帝多次发动战争劳民耗财,最终引起隋末危机,多地开始爆发兵变。河南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就是其中一支。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叔宝、程咬金也是瓦岗军中的大将,甚至于单雄信、徐世勣、魏征等大人物也都是其中一员。瓦岗军势如破竹,3年之内就已经威震四方,曾有诗曰:“胡骑千群,长戟百万。饮马则河洛可竭,作气则篙华自飞”,就是形容瓦岗军的声势浩大。可这样一支风光无限的起义军,却在不久后突然溃败,甚至风流云散、无迹可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一切要从李密这个人说起。李密此人,家世背景颇为强大。他出身世家,他的太爷爷李弼,曾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祖父李耀,北周时被封为邢国公。父亲李宽,是隋朝的上柱国。这样显赫的家世背景,在当时也是名重一时。李密出生在这样优越的家庭之中,却不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公子哥儿,他并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相反,他怀揣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常常以救世济民为己任。

后来他参了军,在值班时遇见隋炀帝,隋炀帝说:“这个小孩顾盼的神态很不寻常,别让他在宫里担任宿卫。”于是李密离开了军队,开始专心致志读书。李密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一只手捏着牛绳,另一只手用来翻书阅读。之后越国公杨素途经李密隐居之处,看到李密在勤奋读书的样子,前去结识,回去后告诉自己的儿子杨玄感,李密学识气度不凡,杨玄感遂与李密倾心相交。

大业九年(613),隋炀帝征讨高句丽,命令杨玄感在黎阳督运粮草。此时已经天下大乱,杨玄感密谋起兵,李密胸怀大志,加上与杨玄感的情义,遂追随杨玄感,筹划起兵事宜。杨玄感首造之时,李密曾献上中下三策。上策长驱至蓟,中策西行入关,下策直取洛阳。无奈杨玄感说,君之下策,乃上策也。最终他选择了下策,导致消息走漏,起义最终失败了。李密被捕,最终却奇迹般逃出生天。他从一开始就抱有必死之心:吾等之命,同于朝露,若至高阳,必为鉏醢。即便最终失败了,他也没有放弃逃亡的脚步,前路漫漫,李密孤身一人,颠簸逃亡,风声鹤唳。

可真正的战士,从来不会向命运低头。李密投奔瓦岗寨首领翟让,在军队中当了军师。在李密的筹谋之下,瓦岗军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李密作为军师时,军队纪律严明,让人叹服。与此同时,他好施恩惠,深得人心。于是王伯当徐茂公等人说服翟让,推举李密做瓦岗寨首领。从此李密建立了政权,自立为魏公。

李密掌权之后,隋军的反攻也便开始了,李密与王世充正在激战的时候,无奈后院起火,翟让的两个弟弟借机煽动翟让,想让他设计夺回大权。李密知道之后,先发制人,处决了翟让和他的两个弟弟,从此他开始独揽大权。但与此同时,瓦岗军内部开始分崩离析,李密的统治根基开始瓦解。翟让死后,瓦岗军士气低下,派系之争达到最高峰,很多原本翟让的旧部下,自此对李密失去忠心,不再信任李密。这也为后来李密的兵败埋下了伏笔。

李密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的军事失误。翟让死后,李密领导瓦岗军并没有做出具有战略意义的策略,反而在不断消耗瓦岗军的实力,甚至后来被王世充一举击败,败北之后,由于害怕派系之争报复,不敢回营,带着残兵败将投降李渊,导致了他最终意义上的败北。

纵观李密短暂的一生,从一个世家子弟的荣光,到流亡的落魄,再到天下规模最大的起义军领袖,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最后却是以败北告终。他的一生,大起大落,令后人感慨万千。他作为隋朝的掘墓人,消灭了几十万隋军主力,而且开仓散粮,拯救了几百万人的性命,战场上也立下了赫赫战功,甚至可以说,他为李唐打下了半壁江山,算是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枭雄了,人生如此,也算是了却了儿时抱负。《旧唐书》最终点评李密:“乌阳既升,爝火不息。狂哉李密,始乱终逆。”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注解了。

标签: 李密隋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禹之鼎:擅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尤精肖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禹之鼎,画家,风云人物

    禹之鼎是清代康熙年间著名画家,擅长人物,尤以肖像著称。入京供奉内廷后,誉满京师,“一时名人小像皆出其手”(清·秦祖永《桐阴论画》)。然而,关于他的生平,画史记载却极简略,可能基于他是宫廷画家而非文人士大夫之故。所幸他结识的许多王公大臣在所著诗文或所题画跋中,披露了他的一些行迹。禹之鼎的一生大致可分成

  • 唐朝宰相杜正伦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杜正伦,唐朝时期宰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杜正伦出身于洹水杜氏,隋朝时考中秀才,曾授羽骑尉,入唐后担任齐州总管府录事参军,并进入秦府文学馆。贞观年间,杜正伦历任兵部员外郎、给事中、中书侍郎、太子左庶子,封南阳县侯。因漏泄禁中语,被贬为谷州刺史,再贬交州都督。后受李承乾谋反案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诸葛亮比郭嘉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郭嘉,风云人物

    一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通过贬低诸葛亮,将曹操帐下谋士郭嘉几乎捧上了天。因为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精彩的表现,让许多人都不赞同这句话,反而认为应当是“卧龙一出,郭嘉吓死”才对。那么二人到底谁更胜一筹呢?先来说说郭嘉,郭嘉是一个典型的年少有才之人,年少时便已经断定汉家江山将会大乱。所以他在20岁时弱

  • 有哪些与廉颇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廉颇,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杰出军事家,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为将伐齐,大破之,取昔阳(今河北晋州西北)拜为上卿。赵孝成王时,曾以蔺相如位居己上,不服,欲辱之。相如屡谦让退避。他感悟,负荆请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

  • 傅友德被朱元璋誉为猛将,最后为何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风云人物

    傅友德,明朝开国大将,归顺朱元璋后屡立战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元璋晚年,因年事已高,担心年幼的朱允炆镇不住那些功臣勋贵,为此胡惟庸案、蓝玉案接踵而来。但朱元璋得了热症,只得停下来养身体。1年后朱元璋养好精神,又可大搞“清洗”运动了。恰在这时,有一个人上门找死来了

  • 刘骜是什么样的人?他的历史评价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骜,汉朝,风云人物

    我们都知道,西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时代,西汉的发展鼎力时期是在汉武帝至汉宣帝时期。可是到了后来,王莽篡权夺位,使西汉覆灭,新的王朝就此建立。作为西汉灭亡的元凶之一,汉成帝刘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经过史书的记载,我们分析了他的生平经历,对他做出非常客观的评价。刘骜是西汉

  • “苏秦刺股”的故事是怎么样的?苏秦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苏秦,风云人物

    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我们以前也听过很多遍了,这两个故事常用来鼓励学生要勤奋努力读书,才会有一个好的成就。一些古书记载当中,的确有“苏秦刺股”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苏秦后来的确有非常大的成就,那么关于他还有哪些故事?除了苏秦刺股,苏秦还有怎样的经历,他后来的结局又是什么?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师出鬼

  • 关胜是什么结局?恶斗悍将力保不失,却死于暗器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胜,宋朝,风云人物

    大家好,说起梁山五虎将关胜的悲惨结局:恶斗悍将力保不失,却死于暗器之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水浒传》中,大刀关胜是个非常突出的人物。他顶着关羽后代的光环,长相、性格特点、使用的武器都和先祖一模一样,是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那么,这样一个威风八面的人物在《荡寇志》中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尽管《荡寇

  • 楼船将军杨仆为什么要把函谷关往东移动三百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仆,汉朝,风云人物

    在汉武帝之前,函谷关本来位于河南省灵宝市王垛村一代,在战国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秦国因为拥有函谷关,东方的六国无法攻进函谷关,因而六国把秦国无可奈何。而秦国则可以有恃无恐地出兵进攻东方六国,最后把六国一个个消灭。但是,汉武帝的时候,楼船将军杨仆却做了一件事,他把函谷关往东移动了三百里,移到了现在的洛

  • 明朝开国将领蓝玉简介: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而名震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