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的顺序: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国朝代简史: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隋,唐宋元明清。
汉朝皇帝列表:
西汉:刘邦、刘盈、刘恭、刘弘、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贺、刘询、刘、刘骜、刘欣、刘刘婴、王莽、刘玄、刘盆子。
东汉:刘秀、刘庄、刘、刘肇、刘隆、刘祜、刘懿、刘保、刘炳、刘缵、刘志、刘宏、王刘辩、刘协。
扩展资料:
两汉时期文化科学异常活跃,对外交流意义重大。汉朝进一步奠定了汉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汉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为当时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东亚地区的社会主流文化。
到现今,“汉人”仍为多数中国人的自称,而华夏族逐渐被称为“汉族”,华夏文字亦被定名为“汉字”。
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几千年的统治思想,并且最早开始在京师长安设太学,开始儒学中的经学,东汉光武帝时期太学生一度多达三万。
汉明帝时期,佛教东渡首次来到中国,中国第一部汉译佛教经典是在白马寺译出的四十二章经,张道陵创立道教也是影响中国的大事。
汉朝最早使用年号,建元为第一个年号。汉初根据五德终始说,定正朔为水德,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
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这种说法,因此汉代亦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刘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一、所有朝代
1、虞朝:约前36世纪初-约前21世纪初。
2、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
3、有穷:前1981年-前1973年。
4、寒朝:前1973年-前1933年。
5、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
6、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
7、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8、东周:前770年-前256年。
9、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10、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11、秦朝:前221年-前206年。
12、西楚:前206年-前202年。
13、汉朝:前202年-263年。
14、西汉:前202年-公元8年。
15、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
16、玄汉:公元23年-公元25年。
17、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18、三国时期:220年-280年。
19、曹魏:220年-265年。
20、蜀汉:221年-263年。
21、孙吴:222年-280年。
22、晋朝:265年-420年.
23、西晋:265年-316年。
24、东晋:317年-420年。
25、十六国:304年-420年、
26、十六国末期:420年-439年。
27、南北朝:386年-589年。
28、南朝:420年-589年。
29、刘宋:420年-479年。
30、南齐:479年-502年。
31、南梁:502年-557年。
32、南陈:557年-589年。
33、北朝:386年-589年。
34、北魏中后期:420年-557年。
35、东魏:534年-550年。
36、西魏:532年-556年。
37、北齐:550年-577年。
38、北周:557年-581年。
39、隋朝:581年-618年。
40、唐朝:618年-690年。
41、武周:690年-705年。
42、五代:907年-960年。
43、后梁:907年-923年。
44、后唐:923年-936年。
45、后晋:936年-947年。
46、后汉:947年-950年。
47、后周:951年-960年。
48、十国:907年-979年。
49、辽朝(契丹):907年-1125年。
50、宋朝:960年-1279年。
51、北宋:960年-1127年。
52、南宋:1127年-1279年。
53、西夏:1038-1227年。
54、金朝:1115年-1234年。
55、大蒙古国:1206年-1260年。
56、元朝:1271年-1368年。
57、明朝:1368年-1644年。
58、清朝:1636年-1912年。
59、中华帝国:1915年-1916年。
二、汉朝皇帝
1、汉高祖刘邦
刘邦(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
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2、汉惠帝刘盈
汉惠帝刘盈(前211年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前194年前188年),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嫡长子,母亲吕雉,在位7年。
3、汉少帝刘恭
西汉前少帝刘恭(前190年前184年),前188年9月前184年8月在位,汉朝第三任皇帝。皇太后吕雉命令汉惠帝皇后张嫣佯为有身,取周美人之子名之,立所名子为太子,同时,吕雉命宫女鸩杀周美人。
汉前少帝,刘姓,名恭,是西汉第一个被废的皇帝,也是西汉王朝第三位皇帝。父亲是汉孝惠帝刘盈,母亲是惠帝时期的美人,一个被政治牺牲的女人。
因为惠帝皇后张嫣没有生孩子,而惠帝年纪轻轻就驾崩了。于是吕雉找来惠帝妃子中一个美人的儿子过继到皇后张嫣身下,并杀了美人,接着立这个儿子为皇帝,是为汉前少帝。吕太后开始了临朝称制。
4、汉少帝刘弘
西汉后少帝刘弘(?-公元前180),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在位。公元前184年6月15日,吕雉命刘义继任帝位,并改名为刘弘,即后少帝。
公元前180年9月,吕雉逝世。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后,吕氏家族力量被铲除。朝臣认为少帝刘弘并非汉惠帝亲生子,应废黜。朝臣选定代王刘恒作为新皇帝并迎入长安,遂于11月14日诛杀刘弘。
5、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弟,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
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6、汉景帝刘启
刘启,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出生于代地,是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刘恒的儿子,母亲是窦氏。刘启出生时,父亲刘恒在代国为代王。
刘启在刘恒几个儿子中排行居中。刘恒为代王时,与代王后生有四子,刘恒未即位之前代王后便已去世。前180年,刘恒被拥立为皇帝后,代王后所生四子都相继病死。
刘恒即位数月,公卿大臣请立太子,而刘恒诸子中刘启最大,于是就被立为太子,母亲窦氏被立为皇后。
7、汉武帝刘彻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汉武帝在位期间(前141年-前87年),在政治上,创设中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制,颁行推恩令,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在经济上,推行平准、均输、算缗、告缗等措施,铸五铢钱,由官府垄断盐、铁、酒的经营,并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设立太学。
对外,汉武帝采扩张政策,除与匈奴长年交战外,还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又凿空西域、开丝绸之路,并开辟西南夷。
此外,还有创设年号、颁布太初历等举措。但他崇信方术、自奉奢侈,兼以穷兵黩武,引发统治危机,晚年爆发巫蛊之祸,后因对外扩张受挫而颁《轮台诏》。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
8、汉昭帝刘弗陵
刘弗陵是汉武帝刘彻的小儿子,母亲赵婕妤(钩弋夫人)以“奇女子气”得宠,居住在钩弋宫中。太始三年(前94年),赵婕妤生下刘弗陵,号称“钩弋子”。
据说刘弗陵和上古的尧帝一样都是怀胎十四月而生,于是称其所生之门为“尧母门”。武帝死后,刘弗陵在重臣的拥立下登基位,就是汉昭帝。
9、汉废帝刘贺
汉废帝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汉朝第九任皇帝,也是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的儿子。
19岁即位,当了27天皇帝,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分封到了今天的山东省巨野县昌邑镇,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又被贬到江西省永修县做海昏侯,史称汉废帝。
10、汉宣帝刘询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11、汉元帝刘
刘(前74年前33年),即汉元帝(前49年前33年在位),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
刘出生几个月后,汉宣帝即位为帝。两年后,其母许平君被霍光妻子霍显毒死。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被立为太子。黄龙元年(前49年)十月,汉宣帝驾崩,皇太子刘继位,是为汉元帝。
12、汉成帝刘骜
刘骜(前51年前7年),即汉成帝,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刘与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
汉成帝即位后,荒于酒色,外戚擅政,大政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
汉成帝竟宁元年至绥和二年(前33年前7年)在位,共在位25年,终年44岁,谥号孝成皇帝,庙号统宗,葬于延陵。
13、汉哀帝刘欣
刘欣(前25年-前1年8月15日),即汉哀帝(前7年—前1年在位),字和,汉元帝刘之孙,汉成帝刘骜之侄,定陶恭王刘康之子,母丁姬,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在位7年。
阳朔二年(前23年)八月二十二日,刘欣父定陶恭王刘康去世,刘欣袭封定陶王爵位。刘欣年长后,伯父汉成帝无子嗣,在与叔父中山王刘兴经过一年的激烈争夺后,于绥和元年(前8年)被立为太子。
绥和二年(前7年)三月十八日,汉成帝病逝,刘欣即位为帝,改元建平。元寿二年六月初三日(前1年8月15日),在位仅七年的刘欣驾崩,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孝哀皇帝,葬于义陵。
14、汉平帝刘
汉元帝之孙,汉成帝的侄子,汉哀帝的堂兄弟,中山王刘兴之子,母卫姬。刘欣于公元前1年8月15日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
于9月17日迎立年仅9岁的刘为帝。次年改元元始。共在位6年,他不是被王莽毒死的,而是病死的。终年14岁,葬于康陵(今陕西省咸阳市西25里处)。
15、汉孺子刘婴
楚孝王刘嚣曾孙、广戚侯刘显之子、汉宣帝玄孙也。
公元25年正月,平陵人方望等起事,劫取刘婴逃离长安,到了临泾,立刘婴为帝,2月,因推翻王莽而被拥立为更始帝的刘玄,派部将带兵前去攻打。混战中,刘婴为乱兵所杀。
16、光武帝刘秀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即汉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字文叔,南阳郡蔡阳人(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生于陈留郡济阳县济阳宫。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刘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采取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
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
17、汉明帝刘庄
汉明帝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初名刘阳。东汉第二位皇帝(57年75年在位),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光烈皇后阴丽华。
永平十八年(75年),刘庄在雒阳东宫前殿逝世,年四十八,在位十九年。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葬于显节陵。
18、汉章帝刘
刘(57年-88年4月9日),即汉章帝(75年88年在位),汉明帝刘庄第五子,母贾贵人,东汉第三位皇帝,在位14年。
永平三年(60年)被立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八月初六壬子(75年9月5日)继位为帝。即位后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好儒术”,使得东汉经济、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
此时思想活跃,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称藩于汉。其统治与汉明帝共称“明章之治”。但过于放纵外戚,种下了日后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政的远因。
章和二年二月三十壬辰(88年4月9日),刘崩于章德前殿,时年三十一岁,谥号孝章皇帝,庙号肃宗,后葬于敬陵(今河南洛阳东南)。
19、汉和帝刘肇
和帝刘肇(78年105年),88年105年在位,共17年。章帝第四子,10岁即位,由窦太后临朝称制,外戚窦宪掌实权。后来杀掉窦宪自己掌权。病死,终年27岁,葬于慎陵。
20、汉殇帝刘隆
殇帝刘隆(105年106年),和帝的小儿子,即位时刚满月,在位8个月就得病而死。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皇帝,葬于康陵。
21、汉安帝刘祜
安帝刘祜(94年125年),107年125年在位,共18年。章帝孙,父清河孝王刘庆,即位时才13岁,由邓太后掌权,他在太后死后掌权。于南下巡游途中病死,时年32岁,葬于恭陵。
22、汉少帝刘懿
婴帝刘懿,汉安帝去世后,太后阎姬为了把持国政,在阎显支持下,迎立刘懿为帝。但即位二百余日后就因病去世。
23、汉顺帝刘保
顺帝刘保(114年144年),125年144年在位,共19年。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败。
他下令宦官可以养义子,并且可以世袭封爵。后来宦官与外戚相互勾结,政治更加腐败。病死,时年30岁,葬于宪陵。
24、汉冲帝刘炳
冲帝刘炳(143年145年),144年145年在位,不足1年。顺帝的儿子,在位半年。病死,时年3岁,葬于怀陵。
25、汉质帝刘缵
质帝刘缵(138年146年),145年146年在位,不足1年。章帝的曾孙,渤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即位时8岁,非常颇伶俐。因说大将军梁翼为“跋扈将军”,被梁翼毒死,时年9岁,葬于静陵。
26、汉桓帝刘志
桓帝刘志(132年167年),146年167年在位,共21年。章帝的曾孙,蠡吾侯刘异的儿子。桓帝即位时15岁,当时外戚掌权,后来他依靠宦官诛杀外戚梁翼,此后又被宦官专政。病死,时年36岁,葬于宣陵。
27、汉灵帝刘宏
灵帝刘宏(156年189年),168年189年在位23年。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
灵帝常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灵帝之世,民不聊生,买卖官爵,横征暴敛,社会矛盾激化,终于于184年,爆发了黄巾大起义。病死,时年33岁,葬于文陵。
28、汉少帝刘辩
少帝刘辩(176年190年),189年在位5个月。灵帝长子,又称为皇子辩或弘农王。在董卓胁迫下自尽,时年仅十五岁,是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葬于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
29、汉献帝刘协
献帝刘协(181年234年),190年220年在位,共30年。灵帝的儿子,即位时9岁,董卓专权,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
公元220年,曹操逝世,曹丕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朝灭亡,刘协被贬为山阳公。病死,时年54岁,葬于禅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代
百度百科汉朝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