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钓鱼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释义“太公”,即周初的姜尚,又称姜子牙。姜太公用支钩不挂鱼饵钓鱼,愿意上钓的鱼,就自己上钓。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故事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太公钓鱼的历史故事,短一点的,符合事实!
更多文章
中国历史上奢靡浪费的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嬴政(奢靡,浪费,残暴,不过亦有功绩)汉武帝刘彻(有功于历史,但同时好大喜功,奢靡浪费)汉废帝刘贺(即位后仅仅二十七天内,就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坏事)汉哀帝刘欣(爱排场,幸男宠)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桓灵二帝”党锢之祸、宦官把权,本身及奢侈)吴末帝孙皓(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南朝前废帝刘子业
草木皆兵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草木皆兵东晋的时候,北方的前秦王苻坚,想要征服中原,统一天下。公元383年,他调兵9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迫进淮河,进攻东晋。弱小的东晋沉着应敌。大将谢石、谢玄率兵去淮河迎战。前秦王苻坚觉得自己有百万强兵,粮草堆积如山,打一个弱小的晋朝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而且应首战告捷,一举攻占寿阳。苻坚自信必胜,于是派
阵前倒戈的成语故事出自哪个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牧野之站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兵计伐商纣王,各诸侯国纷纷响应。讨纣大军连克许多商朝城池,在距都城朝歌只有七十里的牧野召开了誓师大会,列举了纣王的种种罪状。此时,商纣王正在和妃子饮酒取乐,忽然听到周武王进攻的消息,慌了手脚,匆匆率领七十万大军赶到牧野迎战。可纣王的前锋部队等战斗一打响,就倒转矛头,
唐玄宗奢侈浪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创了盛世之后,李隆基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了。正直的宰相张九龄等人先后被罢官,李林甫爬上了相位。李林甫最善于揣测李隆基的意思。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隆基想从洛阳回京长安,但张九龄等人说秋收还没有结束,这样上路会骚扰百姓,影响生产。李林
历史上有哪些十分十分浪费钱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据我所知,最浪费钱的例子莫过于南北朝时候梁武帝萧衍舍身同泰寺的故事。梁武帝信奉道教,在位期间,前后四次跑到同泰寺出家,最后都由大臣们花钱把他赎回来,由于他的特殊身份,赎金自不同于普通人,据史料记载,总共花了4亿钱,按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这应当是非常非常惊人的开支了。仅仅由于个人的信仰,而花费如此多的
商纣王与姬昌有何血源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真的要扯血缘关系。我们每个地域接近的汉族人之间基本都有。所以姬氏与殷氏也是有这种血缘关系的。因为中国早期人口并不多,你与我之间完全可能是同宗。但是如果不考虑这个是法律上的血缘关系那么没有先周人物。姬昌(生卒年不详)即周文王,季历之子,西周奠基人。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侯之位,又称伯昌。在位50年。
纣王为什么不杀姬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姬昌没有造反。姬昌受封为三公,拥有雍州之域,势力扩展到江汉地区(丹江汉水流域),诸侯归附者有六州之众。周的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里。周国大臣散宜生重价购得驺虞、鸡斯之
封神榜中纣王兵围冀州,冀州兵缺粮草,然后就冀州民不聊生了。古代粮草到底由谁供应,从哪里来的啊?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粮草,粮是粮食给士兵们吃的,草是草料给马匹吃的,一般这种部队都叫做辎重部队,属于殿后部队。粮草的征集源自于百姓上交的税赋,然后存于一些城市的大型粮仓,战争的时候拨粮,古时候人们交税大多数地方并不是交钱,而是交粮食。一般大型战争,君王还会向百姓征收额外的战争粮草,很多人家会连第二年的种子都被抢走,所以
列举三个与商纣王暴政有关的成语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1.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2.酒池肉林: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3.流血漂杵:杵:捣物的棒槌。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形容战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4.恶贯满盈:贯:穿线的绳子;盈:满。罪恶之多,犹如穿线一般已
纣王....不听忠臣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比干:干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