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子牙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

姜子牙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13 更新时间:2024/1/27 16:02:38

姜子牙》可能会给我们讲述一个民间小故事。姜子牙是齐国的创始人,周文王时期的人,周武王的首席军事家和最高军事指挥官,西周的开国元勋。他也是齐文化的创始人。他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和政治家。姜子牙(约1156-1017年前),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朝末期。他的祖先是四岳,他非常积极地在水土方面帮助大禹。夏王朝执政时,他被封地为吕。出生地传说在东海或河内。姜子牙辅佐西周国王后,被称为“太公望”,俗称太公。西周初年,周文王称他为“太师”(武官),并被尊为“师尚父”。古籍和记录都承认了他的历史地位。儒家思想、法家、兵家和许多其他流派把他作为一个流派创始人来追求,并被尊为“百家宗师”。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成语典故。在商纣王统治时期,有一个叫姜尚的人,他饱读了诗歌和书籍,他有充足知识,精通战争策略的艺术,并且充满了野心。他曾去殷商都城求官,但失败了。当姜子牙听说周王姬昌招募人才,实行仁政时,他70多岁就远道来到西岐。到达西岐后,他没有去自荐,而是搬到渭水北岸住了下来。从那以后,他每天都在渭水钓鱼,等待吉昌的到

《姜子牙》到底想讲一个什么故事?真的与“姜子牙”无关。电影一开始,照例讲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商朝末期,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怎么帮助的呢?画面上是一个文臣(姜子牙)变成战士骑着马跟一个皇后(妲己)面对面硬刚?好吧,为了拍电影,就当是两个法师隔空对战吧。当然,姜子牙很厉害,战胜了妲己(记住姜子牙赢了妲己,后面就不是这样了),狐妖被天尊锁住并封印,姜子牙奉命斩杀狐妖。斩了狐妖就天下太平了,如果不斩就还有威胁。姜子牙因为看到狐妖体内有个无辜的元神,所以没有下手,还解开了封印放了狐妖。这就有问题了。为什么要姜子牙来斩杀狐妖,天尊自己不能干吗?也不能让专门的刽子手干吗?为了考验姜子牙?好吧,最后一点可能说得通,但是被封印的狐妖,在师尊和十二护法的眼皮子底下居然还能用幻术迷惑姜子牙和一众弟子,姜子牙可是要被封为众神之长的,可见很厉害,这么厉害都被迷惑了,那之前不知道多少看管狐妖的神仙被迷惑,怎么还没跑呢?然后不仅成功让姜子牙看到体内的无辜元神,还在众目睽睽之下逃回人间,最终让师尊“一统三界”的大愿功亏一篑,师尊还真是大意啊。之后,一转眼就变成“十年后”。历史上十年后周朝建立,百废待兴,姜子牙被封地赐侯,统领一方。但是电影变成姜子牙“独钓寒江雪”,被困北海。这期间师尊也没派人去捉狐妖,看样子师尊一点也没拿狐妖放在眼里,要么就是手下只有姜子牙一个是能干脏活累活的,结果还被罚在北海面壁思过。姜子牙有个宠物是四不像,应该就是貔貅吧。其实这个形象对情节发展没什么作用,在电影内主要就是加包袱,电影外应该就是卖周边。但是其实形象做的也就那么回事,比较鸡肋。后续情节就是姜子牙为了弄清楚小九是谁,而小九为了找到家人,两人一宠物一路去往目的地,走这一路目的其实就是增进感情,从对立关系到互相尊重再到互相帮助,比如送个饼什么的,很老套。然后忽然就遇到狐妖了,一番打斗之后,姜子牙和小九知道了小九脚上的镯子是宿命锁,是连接小九和狐妖元神的工具,一死俱死。所以故事发展到下半段,就是怎样只诛杀狐妖并保住小九的元神呢。姜子牙从师尊那得知“宿命锁一旦锁上就打不开,除非让小九转世,而转世要去归墟”。于是姜子牙抱着小九就往归墟跑,一路上小九都没醒,终于到归墟了,小九醒了。我朋友说就跟小孩出门睡觉似的,在外面睡的可熟了,打车快到家了,就突然醒了。本来把小九扔到归墟就完事了,结果小九醒了又凭空加了好多戏。小九终于进了归墟,这下好了,直接杀了狐妖就行了。结果姜子牙根本不是对手,也不知道第一次姜子牙是怎么打败狐妖的。狐妖不仅打败姜子牙,让姜子牙毫无还手余地,还在姜子牙面前打破归墟,放出所有狐子狐孙。另外还告诉姜子牙,是天尊把狐妖和小九的元神用宿命锁锁到一起,师尊本来答应给狐妖封神,但是缺把狐族杀光,也让人类生灵涂炭,一举达到一统三界。这点没看明白,我觉得不是我理解力有问题,是编剧有问题。怎么锁到一起一起死就能一统三界啊?就算狐妖和小九都死了又能怎么样呢?三界是指神、人、鬼或者妖吧?后来师尊被天庭收拾了,说明天庭里地位也不是很高。人届有自己的皇帝,都知道姜子牙,也没人知道师尊啊。妖界只是收拾了狐妖一族,别的族为啥就得听师尊的啊?鬼界没说,跟这个情节也不搭边。在饶了一个多小时镯子是干什么用的这个问题上,编剧自说自话,本来要揭开谜底了,结果没自圆其说。最后师尊出面,发了个群体攻击,一下就解决问题了。但是群体攻击居然只杀了狐妖和小九(也就是人),同样在群体攻击覆盖内的姜子牙除了衣服破了点,别的毫发无损,实在是师尊法艺高超,精准打击。不过师尊这么牛,早去自己杀了狐妖多好,耽误了大事,可惜了了。最后姜子牙为了不让师尊再为祸人间,在被封神之前,也就是还没成神就一下子砸断了天梯,众神眼睁睁看着天梯断了一点办法都没有,也不知道当初谁建的,简直是豆腐渣工程。而且后来就再也没建天梯,看来这个工程就是一次性的。后来我还想到一点,原来这个故事里神仙都不会飞,天地交通只能靠走天梯。但是狐妖不是,狐妖最后攻击师尊的时候,是用飞的,果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后总结一下,这个故事主要是讲一个“有法力的人”,因为至善,不忍因为可以救无数生灵而伤害一个生灵的故事。其实本可以不需要伤害那一个生灵,但是故事里偏偏多了个宿命锁,导致多出很多是非。为什么我说是一个“有法力的人”,而没说姜子牙呢,因为这个故事和姜子牙一点关系都有没有。如果说电影哪吒里还有一些主要情节是原著哪吒里的情节,电影小门神也尽量用改编去讲门神的故事(当然这俩电影也很烂),但是姜子牙完全是遍了一个与姜子牙这个人物无关的故事。电影方只是借用了“姜子牙”的名号来召集影迷去观影而已。如果把姜子牙这个角色换孙悟空,把妲己换成白骨精,其实也可以编成类似的故事,只是孙悟空被用烂了,为了吸引观众换个新IP而已。如果起一个新名字,又没什么名号,召集不来观众。总之没啥意思,对国产动漫一如既往的失望。不推荐看,更不推荐小朋友看,容易被改变后的中国古老神话带跑偏。当然想看得关注影院资源侠回复片名谢谢支持。。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姜太公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1、姜太公钓鱼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

  • 关于商纣王的成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成语典故:助纣为虐出处:于《史记留侯世家》。《国语越语下》:“无助天为虐,助天为虐者不祥。”释义:帮助坏人做坏事。朝歌渊源:纣王和妲己的故事就发生在古都朝歌。助纣为虐:纣王是臭名昭彰的暴君,成语“助纣为虐”,说妲己不仅荒淫狐媚,而且残忍毒辣,为了满足自己疯狂变态的心理,怂恿纣王设计林林种种令人瞩目惊

  • 关于妲己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妲己这个女人是随着《封神榜》的流传而为人所熟知的。《封神榜》上说她艳如桃李,妖媚动人,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蛊惑纣王荒淫误国。周人灭商后,欲杀此妖姬,因被其美色所眩迷,举刀手软而不忍下手,最后在周武王的正气威迫下,终于现出原形,而被姜子牙擒住斩首了。传说妲己是一个蛇蝎美人,千古淫恶的罪魁祸首,具体的

  • 有什么“以小见大”的经典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箕子发现商纣王的生活越来越腐败,便经常通过宫中的侍从打听消息。一天,他问侍从:现在,纣王吃饭时还用竹筷子吗?侍从说:不再用竹筷子,已经改用象牙筷子了。箕子说:用象牙筷子,还会再使用陶碗吗?必然要配玉器啊。用象牙筷、玉器皿,还会吃一般的饭菜吗?必然要吃山珍海味啊。吃山珍海味,还会住苇

  • 以史为鉴 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和魏征谈话中提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的说法。以史为鉴的例子有很多啊,比如历朝历代暴君暴政亡国的例子都算啊,如商纣王,隋炀帝,等等等等

  • 中国良臣辅佐皇帝的简短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魏征与唐太宗有一次,唐太宗违犯他制定的18岁成年男子才须服兵役的规定,决定征召16岁以上,18岁以下,身材高大的男子从军。命令发出以后,魏征极力反对,唐太宗十分生气,派人把他叫来,大加训斥。魏征毫不畏惧,他十分严肃地进谏说:“您现在把强壮的中男都抽去服兵役,那么,田由谁来种?工由谁来做?您常常讲,我

  • 关于孙权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在晚年上了公孙渊的一当: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渊派来使者向孙权称臣,这时的孙权还没有正式称帝建立吴国,但是大臣们已经有人开始劝进,让他做皇帝了。公孙渊的称臣让孙权非常高兴,打算派使者去封公孙渊为燕王,还要派将领率兵一万一同前去,文武大臣都极力劝止,说这是公孙渊背叛魏国之后受到了魏国压力,想利用江东来

  • 关于商纣王和夏桀暴君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而胜利者往往都是理亏、非法、叛逆、不忠不孝,无心无意的一方。胜利者为了说明其合法性,只能尽力抹黑、污蔑失败者,不惜违背真实的历史。夏桀和商纣王的形象就是这样造成的。

  • 夏桀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倾宫瑶台夏桀荒淫无度,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不惜民力,大兴土木。史书上说他修建倾宫、瑶台。倾宫呢就是一种高大的建筑,因为高,人立于楼上有倾危之感。有人说是一片面积很大的宫殿,占地足有一顷。不论哪种说法,宫殿的宏丽都令人咋舌。夏桀还有许多尽人皆知的暴政,如“酒池肉林”,如放饿虎于市中,欣赏人们惊恐逃

  • 夏桀和商纣的亡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一,从国民角度来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背离人民的统治者必将亡国,背离人民的人将被淹没在唾骂声中;二,从个人角度来说:不能太过奢华靡费,要勤俭节约,更不能好逸恶劳。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