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纣王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上的纣王是个怎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987 更新时间:2024/1/19 20:12:12

考古专家们在商代第一个都城--河南省偃师商城内发现规模庞大的石砌水池遗迹,证实商代帝池苑确实存在。《史记》中记载,商纣王“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考古专家们在偃师商城内发现的“池”,经研究与史籍记载相近,是供商代帝王娱乐的池苑。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杜金鹏说,夏商帝王沉溺于宫室陂池,以前只见于古代献记载,而今在偃师商城内发现大型人造水池,不仅印证了古文献记载之确实,而且相当直观地揭示了商代早期帝王池苑的规模。该水池于1999年被发现,长约130米,宽约20米,现有深度为1.5米,四壁用自然石块垒砌而成,池底内凹,水池两端各有一条水渠通往宫城外,与城外护城河相通。学者们基本否定了水池主要是用来“提供水源”的说法。杜金鹏说,在偃师商城各个宫殿建筑附近有多处水井,说明人们可就近汲取井水,更重要的是,在水池附近也有多口水井,使用年代与水池相同,井内出土了大量汲水用的陶器。水井与水池并列而存,可证明水池的主要用途不是提供生活用水。杜金鹏说,但大型水池的存在,无疑会提高附近地下水位,从而间接地起到了“提供水源”的效果,也可用来防火、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在偃师商城大水池南岸,还发现了临水建筑的遗迹。杜金鹏说:“结合古代文献中关于夏、商帝王拥有池苑的记载,偃师商城宫池内的大型水池,应是早商帝王池苑的主体部分。而早商池苑已有一定规模,不像是萌芽中的形态,在夏代应当有其更原始的形态。因此,中国古代帝王池苑的出现,最迟可推定在夏、商交替之际。”古代并不缺乏山川秀美、林木茂盛之地,为还要人工造池筑景?学者们认为,夏商时期,国与国之间矛盾冲突相当频繁,而国内利益集团之间,也是争斗不断,帝王们往往深居高墙水壕之中求安,失去了接触自然景观的机会,因此开始建造人工山水。商代池苑的确认虽有赖于偃师商城的发掘,但是商代池苑的最初发现,却是在郑州商城。那里出土的两个水池遗址,曾一度被认为是“提供生活用水的蓄水池”。偃师商城建于公元前1600年,于1983年被发现。遗址南北长约1100米,东西宽约750米,内有宫殿、庙宇、祭祀场所、青铜作坊、供水排水系统等,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并经过大规模发掘的商代都城遗址。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姜子牙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可能会给我们讲述一个民间小故事。姜子牙是齐国的创始人,周文王时期的人,周武王的首席军事家和最高军事指挥官,西周的开国元勋。他也是齐文化的创始人。他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和政治家。姜子牙(约1156-1017年前),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商

  • 姜太公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1、姜太公钓鱼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

  • 关于商纣王的成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成语典故:助纣为虐出处:于《史记留侯世家》。《国语越语下》:“无助天为虐,助天为虐者不祥。”释义:帮助坏人做坏事。朝歌渊源:纣王和妲己的故事就发生在古都朝歌。助纣为虐:纣王是臭名昭彰的暴君,成语“助纣为虐”,说妲己不仅荒淫狐媚,而且残忍毒辣,为了满足自己疯狂变态的心理,怂恿纣王设计林林种种令人瞩目惊

  • 关于妲己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妲己这个女人是随着《封神榜》的流传而为人所熟知的。《封神榜》上说她艳如桃李,妖媚动人,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蛊惑纣王荒淫误国。周人灭商后,欲杀此妖姬,因被其美色所眩迷,举刀手软而不忍下手,最后在周武王的正气威迫下,终于现出原形,而被姜子牙擒住斩首了。传说妲己是一个蛇蝎美人,千古淫恶的罪魁祸首,具体的

  • 有什么“以小见大”的经典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箕子发现商纣王的生活越来越腐败,便经常通过宫中的侍从打听消息。一天,他问侍从:现在,纣王吃饭时还用竹筷子吗?侍从说:不再用竹筷子,已经改用象牙筷子了。箕子说:用象牙筷子,还会再使用陶碗吗?必然要配玉器啊。用象牙筷、玉器皿,还会吃一般的饭菜吗?必然要吃山珍海味啊。吃山珍海味,还会住苇

  • 以史为鉴 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和魏征谈话中提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的说法。以史为鉴的例子有很多啊,比如历朝历代暴君暴政亡国的例子都算啊,如商纣王,隋炀帝,等等等等

  • 中国良臣辅佐皇帝的简短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魏征与唐太宗有一次,唐太宗违犯他制定的18岁成年男子才须服兵役的规定,决定征召16岁以上,18岁以下,身材高大的男子从军。命令发出以后,魏征极力反对,唐太宗十分生气,派人把他叫来,大加训斥。魏征毫不畏惧,他十分严肃地进谏说:“您现在把强壮的中男都抽去服兵役,那么,田由谁来种?工由谁来做?您常常讲,我

  • 关于孙权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在晚年上了公孙渊的一当: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渊派来使者向孙权称臣,这时的孙权还没有正式称帝建立吴国,但是大臣们已经有人开始劝进,让他做皇帝了。公孙渊的称臣让孙权非常高兴,打算派使者去封公孙渊为燕王,还要派将领率兵一万一同前去,文武大臣都极力劝止,说这是公孙渊背叛魏国之后受到了魏国压力,想利用江东来

  • 关于商纣王和夏桀暴君的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而胜利者往往都是理亏、非法、叛逆、不忠不孝,无心无意的一方。胜利者为了说明其合法性,只能尽力抹黑、污蔑失败者,不惜违背真实的历史。夏桀和商纣王的形象就是这样造成的。

  • 夏桀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倾宫瑶台夏桀荒淫无度,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不惜民力,大兴土木。史书上说他修建倾宫、瑶台。倾宫呢就是一种高大的建筑,因为高,人立于楼上有倾危之感。有人说是一片面积很大的宫殿,占地足有一顷。不论哪种说法,宫殿的宏丽都令人咋舌。夏桀还有许多尽人皆知的暴政,如“酒池肉林”,如放饿虎于市中,欣赏人们惊恐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