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

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500 更新时间:2024/1/19 7:53:34

被世人广为流传的民间四大爱情故事,分别是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以及梁祝。牛郎织女讲述的是天庭七仙女下凡,与凡人牛郎相识相爱,因为身份有别,七仙女被王母娘娘强行分开,最后只能一年一度依靠喜鹊相会。白蛇传讲述的是修炼成仙的白蛇,与许仙相识相爱,然而和尚法海认为白蛇是妖怪,蛊惑许仙喂白蛇喝雄黄酒,还将许仙关进金山寺里,最后白蛇为了救许仙被镇压在金山寺里,永远与许仙分别。孟姜女讲述的是刚与丈夫成婚的孟姜女,丈夫因为秦始皇要修长城被抓走,后来饿死被埋在长城下。孟姜女在长城哭了三天三夜,将长城哭倒,最后找出丈夫的遗骨,自己也死去。梁祝讲述的是男扮女装的祝英台,与梁山伯相识相爱。两人约定成婚,而祝英台却被父亲许配给他人。后来梁山伯死去,祝英台也含恨殉情,二人化作蝴蝶飞走。

中国古代民间的四大爱情故事,其实有两种说法。比较传统的说法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与白娘子》、《柳毅传书》、《董永与七仙女》;另一种说法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许仙与白娘子》《孟姜女》《牛郎织女》。

无论是是哪一种说法,其实都说明了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其中被大家熟知的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牛郎织女》,虽然都是以悲剧收场,但只要坚守爱的真谛,爱情就在前方不远处等着我们。

《梁山伯与祝英台》讲的是东晋时期,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民间另有传说两人实际上相差了八百多年,梁山伯是明代人,祝英台是南北朝人。祝英台是侠女,劫富济贫,三去太守家盗银,后中埋伏被乱刀砍死,百姓将其厚葬;梁山伯是宁波府银县县官,死后入葬挖墓时,恰巧刨出祝英台的墓碑,风水看好,另择地而葬又不妥,故合葬,立碑,黑为梁,红为祝,有文人心生奇想,敷衍出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

《牛郎织女》牛郎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大约是发生在西周时代,当时的奴隶社会,等级十分严苛,这个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声与饱受压抑的写照,托言天上双星,也就是人间的实情。

是流传在我国民间历史最优秀的传说之一,织女是中国神话中的天帝孙女,工作是编织云彩,后私自下凡与牛郎结合,西王母发现后,用发簪一划,牛郎与织女之间出现了一条天河(即银河)将两人分开。以后每年七月初七(阴历)才得在鹊桥(喜鹊搭建的桥)上相会一次。牛朗织女每年七月七日相会的说法,成为了我们今时今日的七夕七巧民间信仰。

《许仙与白娘子》

故事成于南宋或更早,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冯梦龙《警世通言》所收《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能见到的最早的一篇的《白蛇传》。由“许仙与白娘子游湖借伞”、“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原形”、“盗仙草救许仙”、“水漫金山”、“断桥相会”、“法海将白娘子罩于金钵压在雷峰塔下”、“小青迫法海进蟹腹”等脍炙人口的情节组成。

在峨眉山经过千年修炼的两位蛇仙,来到人间的西湖,化作美丽的少女白娘子和青儿。她们在雨中遇到青年许仙,白娘子与许仙萌生爱情,结为夫妇。和尚法海认为此乃妖孽为害,遂蛊惑许仙于端阳节以雄黄酒灌醉妻子,白娘子醉后显露蛇形,吓死许仙。白娘子醒后惊痛不止,舍生忘死去仙山盗回仙草,救活许仙。

不料许仙病后初愈,又被法海诱上金山寺。白娘子和青儿赶到,法海却不准许仙出见,白娘子无奈,与青儿调动水族,水漫金山,法海请来神将护法助战,不想中了法海禅师的计谋,被装进了一个很小的钵盂里,压在了雷峰塔下面,从此失去了人身自由和天伦之乐。

《柳毅传书》说的是洞庭龙君的女儿,远嫁给泾川龙君的次子,丈夫虐妻成性,将她赶出龙宫,放牧羊群。龙女求助无门,掩面哭啼。书生柳毅路遇此事,慨然代龙女传书报讯,龙女得以被救回龙宫与家人团聚。龙女感谢柳毅大恩,心生爱慕,龙王也想将女儿嫁与柳毅。但柳毅传书是仗义执言,本无私念,就拒绝了婚事。柳毅回家后先后娶了两位夫人都不幸死去。后与一渔家女成婚,貌似龙女,后发现此女就是托书的龙女。此后,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董永与七仙女》

董永的故事是有出处的,它见之于史乘、类书、笔记、子集之中较早的有三四处。普遍地认为他是汉代青州千乘人,在今山东北部,至于他卖身葬父途遇仙女的故事的发生地点,则说法不一。

董永卖身葬父,在傅员外家为奴。玉帝第七女同情董永遭遇,私自下凡,与董永结为夫妇。七仙女一夜织锦10匹,帮助董永改三年长工为百日。百日期满,夫妻双双把家还,这时候玉帝却命令七仙女回到天庭,为了董永,七仙女忍痛与丈夫决别。

传说讲述的是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动了七仙女,下凡与他结为夫妻。一夜之间织了十匹锦布,帮助董永偿债赎身。奴役期满,夫妻双双把家还,这时候玉帝却命令七仙女回到天庭,为了董永,七仙女忍痛与丈夫决别的爱情故事。

《孟姜女》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她是秦国的一名女子,在新婚之夜,丈夫范喜良被抓去修长城。孟姜女不远万里为丈夫送去御寒的衣物,花了很长时间才到长城,然而最后却被告知丈夫已经死了,尸体也被埋在长城之下。孟姜女放声大哭,最终哭倒长城,找到了丈夫的尸体。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的老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他统一六国以后,建了很多宫殿,有一些是模仿以前六国不同风格建成的。他把从六国俘虏的美女都养在里面。这些女人都可以算是他的老婆吧,但其中两个大家都知道1、郑妃公子扶苏的母亲2、胡姬秦二世胡亥的母亲希望对你有帮助

  • 史记秦始皇本纪的主要内容归纳 急求啊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帝,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曾以秦昭王的孙子的身份作为人质抵押在赵国,在那里看见吕不韦的妾,十分喜爱,就娶了她,生了始皇。秦始皇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在邯郸出生的。出生后,起名叫政,姓赵。晋阳发生叛乱,始皇元年(前246),将军蒙骜前去讨伐,平定了叛乱。七年(前240),彗星先在东方出现,又在北方

  • <<史记>>中的故事名称(5个)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破釜沉舟负荆请罪大禹治水褒姒烽火戏诸侯勾践卧薪尝胆赵括纸上谈兵鸿门宴霸王别姬荆科刺秦王饿死不食周黎的伯夷、齐叔韩信受跨下之辱田齐500壮士二桃杀三士田单大摆火牛阵焚书坑儒揭竿而起破釜沉舟负荆请罪大禹治水褒姒烽火戏诸侯勾践卧薪尝胆赵括纸上谈兵鸿门宴霸王别姬荆科刺秦王饿死不食周黎的伯夷、齐叔韩信受跨下之

  • 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作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作者司马迁,汉朝著名史学家。《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的作品,将秦始皇的事迹记载在了《秦始皇本纪》中间,记载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D试题分析:根据“...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即可判断出秦始皇自己根据自己的历史功绩,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 《史记 秦始皇本纪》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本纪》记载了秦始皇在秦国历代君主积蓄的力量的基础之上吞并了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大一统帝国——秦朝。《秦始皇本纪》可以说是记载了秦朝从建立到亡国的一段历史。它肯定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但也记载了秦始皇的种种过错。记录了始皇帝的吞并六国,荆柯刺秦,以及出身,但以批评为主,叙其劳民伤财

  • 孟姜女的故事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流布最广的民间传说之一,两千多年来,它口耳相授、著之典籍、被之管弦、演于戏剧,直至今天搬上屏幕,以多种样式的媒体传布,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孟姜女的故事是怎样产生、流传与演变的呢?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齐国。齐为姜太公的封国,读过《东周列国志》的人都会知道,书中出现的“×姜”

  • 秦始皇被冤枉了2000多年,历史上真实的孟姜女故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在婚后第三天被秦始皇抓去修长城,最后孟姜女的丈夫死掉了,孟姜女长城寻夫,当到达长城的时候,得知了丈夫的死讯,孟姜女哭了七天七夜,长城倒塌露出丈夫的尸体,孟姜女安葬了尸体也自杀殉情了。其实大家都冤枉秦始皇了,孟姜女和秦始皇没有任何关系。孟姜女的时代是早在秦始皇的秦朝几百年的春秋时期,

  • 关于孟姜女传说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征集了数十万民夫,于公元前214年将秦、燕、赵三国北边的城墙连通、修缮合一,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的传说就发生在那个时候。古时候,孟老汉和姜老汉互为邻居,仅一墙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汉在自己院中种了一颗葫芦籽,经过浇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芦秧长得

  • 秦始皇为什么在河北建立行宫?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朝统治中心在关中、巴蜀、陇西一带,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增强对河东、山东诸国旧土的控制,在河北建立行宫,作为临时的政治中心

  • 青丘这一地名记载于山海经中的哪一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1、奢比尸国《海外东经》“奢比尸国在其北,兽身、人面、大耳,珥两青蛇.一曰肝榆之尸,在大人北”.《大荒东经》:“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肝榆既赣榆,肝榆之尸既赣榆之人.江苏赣榆县原政协副主席郑础久和连云港报社王成章共持此说.但该赣榆有可能是今之赣榆,亦有可能是古郁州之赣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