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往今来有关《红颜知己 红颜祸水 红颜薄命 》的典例故事有那些

古往今来有关《红颜知己 红颜祸水 红颜薄命 》的典例故事有那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7 更新时间:2024/2/6 3:37:03

1红颜知己定风波苏轼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受使苏几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元丰六年(1083)王巩北归,出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苏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是这首词的风格所在。2红颜祸水商代:妲己。传说妲己是一个蛇蝎美人,千古淫恶的罪魁祸首,具体的事实约有:第一,纣王为了讨好妲己,派人搜集天下奇珍异宝,珍禽奇兽,放在鹿台和鹿苑之中,每每饮酒作乐,通宵达旦。第二,严冬之际,妲己遥见有人赤脚走在冰上,认为其生理构造特殊,而将他双脚砍下,研究其不怕寒冻的原因。第三,妲己目睹一孕妇大腹便便,为了好奇,不惜剖开孕妇肚皮,看看腹内究竟,枉送了母子二人的性命。第四,妲己怂恿纣王杀死忠臣比干,剖腹挖心,以印证传说中的“圣人之心有七窍”说法。周朝:褒姒。也就是“烽火戏诸侯”中的那个从来不笑的美女。《东周列国志》把她的身世说得很神奇,但是实际上估计也就是“褒”部落的一个美少女,出于政治原因被献给了周幽王。据说褒姒爱听“裂帛”之声,周幽王马上命令各地每天进贡丝绸一百匹,让人轮流撕开来给褒姒听。如此浪费民脂民膏,当时很多老百姓被逼得家破人亡,走投无路。春秋:西施。从某个角度说,西施是“英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就是从吴国的立场来看,西施就是处心积虑的“红颜祸水”了。夫差的灭亡和她还是有一些关系的,夫差没有最后灭亡越国,西施的枕头风就有巨大作用了。西汉:吕雉。就是刘邦的老婆,吕后。她在世的时候压制刘家,扶植吕家,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另外,吕后手段也太过歹毒,从她对待刘邦的小妾戚夫人上可以看出来。据说吕后等刘邦一死就把戚夫人手脚全剁掉,挖出眼睛,刺聋双耳,割掉舌头,扔到厕所里做“人彘”。3红颜薄命妲己:红颜祸水始自妲己,她有妩媚摄魂的外表,也有一颗阴毒无比的心,她如一杯香艳浓烈的酒,令纣王沉醉其中,她始乱宫围,陷害忠良,令五百年成汤江山灰飞烟灭,留下了千古骂名。武王进京,一代妖后被俘,还不忘用狐媚勾引武士,令武士不忍动刀下手,后被蒙上双眼的武士乱刀斩下了美丽的头颅,一代妖姬最终命丧黄泉。真是一个女人的悲哀!可悲,可叹!褒姒:美若天仙,晶莹剔透,冷若冰霜,难得开颜一笑。幽王以烽火戏诸候,终于搏得美人开颜一笑,而她最终没有笑到最后,骊山脚下,成了幽王永远的归宿,而褒姒却被戎主当作战利品掠去,终日陪戎主寻欢作乐,后来戎主仓皇出逃,没有来得及带上她,她自觉无颜见到周朝父老乡亲,最终年纪轻轻落得个自缢而死的下场!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她虽然国色天香,倾国倾城,三千宠爱集于一身,两相欢愉,成就一曲长恨歌。但是最终却在范阳兵变,洛阳失守中被官兵逼迫,马嵬断魂,凋花人谢,命归天国。就是真龙天子李隆基也没法保住自己最喜欢的美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人自缢身亡。后世还把国事的衰败强加到了一个柔弱的女人身上,让她成了历史的罪人。呜呼哀哉!希望你能用到~~~(@^_^@)~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妲己和孙悟空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1。妖历752年,孙悟空自称齐天大圣轰动三界。当妲己从同族狐狸那听到这个消息时她的眼睛是发亮的。“齐天大圣……好帅啊。”2。妲己不是一个有志向的狐狸。她只想魅惑君王过上几天的快活日子。但毕竟都是女妖精,还是向往神话故事里才有的爱情和英雄。3。妖历753年,大圣闹得天宫不可开交。妲己正忙着做祸国妖妃。

  • 1、商纣玉的“酒池肉林”是什么样的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将酒水灌满池子,将肉干挂起来象树林一样,方便随时取用。古人用这个词形容纣王荒淫无道,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现在也用来比喻豪华奢靡、挥金如土的生活亡。要是以科学知识分析商纣王酒池肉林,也挺没趣的。当时的酒只能自然发酵,没有提纯技术,也只要略有点酒味罢了,不但与现在酒水去甚无,连唐宋酒水也远远不及。当时除

  • 古代的筷子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筷子”蕴含的“箸文化”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相当久远,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古人便开始使用筷子了。几千年来,有关筷子的说法、用法和忌讳等等,形成了中国古代特有的“箸文化”筷子的最早记载始于何时?筷子的最早记载始于何时?《说文解字》中称“箸,饭也”在中国古代,筷子的叫法很多。比较主

  • 谁晓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历史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展开全部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

  • 九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教材上的课后注释,没带语文书回家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⒁者

  • 一代天骄商纣王?纣王是如何灭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内矛盾复杂帝乙在位九年而崩,次子辛即位。当此之时,帝祖甲的礼制改革已逐步取得了正统地位,嫡长继承制的王位传承已取代兄终弟及而成为主流。因此,微子启虽然是帝乙的长子,并与帝辛是一母所生,但因为其母生微子时地位尚低,故微子为庶出。而其母为后以后,生辛,故其为嫡出。此即太史所谓“妻之子

  • 有关奢侈 好逸恶劳的古代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夏朝的桀、商朝的纣王、周朝的周厉王和周幽王,秦朝的秦二世等统治者,皆强压人民、手段残酷、民不聊生、导致人民反抗或政权更替。东晋的士族,利用出身和名望,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劳动,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好逸恶劳阶层。更有甚者,当时,有个白痴皇帝晋惠帝,人们向他汇报,因为饥荒,百姓没有饭吃,他竟然说(百姓没有饭吃

  • 周文王访贤这个故事的感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周文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贤明的帝王之一,被誉为帝王最会用人的楷模。他的许多治国之道为后人所推崇,即就是放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而在他的治国之道之中,又以其最善用人而著名,周文王在用人上很有他的独到之处,他能慧眼识人,最大限度的使用人才,知道把这些人才放在最适合的位置,形成了上下一

  • 有哪些贪图享受导致国家灭亡的国君及其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退避三舍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

  • 历史上关于欺骗灭国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最有名的就是唇亡齿寒的这个典故了,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扩张,先后吞灭了很多弱小的诸侯国。晋国的国土面积和军事力量得到了迅速发展。此时,晋献公已把目光盯在了虞、虢二国上,以便扫除障碍,向中原地区发展。晋献公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