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商朝的兴衰,暴虐的商纣王为何能享受20余年的奢靡生活而不倒?

揭秘商朝的兴衰,暴虐的商纣王为何能享受20余年的奢靡生活而不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013 更新时间:2024/1/24 11:28:20

上古历史,要么先祖后代互灭,要么功臣后代亡共主遗。能一统天下的朝代被灭,是不容易的。秦始皇虽15年,人走茶凉,是短了点。究其因源是他的血脉不正,且他忽视了血源的宗族性,利用同宗打同宗建立起来的“朝”都是虚的,穷兵黩武罢了。谁想早死?先顺后谋。秦朝给我们的历史教训就是统治者必须有自己的军队而不是依赖小侯国。

商纣朝被灭,属于功臣后代灭共主遗裔。这类事情不停地发生,给了那些大思们提供了理论依据,必须强尊重礼。然而,这些灭共主裔现象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呢?仅仅是暴虐吗?难道杀几位下臣就是暴虐?建几座豪楼就是暴虐?多征几位美女也算是暴虐?几个酷刑也是暴虐?有这种行径的王他不是最后一位。如果商纣王是最后一位,哪里还有什么后庭花。商纣王被灭的因素有二。

一.贫穷是人源。

以现代眼光看历史不能带有“为民”意识去衡量,没人能够做得到。那些王公贵族,名士名臣,大师小师,有几位家徒四壁,拿出家产给庶民分享,拿出地产大庇天下寒士的?拒绝住宿那些高墙红门大院的?生个病有太医,这当下那些要么乘机来,要么开机去的人有什么区别。以当时的生产力,只能靠人海战术。当今世界还有饥饿的人呢。

如此,同意推翻商纣王就大有人在了。许愿就是动力,展望就是明天。跟随者有之。

二.不服是主因。

这也是为什么历代功臣及其家人均不得好死的典范,反主。周王家族应该对商纣王家族出过大力,要么分封的力度不够,要么朝廷无重位。分封制就是远离,隔离,明确了等级,划分了利益,偿还了代价,规定了附属和义务,特别是打仗你必须去。谁想死哦。已经干过了,还想着我继续干下去。想得美,地盘给得与你差得远呢,土地贫瘠,人口少。

商纣王的二十年

能够帮助他维持下来的是宗族势力,血脉的传承。尽管如此,宗族势力也不是铁板一块,总有远亲近邻之分,不均的矛盾总是存在的,势必有人动摇,期望得到改变。如果只是依靠周王家族是成不了气候的,追随者家族肯定是得到了许诺,满足了欲望。

面对周王势力的进攻时,要么玉碎,要么鱼死网破。谁愿意去送死?对方也是个功臣后代,互婚的也不少。

历史的提示

人才是非关键的,特别是治理人才。古历史上许多朝代被推翻替代,就是缺乏治理人才,他们都被侯国霸占了。君王听不听是难以判断的,按照逻辑性,没有哪个君王愿意看到自己的江山被他人占领。有水平的会说到点子上,半桶水的建议只能说是雾里看花了,事后怎么解释都通。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于商纣王--比干的故事,都有些什么?有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商纣王淫乱,商纣的叔父比干说:“做大臣的,如果不能冒死劝谏国君,那还算什么忠臣!”于是,比干态度强硬的劝谏商纣。商纣大怒说:“你这样做是想当圣人吧?我听说圣人的心脏有七个孔穴,我看看你有没有。”说罢下令剖开比干的胸膛,取出他的心脏来观看。意义:商纣王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心脏解剖。

  • 洛阳有没有出过皇帝?出过几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洛阳,是我国“六大古都”之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先后有众多王朝在洛阳建都,同时也是建都最多的古代城市。一共有15个朝代才洛阳建都,105位帝王在此登基治天下,经历了1650年的时长!都有哪些朝代在洛阳建都呢?你们听我一一说来。一、夏朝约公元前2049年约公元前1577年,夏禹王定都在此

  • 商朝的历史故事 亲,详细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商朝纣王登位之初,都认为国君精明能干,国家一定会坚如磐石。一天,纣王命人用象牙做了一双筷子。他的叔父箕子见了,劝他收藏起来。并且箕子为此忧心忡忡,有的大臣莫名其妙地问他原因,箕子回答说:“纣王用象牙做筷子,必定再不会用土制的瓦罐盛汤装饭,肯定要改用犀牛角做成的杯子和美玉制成的饭碗;有了象牙筷、犀牛角

  • 商朝17代30王,为什么只是17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商朝30帝十七代人,传国554年。】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科研成果,严禁抄袭剽窃违者必究。商汤伐夏桀,放逐夏桀于巢(今巢湖市一带)。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确认,这一年是公元前1600年。商汤所领导的商部族,是华夏民族中“华族”的一支,其祖先图腾是“玄鸟”,玄鸟据说是一种燕子。《诗经商颂》:“天命玄鸟

  • 历史上周厉王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周厉王是周朝后期的一位暴君,喜欢一意孤行,不喜讽劝。可是老百姓还是经常相聚在一起谈论国事,说周厉王的坏话。为此周厉王甚是恼火,就采取了一些非常极端的措施。夷王驾崩后,儿子厉王胡继位。厉王登位三十年,贪图财利,亲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劝谏厉王说:“王室恐怕要衰微了!荣公只知道独占财力,却不知道大难就要来

  • 姜太公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来历在豫北一带,不管四城市还是农村,凡是盖上新房上梁的时候,都要用大红纸书写上一幅“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条款,贴在花檩上,在地上放好供桌,摆好供品,白酒烧梁口,燃放鞭炮,由主家的当事人焚香叩头,然后由木匠和泥水匠将花檩拔上房顶,安放在正门的那间房的中间。盖新房为什么要贴上“

  • 精忠报国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1.“举世皆醉唯我独醒,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屈原,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他提倡要团结其他国家,来抵抗强大的秦国,但是楚国的君王偏信小人,不仅不听劝告,还将他放逐。怀才不遇的屈原报国无门,整日忧愁,在江边徘徊,最终投江身亡。2.蔺相如,战国时代赵国大臣。赵惠文王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

  • 姜子牙是个什么样的人 姜子牙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中国著2113名历史人物,商朝末年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别号飞熊。其先祖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从其封姓,故以吕为氏。出生地主要有东海说和河内说。《孟子》5261的《离娄上》和《尽心上》两章都提到姜子牙“居

  • 姜太公的故事 (简短)除钓鱼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姜尚俗称姜

  • 历史上 以天下事为己任 的名人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01.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